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王寨好声音

友福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王寨好声音</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寨中学原校长 彭孝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7月)</h3><h3><br></h3><h3>尊敬的党政领导、同志们:</h3><h3> 根据此次党员培训会的议程,我接受组织的安排,在黔兴山烈士陵园为大家讲授“红色传承”的主题党课。讲不具体的地方请大家原谅,请组织批评指正。</h3><h3><br></h3><h3> 讲好王寨好故事,是我们王寨上点年纪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使我们的革命后代永远听中国共产党的话,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h3><h3><br></h3><h3> 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王寨这块12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关于红色文化方面有三大主题值得我们大讲特讲。</h3><h3><br></h3><h3> 一、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h3><h3> 毛泽东的诗这样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青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934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队五次围剿后,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为了北上抗击日军,从井冈山出发,经过11省路途两万多里,胜利到达陕北延安。红一方面军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经过乌江南岸于余庆箐口过河到遵义,着手召开遵义会议;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弼时、肖克、罗秉魁等,一支驻翁溪,一支驻荆竹园。1935年1月,瓮溪先遣队由滩上渡过乌江,通过黄家坝,经过桃子水,从干溪上马鞍山到桃子坪、八瓜顶方向去遵义。这段历史,凤冈党史办经过考证后予以认可,我们这段红色路线是王寨人民的光荣,也是我们讲好王寨好故事的重要题材。据罗吉武先生生前口述,他曾给贺龙的军队带路,从桶口过乌江,经沙堆、合朋、长坝到碑记坳、高坝、七星关、祝家洞。由于证据不足,相关部门尚未认可,有待我们继续寻找人证和物证。若能得到认可,应该是驻扎荆竹园的红军。</h3><h3><br></h3><h3> 二、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的故事</h3><h3> 1949年1949年,长江以北的省份归属共产党管辖之后,江南各省仍在国民党手中。毛主席诗里这样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奉令带兵南下进军大西南,解放云、贵、川、康四省(西康省一部分划给四川省,一部分划给西藏了,现没有西康省了)。1949年古历9月26日,大军由思南入境王寨碑记坳、高坝、七星关、祝家洞、老营坝、安司坝,到蜂岩境地共八天八夜。进入凤冈城后,原凤冈练可伯由国民党军官回籍挂旗招兵,凤冈地下党向忠虞、刘国缢开会研究,决定中共凤冈地下党员连同入党积极分子,400多人迎接大军解放凤冈。1949年12月1日,成立凤冈县人民政府。各乡镇先后宣告解放,成立乡镇人民政府,人民欢心鼓舞进入新社会。那时的歌谣:新中国的天是明亮的天,新中国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咿呀嗬嗨,呀嗬嗨,呀嗬咳咳,伊嗬呀嗬咳。 </h3><h3><br></h3><h3> 三、机炮连暂驻王寨</h3><h3> 1950年上半年,全县北方各乡镇均已解决,王寨(星竹乡)和蜂岩,受匪首张绍华、秦明善的盘踞成为死角,县委县政府委派中国人民解放军136团机炮连进驻王寨。1950年秋,连部设在王寨街上,展开县南剿匪斗争。三个半月时间,两千余人的土匪被打垮,只剩张绍华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地流串长达近两年之久。1951年古历10月5日,在蜂岩坝溪烟草桠三尖峁被机炮连战士王廷顺击毙,彻底根除匪患。两年多的剿匪斗争概括为五次战役。</h3><h3><br></h3><h3> 1.猫猫岩战役,对手秦明善。1951年古历6月18日,在梓童阁坳口,机炮连牺牲战马1匹,战士负伤1名,得到肖景兴、何盛槐的救助,永和区公所营救回县医治得以康复。</h3><h3><br></h3><h3> 2.大银坳战役,对手秦明善。1951年9月的一天,我军牺牲助征员1人,活捉土匪施典武、田维常,分别在合朋溪和王寨被处以极刑。</h3><h3><br></h3><h3> 3.洋叉路战役,对手张绍华。牺牲两名战士,被伪保长带人抛尸大消坑。</h3><h3><br></h3><h3> 4.高桥战役,对手秦明善。1953年3月,我军战士在水车坝马路上,忽被潜藏在白竹坝松林里的匪首枪击牺牲,后被农协会掩埋公路旁。因不知其胸徽背面的标记,导致成为无名英雄。2001年,将其遗迁到黔兴山烈士陵园墓碑亦无法补救。</h3><h3><br></h3><h3> 5.小河激战。我军误入小河长深沟、观音庙,遭两山伏兵猛击。我军伤亡惨烈,除送天桥、蜂岩外,机炮连组织担架将张达山、叶有才、邱科财、曾纪秋四位烈士的遗体运回王寨,埋在仓库外沿。建园时遗迁到烈士陵园,墓碑有记载。</h3><h3><br></h3><h3>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与烈士的情缘”。叶有才,四川重庆人,当年19岁,系高二在校生。学校停办后随军入黔,后为机炮连战士进驻王寨剿匪,与连部周指导员、张参谋长、魏排长、林干事、卫生兵李某驻我家长达半年之久。他们早出晚归,走村串寨督岗查哨逡巡匪踪。当年我13岁,就读星竹完小五年级。因学校停办,于家放牛放羊,经常有空与驻扎于我家的官兵们同锅㧮食,渐次熟悉起来。尤与叶有才渐生感情,竟然同床共寝,大有相见恨晚的触动。他那一双浓眉毛圆脸蛋、白里带红的皮肤、结实健壮的身材、得体的军装、轮廓分明的军帽、沉重的子弹带和跨上铮亮的冲锋枪,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观察,都是一个标准的解放军战士。他就是在小河激战中牺牲的叶有才同志。</h3><h3><br></h3><h3> 尊敬的党政领导、同志们,就是这样十分可爱的青年战士,用英年早逝的生命和澎湃流淌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今天。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以及在这块土地上工作领薪水的每个干部职工,没有理由忘记他们!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努力工作,继续奋斗,讲好王寨的英雄事迹,讲好王寨的好故事。</h3><h3> 谢谢大家。</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根据现场录音整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