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一)

聪爸

<h1>&nbsp; &nbsp; &nbsp; &nbsp;我没有看过“三生三世”,也不知道“十里桃花”,然而这部电视剧却让普者黑名声鹊起。这次到普者黑是去年在甘南度假时就约定好了的。</h1><h1>&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到达普者黑景区已是下午。整个普者黑景区地方并不大,但景区内实行交通管制,游客到达景区门口须打“马滴”才能进村。他们每个村落都有自己固定的马帮,来运送客人和行李。不同村落的马帮不能互相进入各自的村寨,只可以在交汇点上下客,客人再选择需要前往的村寨进行马车换乘。我们在马车上悠然自得的慢慢体会村寨风光,也要稍微忍受一下来自动物的原始味道,这才是自然的味道。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仙人洞村的湖景荷岸客栈。</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刚到客栈,就被院子前面的一池清澈的湖水和座座孤立的山峰所吸引。自古以来,山水相连总是人们心中最好的美景,让人充满憧憬。这种看似孤立又与其它山峰相伴相随延伸远方,这是怎样一个世界?集山水而锦绣天成的景象,我迫切想知道。</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午餐后稍作休息就带上标准装备坐上装饰如花轿的小马车,在马夫的吆喝声中,往青龙山而去。路上,看着马儿被抽打着艰难的前行,有的同伴开始心疼起马儿来了……但是,如果换成电瓶车,这些马夫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如果大批量换,用不到马儿了,这些马还能活着吗?马儿又将何去何从呢?其实世间万物和生灵均有明确分工,各自从事着自己该干的事情,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马儿拉车获得草料得以生存,这也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就是我们人类,也日夜奔波,也不就是为了活着,准确地说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吗?我们的付出是会获得回报的,也许这种回报不体现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可能会体现到我们的家人和亲戚朋友身上,因为我坚信能量是守恒的。</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下了马车后我们步行了十多分钟来到青龙山下一个不知名的湖边,湖中有不少柳叶船,柳叶船是岸上人眼中的风景~我愿意作那看风景的人……</h1> <h1>&nbsp; &nbsp; &nbsp; &nbsp;青龙山并不算高,但却是普者黑景区的最高点,有些路段的台阶比较陡,爬起来还是挺费劲的。虽然我们个个爬得气喘吁吁,但是从山顶往下俯瞰,看到了经典的喀斯特地貌,也不枉我们辛苦走一遭。在山顶眺望整个普者黑地区,群峰层层叠叠,远近层次分明。山上清风扑面,树影环绕。百余座孤峰,耸立在湖泊之中,坐落于平坝之上。雄奇壮观,气势不凡。放眼望去,点点石峰玲珑可爱;纵观全景,峰林田野和民居,仿佛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看上去有点像桂林、像阳朔,但我觉得应该比桂林、比阳朔更有诗意。</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从青龙山下来,伴着夕阳,我们来到了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拍摄景点。举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峰林、峰丛和孤峰群错落有致,形态各异,远处宽阔的湖面上有座孤岛,岛上有座茅草亭,亭前是几株盛开着灼灼桃花的桃树,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如诗如画。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不时用镜头把这些美丽的景致记录下来。同时也慢慢地放空自己,暂时忘却了俗世的烦恼,尘世的喧嚣,领悟着那句“浮生多俗累,山水有清音"的深刻内涵。</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夜幕降临了,褪去了白天的喧嚣后,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中。我们悠然游走在村庄的大街小巷,慕名而来的许多外地游客,或在饭庄品味当地的特色佳肴、或在茶楼品茗、或在青石板路上漫步,或在民族食品、民族工艺品店里、摊前挑选、询价,但绝没有高声地喧哗和谈笑声。璀璨的灯火,迷离的夜色,悠然自得的人们,美得超凡脱俗,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一切无不宛如人间仙境。</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