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隋唐开科举取士以来,广东共出了过九位文状元。</h3><h3><br></h3><h3>1、莫宣卿,封开人,唐朝大中五年辛未科状元。广东首位文状元</h3> <h3>莫宣卿</h3><h3>莫宣卿(834-868),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岭南第一状元。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出生在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今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根据莫氏族谱记载,其父莫让仁早逝,莫宣卿是遗腹子,母亲梁氏改嫁开建县金楼村(今南丰镇金楼村)莫及芝,随继父生活。继父莫及芝乐善好施,家境富裕,年幼入学堂读书。相传莫宣卿七岁时已能吟诗作赋,十二岁参加州试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十七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h3><h3>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懿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 刺史的副职 )。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莫宣卿墓今在河儿口镇西村东坡</h3><h3><br></h3><h3>2、简文会,南海人,南汉乾享二年戊寅科状元。</h3> <h3></h3><h3>简文会(约907~958年),号魁岗,五代十国时南汉咸宁黎水村(今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黎冲村人)。幼年丧父,全赖母亲缝绣衣服维持生活。母亲难以供儿子读书,只好凭自己所识的粗浅文字教育儿子。简文会聪颖好学,常向有文才的人请教。买不起的书籍,便向别人借阅。平日节衣缩食,将省下的钱用于购买书、纸、笔、墨。由于他勤奋好学,所以精通经典,擅长诗赋,闻名乡里。<br></h3><h3>其时,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汉政权,辖区有2府60州214县,是南方强国。南汉乾亨四年(920年),简文会参加科举考试,是应考的八进士之一,高中状元,成为佛山第一位状元,广东省第二位状元(第一位是封开县的莫宣卿)。</h3><h3>他先任翰林院编修,为皇帝起草、批答文书,撰拟文词等。简文会由寡母抚养成才,高祖刘认为难得,便赐牌坊一座,表彰他母亲。后来,简文会升为尚书右丞,管辖兵、刑、工三部,成为南汉重臣。</h3><h3>刘逝世,第三子刘玢继位。光天元年(942年),刘玢被他弟弟刘晟杀于长春宫。刘晟自立为中宗,改年号为应乾。这个靠政变上台的第三代南汉王,残杀成性,其兄弟18人,除两人早死和一个懦弱的高王外,其他15人均遭杀害。刘晟对外穷兵黩武,对内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在宫廷大兴土木,挥霍无度。简文会以先帝重臣身份,挺身而出,对残暴的刘晟犯颜直谏,南汉王不听,反而把他谪为祯州(今博罗、河源一带)刺史。简文会到职后,爱民若子,公正严明,有关兴利除弊的事,无不尽心规划,因此得到老百姓爱戴。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任上。</h3><h3><br></h3><h3><br></h3><h3>3、张镇孙南海人(现在实际属顺德) ,宋朝咸淳七年辛未科状元。</h3> <h3><h3>张镇孙(1238年-1278年),南宋学者。字鼎卿,号粤溪。广东南海人(宋代南海熹涌,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熹涌)1,家居住在广州城内。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辛未科状元,宋朝唯一籍贯为岭南的状元。</h3><h3><br></h3><h3>张镇孙出生以后,聪明伶俐、苦心读书,很快便以博学强记而闻名,有“神童”之称。15岁时参加童子试,成绩优异,声震家乡。但随后屡次考试均不中,直到咸淳六年(1270年)参加乡试获得第五名,次年赴京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参加殿试获得第一。初时授秘书省正字,升校书郎,因与奸臣贾似道不和,德祐元年(1275年)外放为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通判。后来元军逼近临安,弃城逃往家乡照料双亲而被罢官。次年宋端宗登基,其航海至福建、广东一带,重新集结广州附近的海上溃军,与广州都统凌震结集部队分东西两路,誓图收复广州。12月,处于流亡状态端宗到达惠州授以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按抚,统领广东军政大权。景炎二年(1277年)4月,带兵收复广州。11月,元朝右丞相塔出(也称达春)与主将吕师夔、索多等进攻广州,其指挥战船在珠江河面与元军激战,再退入城内抵抗,城破后投降。次年二月,被解送至元大都(今北京)途中于大庾岭(今江西省大余县)去世,享年44岁。文天祥获悉张镇孙的噩耗,特题诗悼念。</h3><h3><br></h3><h3>状元坊</h3><h3>位于广州人民南路。原称泰通里,张镇孙自幼居住于此3,中状元后人们在街口处建起一座状元牌坊,又把通泰里改名为状元坊。牌坊在明朝毁于战火,现时的雕像和牌坊均为重建。</h3><h3><br></h3><h3>主要著作有《见面亭集》十卷、《四书析义》、《名臣言行录》等,但都未能保存下来。黄佐的《广州人物传》收录了其殿试文章《廷对策》,和两首诗歌。</h3></h3><h3><br></h3><h3>4、伦文叙</h3><h3><br></h3><h3>南海人(现在实际属禅城) ,明朝弘冶十二年巳未科状元。他幼年就聪明好学,八九岁可以写诗作文,擅长对联,考试名列前茅,有神童之称。</h3> <h3>伦文叙</h3><h3>1467年(明朝成化三年),伦文叙出生在南海县黎涌村(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澜石黎涌村),生有异相,头颅周长2尺,被人戏称为“大头仔”。伦文叙幼时家贫,父亲伦显务过农,做过佣工,后以撑渡船为生,一家大小仅堪温饱。由于收入甚微,伦显无力送子入私塾读书。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年把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七岁时,因常到村内一间私塾门外偷听,塾师因此备受感动,免费收他为学生。因聪慧好学,伦文叙八九岁已能诗文,长于对联,每试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缀学,但仍一面卖菜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h3><h3>1489年(弘治二年),以儒士赴省应试,为巡按御史赏识,选入太学肄业。</h3><h3>1499年(弘治十二年),参与会试和殿试均获第一,成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h3><h3>1506年(正德元年),明武宗继位,命赴安南充正使,途中因父丧折回丁忧没有上任。</h3><h3>1510年(正德五年),起复翰林院原职,任经筵讲官,每进讲,必阐发理奥,启迪君心。不久,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读到“舜有臣而天下治”一节,语多规讽。</h3><h3>1513年(正德八年)春,纂修皇室族谱,记载精窍,文辞丰蔚豪宕。</h3><h3>1513年(正德八年)秋,出任应天试主考官,归途中得病,卒于京,享年47载。</h3><h3><br></h3><h3><br></h3><h3>5、林大钦</h3><h3>潮州人,明朝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状元。他年幼之时,家境贫寒,但热爱学习。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以母亲年老回乡,为相间子弟讲解六经。</h3> <h3>林大钦(1511年~1545年),明嘉靖壬辰科状元。字敬夫,号东莆。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今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村)。幼家贫,聪颖嗜学。</h3><h3>林大钦是潮汕本土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科举文状元</h3><h3>林大钦中举后赴京,顺利通过礼部会试取得廷试资格,殿试那天,“天子临轩赐对。一时待问之士,集于大廷者凡三百余人”。“先生年二十二对大廷,咄嗟数千言,风飙电烁,尽治安之猷,极文章之态”。终为嘉靖帝所器重,御擢第一。这里所说22,当为虚龄。以《林氏家谱》所载出生年月推算,实际上只有20周岁又3个月。以如此年轻的岁数夺取了三年一科的举世瞩目的状元桂冠,在中国科举历史上实属罕见。</h3><h3>林大钦的人生亮点在壬辰科廷试中体现,当时所作的约5000言《廷试策》,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该文持论剀切,论述明快而透辟;切中时弊,措施得力而实用;流畅奔放,文笔犀利而平实。历代论者均不约而同地以其比之贾谊、苏轼的策论,丁自申谓其“以合于苏长公制科之策,不辨其孰为长公者”。郭子直谓其“气鬯词雄,翩翩乎苏长公风骨”。曾迈称其“出入两汉,驰骤长苏”。洪梦栋则谓“排荡屈注,直与子瞻《万言书》争千秋之价”。陈衍虞说得更透,称赞林大钦“诸策已高距千仞峰头,令人攀跻俱绝,所谓屈注天潢,倒连沧海者,于寸玑尺幅见之。杂置苏集,谁判渑淄\t。”</h3><h3>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钦因母亲不适应京城气候,又深感宦海叵测,且为内阁副辅严嵩等嫉忌排挤,遂告假奉母回乡侍养。</h3><h3>回家乡潮州府后,朝廷虽然多次召唤,但林大钦皆“屡趣不起”,“屡促不就”</h3><h3>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林大钦母亲亡。林万念俱灰,在办理丧事过程中数度咯血。此后更无心世事,彻底归隐山林。</h3><h3>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 ),林大钦逝</h3><h3><br></h3><h3>后人整理著述《东莆先生文集》6卷(即《林大钦集》6卷)。</h3><h3><br></h3><h3><br></h3><h3>6、黄士俊</h3><h3>顺德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任修撰。历任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永历帝继位后,因为年事已高辞职回乡。被后人戏称为“鸭蛋状元”。</h3> <h3>黄士俊</h3><h3>黄士俊 (1570年—1654年),福建莆田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三十世裔孙。广东顺德右滩人,少负伟志,好学上进,尤敦孝悌。公元1607年,黄士俊由龙川县田心镇下塔村(现叫塔峰村)的巫龙收养并供其读书 。督学许尚志十分赞赏他的文章和品行,预言他必能大魁天下。27岁时(1596年)黄士俊夺广东乡试第一,在赴京会试途中,闻兄长病重叹道:“恶得急功名而缓吾兄哉!”遂放弃会试机会,回乡为其兄寻医问药,尽心调治。</h3><h3>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黄士俊再度赴京,参加会试,榜上有名。殿试时(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黄士俊以条对称旨,卷字精楷,被神宗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时年38岁。</h3><h3>登第后,黄土俊任翰林修撰。天启三年(1623年),以太子洗马升为詹事兼侍读,不久又升为礼部右侍郎。黄士俊为官耿介刚直,曾因得罪奸相魏忠贤并与内阁诸臣意见相左,引病辞归。有“清正黄尚书”之美誉。</h3><h3>崇祯元年(1628年),明毅宗朱由检登基,诛灭魏党,召黄士俊回朝,授吏部右侍郎。翌年(1629年)晋升为礼部尚书。不久,因父亲年迈多病,请求辞官奉养父亲,崇祯帝不准。崇祯三年(1630年),黄士俊的父亲百岁大寿,他再次请求辞官回家服侍父亲,得到批准,并特赐予“熙朝人瑞”的称号。</h3><h3>崇祯七年(1634年),黄士俊奉召回朝。九年(1636年)召拜东阁大士,入阁参与机务。十年(1637年)又晋升为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因复兴朝政的主张与当朝宰相有分歧,因而借病辞职。崇祯帝知他为官清廉,积蓄不多,便拨给他路费,并嘱咐他病愈后归朝。途经杭州西湖,侍从提议在西湖散散心,黄士俊说:“吾对当官看得很轻,对国家的安危却看得很重,当今内外患频仍,西湖风景再好,我哪有心情观赏。我欲赶回家写奏章。”侍从无不为之感动。</h3><h3>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黄士俊被晋封为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皇帝又一次派人召他回京,但他还来不及上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黄士俊闻讯后,将平日的奏章、著作悉数焚毁,并居楼不下,以示志节。后他又积极参加反清斗争,数年后逝世。明朝遗民王夫之曾为他题诗道:“顺德黄阁老士俊,四十年状元宰相。”</h3><h3>黄士俊当京官三十载,没有革故鼎新的伟绩,也无遭人唾骂的劣行,倒由于他学识渊博,工作勤奋,处事公正,因而获得“清正”的美誉,在当时乌烟瘴气的官场,确是难能可贵。处于腐败透顶的官场而能独善其身因然可赞,而保持清醒头脑不陷入朋党倾轧的漩涡也不失为聪明之举。黄士俊三次辞官也可列入聪明人之列:第一次是天启三年(1623年),他已升礼部右待郎,因不愿与魏忠贤之流同流合污,愤然辞官归里,较正真的同僚杨琏、左光斗等在饯行时赞他“能知先机”;第二次是崇祯三年(1630年),已是礼部尚书的他,因父老多病再辞官回家;第三次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本已入阁参预机务,由于国事日非,其主张与当进台阁首铺有分歧,难以有所作为,便慨然辞官告归。三次辞官,第二次是确因父亲年老(百岁),其余两次可算“聪明”之举。因乡的第五年(1644年)正月,他已是75岁的老翁了,崇祯帝又一次召他回京任宰相,还来不及整装起行,三月,李自成的大军已占北京,崇祯帝自缢在煤山了。</h3><h3><br></h3><h3><br></h3><h3>7、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人。祖籍福建晋江,其父在奕仁时才定居番禺。有恭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二。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钦点为状元,开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h3> <h3>庄有恭</h3><h3>庄有恭早期的政治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初次面见乾隆时,就给皇帝留下良好的印象。“殿试日,公对策有云:不为立仗之马,而为朝阳之凤”,深得皇上喜爱,“此二语当时颇传诵之”。乾隆见其“风度端凝,天颜喜甚,赐及第,授修撰。次日,即命入直尚书房”。乾隆五年(1740),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讲学士。1744年迁光禄寺卿,寻丁父忧。1746年特擢内阁学士,入都迁兵部右侍郎。1748年任提督江苏学政。1750年正月,授户部侍郎,寻充江南乡试正考官。1751年仍任提督江苏学政,并授江苏巡抚,成为地方大员。</h3><h3>庄有恭勤政爱民,“誓以清勤自励”。自1752年出任江苏巡抚起,“桂事六载,昼见僚属,夜治文书,或至漏尽不少休”。1753年夏秋之交,淮阳诸郡水灾,他亲往察勘抚恤,后“得旨截漕百二十万石,发帑银五百万两,以备赈济,民乃得苏”。1756年夏季,辖区内民多病疫,庄氏带头捐助,以期百姓渡过难关,史载他“首捐俸,令有司察民病者,予药。死者,予櫘”。庄氏一生较为清正,其晚年在福建巡抚任上,预先告诫晋江族人不要来找他。当有族人找他的时候,他就派手下的人加以阻拦谢绝:“我为封疆大臣,嫌疑当避,且候去此之日,再相见,今则不敢也。”庄氏的做法,最终赢得了族人的理解,“及公之薨,晋江宗人始来会哭,咸称公之公正为不可及”。</h3><h3>乾隆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认为:“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江浙地区是全国的财赋重心,但潮灾最为严重。历代对江浙地区的水利都很重视。明代及清康雍时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塘修筑工作,乾隆亦认为“浙江海塘工程,为杭、嘉、湖、苏、松、常、镇七郡生民之保障”。曾任江苏巡抚的庄有恭,自然把兴修海塘作为其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早在1752年暂署两江总督时,就上疏借库银1.6万两,续修太仓、镇洋海堤,1756年被特擢为江南河道总督。不久,因朱呥罚赎不当案,庄戴罪署理湖北巡抚。但在“通晓河务人员,甚为难得”的情况下,不久,乾隆又把庄从湖北调到了浙江。</h3><h3>庄有恭的一生,虽谓坎坷曲折,然而其治水政绩仍为人所称道。作为清代广州唯一的一个状元,因其出众的才华,引起“海内士夫识与不识,闻公名靡不叹羡”。他对家乡的教育非常关注。在番禺县学重建之际,他欣然作《重建番禺儒学记》以勉励后生。</h3><h3>有恭死后,人们将他与其祖、父均安葬于今黄埔区文冲村的飞鹅岭山上,称庄氏墓地山为状元山。状元坟墓地广约千亩,四周竖有“庄府墓睦”碑界,墓穴石镌“皇清例赠中议大夫光禄寺卿显考存斋府君庄公之墓”字样。</h3><h3><br></h3><h3><br></h3><h3>8、林召棠(1786~1872年),清朝道光年间癸未(1823年)科状元,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广东吴川)霞街村人,父泰雯,任东安县教谕。清朝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家。父亲曾任东安县教谕。其一生主要著述有《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等手抄本。</h3> <h3>林召棠</h3><h3>粤西唯一的状元林召棠的故乡吴川市吴阳镇有一座文笔塔,名为“双峰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h3><h3>召棠少年随父教馆攻读。清嘉庆八年(1803年),17岁为秀才,学使姚文田称赞为“海滨俊才”嘉庆十七年,学使程国仁评阅其考卷,认为极有前途,选拔为贡生,并让其与自己儿子一起研读。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及第。皇帝阅其卷未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五年(1825年),因父丧返家丁忧。道光八年返京供职。道光十一年,任陕甘正主考官,此次选择举人65名,其中呼延甲、张芾(曾任广东巡抚)、牛树梅等11名,后皆中进士,颇有成就。次年,他深感官场污浊,以终生奉母为名告假还乡。</h3><h3>召棠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其父雨屏曾任东安县教谕。召棠年十一随父到馆学习,攻读《庄子》及《王渔洋集》,酷爱四六文,喜学诗词。年十八,应童试,取得生员资格,学使姚文田赞之为“海滨秀才”。嘉庆十七年(1812年),学使程国仁(河南商城人)选充癸酉科拔贡生,命入官署肄业。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应顺天乡试中举,志犹未已。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元年(1821年),先后两次参加会试均落第,以功名有馁意志,不欲逐角文坛,即回东安见父。适值此时,程国仁受职广东布政使,召棠前往拜会,深受程国仁的教诲与激励,从而继续奋力进取。道光三年(1823年)召棠第三次参加会试,被取中二十八名,殿试拔为一甲,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充国史馆纂修官。</h3><h3>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为陕甘正主考,立心为国求才而自我告诫:一不徇私舞弊,受贿贪财;二不崇尚浮华,误选纨鷈;三务求真才实学,择其优秀。其言必行,行必果,备受陕甘士人赞颂。当年九月,回京复命,适逢军机大臣穆彰阿庆寿,召棠无奈送上五百两白银作为寿礼,穆彰阿嫌少,拒而不受。时隔不久,穆彰阿向召棠索借二万两白银,召棠无法筹措,自度不能于群奸中立足,翌年以乞终养老母而告退还乡。</h3><h3>道光十三年(1833年),受制军卢厚生之聘,主讲于肇庆端溪书院,长达十五年。召棠治学严谨,教导有方,造就了一批俊秀良才。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奉旨到广东查禁鸦片,曾致书召棠询问查禁鸦片事宜。召棠敬复,赞颂林则徐严厉禁烟的壮举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林则徐也极为欣佩召棠的不愿与清廷穆彰阿之徒同流合污,引退归田,教书育人,造福桑梓,特书“彩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对联赠寄,以表敬意。</h3><h3>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召棠离端溪书院回吴川老家颐养,不习奢华,甘居平淡,待人平和,好为善事。当时,与他同科的探花王广荫在京任职,知悉召棠淡泊生涯,起念同僚之谊,奏准将吴川盐围税予以补给,召棠却而不受。此金保存省里多年,后由同乡陈兰彬代送回京。族中祭祖,所分给他的谷物,半留义仓,以备赈济饥民。召棠不仅注意修身,而且注意齐家,撰写《治家格言》,教育儿孙时刻要牢记:“食饭当思耕田人之苦,著衣当思织布人之劳。”</h3><h3>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农历十二月,林召棠逝世于家,终年87岁,现葬于吴川浅水镇双塘村。</h3><h3><br></h3><h3>9、梁耀枢(1832~1888),字冠祺,号斗南,顺德杏坛光华村人。清同治年(1871)考中状元,作为状元,他自然入翰林,担任编修,出任湖南乡试考官,尔后又成为湖北学政。此后,入值南书房、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会试同考官,后在山东提升为正詹事。</h3> <h3>梁耀枢自幼聪明敏悟,相貌出众,“犀角(相术家语,指额角)隆起。额圜如月,耳白于面(耳朵颜色比面色洁白,相术家认为是一种贵相。史传记载,宋代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有此形相),两颧高下与鼻端齐,彩现眉睫间(眉毛透现光彩,相术家认为是一种贵相。史传记载,尧帝“眉分八彩”)。少年时代,父母相继过世,家道渐趋艰难,得经商的堂兄梁介眉全力资助,才免去辍学谋生的厄运,成年后仍能安心读书应试。在清贫中,耀枢兄弟更加埋头苦学,一心一意获取功名,光宗耀祖。他起初受业于勒流名儒廖亮祖(伯雪),随后与四兄耀藜、六弟耀宸同到省城学海堂求学,后来又转到著名学者、教育家南海九江人朱次琦门下深造。朱次琦是道光进士,为官清廉,五十岁后归隐家乡九江礼山草堂著书讲学,康有为、简朝亮等名人即出其门下。在名师指授下,耀枢学业大进。“为文气势磅礴,偶作一楹帖,亦效‘登台阁’、‘挽乾坤’声口”。耀枢对明代正德年间太师、尚书梁储十分崇拜。耀枢又酷爱书法,据《梁耀枢行状》,他“视短而明,能于粒谷作蚊足小字,初抚欧阳率更(欧阳询)书,寻写《闲邪公传》、《道德经》(赵孟(兆页)法帖),兼通王(羲之)、赵(孟(兆页))笔意,腕力圜妙。”</h3><h3>同治元年(1862),耀枢中举。同治十年(1871),上京参加辛未科会试,大魁天下,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这一年,他39岁。同治十三年(1873),任顺天乡试同考官。第二年,提督湖北学政。光绪六年(1880)任会试磨勘官,并获派教习庶吉士(新科进士中优于书法和文学的人)。八年(1882),入值皇帝南书房,充日讲起注官。九年,升司经局洗马(掌管詹事府经籍、典制、图书刊刻及收藏的官员)、翰林院侍讲学士。十年,调任侍读学士兼左右春坊庶子(詹事府掌管记注、篡修工作的官员)。十二年,任会试同考官。十三年,提督山东学政,补授詹事府少詹事。十四年(1888),升正詹事。同年十一月初一(12月 3日),病逝于山东官邸,时年56岁。耀枢从政17年,虽无突出建树,但为官清正勤谨。他主张文学侍从之臣不仅要擅长文墨,而且对于国家大事也要忠言尽谏:“徒以文字居翰林者,是技而已。翰詹立班于科道上,当知近臣之义。今谓不当有谏书。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又力主清除科场积弊,端正士习文风:“士子登高第、入翰林不数年,坐致馆阁,宜讲贯历朝经制务,为明体达用之学,每以此自励,兼以勉人……常谓文衡之责为朝廷得人,于士习文风,尤加警敕。”他积极参与保荐冯子材、刘亮元、张曜等将领到中越边境抗击法国军队;弹劾广东学政叶大焯徇私舞弊;批评两广总督张之洞赈灾不力。这些举措,都受到时人的好评。但长期在宫廷内充当文学侍从之臣,也磨平了他的性格棱角,更多国家大事轮不到他插嘴,也不容许他插嘴。形格势禁之下,在朝中,耀枢只能规行矩步,独善其身。梁耀枢文才好,长得眉清目秀,气度非凡,很得两宫太后的关注。钦孝皇太后曾说:“梁耀枢是一位'金玉君子'也!” 慈禧太后曾当着南书房众位翰林面夸奖他:“梁耀枢,金玉君子也。”一时间,同僚们都戏称他为“梁金玉”。这话在朝中一传开,梁耀枢被百姓称为“金玉状元”。到他五十寿辰时,慈禧又赐赠四言寿屏,上书:“及第芙蓉,冠众香国。校书天禄,为清平官。”平心而论,这是对耀枢一生的公允概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