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青海“清华附中创新实验班”研学活动

王娜

<h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要求中小学生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9年7月22日湟中一中与中华英才基金会联合开展了 “2019年暑期青海“清华附中创新实验班”研学活动”。</h3> <h3>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次研学活动共有50名师生参加,采取了集体研学、集中食宿的方式,让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多样化多渠道多方面地吸收知识,补充课本内容的不足。通过情景实践,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潜移默化地在学生思维中植入创新的种子,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从多层面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h3> <h3>  相约西安,相遇秦汉。经过了5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到达了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阵地——清华附中秦汉学校。</h3> <h3>  当天晚上学校的老师准备了喜相逢活动,通过非语言沟通进行游戏,让学生了解:人生有许多不同性质的排名,我们要理性看待排名。</h3> <h3>  通过手绘海岛图引出了未来的职业规划,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h3> <h3>  简单的奖惩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h3> <h3>  研学活动的第一部分以学校的集中授课为主,通过不同科目的趣味性课堂,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也掌握了不同的学习方法。</h3> <h3>  “无体育,不清华。”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不仅强健学生身体,也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的强大。</h3> <h3>  大家正在为最后一天的晚会认真排练节目。</h3> <h3>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以外出游学为主。</h3><h3> 在昭陵出土了大量的壁画。他们所反映的人物器物,典章制度,政治外交,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这无疑是我国乃至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宝座。</h3><h3> 第二点就是它的陶俑。唐朝时期厚葬成风,陶俑制作工艺得到发展。他们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精美之作层出不穷,绚丽多姿,光彩照人。并且造型施彩的精湛细致和艺术构思丰富想象。</h3> <h3>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h3> <h3>  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佛塔是典型的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并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大雁塔正是中印文化相融合的典型物证。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h3> <h3>  43℃的天气真的太热了,让我们在大雁塔顶端休息一会儿吧</h3> <h3>  明代西安城垣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堡之一,西安古城堡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h3> <h3>   “祖国兴盛,我的责任”本次研学活动的最后,学生们响亮的喊出了心中所想。</h3> <h3>  这次研学是一中“有为”教育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它让学生从社会、古迹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力量,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和对“美”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之情。</h3>

研学

学生

创新

活动

清华

大雁塔

附中

实践

能力

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