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br></h3><h3> 如何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h3><h3><br></h3><h3><br></h3><h3>我们知道绘画对于培养小朋友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h3><h3><br></h3><h3><br></h3><h3><br></h3><h3>尽管许多孩子们从小就喜欢画画,但还是有一些幼儿对绘画的不是很兴趣。那么,对于喜欢绘画的小朋友兴趣如何保持,而对于不喜欢绘画的小朋友,我们又怎样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呢?</h3><h3>1.利用童话语言</h3><h3><br></h3><h3>用童话的语言指导小朋友不断提高绘画水平,是小朋友非常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h3><h3>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孩子在画葫芦时,下笔时画得太小了,想画另一张。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不妨有意地“误解”道:“葫芦妈妈身边长了一棵葫芦宝宝,你先画了小宝宝,妈妈长得什么样,快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孩子一听,高兴了,马上在小葫芦旁边又画了一些大葫芦。</h3><h3>童话式的评语还能对孩子的每一点发现、创造和进步给与温馨的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h3><h3>手工活动也是绘画,感知形体</h3><h3>这里所说的手工活动包括泥工、纸工活动。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小朋友所喜爱。</h3><h3><br></h3><h3><br></h3><h3><br></h3><h3>更何况,小朋友在捏泥、撕纸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此物体。</h3><h3><br></h3><h3><br></h3><h3>营造良好的儿童绘画场所,利用氛围烘托</h3><h3>例如:为了让小朋友感知、理解对称,爸妈可以先让他们玩染纸。通过折叠、印染等一系列活动,他们感知了对称,在绘画时,对画对称物丝毫不会觉得困难。</h3><h3><br></h3><h3>很多爱干净怕麻烦的家长喜欢把孩子的绘画局限于使用水彩笔、蜡笔在纸上作画,这种形式的单一性、颜色的单薄性、纸张大小的制约性,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丧失绘画的兴趣和乐趣。</h3><h3>不妨给孩子丰富多彩的水粉颜料、若干报纸、画笔,把孩子请到卫生间去,画纸贴墙上。在那里,颜料掉地上墙上了擦掉就是了。</h3><h3></h3><h3>通过水粉颜料的尝试,让孩子们知道颜色的变化,提高了绘画的自信心。当然了,树叶贴画、各种印画都能在厕所中进行。</h3><h3>给孩子一定想象空间</h3><h3>家长看完孩子的绘画作品时,往往第一句话就是:“你画了什么?”当孩子回答不出时则加以责备,孰不知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h3><h3>如果父母换一个角度,一边欣赏孩子的画,一边用语言去描述孩子的画,并不时地问孩子:“我说得对吗?”“你是这样想的吗?”孩子的想象力便会像张了翅膀一样。</h3><h3>他会回应你,告诉你他画的是什么,每一个线条所表达的意义。</h3><h3>家长与孩子共同协作</h3><h3>孩子还小,生活上需要大人照顾,很少有机会获得成功感,那么,就和他一起协作画画吧。</h3><h3>在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前,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来分配你该做什么,不用说,孩子一定会把他认为有困难的部分分给你。父母在做的过程中,完全把孩子当成一个小老师,不断问他,“我这样画对吗?”“我这样剪可以吗?”。</h3><h3>在这样的对话中,其实你是在潜意识教孩子正确的方法。作品完成后,告诉孩子因为有了他的帮助,这幅作品才那么漂亮。在孩子体验成功感的同时,他的自信心也增强了</h3><h3>有些孩子爱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h3><h3>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该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里成长的重要方式。</h3><h3>最为关键,足够的生活体验,观察能力!</h3><h3>举例来说,带孩子爬山、游泳、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可以说是丰富孩子作画感的源泉。</h3><h3>孩子要透过亲身的经验,才能描写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这样孩子也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