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r></p><p><b> 老照片提供 碧海清河</b></p><p><b> 文 字 碧海清河</b></p><p><b> 摄 影 碧海清河</b></p><p><br></p><p><br></p><p><br></p><p><br></p> <h3>(空军公主岭医院第四期卫训班结业留念)</h3> <p><br></p><p><b> </b></p><p><b> 八一建军节在即。</b></p><p><br></p><p><b> 一年一度的八一,总能灵秀泛黄的老照片,总能撬开往事的心扉,总能婉约记忆的心路,总能丰盈八月的流火。</b></p><p><br></p><p><b> 时光荏苒,来去匆匆,树木一年一圈年轮,人生没有第二个青春。上个世纪刚刚跨入七十年代,还没有恢复高考。十几岁的孩子,是处于学习的最佳年龄。在那个青葱的岁月,感恩军营,那个宝贵的时间段,我们没有荒废,在军营的浓浓学习氛围中,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医学,第一次触及到哲学……</b></p><p><br></p> <h3>(这具人体骨骼标本,是塑料仿制的)</h3> <h3></h3><h3> <b> </b></h3><h3><b> 我们医院,不是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本不具备教学资质与条件。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医院组织了“卫训班”。本院的前辈做教师,简陋的教学工具做实验标本,战友们学的津津有味。套用现在的说法:那是做上岗前的培训。</b><br></h3><h3><b><br><br> 第一次上人体标本解剖课,是在太平间。打开太平间的门,老师与战友们把标本抬到水泥床上,全体人员低头静默,表示敬意与哀悼。标本是一具男孩的尸体,手腕上有姓名,出生年月……看他的手牌,他的年龄应该比我们“卫训班”的战友们都大,只是定格在那个永远。<br> 一股股刺鼻的福尔马林味道,直冲过来,顿时眼泪直流。老师带好手套,翻开已经解剖开的腹部,为大家讲解腹部各脏器的位置,特点,各脏器的毗邻及关联……<br> 十几岁的女孩子,第一次上人体标本解剖课,当时有没有恐惧,时间已经冲淡了记忆。说来也怪,第一次上课的场面,却历久弥新。与我同一期“卫训班”的战友们,你们还记得那被福尔马林熏出泪水的场景吗?还记得那位躺在冰凉水泥床上值得尊敬的男孩……<br></b></h3> <h3>(学习间隙的休闲时光)</h3> <h3></h3><h3> <b> </b></h3><h3><b> 第一次上生理课,是对照解剖课来讲解。简单的人体生理功能,给我们青涩的学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临床医学,解剖与生理是基础医学,也是一切学科最原始的科学。此后的若干年职业生涯,经历了若干次的职业资格、晋级、等各种考试。每次考试都离不开基础医学。每每的考试成绩都优秀,得益于最原始奠定的基础。<br><br> </b></h3><h3><b> 第一次上药理课。比较解剖学与生理学,药理学更生疏。我是文化大革命老三届最小的一届。初一数学,学到一元一次方程,十字相乘法的因式分解,就停课闹革命了。化学与物理学,压根就没有碰过。我们大部分战友,也都没有学过化学。学习比较难,那时的新华字典,最后面的那两页,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从化学元素,到医学的药理学,这期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每一种药物,都有分子式,都离不开化学元素的复杂组合。在此后的医学生涯中,我就是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里面,从卤素到惰性气体,从金属元素到放射性元素,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一点一滴的积淀这些基础知识。<br></b></h3> <h3>(这个塑料心脏模型,缺损丢失一块,但不妨碍战友们学习)</h3> <h3></h3><h3><b> </b></h3><h3><b> 第一次上外科学,主讲是外科老主任。老主任首先在黑板上,写下硕大的“无菌” 两个字。 野战医院,即使和平年代,也是战地救护的最主要机构。这两个“无菌” ,在战地救护,独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医院临床科室,必须要遵守的基本操作原则。<br><br> 第一次上内科学,主讲是两位内科资深的老师。内科的抢救及应急处理,是一切临床科室必备的基础知识。内科的急诊抢救应心得手,就会在临床上大展拳脚。<br></b></h3> <h3>(学习间隙的休闲时光)</h3> <p></p><p><br></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b> </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这无数个第一次,我们开启了医学的启蒙教育。这无数个第一次,我们踏入了医学领域。这是一个需要辛勤付出的经历,这是需要坚守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的战场,这是被称作白衣天使可以展翅的摇篮!</b></h3> <h3>(医院小小的图书室,有医学,马列,哲学书籍。藏书不算太多)</h3> <h3></h3><h3> <b> </b></h3><h3><b> 特殊的年代,我们没有高三苦读的经历,我们没有大学毕业分别的泪洒月台,但我们没有放弃知识的汲取。在八一来临之际,以真挚的诚意,向老首长致敬!向老师致敬!向战友致敬!以一生的职业生涯,向培育我们的摇篮“卫训班”致敬<br></b></h3> <h3>(学习间隙的休闲时光)</h3> <h3></h3><h3> <b> </b></h3><h3><b> 轻触记忆,多少尘封的往事如梦绕飞花,惊扰了流年的平静淡泊;打开相册,多少熟悉的面容历历在目,如八月的骄阳温暖着心窝。当年的老首长,你们是否依然精神矍铄?当年的老师,你们可还记得主楼那间简陋的教室?当年“卫训班”的战友们,你们心里可还徜徉着学习考试的辛苦与快乐?还有那位70年的陕西女兵,你破格加入我们这期“卫训班”,那瘦瘦的身材,那细眉淡眼,那稍带机械性的脚步,那忧郁的眼神......多年后做了医生,我知道你当时应该患严重的抑郁症,坚信你早已走出病痛的阴霾……</b><br></h3> <p>(学习间隙的休闲时光)</p> <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卫训班,多少战友在这里开启了从医之旅;卫训班,这里珍藏着太多的记忆;卫训班,你是军旅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卫训班,你是摇篮啊,培育出无数的白衣天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