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孩子喜欢鱼,最初只是在一个圆形小鱼缸里养几条鱼,后来又换过两次,现在是一个方形的大鱼缸,但不是很大的那种,有过滤装置,还有五颜六色的灯光,鱼缸里的鱼也从从最初买的几对,在我爱人精心的照顾下繁殖成了一百多条。鱼虽然小,但特别可爱,公鱼长着橙红色的尾巴,在水中逍遥的游游来游去,华丽的尾巴却不停的抖擞着,很有绅士风度,准备时刻引起母鱼的青睐。母鱼没有公鱼那么华丽的外衣,游起来从容淡定,但有一种雍容大气的风度。</h3><h3> </h3> <h3>我爱人在养鱼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尤其是给鱼“接生”,她看的很准,哪条鱼该生小鱼了,就会提前从鱼缸里捞出来,放到“产房”里,让它单独待产,要是生到大鱼缸里会让别的鱼咬死了,大鱼吃小鱼,这个是鱼的天性,没有办法能改变它。一条鱼一次会生很多条小鱼,生的小鱼在小鱼缸里养着,鱼多了,生的小鱼就多,早生的会大一点,我们家盆盆罐罐都是鱼,大大小小的都要分开养,看着也很壮观。</h3> <h3>时间长了,我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多了,我们也不能及时的发现要生小鱼的鱼,所以有些鱼就把小鱼生到鱼缸里,也会有生命力顽强的小鱼,能够躲过大鱼的围剿活下来,不久就会长大,而我们捞出来单独养的小鱼养好几个月了也还是很小的,长的慢,我和爱人探讨这个问题,她说大鱼缸里鱼多,生存环境恶劣,每天喂食时鱼都得卯足了劲抢食,否则就没得吃,鱼缸也大,这样就活动量大,所以长的快,而小鱼缸里单独喂养的小鱼少,生存环境安逸,鱼缸也小,所以长的就慢。</h3> <h3> 同样是鱼,因为鱼缸的大小,,竟然会使鱼的成长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那我们呢,我们的孩子呢?我们时时刻刻护着他,把他们圈在那个倍受呵护的世界里让他成长,那他就永远也长不大,而我们还时时抱怨他不懂事,长不大,却忽视了,只有在社会中,他才能成长成我们期待的模样。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路了。所以,我们的路,要我们自己走,孩子的路,也是他自己走出来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