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子如何不丈夫——(瞿秋白家书之三)

黄汇源 花猫和他的朋友们

<p style="text-align: right;"><b>编辑 /花 猫,朗诵 / 厉建平</b></h3> <h3>亲爱爱</h3><h3>昨天仁静走,给你带了一封信; 下半天我睡梦中醒来,胸前已放着你来的信,我是多么高兴!可是这封信仿佛缺了一页。</h3><h3>好爱爱,你何以如此的消瘦呢?何以这样的愁闷,说死说活呢?乖爱爱,哥哥抱你,将你放在我的暖和的胸怀,你要乖些!不好这样的。你[我]读着你那句话,险些没有掉下泪来。你的身体要好起来的。我早已告诉你,不要太用功了。读书不容易读熟的。当初我也是这样,自己读的写的常常会忘掉的。只要不自勉强,不管忘不忘,不管已读未读,只要常常有兴会的读着用着,过后自然会纯熟而应用。觉得疲乏的时候,决心睡一两天,闲一二天,在花园里散散心(只不可和男人——除掉我——吊膀子)。睡足了便觉得好些的。乖爱爱!好爱爱,我吻你,吻你的……吻你的一切。</h3><h3>我译的工农妇女国际歌,有俄文的,你如看见仁静,他有一本歌集上有这首歌。俄国的妇女运动,现在是特殊的问题,也是一般的问题。城市中的妇女是已经没有所谓妇女问题,而是一般的技术文化问题——一般的官僚主义妨碍着女工得到法律上政治上已有保障;一般的物质建设的落后(如生育,育婴等的设备)妨碍着妇女之充分的和男子完全一样的发展;一般的社会设备及技术设备的缺乏(如公共食堂宿舍洗衣等),始终占领着妇女的许多时间。妇女问题上你所看见的缺点,正表示一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困难,以至党部工作的困难。那妇女部的吸香烟和一切态度,使我想着:苏联党的工作是如此之重大而繁复,但是他们的人材是如此之缺乏!</h3><h3>亲爱爱,你准备着自己的才力,要在世界革命及中国革命之中尽我俩的力量,要保重你的身体。我想,如果,我俩都凑着自己能力的范围,自己精力的范围,做一定的工作,准备着某种工作能力,自己固然可以胜任而愉快,对于工作也有益处。我俩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贪多嚼不烂是一无益处的!好爱爱,亲爱爱,我俩的生活是融和在一起,我俩的工作也要融和在一起。亲爱爱,你千万不好灰心,不好悲伤。我抱着你,我在意想之中抱着你,吻着你,安慰你。我过一礼拜便回来了——三月二十二日一定到莫斯科。你如果要上课,可以不要来接我,我偷偷的回家,等你回来,你是要如何高兴呵!那时,独伊也不能哭,而笑了!!</h3><h3>好独伊,亲独伊!</h3><h3>“小小的蓓蕾</h3><h3>含孕着几多生命,</h3><h3>陈旧的死灰</h3><h3>几乎不掩没光明。</h3><h3>看那沙场的血花灿烂,</h3><h3>经过风暴之后的再生,</h3><h3>谁道是无意中的赤化?</h3><h3>却是赤爱的新的结晶</h3><h3>刚要发信,你的三月十一日的信来了。太阳好,心绪是要好些。我三月二十一日动身,二十二日早晨九十时可以到了。</h3><h3>吻你,吻你万遍</h3><p style="text-align: right;">你的阿哥</h3><p style="text-align: right;">三月十五日</h3> <h1><b>注:</b></h1><h3>①独伊,瞿独伊,瞿秋白、杨之华的女儿。瞿独伊原名沈晓光,1921年11月生,母亲是杨之华,生父是沈剑龙。1924年杨之华与沈剑龙离婚,与瞿秋白结婚。1925年春瞿独伊被母亲杨之华接到上海与瞿秋白一起生活。瞿秋白视瞿独伊为己出,爱护有加。</h3><h3>②此句疑原信笔误。据杨之华所存抄件为:“独伊也不能哭,而笑了!!”</h3><h3>③此处缺下引号,原信如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瞿独伊和母亲杨之华、继父瞿秋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年瞿独伊于莫斯科</h3> <p class="ql-block">瞿秋白家书第三弹,让我们来说说坎山三岔路村外甥女瞿独依。瞿独伊是瞿秋白唯一的后代,瞿秋白的信中满满都是对独伊的喜爱。</p><p class="ql-block">瞿独伊原名沈晓光,生父是沈剑龙。杨之华改嫁瞿秋白以后,愤怒的前公公禁止杨之华见女儿,1925年杨之华还是将女儿接到上海一起生活,并将女儿姓瞿,改名独伊。</p><p class="ql-block">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瞿独伊是活着的唯一一位到过六大会址的人。会议结束后,瞿秋白、杨之华工作学习太忙,只好把独伊送进一家孤儿院。1928年年底,独伊被转到莫斯科郊区“森林学校”读书。1930年7月,瞿秋白和杨之华奉命回国工作。考虑到国内白色恐怖严重,带着孩子从事秘密工作很不方便,只好忍痛将独伊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并委托国际友人鲍罗廷夫妇代为照顾。</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鲍罗廷夫人</h3></font></h3> <p class="ql-block">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中共决定部分留苏人员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杨之华携小女独伊离开莫斯科路经新疆回国。到达迪化,竟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投入监狱(其中包括我党应盛世才之邀从延安来在新疆帮助工作的人员和一些在新疆养病的红军伤残员共150名干部及子女)。中共领导人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惨遭杀害。而瞿独伊的青少年时光是与母亲杨之华一起在新疆监狱中度过的,1946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要求蒋介石释放在新疆囚禁的共产党员。蒋介石同意放人,指示张治中将军负责办理,瞿独伊跟着母亲到了延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瞿独伊为镇志题词。现居北京</p> <p class="ql-block">朗诵者舞台照</p><p class="ql-block">厉建平先生是节目主持人,晚会导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9公斤的大花猫,嘿嘿嘿</p> <p class="ql-block"><b>感谢收听收看,欢迎传播扩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