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 古城西安 顺游山西(上)

蓝色夜空

<h3> 西安,古称长安。“要看中国的五百年,请到北京;要看中国五千年,请到西安”,看到这就应该知道西安历史的悠久。</h3><h3><font color="#010101"> 西安曾是十三个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遍布西安的帝王陵墓、宫殿遗址、古刹名寺和园林名胜,是西安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数不胜数的文物古迹都向人们彰显它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魅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是7月19号的下午1点半从家里出发 晚上住在了山西阳泉的盂县 20号的下午5点左右入住了提前订好的民宿 收拾停当 就出发去了西安城墙 </font></h3> <h3>  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h3> <h3>西安城墙全长13.7公里,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h3><h3>2004年初,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处暴露的城墙断面展开考古调查,认定它结构复杂,时间跨度从隋唐至现代,历经五次大的修筑而成。</h3><h3><br></h3> <h3>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h3> <h3>  从城墙南门出来 就是一条通往钟鼓楼的繁华街道 </h3> <h3>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结晶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br></h3> <h3>  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h3> <h3>  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h3> <h3>  西安必去的地方回民街 各色小吃很多 但我建议不要吃 质量不好 又很贵 街边胡同的小吃店很多 而且味道正宗 肉夹馍 羊肉泡馍 biangbiang面 凉皮 ~~ 不得不说 是真的好吃 </h3> <h3>  第三天 小雁塔</h3><h3> 小雁塔位于中国西安市荐福寺内,正式叫法应为“荐福寺佛塔”,属于保护比较好的唐代古塔。小雁塔及其古钟即“雁塔晨钟”而列入关中八景。</h3> <h3>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 </h3> <h3>  小雁塔原有15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到地震毁去两层,现存13层。</h3> <h3>  如同慈恩寺和玄奘关系密切一样,荐福寺则使人想起唐代的另一位高僧义净。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于公元695年回国,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翻译,共译经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学上取得成就最大的高僧。</h3> <h3>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h3><h3><br></h3> <h3>  西安博物馆与小雁塔仅一墙之隔 用这样不大的院门 把唐代的古建和现代的博物馆联系了起来</h3> <h3>  博物馆内陈列着从西周到唐代各个时期的文物 都是西安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地点出土的 有家里盖房子挖出来的 有修地铁挖出来的 有盖学校时挖到的~~</h3> <h3>  游览完小雁塔 就来到了大雁塔 大雁塔又叫大慈恩寺 著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迄今已历1350馀年。</h3><h3> 大慈恩寺创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下令建寺,故取名慈恩寺。此后1000多年来,慈恩寺成为中外佛教界人士敬仰朝拜之地。</h3> <h3>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由印度取经回国途中,曾两次遭意外散失部分经本后,对带回长安的经卷,倍加爱护。为保护带回的520夹、657部梵本佛经,遂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上书唐高宗李治,建议在慈恩寺的西院,仿照西域的建筑形式,建造慈恩寺塔。为藏经本而建塔,是修建大雁塔的真正缘由。</h3> <h3>  大雁塔的北广场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h3> <h3>  喷泉广场的夜景没有拍到 相信一定非常的美</h3> <h3>  第四天 华清池 兵马俑</h3><h3> 华清池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冬天利用温泉水在墙内循环制成暖气,每当雪花飘舞时,到了这里便落雪为霜,故名飞霜殿 。飞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杨贵妃的寝殿。<br></h3> <h3>  后面的远景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骊山,阅尽了千年的浮华,依然伫立在临潼的山水间,历史沉浮,略过的是王侯将相,留下的只是一片片青砖石瓦和满目唏嘘。</h3> <h3>  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朝第七个皇帝唐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h3> <h3>  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br></h3><h3>图片上是华清宫的两个泉眼。</h3> <h3>  海棠汤”,俗称“贵妃池”,始建于公元747年,汤池的平面造型颇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因此而得名,专供杨贵妃沐浴。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杨贵妃在这花朵一样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个春秋。池子的底部是用了27块蓝田玉的墨玉砌成的。</h3> <h3>  “莲花汤”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占地400㎡,是一个可浴可泳的两用汤池,充分显示了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皇权威严。池底一对约30cm的进水口曾装有双莲花喷头同时向外喷水,并蒂石莲花象征着玄宗、贵妃的爱情。</h3> <h3>  “星辰汤”修建于公元644年,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池壁造型是南峭北柔,初步推测是工匠模拟自然界山川河流的造型修建的。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汤后面还有温泉古源。</h3> <h3>“太子汤”是专供太子沐浴的汤池。</h3> <h3>“尚食汤”是专供尚食局官员沐浴的汤池。</h3> <h3>  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驻跸于此。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为高级官员游览休憩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其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br></h3> <h3>  当年少帅手下的骁将孙铭九就是在这里活捉蒋中正,直接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走势,到今年已83载春秋,物还在,人已非。</h3> <h3>  周总理曾沐浴的地方</h3> <h3>  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h3> <h3>话剧 《西安事变》。</h3> <h3>  至此 华清宫大部分已游览完毕,两个孩子去看话剧《西安事变》,我们老年人用温泉水泡脚打发时间 ,感觉也蛮好的。只遗憾的,因时间问题 不能观看《长恨歌》的表演。</h3><h3> 下午 兵马俑</h3><h3><br></h3> <h3>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h3> <h3>  兵马俑是1974年3月发现的,当地农民在一片砂石堆积、墓冢累累的荒野上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残片。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试掘,发现是座规模宏伟的大型兵马俑坑(即一号俑坑),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巨大的发现,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与震惊。</h3> <h3>  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是1975年底开始的,1976年2月负责筹建工作的人员陆续进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动工。建馆伊始正是国家多灾多难的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建馆的人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于1979年9月底,一座雄伟的占地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一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竣工,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大庆的10月1日,向国内外、公开开放。</h3> <h3>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经修复后于1983年10月1日对外展出。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由大小3400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二号车车长3.17米,高1.06米,铜马高65-67厘米,身长1.2米,总重量1234公斤。主体为青铜铸造,车马金银饰品1720件,金银器总重7公斤。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h3> <h3>  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过程中才发现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三个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也是座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h3> <h3>  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却在几分钟之内挥发了颜色。</h3> <h3>  兵马俑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是秦代写实艺术的完美体现,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h3> <h3>  依次为高级军吏俑 中级军吏俑 跪射俑 立射俑</h3> <h3>  一眼千年 梦里长安 期待下次的相遇</h3> <h3>  离开西安继续我们的旅行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