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7年去冰岛时曾顺道挪威玩了6天,峽湾之国的秀美印在脑海中再也挥之不去,再去挪威深度游是势在必行的了。</p><p> 2019年6月26日我们夫妻俩登上了北欧航空的航班,布道石、罗佛敦群岛、大西洋之路三大目标景点是我再游挪威的动力所在。</p><p> 下图为航程和挪威行程</p> <p class="ql-block"> 挪威位于北欧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国名意为“通往北方的路”,是地球最北端的国家。挪威国土东西窄南北长(东西最窄仅6千米,南北1700多千米),总面积约38.5万平方千米,其北半部处于北极圈内。挪威因峽湾多,故海岸线长达2万多千米,是个海岸线大国,也因此被誉为“峽湾之国”或“万岛之国”。</p><p class="ql-block"> 我此行以挪威西南端的斯塔万格为起点,一路上基本是沿着大西洋(挪威海)海岸线北上至北极圈内的罗佛敦群岛,再飞到东南部的首都奥斯陆,环游挪威。</p><p class="ql-block"> 从浦东机场起飞,10多个小时飞抵古城斯塔万格,该城建于8世纪,现居人口11万,但在挪威已是仅次于奥斯陆、卑尔根和特隆赫姆的第四大城市,以前它仅仅是个渔港小镇,因七十年代末在其近海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北海油田,斯塔万格因此快速发展成先进的石油制造业基地,石油资源也使挪威一夜暴富,由北欧五国中的“穷小子”一跃成为当今世界最富有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飞抵斯塔万格已是晚上10点多了,但因纬度所致,天色尚微亮,明天攀登布道石是此次游程中最艰难的一天,我们必须立即倒时差,睡觉是硬道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餐后驱车布道石,车沿时隐时现的海岸线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到达轮渡码头,人车同登海轮,船很大很漂亮,半小时的航程正好欣赏跨海大桥和吕瑟峽湾的秀丽风光,挪威最著名的四大峽湾中的哈当厄尔、松恩、盖郎厄尔峽湾两年前到过,今天到吕瑟,算是把挪威的标志性峽湾“一网打尽”了。凭心而论,峽湾风光都差不多,但吕瑟峽湾的水是最美的,纯蓝,蓝的晶莹剔透,中外秀水见多了,但此水只有吕瑟有。</p><p class="ql-block"> 轮渡靠岸又驱车半小时到达布道石山脚下的停车场,攀登从这儿开始。</p><p class="ql-block"> 布道石又名布道台,挪威的地标景观,也是挪威的国家名片“峽湾游”的旅游标志。人都说:不到布道石等于没来挪威。我认为此言过矣,但布道石在挪威的地位、在全球旅游业的声誉是众所公认的。</p><p class="ql-block"> 布道石位于吕瑟峽湾中段的悬崖峭壁上,它是一块高达604米(相当于“上海中心”大楼的高度)的花岗岩立方体 ,直上直下 刀削般地插在一湾峽水中,巨石浑然天成,独立粗犷、巍峨挺拔,其顶部形成一块约25米见方(约625平方米)形似桌面的平台,整块布道石 不经一丝人工雕琢,真可谓鬼斧神工,世人疑为上帝下凡人间用于布道的讲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评出全球50处最壮观的自然景观,布道石名列榜首。</p> <h3> 行前攻略晓得,布道石景区与国内旅游景点迴然不同,它除了冬季封山外,其他时间游客可自由进出,不设门票,不见管理人员,山上山下没有任何餐馆和小店,厕所也只限山脚下的停车场有。攻略这么说,事实也确实如此,全程确实一瓶水都无处买、一泡尿都无处撒!好在准备充分,登山鞋登山杖、防雨装备、干粮水果一应齐备。</h3><h3> 行前曾担心老妻不愿上布道石,因为她自从登黄山后再不爬山,我想自己只身上山,让她船游吕瑟峽湾吧,但到了山脚下她却露出一付跃跃欲试的模样,我暗暗感叹,布道石的魅力真大,老妻独具慧眼哪!</h3> <h3> 从山脚下的全程示意图(上图)能看懂,从停车场到布道台总共要翻越5~6个山岗,水平距离为3.8千米,实际步行距离为单程约6.5千米,网上说常人一般来回约5小时,带着老妻跑不快,预算6小时来回。</h3><h3> 来过的人都说,布道石雨天绝对多于晴天,而湿滑的花岗岩是攀登者最大的障碍,正担心着呢,地陪喜报:昨天下雨,明天有雨,今天没雨。哈哈!布道石有灵,好人有好报呵 😊</h3><h3> 布道石,始于足下,记住这一刻,挪威时间 2019年6月27日上午9点50分。 </h3> <h3> 攀登从这块标牌(下图)开始。</h3><h3> 第一段是碎石路,虽不好走但还不算艰难。</h3> <h3> 后面就谈不上是路了,只能说是一片荒山野岭乱石堆!在这种乱石堆往上爬一不留神很容易崴着脚,说真的,这一路上摔倒的崴脚的何止一两个,我俩携手前行,互相提醒:千万走稳些,千万!</h3> <h3> 国人不多,老外不少,人家不愧是吃牛排喝牛奶长大的,时有背着小孩,牵着大狗的老外健步如飞。</h3> <h3> 沿途不见任何景区设施,连登山借力的扶手也没有,仅有的标示就是不时出现在木牌或大石头上的红色“T”,顺着T走就没错。</h3> <h3> 行程中有一片高山湿地,这是全程仅有的一小段人工铺设的木质步道,难得的缓冲脚力之地,但它实在太短,在全程中显的微不足道。</h3> <h3> 挪威也有玛尼堆 😄 </h3> <h3> 中途的的3个山岗基本上是台阶路,但这哪像国内景区的台阶呵,每块花岗岩台阶都大小不一、高低不平、厚薄不匀,台阶厚度都至少是黄山台阶的两倍!一脚很难跨上去,时而只能手脚并用。人过60,腿脚不似以前,长距离跨越这样的台阶对腿脚是个巨大的考验,时间也都耗费在这陡峭的台阶路上了。实际上,攀登布道石的路并不算太长,难就难在这石阶上!</h3><h3> 我一路爬一路想,既然是台阶就肯定是人为凿岩而成或用条石铺就的,为何挪威人就不能把石阶切割的略微平整些、稍许薄一点呢,这样上布道台就容易多了。哦!也许挪威人要的就是这种攀登味道,以彰显攀登者对布道石、对大自然的敬畏!</h3><h3> 要是在中国,早就修路搭桥造索道啦。</h3> <h3> 知道登布道石难,但没想到这么难,两个小时了,还不见一丁点儿布道石踪迹。</h3> <h3> 吕瑟峽湾偶尔露峥嵘!</h3> <h3> 半途,我身后是一汪高山湖泊,刹是好看。</h3> <h3> 我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近观高山湖泊,远眺吕瑟峽湾…</h3> <h3> 这一路上石多树少,满地光秃秃的大石头,连个遮阳避雨息脚的地方都没有。<br></h3> <h3> 后程有几处宽阔的花岗岩斜坡还算平缓,但时有裂缝、水坑,走路需小心,裂缝下就是悬崖峭壁哪!</h3> <h3> 已经走了近3个小时了,布道石还没一点踪迹,心里不免有点焦急,越急腿越沉,干脆席地而坐吃点水果接接力,自我安抚一下,布道石不会远了,精神力量很重要 !</h3><h3> 定定神即起身,时间不允许我们多坐,虽然很累!</h3> <h3> 前面的山路突然变窄,崖壁挡道,我贴壁拐弯,呵!布道台豁然出现在眼前……</h3><h3> 不远处,蓝天下、峽水上,一块神奇的巨石突兀地倒插在峽湾中,想它念它千百度,它竟这么突然这么直接地跃现在我眼前!此景此情,怎能用震撼、惊叹来形容……</h3><h3> 布道台,我来了!我来啦!我真的来啦!</h3><h3> 站在崖壁拐角处:往前看,奇石神台;往后看,群山蜿蜒。原来我们一路上都在吕瑟峽湾两岸的崇山悬崖上攀爬!</h3><h3> 功夫不负有心人,布道石只属于少数人!</h3><h3><br></h3> <h3> 据说这段窄窄的路是为了进入布道石而人工开辟出来的,全程只有这一小段路是专门劈山修建的,修的很窄很糙 !两人交错而过都有点吓势势 😄</h3> <h3> 久久地站着眝望…</h3><h3> 看景不走路,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哪😄</h3> <h3>布道石上的倩影 👍</h3> <h3> 明信片角度</h3> <p> 布道石的照片、明信片多见,但谁能清楚表达你亲眼目睹、亲临其境时的那种心情?说此刻激动的人居多,但我此刻心静似水,轻轻地自语一声:布道石,您好 🙏</p> <h3> 山、水、人、小船;</h3><h3> 诗、情、画、意境。</h3> <p> 布道石上挤满了人,最佳拍照的位置要排老长老长的队,排队的老外们都很自觉,抓紧凹造型拍几张就让位,但我们的时间太紧张,只能放弃,想站在次位置拍几张吧,但老妻说啥都不愿朝那个方位挪步 😄 我理解,她敢站在此地已经太勇敢太伟大啦!</p><p> 我只能独自在布道台上转圈,选取各个角度拍摄…</p><p> 这儿真险!这儿真美!!这儿真壮观!!!</p><p> 今天微风,我站在布道台崖边拍摄问题不大,几年前一位西班牙游客就是站在这儿不慎被一阵强风刮了下去,成为布道台坠亡第一人。据说挪威政府为此曾想设置安全围栏,但却受到全球旅游业人士和欧洲游客的一致反对。是呵,围栏一装,布道台就面目全非、魅力尽失啦!</p><p> 下图 圈中的是我,老妻的功劳,眼尖的她看到我在布道台上拍摄,为我抢拍了两张,虽然手机远拍效果很差,但我也算在布道台上留影啦 😊</p> <h3>我站在布道台上360度摄录:布道台的后山、布道台上的人群、布道台下的峽水……当脚步移到崖边时,胆子不算小的我还真有点腿软 😜</h3> <h3> 胆大的站着,胆小的趴着,崖边趴着的人比站着的多 😀</h3><h3> 网上说在布道石上趴着的人不是害怕,而是以示对大自然的敬畏,照此说 站着的人是对大自然的挑战 😀</h3> <h3> 我们在悬崖峭壁上凹造型 😜</h3> <h3>这是我爬上布道台的后山腰 摄录的。</h3> <h3> 在布道石的 后山上拍摄布道台。</h3> <h3> 吕瑟峽湾因布道石而著名!</h3> <h3> 受太阳折射的影响,从不同角度拍摄吕瑟峽湾,峽水时而绿的晶莹、时而蓝的浓郁,一条峽湾 两种色彩 多样风光。</h3> <h3> 由于上山耗时过多,在布道台上仅停留了半个多小时就准备下山。</h3><h3> 难说再见,挥手告别!</h3> <h3> 胜利属于妳!</h3> <h3>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台阶都这么难,下台阶真怕不慎滾落下去!</h3><h3> 此时的脚已经有点硬了,步子有点飘了!</h3> <h3> 华山有索道、黄山有轿夫,可布道石只有靠自己的两条腿。</h3><h3> 有老外在山岗上露营夜宿的,我不敢!</h3> <h3> 下山的台阶路确实难走,陡峭的台阶迫使我时而反过身来手脚并用爬下去,腿脚还算可以的我问题不大,可苦了她了!</h3> <h3> 一刻不停地下撤两小时,总算能望见山下的停车场了,此刻老妻腿脚僵硬,可谓寸步难行,这种台阶路我背她是肯定下不去的,咬牙坚持吧,真的很痛苦!</h3><h3> 俗话说 望山跑死马,望的见的停车场足足又走了半小时才到达,见到车子格外亲。</h3><h3> 上下布道台,用了6小时20分钟,我俩130多岁啦!壮举哪 👍😀</h3> <h3>在吕瑟峽湾的游船上仰望布道石。</h3> <h3> 原路返回斯塔万格。</h3><h3> 在轮渡上我仍沉浸在攀爬布道石的“场景”中,很累,很值,其中无须评论得失,我见到了布道石,我踏上了布道台,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和荣耀!所有的付出都升华为自我的精神享受,也许这就是旅行对于我的诱惑力、大自然对于我的感召力!</h3> <h3> 原计划今天下午逛老城的,但回到城区已18点多了,好在斯塔万格的天色暗的晚,还来得及逛。</h3><h3> 斯塔万格的文物古迹保护的特好,它是目前欧洲拥有木结构建筑最多的城市,城区小巷深深,都是弹格路或石板路,古老的小木屋按要求大都漆成了白色,家家门前都挂有小装饰、窗前摆有鲜花,清爽而美丽。</h3><h3> 小巷不通车辆,鲜见行人,少有商铺,仅几家画廊点缀其间,环境静谧而舒适。</h3> <h3> 今晚必须泡脚,旅途还长着呢,全靠这双脚啦 😄</h3><h3> 明天驱车挪威第二大城市、也是挪威最大的深水良港卑尔根,今晚必须预订 网红 卑尔根鱼市场的海鲜晚餐,挪威的三文鱼和帝王蟹是必吃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