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东关清真大寺</b></h1> <h3>初次到西宁,这里阳光灿烂,凉风习习,不愧有夏都之美誉。时间尚早,去参观一下著名的东关清真大寺。<br></h3> <h3>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最大的清真寺🕌️<br></h3> <h3>清真寺建筑雄伟,融合了汉,藏,伊斯兰几种风格,每天都有很多信徒在此虔敬礼拜,可以感受浓厚的宗教氛围。</h3> <h3>青海,居住着汉,回,藏,蒙等民族,他们虽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但却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h3> <p>大殿里正在举行礼拜,信徒清一色男性,衣冠整洁,脱鞋礼拜,心无旁骛,十分虔敬。</p> <p>礼拜,他们身体力行地传达着对信仰的崇敬和执着。</p> <p>这是看得见的信仰,感受得到的坚定。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感悟到虔诚的力量。</p> <h3>这是美女们此行的首次合影。</h3> <h3>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美。</h3> <h1><b>塔尔寺</b></h1> <h3>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最重要的寺院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h3><h3><br></h3> <h3>塔尔寺坐落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的莲花山坳中,是尊誉为“三地唯一明灯”的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的真身诞生地。</h3> <h3>寺前广场上的华表雕刻精美。</h3> <p>华表顶端的金鹿法轮栩栩如生。</p> <p>藏式八宝如意塔,也叫善逝如来八塔。它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槃的业绩。佛祖一生功德无量,八塔只是就主要的事迹作了概述,从东到西依次是善逝塔,菩提塔,转发轮塔,天降塔,神变塔,和平塔,尊胜塔,涅槃塔。</p><p><br></p> <h3>如意塔底座青砖砌成,腰部饰有经文,塔身白面抹灰,塔上装饰有莲花和佛祖从诞生至圆寂八件大事表相的不同塔形,是典型的藏式塔。<br></h3> <h3>我国藏区黄教最著名的六大寺院是:西藏拉萨的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日喀则的扎卡伦布寺,甘南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的塔尔寺,并称为黄教六大丛林。论在藏传佛教中的宗教影响,塔尔寺仅次于西藏的布达拉宫。<br></h3> <p>塔尔寺虽不是宗喀巴大师建立的寺院,却是为纪念他而逐渐形成的。朝觐塔尔寺犹如朝觐宗喀巴大师本人,所以,塔尔寺是蒙,藏等少数民族心中的圣地。</p> <h3>格鲁派(黄教)是主流支派,目前也最兴旺,宗喀巴大师是格鲁派的创立人,雪域高原誉之为世界“第二佛陀”。<br></h3> <h3>我们在塔尔寺的各个殿内外穿行,感受着塔尔寺浓厚的宗教文化。</h3> <p>每天这么多的游客,忙忙碌碌的僧人还能潜心修行吗?世人眼前过,佛主心中留,阿弥陀佛🙏🙏🙏</p> <p>旅游旺季中,塔尔寺的大金瓦堂里里外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p><p>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其母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儿子回家一晤。宗喀巴为学佛决意不返,给母亲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各一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于是母亲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以儿子出生的白旃(zhan)檀树为胎藏建塔,取名‘’莲聚塔‘’,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成为整个藏传佛教的起源寺。</p> <p>它度过多少春夏秋冬,经历多少风雪飘摇,门上斑驳的印痕会告诉你。</p> <h3>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精巧玲珑,巧夺天工的壁画,色彩绚丽,技艺精湛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以及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闻名遐迩。</h3> <p>这些壁画,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充满神秘色彩,引人注目。据说那颜料非常珍贵,是用珍珠,翡翠,玛瑙,钻石,金银,磨成粉,再用矿物质和动物的血调和而成的。</p> <p>只要还能走,转经筒是毕生的修行。</p> <p>在藏传佛教的寺院中,看到最多的就是嘛呢经筒,也叫转经筒。轮圈与轮筒里装满佛教经咒,装的经文越多,越表示对佛的虔诚,可以脱轮回之苦。每转一圈,相当于诵经一遍的功德,转的圈数多,表示反复念诵百遍千遍的佛经。一般念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哄,是藏传佛教使用频率最高的经咒,深得僧众信徒的尊崇和信仰。</p> <p>这也许是佛主取经的浮雕吧</p> <p>随处可见藏族信徒们虔诚地磕长头,拜倒,起立,再拜倒,五体投地,循环往复。这一次次地跪拜,使他们内心的愿望,挣扎,躁动,渐渐平宁,释然甚至解脱,那一刻,他们的身体和灵魂正在向佛靠近。</p> <p>我不是佛教徒,此刻,我也转着经筒,不为别的,只为西北之行平安顺利,同行的我们此生做永远的好姐妹。</p> <p>这里天高地阔,物产也许不富足,唯独不缺的便是信仰。在塔尔寺,信仰如同呼吸一样,浸透了僧众全部的生活,使他们的生命有了意义。</p> <h3>白檀</h3> <p><b style="font-size: 20px;">阿柔大寺</b></p><p><br></p><p>从张掖南下,经扁都口,进入祁连山的途中,一幅幅迎面扑来的美丽画面,让我们如痴如醉。一程山,一程水,我们路过着,感受着,遐想着,这里白云是清风的故事,青山是绿水的故事……。</p><p><br></p> <p>前方那片厚绿的草坪上,金光闪闪的藏式寺院和五彩缤纷的经幡映入眼帘。</p> <p>阿柔大寺,建于清朝道光年间。</p><p>清朝顺治年间,五世达赖击败其它西藏教派的进攻,统一了西藏。顺治帝下诏召见五世达赖,五世达赖率众三百多人途径青海,阿柔部落头领迎请五世达赖到部落,请求建寺。公元1653年,五世达赖等人到北京,接受了顺治帝的金册,金印,从此确定了‘’达赖喇嘛‘’的封号,随后,在五世达赖的准许下,有夏扎大喇嘛和阿柔然坚巴克尊嘉措二人主持,于仲塔地方建起了阿柔大寺,取法名为‘’具喜宏法洲‘’。</p> <p>阿柔大寺为阿柔部落的寺院,是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p> <p>阿柔大寺的建筑不仅有浓郁的藏传佛教传统艺术特点,还结合了汉式殿宇建筑的艺术特点,是藏汉建筑艺术结合的形式,叫藏汉式建筑。</p> <p>阿柔大寺的主殿叫护法神殿,是僧众聆听佛法和诵经修行的殿堂。屋顶金色的双鹿法轮在两边,中间的法轮代表释迦牟尼在讲法。</p> <p>殿堂里静谧肃穆,平添了一份神秘和庄严。也许,这里离红尘更远,离佛更近。</p> <p>寺庙的墙上,门上,经筒上画满了佛教符号,五颜六色,精美漂亮。</p> <p>牛毛帐篷⛺️</p><p>阿柔大寺最早是一个帐篷寺院,常随游牧而迁徙。眼前这个园金顶,红白相间的锥形建筑,是牛毛帐篷,是按照当时流动帐篷寺院原型重新缝制的。</p> <p>这嘛呢堆承载着多少信徒对佛主的祈愿,我们感叹这个民族对于自己信仰的坚贞和执着。</p> <p>转经筒长廊此刻只有我们轻轻走过,与塔尔寺的人头攒动形成鲜明对比。由于这里地处偏远,反倒显的更加清净祥和。</p> <p>八宝如意塔,纯金封顶,金光闪闪,在阳光下夺目耀眼。</p> <p>此刻,蓝蓝的天,绿色的山,五彩的经幡,清脆的风铃,还有渺小的我们,定格成祁连山和阿柔大寺永恒的瞬间。</p> <p>这里面的转经筒从大小和材质来说都是巨无霸。</p> <p>转山,转水,转佛塔,这一刻,我看到时光的沧桑沁润在泛尘的木纹里,那咯吱作响的声音宛若久远的低语,述说着安详的过往。耳旁泛起仓央嘉措那优美的诗句</p> <p>那一日</p><p>闭目在经殿香雾中,</p><p>蓦然听见是你诵经中的真言。</p><p>那一夜,</p><p>摇动所有的经筒,</p><p>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p><p>那一年</p><p>磕长头匍匐在山路,</p><p>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p>那一世</p><p>转山转水转佛塔,</p><p>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p><br></p> <p>阿柔大寺,我们与你相遇在红尘深处,静静地,只有佛……佛说,一切悠然,随心,随缘,</p> <p>阿柔大寺与祁连山就这样默默地相伴守望,静静地等待每一位虔诚的向佛之人,和远道而来的有缘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