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办报纸(下)

薛海翔

<p></p><h1></h1><h3><b>(续上篇)</b></h3><div><b><br></b></div><h3><b>三条意见:诉诸新闻媒体,发动示威游行,聘请律师打官司。</b></h3><br>你驾着黑白两色的200匹马力的“伊戈·泰伦”跑车,迅疾地汇入百老汇大街的车流里。20分钟的车程,你得构思好明天的社论。题目是自动跳出来的——《唇亡齿寒》,谈谈美国民主制社会中利益集团分割蛋糕的游戏规则,少数民族弱势集团之间的相通利益以及一损俱损的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孔夫子不愧为万世师表,你自嘲地想,中国的读书人,什么时候都要师出有名,名正则言顺。世上所有的官样文章,拿着同它背后最原始的出处对照,都会呈现出骇人听闻的反差。可一个社会没有官样文章,恐怕也难维系。在到达会场前,你觉得自己已经世故得足以卷入这场冲突了。<br><br>会场设在一家越南餐馆的二楼宴会厅,四壁竹雕画的环绕中,群情激愤。二十几个越南社区领袖,争抢着发言,黝黑的高颧深目的五角形脸膛,涨得通红,大呼小叫着鼻腔音重浊的越南语。<br><br>这些黑色五角形脸膛和响亮鼻音语言,你不陌生。二十几年前,你在中越边境的十万大山里插队落户,村里的越南侨民就是这容貌这腔调。那是些躲避美国空军轰炸逃到中国来的越南人。不过,眼前的这群越南人正好相反,他们是美军从南越带出来的:1975年,北越军队的坦克大炮突破l7度线南下,西贡政权的寿命已屈指可数,美国国会决定,为免遭报复,凡为美军正式服务过的越南人均可随军撤到美国。一下子过来了十几万,被安置在美国的8个州,从此,美国有了越南社区。那时,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炮兵,你的一些战友正被抽调到越南,驱赶着美军和——眼前的这些越南人。<br><br>为首的一位老者客气地引来一位身材苗条,娥眉淡扫的年轻女子:“阮小姐,给你当翻译。”<br><br>阮小姐悄没声息地在你身边的红木椅上坐下,文静得像热带村寨傍晚时升起的一缕淡青色的炊烟。应你的要求,阮小姐把一片嘈杂的音响译成了轻声轻气的英语。听了5分钟,你不由得苦笑一下,毫无政治经验的乌合之众,什么罢市啦,写血书啦,去盖尔家住下吃大户啦。<br><br>“有没有提出自焚的?”你好奇地问。南越和尚当年自焚得举世闻名。<br><br>“Not yet”(还没有),”显然听出了你的调侃之意,阮小姐嫣然一笑,笑得如同局外人那么超然。<br><br>看来,不拿出方案,恐怕是一事无成了,你侧身对老者说:“我能谈谈吗?”<br><br>“可以,可以,”老者连声说,他似乎也被闹得头昏脑涨了,“请阮小姐译成越语。”说着,朝众人摆摆手,中气十足地说了句什么,会场顿时安静下来。<br><br>你放慢语速,字斟句酌。除了用词恭敬外,还要让听众感到这主意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刚才大家谈的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意见,主要有三条:诉诸新闻媒体,发动示威游行,聘请律师打官司,越南社区政治上的成熟和东方式的足智多谋,让同是东方人的我感到十分骄傲(在如此美好的赞扬下,他们肯定不会拒绝这个方案了)。这三件事不能一起做。要分期做。头一件事可以完全交给我们报社,我们报社除了发表文章,同时会向其他英文媒体提供消息;示威游行放在文章发表之后,那时会有更多的媒体来报道;至于打官司可以等一等,看盖尔议员的态度,如果他肯公开道歉,就不一定要法庭上见了。我们的态度是有理、有利——”一时间,你不知道“有节”这个词英文怎么说,情急之中,说成“有限度”,不知阮小姐再把它译成越语,成个什么意思了。<br><br>还好,社会领袖们开始点头,把目光转向老者,老者站起身,一脸肃穆地向你伸出手:“越南社区谢谢你和贵报。”<br><br>阮小姐退去一边,远远飘来半是讥讽的淡淡一笑。<br><br>第二天,报纸推出,头版通栏标题:<br><br>“盖尔议员一语出大祸<br><br>越南社区决示威抗争。”<br><br>第三天,各英文报纸也报导越南社区的强烈反应了。到傍晚,电视台来电话,询问事件始末,听说明晚市府门前有千人大示威,当即表示一定去采访。<br><br>第四天,刚上班,阮小姐来电话:“今晚的示威你会到场的吧,电视台会来的。”<br><br>“你真以为我是一个喜欢上镜亮相的人?”你非常不愿意被阮小姐误解,“我把智慧都给你的同胞了。”<br><br>“不过,也不能说明你就是个好人呀!”阮小姐的声音,让人想起穿过竹林的泉水,“你很——狡猾。”<br><br>“我不去了,祝你们顺利。”你挂上了电话。<br><p></p> <p>图为作者1990年7月4日在《美中时报》创刊招待会上致词,时任总编辑。</p><p><br></p><p><br></p><p><b>泪水涌出盖尔棕色的眼睛</b><br><br>好了,一波攻击接一波攻击,如期扑向至今不露面的盖尔议员的堤防,惊涛拍岸,浪花如雪,盖尔能支持多久?<br><br>中午,盖尔议员来电话了,要求约见报社负责人。不觉心中一颤:盖尔在政坛上不是白混的,在这排炮乱轰的迷乱时刻,居然能正本清源,弄清来龙去脉,提纲挈领,直接寻找解铃人。<br><br>“好的,下午三时,在报社见。”<br><br>报社的会客室,四壁挂着中国字画,屋里放着中式家具。这是刻意营造的中国风味,目的是想使来访的美国人产生一种置身于异族文化氛围的感觉,让他们适应美利坚文化是多元文化这一观念。<br><br>盖尔议员不是想象中的身材细长,手脚灵活,恰恰相反,中等个子,粗壮结实,像个伐木工人,有一丝无意中流露出的局促不安。<br><br>“这是中国画,你看,与西方油画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透视,不是焦点透视,是散点透视。”你指着门边的一幅山水立轴,像个沙龙主人那样兴致勃勃,故意忽略盖尔的急迫神情。你知道这是抢占精神制高点的较量。<br><br>盖尔强打精神,看着立轴,机械地点着头,应和着。<br><br>“总编先生,我只是转述别人的话,”盖尔再也撑不下去,唐突地切入话题,“我并不认为越南餐馆在杀狗宰猫,我的原意是调侃市政府不肯出力解决流浪狗猫的问题。”<br><br>“可是,你损伤了一个少数民族的一个行业。”你专注地看着盖尔棕色的眼睛,清楚地看见他眼神疲惫焦虑,眼圈发黑。<br><br>“你是说我种族歧视吗?”盖尔的眼神慌乱起来,“这太离谱了。我父母本世纪初从意大利移居美国,连英语都不会说。我从小在多民族混居的社区长大,直到我外出上大学之前,我都不知道有少数民族多数民族这件事。我脑子里根本就没有种族歧视这个观念呀,我只是想说一句笑话,那个该诅咒的笑话啊——”突然,泪水涌出盖尔棕色的眼睛,他无声地低下头,擦眼泪,一头花白头发蓬乱地垂下。 <br><br>你忽然心软了。哪怕盖尔是在演戏,就冲这一头白发,也让人不好受。凭直觉,盖尔不是那种滑头的政坛油子。更何况,在美国,“种族歧视”这顶帽子,谁也戴不起,弄不好,倾家荡产,身败名裂。不久前,8个中国小孩逛商场,在出口处被营业员训了一句:“小中国佬,捣什么蛋?”商场就要赔800万美元,一人100万,才能了结。<br><br>“作为政治家,你比我更清楚禁忌之所在,”你不由自主换上了推心置腹的口气,“有些错误,一旦犯了,就要付代价,哪怕是无心犯下的。这就是生活。”<br><br>“我要付什么代价?”盖尔议员仿佛在听候宣判。<br><br>“今晚,越南社区在市府门前集会,如果你能到场并诚恳地对待他们,本报愿意为你留出版面,如果你肯登一则为失言致歉的声明的话——”<br><br>“怎么样?”盖尔忍不住追问。<br><br>“越南社区将放弃下一步的诉讼及索赔的要求。”<br><br>沉默。<br><br>盖尔抬起头,声音喑哑地说:“我接受这个代价。” <br><br>把盖尔送到报社大门外。盖尔进汽车前,突然说:“顺便问一下,你不是学新闻学的?”<br><br>“不是。你怎么知道?”<br><br>“那么,你一定是学政治学的。”盖尔自信地断言,钻进汽车,离去了。<br><br>这点雕虫小技,在你母国的政治舞台上,根本轮不到出场。你想。<br><br>雄浑的落基山又那么不远不近、亦远亦近地横耸天际。阳光如水,从蓝色晴空深处奔泻而下,浇铸出一个明晃晃的摇曳不定的世界。一瞬间,你仿佛站在一边,看见阳光下的自己,穿行在异国的岁月里,作着梦蝶般的无尽逍遥游。<br></p><p>&nbsp; &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p><p><br></p><p>附录:</p><p><b>《美中时报》1992年春节献词:</b></p><p><br>美中时报,同美中地区数万华人同胞共渡两个春节了。<br>前天,报摊上,一个老奶奶翻寻着:“美中时报呢?我们大楼里许多中国人要看呢。”冬日的阳光下,银发飘逸。<br>“奶奶,我来拿。”身边的小男孩,童音甜脆,眼睛像两颗黑宝石。<br>老已蹒跚,少尚蹒跚,向公车站走去,手中一叠美中时报。一边,洛基山巍峨插入深邃的蓝天,一边,北美平原苍茫伸向遥远的海洋。<br>是故,美中时报全体同仁,不敢有一日松懈。这是一根纽带,故国神韵涓涓汇来,慰藉异乡艰辛的跋涉;这是一面风帆,载着绚丽的梦想,,驰向新世界的长河大海,驰向明天。<br>假以风雷撞击,加以沧桑变迁,未来时代,新大陆上的一个崭新民族——新华族将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和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脱颖而出,巍然崛起,为茫茫黄土地添一份希望,给人类新文明增一份生机。<br>不负先人与后世,我们一起耕耘。<br>以此,祝我华人同胞新年快乐!</p><p><br>总编辑 薛海翔 <br>1992年1月31日&nbsp;<br></p><p><br></p><p>&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p><p><br></p><p>薛海翔档案<br><br>生于上海。老三届。<br><br>出国前,从事过的职业:工农兵学商;居住过的地域,东西南北中——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变心的翅膀?)<br><br>说是去美国拿博士学位,其实是想当一回马克·吐温,八年中,干过五行八业,跻身三教九流,拿“只当是体验生活”做撑竿,居然跳过沟沟坎坎。<br><br>最美好的东西:高山、大海、中国语文;<br><br>最喜欢的事情:滑雪、开快车、燃烧卡路里。<br><br>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新作长篇小说《早安,美利坚》值得一读。<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1995年7月《海上文坛》<b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