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p><h1> <b style="">在美国办报纸</b></h1><br><h5> </h5> 薛海翔 <br><br><h5><font color="#167efb">1990年,从坐落在五光十色的曼哈顿的研究生院,来到洛基山麓的丹佛市,我办起了一张发行美国中西部十个州的中英文双语报纸。于是,整整三年,身不由己地卷入到美国社会的热风冷雨、是非恩怨之中。</font></h5><div><font color="#167efb">---------------------------------------------------------------</font></div><br> 从报社办公室的窗口望出去,横亘西方天际的覆盖着千万年积雪的洛基山群峰,在初夏海蓝色晴空的映衬下,变得像横陈在窗台上的一座气韵饱满的大型象牙雕刻。<br><br> 每当你长时间地凝神地注视这座北美洲最大山脉时,心中就会升起沧海桑田的感慨,随即又总会为这种感慨的老一套而自觉乏味单调,便把目光收回到办公室面对着现代世界,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的漫画式的立体写照: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里,每天吐出的中国大陆新华社、中新社、中通社以及台湾中华社的电讯稿,如同白色瀑布,漫了一地;还不算美国本土通讯社的电稿,各地记者通讯员来稿、报章杂志,雪崩似的倾泻而来。你经历了“信息焦虑综合征”的每一个阶段:先是拼命阅读,力图处理每一份文件;随后为怎么也处理不完欠账越积越多而焦躁不安、心绪烦乱;最后绝望地认识到绝不可能消化吸收洪水般泛滥的信息,终于豁然顿悟,将它们弃之不顾,用抽签方式任其挂一漏万,心中惴惴着犯罪感。<br><br> 刚才接到了州中华商会会长M先生的一通电话,不得不陷身到这信息沼泽里去。三天前,一份英文报纸《丹佛新闻报》,第12版的右下角的一块豆腐干文章,是报导市议会的简讯:<br><br>“盖尔议员在发言中说:市民抱怨流浪狗流浪猫屡禁不绝,指责无能的市政府白拿纳税人的钱,连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昨天,有人给我出了个主意,在流浪狗猫出没地区,不妨引进几家越南餐馆,流浪狗猫自然绝迹。市政府非但不花一分钱,还能多收一笔税,不知市府诸公意下如何。”<br><br> 自从办报后,你常去议会、法庭,你发觉,多数的议员或律师的陈词,十分平常,那种或慷慨激昂或痛心疾首,妙语与幽默齐出,挖苦与嘲弄并飞,张弛有序,可看性极强的,十个当中也只两三人而已。这位盖尔议员,大概正是这“两三人”中的一位。透过报纸都能想见,随着他抑扬顿挫的话音和灵巧多变的手势,旁听席上如期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喝彩声。<br><br>而一场大祸因此闯下。<br> <br><br><h1><b> 越南社区决定集体抗议</b></h1><br>在美国,吃狗吃猫,听上去,就跟吃人差不多。美国人把狗猫当成朋友,当成家庭成员。无论是登门造访,还是写信问候,如要让主人高兴,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们家的阿狗阿猫一并捎带问候进去。明明是野狗野猫,却冠以“流浪狗流浪猫”,跟称呼人一样。谁也不敢贸然指证他人吃狗吃猫,更别说是指证一个少数民族了。<br><br> M会长刚才在电话里说:城里的几十家越南餐馆,三天来,生意一落千丈,门可罗雀,损失惨重,前程黯淡。美国人的反应大概就像武松发现孙二娘的十字坡饭店在卖人肉包子那么震惊而愤怒。<br><br> “越南社区决定集体抗议,可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报纸,请总编先生光临他们的集会、替他们伸张伸张。”<br><br> M会长的声音单纯、明快,“都是亚洲人嘛。”<br><br>你不禁哑然失笑。套老乡,可以一村一县,套到一省一国,直至一洲,若有机会与外星人对阵,便可套一星一球了。<br><br> 问题就出在这个“一洲”上,全市200万人口,亚洲人有6万,其中华人2万,越南人1万,剩下的是日本人韩国人,华人开了400家中国餐馆,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餐馆工作,俨然为华人的支柱产业。然而,为争夺同一市场内的销售份额,激烈的竞争首先在华人餐馆业内部拉开帷幕。越南餐馆是后起之秀,他们侵入的,恰恰是华人已经斗得热火朝天的东方餐馆市场,前些日子,“美国公益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中国菜的盐、脂肪、胆固醇等大大超标有害健康”。为此,中餐馆业受到重挫。以清淡少油为特征的越南菜便趁势大举进军,营业额节节高升,新餐馆不断开张,让遭受挫折的中餐馆雪上加霜,同是一洲、相煎正急。此刻替越南人出头,迫于生计而心情焦躁的华人同胞会怎么想。<br><br> “M会长,等我把手头的工作安排一下,好吗?”不置可否地缓冲。你需要了解一下相关情况。你意识到,除了对自己同胞的隐约担忧外,更面对着一场可能爆发的公开的冲突与对抗,跟市议员盖尔。他的政党背景如何,他的白道势力(或黑道关系)又如何?对抗一旦爆发,应该限制在可控范围的还是会失控升级导致全面滥打?归根到底,在以互动为人际基本架构的社会生活中,这场对抗是否必要。<br><br>与其左右猜测,不如化繁为简,直接接触盖尔议员。你从电话号码簿上找到盖尔的电话,那边是女秘书柔和的声音:“稍候片刻”。巧了,盖尔在办公室。<br><br>“盖尔先生吗?你好!”用一种职业化的语调打招呼,“我是时报的记者。”你不报总编头衔,自降为记者,为的是摆出一副大报气派。岂有总编亲自出马采访的。<br><br> “你好,”盖尔的声音明快嘹亮,果然是上讲台的好材料,“有什么可以为你效劳的?”<br><br>“你在市议会上的发言,引起了越南社区的不满,你对此有何看法?”<br><br>“他们过于敏感了,”盖尔一秒钟也不踌躇,“我希望他们能正确理解我的意思,我的矛头是针对市政府的。”<br><br>“越南社区觉得你污损了他们的形象。”<br><br>“对于他们的敏感,我感到遗憾和无能为力。我希望我们是生活在一个能够欣赏幽默的氛围里。”<br><br>“我将转告你的看法。”挂上电话时,决定已经形成——干一场吧。盖尔的倨傲和轻蔑让你怦然心动,觉得自己再一次从散淡无为的天边外,回到了万丈红尘之中。<br><br>美国山川辽阔,物产丰饶,谋生容易,人际空间因而十分宽泛。加上异国本身具有的心理上的遥远感,生活成了散散淡淡、无为无不为的逍遥游的西半球注释,这跟你在心的最深处隐藏的雷电激风雨,金戈耀铁马原本相去甚远,然而,年复一年,时间坚韧而毫不手软磨平着你,你越来越无可无不可,仿佛是一位倚鹤听松、任脚下白云奔流红尘翻滚的灵魂隐居者,偶而对照内心与外界,生出一丝此身何身、此处何处的荒诞感来。<br><br>“你错失了良性互动的契机,因为你的傲慢与对他人的轻蔑。”你在心里对盖尔说。却又清楚地知道,你不过是需要一个走出隐居荒诞的动因和理由。<br><br>你立即给M会长去电话,请他转告越南社区“我去。”<br><br>临出门时,你交代版面编辑:“头版头条留给越南人和盖尔的冲突报道。”<p></p> <p>图为作者在1990年7月4日《美中时报》创刊招待会上致词,时任总编辑。</p><p><br></p><p>未完,接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