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纪行

北固山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6年2月11日,我们从首都机场搭乘国际航班,经土耳其转机飞赴阿根廷,开始了我向往以久的南极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飞机于次日深夜十二时许飞抵布宜诺斯艾利斯。眼看飞机快要降落,已经看到机场跑道指示灯了,飞机突然开始攀升。升空后,飞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空转悠了一大圈,再次飞临机场上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一阵后,又调转头向漆黑一片的海上飞去。这时就听机上有人窃窃私语:“刚才听到飞机底部发出“澎”的一声,可能是飞机起落架出了问题。若不及时排除障碍,飞机就会实行迫降。迫降前飞机必须要去海上放掉燃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险情,机舱内死一般静寂,刚才还喧哗着欣赏窗外夜景的人们,一时间茫然不知所措。我脑子里紧急搜索着飞机视频里宣传的乘客自救办法,在寻找救生衣存放处的同时还琢磨着如何在狭窄的座舱里低头、屈蹲、扒下。就在我紧张筹划自救方案时,忽然听到有人喊:“这次没准行啦!”话音刚落。飞机已经成功降落在机场跑道上。机舱内立刻暴发出一片热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乘客中一位上海基督教徒说,她一直在不停地做祈祷,是上帝救了我们。有人计算了一下时间,从飞机飞抵机场上空到降落,足足折腾了两个多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疲惫的我们重又打起精神,下飞机办理入境手续和取行李。此时已接近凌晨两点。想不到意外又发生了,行李取不成了,因为遭遇机场搬运工人罢工。罢工理由是因为当晚有雨,他们不愿冒雨搬行李,所以都回家了。这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如若不能取出行李,就会耽误明天早晨的航班,这如何是好?经与机场反复多次交涉,一直等到凌晨四点钟,我们才在机场其他后勤人员的帮助下领到行李。</span></p> <p class="ql-block">  由于要赶乘早班飞机前往火地岛,大家到达酒店后根本顾不上休息,就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另外一个机场,搭乘事先订好的包机,直飞阿根廷最南端的岛屿城市乌斯怀亚(火地岛)。</p><p class="ql-block">登机后飞机飞行了三个半小时,于上午十点多钟抵达乌斯怀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阿根廷最南端乌斯怀亚市(火地岛)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火地岛街景</span></p><p class="ql-block">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面积约48700㎞²,1881年智利和阿根廷划定边界,东部属阿根廷,西部属智利。阿根廷的火地岛区相当于一个省,它的首府乌斯怀亚是个只有3万人口的城市。占地6.3万公顷是1960年正式开放的,每到南半球的夏天,从世界各地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火地岛港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随后我们游览了火地岛街景、参观了马岛纪念碑、古船、港口,并在号称世界最南端的一家中餐馆里吃了一顿美味自助餐。</span></p> <p class="ql-block">  世界尽头阿根廷最南端港湾内有一幢只容得下一个人的袖珍小邮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马岛纪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span></p> <p class="ql-block">  建在世界尽头阿根廷最南端的一家中国歺馆。</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历经三十多小时舟车劳顿的我们终于登上了停泊在乌斯怀亚港口的一艘名为“凯恩典号”的邮轮。它是美国夸克公司旗下的一艘1.27万吨级毫华游轮,性能优越且具有破冰能力,能轻松穿越南极的西风带。</p> <p class="ql-block">  登上邮轮的第一件事,是全体乘客要上一堂邮轮航行安全教育课,并在船上进行一次逃生演习。还要求大家学会听广播内的各种信号,如:发现有人落水时,警铃和汽笛三长声,连放一分钟;船体破损进水时,警铃和汽笛二长一短声,连放一分钟;船舶机舱失火时,警铃和汽笛短声,连放一分钟后,鸣4短声;弃船的警报信号为警铃和汽笛七短一长声,连放一分钟,等等。</p><p class="ql-block"> 船上还给每人按房间号配发一块电子卡牌,上面存有每个人的基本信息。此卡在船上还能当消费卡使用。</p><p class="ql-block"> 傍晚,邮轮满载197名乘客,迎着夕阳缓缓起航。经美丽壮观的毕哥水道,开始了我憧憬已久的南极神秘之旅。</p> <p class="ql-block">邮轮休息厅</p><p class="ql-block"> 游轮首先要通过位于南美洲大陆和南极半岛间的著名水道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公里,平均水深3400米。它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其宽度达970公里,最窄处也有890公里。同时,它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如果把两座华山和一座衡山叠放到海峡中去,连山头都不会露出海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两人一间海景房</p><p class="ql-block"> 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由于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加之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因此,风暴成为这里的主宰。海峡内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它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p> <p class="ql-block">  来自多个国家的探险队员。</p> <p class="ql-block">  这次穿越德雷克海峡虽说没有遇上大的风暴,但船身总是在不停地摇晃,人在船上需手扶着栏杆、墙壁才能走稳,头脑总是晕乎乎的,大多数人都服用了船上医生发放的止晕药。我没有在船上领药,因为我从国内带了不少口服和外用止晕药。一开始还行,虽晕但未呕,后来渐渐撑不住了,次日早饭后,我还未走进房间就开始呕吐,幸好随身带了塑料袋才没把楼道地毯弄脏。吸取教训,此后再不敢多吃饭了。</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十多小时的航行颠簸,在往南航行约六百海里后,船的两侧逐渐出现了冰山、浮冰、海鸟和鲸鱼。风浪也逐渐变小,进入一片开阔的洋面。</p> <p class="ql-block">  在接近南极幅合带附近时,因冷热水在此交汇,水面上形成一片水雾,空气中透着一股特别清新凛冽那股极地特有的味道,让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沿途出现各种形状不同的冰山,蓝色的洋面上还飘浮着一块块晶莹剔透、大小不一的浮冰,如同一张张翡翠般美伦美奂的冰床,上面搭载着一只、两只或多只海豹,它们懒洋洋地躺在浮冰上,随着洋流急速飘移,任洋流将把它们带到海角天涯!呵!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随洋流飘游的浮冰上躺着一头体型硕大的灰白色海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突然,船上播音器传来消息:在船左弦侧的一片海域中发现多条座头鲸在游弋。大家兴奋得齐奔甲板,争相亲睹这一新奇诱人的壮观景象。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举起手中的相机和摄影机,顿时咔嚓嚓一片响声,记录下了难得的精采画面。</p> <p class="ql-block">  船上还特聘专家学者举办各类讲座,介绍南极生态环境,包括生长在南极的各类海洋生物及奇特鸟类。房间电视里也能看到各种南极探险科教片。晚间多功能厅里播放科教电影如《冰冻星球》等等。这哪里是在极地旅行,简直就像是参加了自然科普学习班。</p> <p class="ql-block">  船长和探险队长每天都要分析近期气象情况,弹性安排每天的探险活动,包括搭乘皮艇登陆,探访野生动物栖息地、各国科考站区、有历史背景的遗迹等,寻幽访胜,巡航在这片海洋生物繁茂、冰川冰山四处环绕、人文历史遗迹充裕、奇观美景随处可见的神秘奇妙的大地。</p> <p class="ql-block">  在16至19日四天中,船长根据天气和海况条件,一共安排了七次登陆和六次巡游活动。每次出游都是在探险专家带领下,按十人一组分乘皮艇出行。我们分别拜访了各类企鹅牺息地,或在航海专家和自然学家带领下巡游穿梭于重重冰山和浮冰之中,在南大洋中寻幽探古。</p> <p class="ql-block">  16日上午:乘冲锋舟观赏了利马水道。利马水道又称雷麦瑞海峡,是南极半岛与一座冰雪覆盖的黑石山小岛之间的狭窄水道,长11公里,宽度仅约1600米,它把布斯岛从南极大陆分隔开来。因受两岸冰山、浮冰和冰川的碎冰堆积挤压,可通行的水道非常狭窄。所以,进入利马水道后的景色非常壮观。航道前方和两旁高耸的雪山,最狭窄处的宽度仅约800米,邮轮经过时的感受,好似南极大山迎面压顶而来。我们的心理感受只有惊恐、新奇和兴奋!</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观赏浮冰上的食蟹海豹、威德海豹和豹形海豹的最佳地方,有时还能发现小须鲸在船边穿梭。这条雄伟壮丽的河道总有几分诡异的气息,它很奇特,又很迷人。在晴朗的天气中,来这条神秘的航道旅行可以说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  拍摄南极半岛威德海豹和豹型海豹的原生态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参观沙考港普雷诺弯:参观了海豹和企鹅(红嘴金图企鹅)牺息地,同时登岛参观了拉可罗港的原英国科考站。</p> <p class="ql-block">  红嘴金图企鹅。</p> <p class="ql-block">海上归来,久别重逢!</p> <p class="ql-block">建于拉可罗港的英国南极科考站。</p><p class="ql-block"> 该港于1941年建成,是英国二次大战时在此港口建立“塔伯伦计划”的秘密基地,1962年被弃用。直到1996年才被“南极洲遗产基金会”改建成为一座博物馆,可称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博物馆。小屋内设有邮局和礼品店,贩卖邮票、明信片和纪念品。除了邮电服务以外,商店还为顾客提供了首日封和难得一见的南极邮戳。所有从拉可罗港邮寄出去的信件均享有南极洲的特殊邮戳和免费邮寄服务。</p> <p class="ql-block">  在邮局为顾客准备的首日封上盖上一枚珍贵的南极邮戳。</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邮局周围筑巢繁衍的巴布亚企鹅(又名金图企鹅)已经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线,它们俨然成了拉可罗港的主人。我们登陆英国站时,最先围观欢迎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群长着一张红嘴和一双红脚掌,呆萌可爱的南极精灵——金图企鹅。</p> <p class="ql-block">  17日上午巡游天堂湾。天堂湾美的让人心醉,也许它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任何言语的表达在这里都是苍白的,只有用你的心去尽情感受。当皮艇沿着水道慢慢行进时,整个世界出奇的安静,耳畔响起的只有冰山融化时,成千上万小气泡冒出水面所微微发出的声响,以及水面的浮冰被我们小艇撞击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一座座冰山晶莹剔透,水面清澈如镜,倒影相连,让你无法分辩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眼前的一切让人心旷神怡,美得让人窒息。一切一切的杂念在这里都会消失无踪,纯净的世界里人和自然已经完全融合。</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阿德利企鹅的牺息地,尽管大片成群的企鹅离我们很近,但我们必须按规定与它们保持五米以上的距离。这种规定很严格但很有道理,因为这片浩瀚荒凉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企鹅们的领地,是它们繁衍生息的乐土。人类不可以随意践踏侵犯它们的家园。 根据《南极条约》规定,各国科研人员、探险者不得将人类的垃圾弃落、沾污这块地球上最后仅存的一片净土。各国科考站的给养和垃圾都要靠船只送进和运出。为尊重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习惯,还严格规定探访者不许给各类动物喂食,不许靠近骚扰它们,不许大声说话,不许丢弃任何一件微小的人类的东西如痰迹、纸屑、植物、种子等等,也不能带走南极的一根羽毛、一块石头。总之,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p> <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爱惜呵乎着这片地球最圣洁的大地,所以近年来南极的鲸鱼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各类鸟兽也才不会惧怕我们,它们与我们和平相处,我们登岛时,它们会好奇的围观和打量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给它们拍照时不躲不走,有时还很配合我们。</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在山坡雪地上看见一只小企鹅蹒跚地一会向上爬,一会儿又往下返,往返几次后就站在我身边无助的仰起头呷呷呼叫起来,好像迷了路或是在找妈妈?我蹲下身来看着它,小家伙拍打着双翅向我蹦了过来,停在我面前左看看右瞧瞧,这时我听到身后不远处的海边传来一阵阵企鹅叫声,小企鹅注足引胫,侧耳细听一阵后,突然扭转身体连蹦带跳跌跌撞撞朝山下冲去。我好奇的一路追过去打探,终于在海滩岩石旁看到两只成年企鹅正轮番引颈呼叫着,当小企鹅终于出现在它们面前时,它们高兴得连蹦带跳,又亲又抱,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p> <p class="ql-block">  企鹅家族的故事很是有趣。企鹅求偶时,公企鹅会献上一块叨来的小石头向雌性企鹅示爱;求爱成功后公企鹅要负责叨石块筑巢;企鹅妈妈产下卵后即交与企鹅爸爸孵化,雌企鹅独自赴海中觅食,数月后回来接替公企鹅哺育小企鹅。饿了数月的瘦弱公企鹅继续赴海上觅食,夫妇轮流觅食育儿,有时夫妇一同去海中觅食时,就把小企鹅交给未生育的企鹅保姆照管。在企鹅繁殖期内,一只企鹅保姆有时要照看数十只小企鹅。待它们的爸爸妈妈返回岛上时,它们的父母总能从成千上万只小企鹅中,准确无误的识别找到自己的小宝宝。这是多么温馨、神奇的动物世界!</p> <p class="ql-block">  在南极严酷的生态环境里,自然界的生物,按食物链的高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无处不在。在企鹅牺息地你会看到岛上动物相食景象和一只只残缺不全的小企鹅的尸体。其中有的是被天敌攻击猎杀,也有被企鹅父母遗弃的,如企鹅妈妈同时哺育两只小企鹅时,往往身体壮跑得快的小企鹅能先吃饱肚子,而另一只体弱跑得慢的小企鹅就会因吃不饱而冻饿死去。</p> <h3>企鹅的空中天敌一一贼鸥。</h3> <h3>贼鸥扑杀幼年企鹅场景之一。</h3> <h3>贼鸥啄食幼年企鹅场景之二。</h3> <p class="ql-block">  18日:上午登陆库弗威尔群岛前,观看并追拍到了多条座头鲸游弋于船间的壮观景象。听探险队员说,座头鲸每年夏季从中美洲西海岸繁殖地穿越赤道返回牺息地南极,行程8000公里之遥,是世界上迥游行程最长的海洋哺乳动物。座头鲸习惯夏天捕食,主要食物来源是南极磷虾和小鱼群。</p><p class="ql-block"> 座头鲸进食的方法也很奇妙,用冲刺式进食法,侧身朝磷虾群冲去,吞进大量的水和虾,然后把嘴闭上,将水过滤排除出去,留下磷虾。</p> <h3>巨大的鲸鱼骨架。</h3> <p class="ql-block">  在追逐鲸鱼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险情,有时在离鲸鱼不到两米的地方,皮艇差点碰到鲸鱼竖起的巨大尾鳍。有时在行进中,突见一黑色庞然大物从皮艇旁瞬间滑行而过。吓得我们惊呼“太近了!太近了!”害怕这个大家伙撞翻我们的小皮艇。这是我有生以来所见到的最大海洋动物。一旦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p> <h3>乘皮划艇于冰山浮冰间追踪拍摄座头鲸。</h3> <p class="ql-block">  下午巡游威廉敏娜湾与鲸鱼湾。在威廉敏娜湾看到了滑稽可爱的海狗。南极海狗也称毛皮海狮。在陆地上它能转动鳍状肢在路上奔跑。在水中海狗能下潜1000英尺,专食磷虾、鱼和企鹅,探险队员说,千万不要遭惹海狗,它会追着咬人,很凶悍的。</p><p class="ql-block"> 在鲸鱼湾看到了南极洲活火山马蹄形岛屿奇幻岛。湾里有一艘一百年前英国人废弃的捕鲸船。当年因船上起火,烧掉了船上近五千吨鲸油;听说当时捕鲸人捕到鲸鱼后就在船上加工处理鲸鱼尸体,只取鲸油,其余部分弃之海中。现在还可以看到岛上那些废弃的木船和存放鲸油的木桶。</p> <h3>一百年前英国人废弃的捕鲸船。</h3> <h3>近距离拍摄南极海狗原生态生活状态。</h3> <p class="ql-block">建于乔治王岛的中国南极科考站</p><p class="ql-block"> 19日上午登陆乔治王岛参观南极中国长城科考站。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南部,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于1985年建立,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10米。</p> <p class="ql-block">科考站室内篮球场</p><p class="ql-block"> 该站自建站以来经过四次扩建,现有各种建筑25座,其中包括主体建筑7座 (办公栋、宿舍栋、医务文体栋、气象栋、通讯栋、科考栋) 以及其他一些若干科学用房和后勤用房,建筑面积总计约4200平方米。夏季可容纳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p> <p class="ql-block">  乔治王岛风光旖旎,是海鸟、企鹅、海豹等极地动物的集聚地,同时也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最为密集之地,智利、阿根廷、韩国、俄罗斯、乌拉圭等国的考察站均相距不远,这里已成为外国游客来南极观光的一道人文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下午登艾秋岛,该岛位于格林威治岛和罗伯特岛的中间,一般也是南极行的必经之地。在岛上可以看到成群的帽带企鹅和眼眉上方为白色的巴布亚企鹅。在岛上我们还看到了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威德尔海豹。其个头足有一头小牛犊那么大。成群企鹅与这庞然大物共牺一处,非常和谐。听专家说,这种海豹还是很凶残的,是专食企鹅的天敌之一,但它们只能在水里捕食企鹅,上了岸就成了蠕行动物,爬行速度远不如企鹅跑得快。所以,只有在岸上它们才会相安无事。</p> <p class="ql-block">  20日:上下午听两场讲座,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22日:返程。航行至德雷克海峡。</p> <p class="ql-block">  凌晨五时许,返程途中突然遭遇南大洋西风带三股气旋合袭。当时我正在睡梦中,突然被“嘭”的一声巨大响声惊醒,人好像被抛向空中,待身体落回床上后,我本能地急速起身下床,但因房间摇晃太厉害,人根本站立不住,更不能走动。就像遭遇大地震一样,整个房间都东倒西歪。房间内所有可移动物件 床、沙发、桌椅等全都快速移动,乱窜乱撞;存放在厨柜内的旅行包和衣物等物件全部被抛到地下,一片狼藉! 我因为害怕被横冲直撞的家具砸着,所以只能扒在床中间,任由身下的床铺左右、前后冲撞移动。心里恐惧是必然的,担心邮轮撞上冰山。心里想:在这冰雪覆盖的茫茫大洋之上即便出了事也是无法援救的呀!这种极寒之地、这样恶劣天气,谁来救谁倒霉,除非大家同归于尽。怎么办?自救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但求老天保佑了!在绝望之中,房间播音里器传来了消息:通报全体乘客,我们遇到了南大洋西风带强烈风暴,餐厅及公共场所停止使用,甲板已封闭,人只能留在自己房间内,不得到处走动。要求大家不要惊谎,相信这艘船的优异性能和船长的高超驾驭能力。</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一消息后,我心想我不能总闷在这房间里吧,得出去打探打探消息,我艰难的躺在床上穿好衣服,跌跌撞撞扶着舷梯蹭到我们平时听课学习的多功能厅。一看,这里已经聚集了七八个人。大家互通各自情况,互相安抚、相互支持打气。因多功能厅的沙发、座椅、吧台都被固定在了地板上,所以不会移动伤人,相对安全。听南极科考专家(曾29次赴南极考察)说,他也从未遇见过如此恶劣的天气。可是却让我们遭遇上了,船上人心恐慌,唯等老天保佑了!</p><p class="ql-block"> 危急之中为鼓士气,有人带头唱起了国歌,这让我想起冰海沉船的悲壮场景!</p><p class="ql-block"> 当然,在这沉重氛围之中,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情:我随身携带的一只保暖杯,放在身边沙发上,每当风浪来袭时,它会像炮弹一样从沙发上弹起自动发射到舞池对面;不一会儿它又会按原路反射回来,分毫不差地落到我脚边。这样来回表演了好多次,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想不到这个小物件在如此险恶环境中能带给大家快乐,我也很是开心。心想等我回到北京时,我一定将这个笑话讲给亲友们听,谁知在乘大巴到机场的路上,放在行李架上的保暖杯从双肩包滑出,永远留在了阿根廷。</p> <p class="ql-block">  恶劣天气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才得以缓解。船上通知全体人员到多功能厅集合。因为从凌晨到下午3点大家还没有吃一口东西,而餐厅还没有整理好,船上先给大家发放饼干、果汁。这时才听船长介绍了真实情况。他说,当天凌晨五时,我们船在南大洋西风带遭遇到三股气旋的合袭,最强风力达每小时120公里(涌浪高达20米)。我们这次遭遇南极西风带三股气旋袭击,幸好这三股气旋来自不同方向,由于船长的丰富的航海经验和船体的优良性能,才没有酿成大海难。如果三股气旋生成于同一方位,必定将邮轮掀翻沉入南极冰山之下。这是我们事后才知道的,当时船上一直广播要求大家镇静,不要惊慌,要相信船长的经验和能力,所以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情况有多严重!事后,经通报真相后才真正感到后怕。大自然的威力实在让人敬畏!幸亏这是一艘性能非常好的万吨级且有破冰能力的邮轮,多年来总能顺利跨越南极西风带。船长是瑞典人,船员大都是美国和北欧人。他们有多年南极航行的经验,否则真的没救了!</p><p class="ql-block"> 船长说我们这批人真的很幸运:在南极该看的东西都看到了,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包括好天气、坏天气、甚至十分险恶的坏天气都亲身经历了!</p> <p class="ql-block">  在船长举行的告别鸡尾酒会上,大家情不自禁的纷纷涌向船长敬酒祝福,争相与船长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听一名船员说不久前有一批香港游客来南极因为天气恶劣,雾气长久不散,游客不能下船登岛,大家就一直待在船上,直到返航,白白来了一趟南极。抗议也没有用,因为南极旅行合同规定遇有这种情况属于大自然不可抗力。看来 到南极旅行还真得要碰运气。</p><p class="ql-block"> 23日早晨邮轮抵达乌斯怀亚。上午参观火地岛国家公园,下午乘包机返布宜诺斯艾利斯,入住喜来登酒店。</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在2013年曾来过阿根廷旅游,接下来两天的旅行参观,我也没有多大兴趣。只盼着早点回京。</p> <p class="ql-block">  26日下午,我们终于顺利回到北京。在倒时差的几天里,我每天早晨起床下地,总感觉脑袋晕呼呼,头重脚轻行走不稳,上卫生间还要手扶墙壁才能站稳。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周才逐渐恢复正常。</p><p class="ql-block"> 有人用三个字总结出南极之行的三大特色:累、晕、臭。</p><p class="ql-block"> 一曰累:路途遥远,来回路程相当于两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即便全程飞行,也需用七十多个小时。(还不算机场候机、中途转机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二曰晕:长途飞行和大巴都不算。仅穿越德雷克海峡西风带的三十多小时就是对人身心的极大考验。</p><p class="ql-block"> 三曰臭:南极是极地海洋生物的天堂,更是企鹅的原始栖息地。企鹅以捕磷虾小鱼为食,登岛参观在欣赏美景动物的同时,也要忍受岛上遍地企企鹅粪便排泄物散发的剌鼻腥臭气味。</p><p class="ql-block"> 不过,对我来说以上三点都算不了什么。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是我人生的最大乐趣。所以,虽苦犹甜,虽险犹乐!</p><p class="ql-block"> 十六天的南极之行,虽然吃了些苦,受到些惊吓,但我还是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满足。</p><p class="ql-block"> 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不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由于没有人类涉足,所以她才是地球上唯一的净土,也是地球上保存最好最原始的大自然原生态环境。这要感谢《南极公约》的制定和执行,感谢各国科研及探险人员的身体力行。这也是人类为保护南极所做的最伟大事业。</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这1400万平方公里广懋天地里,没有污染,没有公害,没有纷争,“万类霜天竟自由!”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们尊照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给予和滋养,它们在各自的领地内和平共处,悠然牺息,繁衍生息。南极的天上、地下、水下一片生机!</p><p class="ql-block"> 我想,对于南极的美,是无法用人类的语言来表达的。</p><p class="ql-block">她的美不仅仅来自视觉感受,更是一种埋藏心底不可言喻的美!</p><p class="ql-block">南极,才是我心中的最美、最圣洁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北固山人 写于2016年3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