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看完日出,再次出发。小木屋前留个影,就此作别黄石。</h3> <h3>出黄石公园南门,沿蛇河一路向南,进入大提顿(Grand Teton)国家公园。蛇河发源于黄石公园,并流经黄石,与黄石众多著名景点相比显得寂寂无名,却是大提顿公园中最重要的景点之一,与洛基山脉山水辉映。如果把蛇河比做大提顿公园的一条项链,那杰克逊湖(Jackson Lake)、大提顿雪山就是这条项链上最闪耀的珍珠。</h3><h3><br></h3><h3><br></h3><h3><br></h3> <h3></h3><h3>离开大提顿公园,我们进入了杰克逊小镇。作为进入黄石公园和大提顿国家公园的必经之地,小镇闻名遐迩,被称为“怀俄明州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昔日牛仔们聚会进行牲畜和皮毛交易的地方。它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夏天坡绿树翠,可以蛇河漂流;冬天银装素裹,有世界著名的天然滑雪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纷至沓来。小镇还有一个独具特色的鹿角公园。</h3><h3></h3><h3></h3> <h3>沿着15号公路继续向南,进入犹他州。盐湖城(salt lake city)是犹他州首府,摩门教(Mormonism)第二代会长杨百翰带领教徒于1847年定居于此,建设发展而成。彼时的盐湖城荒凉贫瘠,与世隔绝,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如今的盐湖城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城市),医疗水平发达,是美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并曾在2002年举办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彰显摩门教教义精神的犹他州州政府议会大楼由摩门教出资兴建更是极尽奢华。稍作停留,我们继续赶路,夜宿普罗沃(Provo)。</h3><h3><br></h3> <h3>清晨六点出门,又开始新一天的旅程。</h3> <h3>布莱斯峡谷(Bryce Canyon)位于美国犹他州帕沙冈地(Paunsaugunt)高原的东端,在犹他州南部,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北岸,以1875年在此定居的苏格兰拓荒者埃比尼泽·布莱斯命名。与别的峡谷不同,布莱斯峡谷并不是由河流切蚀而形成的峡谷,而是一个断层,为半圆形的高原之端。</h3><h3>约6000万年前,该地区位于海底,有一层由淤泥、沙砾和石灰组成的600米厚的沉积物覆盖。随着地壳运动地面不断抬升。海水逐渐退去,庞大的岩床在上升过程中裂成块状。岩层经风化后被刻蚀成奇形怪石,岩石所含的金属成分给一座座岩塔添上了奇异的色彩 。因石柱形似人形,布莱斯峡谷又有“美国的兵马俑”之称,更有人将整个山谷称之为“寂静的城市”。</h3> <h3></h3><h3>离开布莱斯峡谷,我们前往羚羊峡谷。羚羊峡谷位于亚利桑那州(Arizona)的最北部,隶属北美印地安人最大部落纳瓦霍人的保护区,毗邻佩吉(Page)小镇。这里曾是野羚羊的栖息地,峡谷常有羚羊出没而得名。</h3><h3>羚羊谷为世界最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数百万年暴洪和风蚀等的侵蚀力将柔软的砂岩雕刻成峡谷,形成峡谷底部的走廊,以及谷壁上坚硬光滑、如同流水般的边缘。</h3><h3>羚羊谷总长约400多米,呈烧瓶型,谷顶两侧的距离很窄,谷地变宽,谷顶到谷底的垂直距离高达十数米,分为上、下羚羊谷两个独立的部分。阳光通过不同深度的红色岩层缝隙折射进峡谷,呈现出变幻的色彩,并因时间,甚至角度的不同而色彩各异,流水般的岩壁在光线的映衬下呈现出丝绸般的质感与流动感,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流光溢彩的魔幻世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展现的淋漓尽致。</h3> <h3>去羚羊谷参观必须由当地印第安领队带领,据说曾经发生过游客自行去未开发的峡谷参观被暴洪冲走的惨案。参观完羚羊谷和我们的印第安领队合个影,非常nice的小哥,不光解说,还主动为我们拍照。</h3> <h3>马蹄湾(Horseshoe Bend)是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在亚利桑那州境内的一段U形的河道,为格兰峡谷(Glen Canyon)中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而得名,也被人称为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马蹄湾呈几近完美的圆形,巨石在阳光下呈棕红色,清澈的科罗拉多河环绕其周,红色的土,绿色的河岸,蔚蓝的河水,站在深深的峡谷边缘,俯视科罗拉多河,气势恢宏,令人震撼。</h3> <h3>夜宿Tuba小镇,投宿的Moenkopi酒店极具印第安风格。大堂内专门制作印第安手工艺品的当地艺人吸引了同行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胖胖的大叔不光允许拍照,还邀请孩子们一起合影。</h3> <h3>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位于亚利桑那州北部,属于科罗拉多高原的一部分,由科罗拉多河流经此地切割高原而形成,占地1904平方英里(约为2724.7平方公里),1919年被命名,并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世界遗产名单,又称“科罗拉多大峡谷”。峡谷呈东西走向,全长约400公里,平均谷深1500米,最深处超过2000米。峡谷北高南低,呈V字形,上宽下窄,谷顶宽6~30千米,谷底宽不足1000米,最窄处仅约120米,科罗拉多河从谷底流过。</h3><h3>峡谷最佳的观赏时间据说是日出及日落时分。虽然起了大早,很遗憾,抵达峡谷还是错过了日出。阳光在锈红色的岩石上闪耀,薄雾笼罩的群山影影绰绰,谷底奔腾的河流,峡谷边形单影只的枯树,山顶盘旋哑叫的乌鸦,显示着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岁月过往,大自然的神奇令人赞叹,敬畏之心油然而生。</h3> <h3></h3><h3>拉斯维加斯(Las Vegas)是我们此次美西之行的最后一站。“Las Vegas”源自西班牙语,意思为“肥沃的青草地”。历史上的Vegas曾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因其是周围荒凉的石漠与戈壁地带唯一有泉水的绿洲,逐渐成为来往公路的驿站和铁路的中转站,于1905年5月15日正式建市,城市的发展在淘金热退去后陷入低谷,胡佛大坝的建成为Vegas的高速发展带来契机,坝后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之一的米德湖所带来充足的水电供应功不可没。如今的Vegas世界闻名,是全球四大赌城之一,是一座以赌博业为中心的旅游、购物、度假的世界知名度假城市,有着“世界娱乐之都”的美誉。</h3><h3>因位于内华达州的沙漠边缘,Vegas全年高温。我们达到之日,当地气温最高43度,炙烤异常,走在室外如在炉边行走一般。与周围荒凉沙漠形成鲜美对比的是Vegas的精致与奢华:Bellagio酒店大堂天花板2000朵手工吹制的玻璃花,门前人工湖著名的喷泉表演,Mirage酒店门前的火山表演,Venetian/Palazzo酒店的美轮美奂,Caesars Palace的恢宏大气,随处可见的Casino和各种各样的表演秀……,入夜的Vegas 灯火通明,真的是一个沙漠中诞生的一面地狱一面天堂,越夜越璀璨的梦幻不夜城。</h3><h3>用一场Cirque Du Soleil的秀结束半日的Vegas游。</h3> <h3>8天,跨越美国西部7个州,行程5000多公里,这一趟浮光掠影的美西之旅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大自然的雄浑壮美,令我们终身难忘。更欣慰的是旅行中我们发现女儿已经从一个时刻需要我们照顾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可以照顾我们的大人。和年近八旬的司机合个影,完美地结束我们的美西之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