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题为核心的教学和管理体系》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郝强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1>6月28日下午,商都县教体局邀请山西省中考命题专家库成员张树青老师,在三中报告厅为我县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开展《构建以题为核心的教学和管理体系》专题研修讲座。</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1>张老师不仅是山西省中考命题专家库成员,还是一位在当地知名度很高的青年教育专家。凭着她多年的勤奋和钻研,在构建以题为核心的教学和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教学与管理体系。讲座内容主要围绕分析教材,找出知识点;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建构知识体系;根据知识体系,分析知识特征;例题库建设的制度保障这四个方面进行。张老师把高深的理论知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h1><br></h3><h3></h3> <h3></h3><h3><h1>因初闻以“题”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的观点而深感不解,迷惘中参杂几分好奇,为解开心中谜团,我认真聆听了张老师的专题讲座。听后,我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新的想法和感悟,现总结为以下三点。</h1><br></h3><h3></h3> <h3></h3><h3></h3><h1>一、“学段衔接、学科融合”助推师生持续成长。每一次讲座都有供我们借鉴的地方。小学教育工作者不能仅局限于小学教学层面上,而亟待与不同学段衔接,不同学科融合。不论哪个学段,哪门学科都要立足于学生的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对各学段的衔接应保证学生在身心、习惯、能力等方面平稳过度,顺利衔接和适应。学科的融合,则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随机介入不同学科知识来实现学科融合。</h1><br><h3></h3> <h3></h3><h3></h3><h1>二、调控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h1><h1>1、收集典型错误,及时补缺教学遗漏</h1><h1>通过从检测达标、家庭作业和单元测试中,搜集学生高频错题,进行分角度反思、分析,发现错题原因来改进教学的同时,还要把典型错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训练,在训练中提炼方法和技巧,解决学生对知识掌握不透彻或遗漏的补缺,保障学生成绩同步提高。</h1><h1>2、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灵动课堂</h1><h1>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发现和创新。当现有课程资源不满足课堂教学时,则可以寻找一些课外资源作补充,亦可以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去引领和影响学生的发展。构建灵动的生命课堂,唤醒和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课程资源,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h1><br><h3></h3> <h3></h3><h1>三、把“名师梦”变为势不可当的动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它激励着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6年,我始终秉持“没有耕耘哪有收获,没有付出哪有所得”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是辛酸!”我深信不疑,因为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的背后凝聚了无数的汗水与艰辛!名师工作室为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端的专业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平台,必将促进教师专业快速发展。庆幸自己能成为张淑华工作室的一员,站在专业成长的智慧舞台上,以专家们为榜样,加强理论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把“名师梦”变为势不可当的动力,争取早日现实名师梦!</h1>

课堂教学

教学

名师

学生

张老师

构建

错题

专题讲座

题为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