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人,应该是自带了一份潜质和爱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为在某个领域,总有人会特别的璀璨光芒,让人羡慕。也有人会在自己平凡的生活里,乐滋滋地、释放着独有情趣…</b></h1><h1><b> 我大约在小学二年级,上毛笔课以后,开始渐渐听到周边人的夸奖:你字写的蛮好!到中学…到工作…一直到现在还有余音…</b></h1><h1><b> 我蛮幸运,自带了一份喜好而来…</b></h1> <h3><b> </b></h3><h1><b> 这是2011年8月写的…那年女儿将要高三。我除了安排好她的日常三餐,其他的啥也帮不了的,她也没有要外出补的课。所以她做作业时,我就有很多时间无聊着。</b></h1><h1><b> …也不知那天,我想到了写字。然后,空闲时我就很有耐心地、慢慢地、一张张,把单位作废的凭证纸折叠好。还买来比较喜欢的赵孟頫《道德经》的小楷,开始临帖陪女儿。</b></h1><h1><b> 现在想想当时写字,方法完全是不对的。全凭从小到大听着那句话的自信,错误以为自己写的很好。</b></h1><h1><b> 只是那段陪着女儿高考的日子里,在我指间上,和墨一起流过的时间,很舒服…</b></h1> <h1><b> 鼓励和误导我的那句夸奖,引导了我对书写的关注度。</b></h1><h1><b> 2016年10月17日,一次瑜伽体验课结束,在中山公园安远路上,看到一小店的橱窗里,有老师在教孩子写字,我也好奇推门而入。这是上海人一家三口开的买书画、古玩、家俱的店。儿子下班回家篆刻,老先生打理小店兼教书法。小店还有厨房,是老先生爱人的天地。这是典型的上海一家人,对外对内的指令都来自浓油赤酱的厨房。</b></h1><h1><b> 老先生对我说,50元可以指导60分钟书法。于是我坐下,按老先生的要求先临摹一张毛边纸(上图)。临完后,老先生点评了几句,勉强圈了几个圈,再演示了几个字…<br></b><b> 诶! 这60分钟让我彻底清悟!原来我是不会写字的啊…</b></h1> <h1><b> 不过这60分钟的书写体验,触动了我,开始重新提笔写字。</b><b>这是拍摄于2016年12月2日的照片。</b></h1> <h1><b> 2016年的下半年,我开始断断续续买来书法碑帖,毛笔和毛边纸。<br></b><b> </b><b>网络时代的便捷,学习只需要你有颗想学的心。空闲</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我就在手机上浏览,教学书法的视频。一点点用心,去和书法靠近。</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br></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2018年,我开始听网课了。田蕴章老师的《每日一课 每日一字》。</span></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下班回家或休息日,我会留出一段时间,安心坐在桌子前听课,看视频,做笔记,再练习书写一张。</b></h1><h1><b> 我是真喜欢这一方气息啊!<br></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图1拍于2018年6月23日<br></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图4拍于2018年5月29日<br></b><b> </b></h1> <h1><b> 我的2017和2018的2年空闲时间,都在这张拼图里了。和以前比,</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我很得意自己的进步。觉得跟着网络学,又是顶级老师教学的视频,真的是省钱又省时…快捷速成啊。<br></b><b> 不过一段时间过后,我开始隐约感觉到自己,</b><b>走在</b><b>一条不规范的学习路上,但</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累积的时间还是回馈了我一点认知。<br></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不知道是自己的审美厌倦了,还是有点入门了,</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我感到自己停在了原地…</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感觉自己的书写有问题…</b></h1><h1><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我开始问自己:</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方法对吗?动作对吗?错在哪里?怎么改呢?</b></h1> <h1><b> 出现问号,我开始寻找答案。</b><b>我需要老师纠正我的错误。<br></b><b> 因为只有在正确的方法上累积时间,</b><b>才是进步的阶梯!</b><b>这很关键!<br></b><b> 这是2018年12月1日拍摄的照片。那天我在汉翔书法培训机构(莘庄校区)上体验课。<br></b><b> 书法,我有了全新的认知。</b></h1> <h1><b><br></b></h1><h1><b>汉翔书法培训近铁校区,</b><b>2019年1月开吉。</b><b>我是唯一成人学员。</b></h1> <h1><b> </b></h1><h1><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2019年2月低,在汉翔书法培训机构,我开始了书法学习。</b></h1> <h1><b> 对书法知识完全是一张白纸的我,90后的廖老师推荐了《中国书法简史》和白谦慎的《与古为徒娟娟发屋》。<br></b><b> 那以后,我感觉,如果没有系统学习,喜好都只是喜好。因此写字不能说是书法,拍照不能说是摄影呢。</b></h1> <h1><b> 系统学习书法,从小篆开始的。小篆是大秦统一的文字,最前文字只是画符,后来有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br></b><b> 我对篆书的喜欢,几乎没有过程。</b></h1><h1><b> 一见钟情!</b></h1> <h1><b> </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2019的夏天,一定要写上几句。<br></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这个夏天,我所有的记忆都是:邓石如的篆书《白氏草堂记》。因为5月刘老师说:你可以参加汉翔10周年上海学员书法展。(2019年10月展,截稿日期7月31日)</b></h1> <h1><b> 答应老师参展,我开始加量练习。<br></b><b> 6月23日,是我写字最生猛的一天…累计写字七小时(后来也有几天是这样)。累了休息,坐在沙发上,才感到膝盖有点疼。戴上了护膝,还是热情不减…一直到拍照才发现自己几乎写了一天。(照片摄于2019年6月23日)<br></b><b> 炎热的夏天,带着护膝,高强度的练习。那不是在坚持,喜欢才是风轻云淡!时间飞逝!</b></h1> <h1><b><br></b></h1><h1><b>2019年挂历上打卡的圈圈,其实是一种浸润滋养。</b></h1> <h1><b>瞧!那些累积起来对自己的满意,</b><b>姿态都掩饰不了了!</b><b>好有范儿的模样吧!</b></h1> <h1><b><br></b></h1><h1><b>作品上墙,喜悦蔓延…</b></h1> <h1><b>很幸运!学习书法遇到了刘熹微老师,90后书法研究生。她的书法专业知识,常在我们的聊天中,点拨到我开悟我。</b></h1> <h1><b>我也相信!</b><b>在我学习书法时间的长河里,</b><b>会喜欢上“蚕头燕尾”…</b></h1> <h1><b>2019秋季,我通临了一遍欧阳询《九成宫》楷书…</b></h1><h1><b> 对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的介绍,抄一段古人在《评书帖》中的一段话吧:</b><b>“人不能到而我能到,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古其险也,劲而稳。”</b></h1><h1><b>……………一座…敬仰之巅!</b></h1> <h1><b> 或心有所念,我在茫茫网络世界里,寻觅到黄简老师的书法课。黄简老师的网络课,是书法慧堂…</b></h1> <h1><b><br></b></h1><h1><b>“简言之”…</b></h1><h1><b>我学习书法的一盏明灯。</b></h1> <h1><b>我喜欢这样的自己:</b></h1><h1><b>与千年古碑帖,安静共处、读帖…</b></h1><h1><b>在每一笔的起笔、运笔、收笔的当下,与古为徒…</b></h1> <h1><b><br></b></h1><h1><b> 在这一方,纸墨合一,安而静心!</b></h1> <h1><b>2019年,日常和节日都有书写的气息。母亲节,</b><b>漂洋过海的礼物最懂心意…</b></h1> <h1><b><br></b></h1><h1><b>2019年,年末的一张行书练习作品,</b><b>终于有了我期盼的模样!</b></h1> <h1><b>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里,如果能牵出一根你喜好的脉络,必是博大精深、璀璨光芒的。都是足以让我们敬畏、跪拜、学用终生的瑰宝。</b></h1> <h1><b><br></b></h1><h1><b> 且来日…执笔悠悠润余生…</b></h1><h1><b> 路漫漫…书法路漫漫…</b></h1><h3><b><br></b></h3><h3><b><br></b></h3><h3><b> 给终将逝去的2019留下几行文字,几张照片。书法路漫漫!</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9年12月28日</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