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搬家后在楼顶看天的时候多了,尤其是夜晚,无垠的星空带给人无尽的遐思,空中偶尔会有飞机闪烁着掠过,在黑黢黢的夜空划下一条长长的白线,久久不能消散。小时候只要见到飞机飞过就总会想,这架飞机会不会是大舅的战鹰?大舅是不是正从空中俯瞰着我呢?
</h3><h3> 我老家在河南林州(林县),大舅1926年出生,当时姥姥家也是个大户,大舅小时候家境尚好,曾外祖父还办了私塾,让家里的孩子读书,大舅就是读书的受益者,也可以说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这是后话。后来姥姥家被人勾结土匪把大舅绑票,曾外祖为了救人被讹走大洋八千块,由此开始家道中落,直到1943年林县解放,虽没有穷到缺吃少穿却也没有恢复到昔日辉煌。</h3> <h3> 林县是革命老区,解放较早,最早的我党武装抗日组织就是由地下党党员纪德贵于1942年组织的游击队两个连和1943年4月在林县成立的黄华游击队两部分,同年5月改编为林县县大队,辖三个中队、六个区干部约1300余人,大舅就是在那个时候和村里13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军入伍、参加抗日游击战,从此离开家乡和亲人,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h3><h3> 参军后,大舅随队伍从林县、辉县一直打到新乡、焦作一带。1945年5月1日,林县县大队改为太行军区七分区独立四十三团,,1945年10月2日解放磁县后,大舅他们挥师南下,直捣安阳城,大舅随部队参加了水冶、鲁仙、安阳、汤阴、鹤壁战役,1945年12月15日,43团于安阳水治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9旅第27团。1946年1月随队伍前往山西剿阎锡山匪军,1946年夏天参加攻打民权县城、收复野鸡岗等战斗。</h3> <h3>1947年5月,大舅所在的部队又一次开始攻打安阳,一举攻占高楼庄、任家庄、烧盆窑和西关。在攻打豫北纱厂时,他和战友们一起,把炸药装到一口棺材里面,挖地道运到城墙下,炸开工事占领了纱厂。但是此时,鉴于敌情变化,军委另作了布署,令刘邓停止进攻安阳,挺进大别山,准备转入战略决战,命令将豫北纱厂的机器拆除运往涉县和村,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四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四个纵队十二万人,从濮阳至章丘的三百里长的黄河北岸,迅速秘密地渡河南下。大舅是从范县林楼渡口过的河,大舅当时不识水性,好在由于他读过私塾,有文化,当时在团部组织股做干事,股里配有驮文件的马匹,他就靠拉着马尾巴一路挣扎渡过了黄河,参加了鲁西南战役,6月在司令员陈锡联的指挥下参加了羊山战役,因大雨滂沱,天又热,腐烂的尸体散发着恶臭,战士们只好把破布绑在头上蒙住鼻子和嘴。那年8月,大舅随部队经20天的日夜兼程、连续苦战,跨越遍地淤泥、积水没膝、荒无人烟的黄泛区渡过淮河,千里挺进大别山……</h3> <h3> 2002年秋天,我到干休所去看望大舅,午后的秋阳透过窗户洒在室内,大舅在躺椅上给我描述过那段历史,敌人围追堵截、部队缺衣少吃、被还乡团凌迟的林县政府白县长、牺牲和失踪的战友、他带人埋藏的辎重和武器……阳光照在大舅的脸上,他的表情并不丰富,半眯着眼睛沉浸在回忆之中,耳畔仿佛还在回响着爆豆般的枪炮声……</h3><h3> 一直到到1948年2月,主力才奉命转出大别山,部队已经由当时浩浩荡荡的12万大军变为不足7万人马,大舅所在的三纵从开始的24000到15384!从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可以想见,从出击陇海到南渡黄河,从鲁西南大战到抢渡汝河、淮河,再到大别山战略展开和反围剿,刘邓大军的指战员用鲜血染红了中原大地!大舅和幸存的战友们一起,迎着敌人的炮火走向了新的胜利!
</h3><h3> 1948年8月16日,大舅的部队被编入皖西独立旅,同年9月2日,攻打固始县城。10月9日攻打安徽六安市张家店,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的宿县战役、双堆集战役,12月参加徐州战役。1949年3月部队改称皖北独立师,1949年4月,随部队向长江北岸开进,围困安徽安庆守敌和渡江战役,那年6月,以皖北军区独立师为基础,组建第二野战军第10军30师,大舅所在的以林县县大队为基础的部队为30师89团。1949年7月部队攻打湘北桃源县,桃源解放后随队伍继续向西南进军,途经鄂、湘、黔、川、渝等省行军七千里,参加成都战役、川南及峨眉剿匪……</h3> <h3>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提出建立空军。26日,中央军委决定,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机关和军委航空局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1949年10月6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创办6所航空学校的方案。10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政治委员。随后,空军召开第一次航校工作会议,刘亚楼司令员在会上宣布:各航校1个月筹备,12月1日开学!党中央、毛主席对航空兵组建高度重视,向各野战军、各大军区发出指示,要求从陆军作战部队和各地军政大学中选调政治可靠、经过战斗锻炼、身体健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连排干部到航校学习。经过各野战军和各大军区严格挑选,空军全面复查,首批接收飞行学员930名,地勤学员1980名,大舅因为有文化而光荣的成为这批人中一员。随着命令的下达,正在峨眉山剿匪筹粮的大舅和10师另外一个战友放下手中的枪,收拾行囊,挥泪告别战友匆匆北上,从此开始了他的蓝天生涯……</h3> <h3> 他的老部队后来也有了新变化,成为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953年3月18日,中央军委批准步兵第10军30师89团改为海军陆战队。4月20日,海军发布命令:以调归海军的步兵89团为基础,组建海军陆战队第1团,归华东军区海军建制。所调人员分乘山字号、湖字号登陆舰于5月17日到达上海高桥进行整编,5月29日,华东军区海军命令,授予该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第1团”番号。正式脫下陆军军服换装海军军服,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正式成立。7月15日,军区海军命令该团进驻浙江宁波霞浦镇,归海军舟山基地领导指挥。大舅驾驶战鹰飞上了蓝天,他的部队和战友开进了蔚蓝的大海,距离越来越远,而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情却愈久愈浓,一直到大舅离休的时候,因为他有10军30师89团的经历,除空军干休所外,海军干休所也对他开放……</h3> <h3> 大舅是苏联教官培训的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空军三航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五五年被授为少校军衔。他先后工作于空军三航校、北京南苑机场,担任多年飞行大队长,六四年参加中国空军指挥学院培训,71年受中央军委命令到四川筹建歼击机飞行员学校,后任六航校校长、顾问一直到离休。期间多次立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回老家很少,48年出生的二舅一直到10岁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哥哥!姥爷去世的时候,他正在忙着受训的刚果飞行员毕业事宜,都没有顾得上回来见姥爷最后一面……</h3> <h3> 大舅一生戎马倥偬,为新中国的成立九死一生,为中国空军的建设禅精竭虑直到1986年离休。 </h3><h3> 2004年夏天,大舅心脏病突发,永远告别了亲人,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中国空军,告别了他的飞行事业,告别了他心爱的战机……</h3><h3> 仰望蓝天,我相信,大舅他老人家一直在天上俯瞰着我们,看着祖国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忠诚的信念和坚毅的灵魂,一定在伴随着呼啸升空的新型战鹰,永远守卫着祖国无垠的天空……</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