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经常会听到我们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非常自私自利。也收到不少父母的来信,讲述小王子和小公主在家的骄纵行为。一位网名为‘白云’的妈妈说道,3岁的儿子每次晚饭时,都把自己喜欢的菜拿到面前,不许其他家庭成员来夹菜,有时候还会把自己不喜欢的菜“很大方地孝顺给爸爸妈妈”有署名“乐乐爸爸”的会员则抱怨自己2岁的女儿完全不情愿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甚至不愿意邻居的小朋友来窜门,让他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一个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小朋友丁丁,一直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家长买,上了小学后,经常拿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老师隔三差五地把家长叫到学校.......<br> 独生子女一定是那样自私的吗?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下面就请鲍老师来讲解这一困扰千万父母的问题吧!<br>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自私?产生自私的原因,一方面是儿童有天生的利己倾向。其实对于3岁之前的宝贝来说,他们是没有“德性”的,无所谓“性本善”或者“性本恶”,他们的特点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还不会观察和考虑别人的需要,因此对于三岁以前的宝宝,父母大可不必给孩子扣上“自私”这顶帽子;另一方面,自私的形成也是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所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特别是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父母总怕孩子受一点苦,受一点委屈,对孩子过分的需求总是有求必应,容忍,迁就孩子的错误,这样使孩子很自大,不关心他人利益。于是,孩子从无意识的“自私”行为就慢慢变成了有意识的自私。主要表现为金钱和财物上吝啬;贪婪,别人的东西拿得越多越好,自己的东西就不愿与人分享;只在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无视他人的感受。<br> 所以作为父母来说,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做一些引导。</font></h3><h1></h1> <h3><font color="#010101"> 日常生活中,培养和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例如同情,合作,助人,宽容,谦让,学会说“谢谢”,如果发现孩子在这方面有好的表现,应该及时表扬和奖励。每一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孩子也不一样。如果孩子得到同伴和父母的接受,让他感到他能在别人心里占有一定位置。那等他懂事后,就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意他人的感受。下面我们来分享几个方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让孩子在同学中和邻里中结交朋友。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看,5-6岁以上的孩子是需要友情,需要伙伴的,但是目前由于孩子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学校功课任务重及邻里之间交往少等原因,许多孩子终日是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玩耍,这样,他的心里自然也就很难考虑别人,孤独的环境带来自我中心是必然的。改良这种状况,除了家长平时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交谈和娱乐之外,还要鼓励指导孩子与同学与邻里发展友谊。比如,欢迎孩子的同学星期天到自己家里来玩耍和吃饭,也鼓励孩子到同学家里玩耍,让孩子帮助邻居取报纸送信,到邻居家借还物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逐渐学会关心他人。</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合适的角色。自私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差不多都有以下特征:不关心父母和爷爷奶奶,不做或很少做家务劳动,霸占好吃好玩的东西,提出生活上过高的要求,总是感到自己得到的好东西太少。改变孩子的以上不良行为,家长就要让孩子分担合适的家务劳动,就要让孩子感到家庭每个成员都是相互依存的,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好东西大家都有一份,不允许一个人独霸。如果孩子不听,家长就可以让他尝尝饿肚子的滋味;今天大人没有做你的饭,你就没有吃的东西了,看来还是需要相互关照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三,让孩子深刻认识自私的危害。现在许多自私的孩子之所以养成自私的习惯,就是不知道自私的害处,反而经常尝到自私带来的好处。孩子年纪小,认识问题肤浅,仅仅从直感判断正误不足为怪,家长要引导孩子从深处认识问题,比如,家里的好东西孩子多吃多占,从表面看他沾了光,但从深层看好东西吃得多,差东西吃的少,就会出现营养成分失衡,以至于造成肥胖,贫血等症。再比如担当班干部,从表面看花费了自己的精力,有时还会受气,但从深层看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向各位同学学习,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家长还可以举出一些像北京市原副市长陈宝森等私欲膨胀,走上犯罪道路的人的典型事件,引导孩子认识自私自利发展下去是非常危险的,及早向孩子敲响警钟,使孩子再认识上和情感上同自私告别。</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四,让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集体就是小组,班级,少先队,学校及假期里的活动小组。孩子学习和生活再这些集体组织里,就应该同这些组织的其他成员团结互助,共同完成集体活动的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初步的集体主义意识。但自私的孩子再集体中与集体格格不入,做事情斤斤计较,有些家长也错误地认为参加集体活动没意思,担任班组干部耽误学习时间,这些都是不对的。家长应当和学校教师保持经常的联系,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支持孩子为集体做好事,倾听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后的感受,教育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团结友爱,勇挑重担,遵守纪律,并帮助孩子克服狭隘自私,重名重利,害怕吃亏等错误思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有<font color="#010101">一天,邻居家孩子韵韵到我家来串门,正好,电视在播发“小哪吒”的动画片。女儿随她一起跟随着片头曲又是唱又是跳,好不热闹。由于韵韵在学校是舞蹈班的尖子生,她的表演立即赢得了我们全家的掌声,大家纷纷称赞韵韵的舞跳的好。韵韵也一下做了几个高难度的动作,并回头问我女儿“你会这样吗?”女儿不甘示弱,也模仿着尝试几下子,结果弄得全家哈哈大笑。就在这时,女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嘴里不停的说到“我没姐姐好啊?你们不喜欢我啊?任凭谁来劝都无济于事。半夜里,我起来上厕所,朦胧中还听到女儿说着“不要姐姐,不要姐姐。”</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如今的家长十分注重对孩子心理方面的教育。在积极推行赏识教育的同时,家长由衷的感到“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十分的重要。可赏识教育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一些家长往往将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从而滥用表扬,结果得不偿失。女儿便是最好的例子。在家里,她的一言一行总能得到家人的赞扬。尤其是爷爷,奶奶,什么“宝宝能干啊”“宝宝好聪明啊”之类的话赞不绝耳,每当孩子做什么,奶奶总会“大惊不已”,而孩子也早已“习以为常”。这种口头禅式的表扬导致孩子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总觉得自己一定是最好的,从而生成了盲目自满的后果。从那一件事之后,我逐步调整教育策略,将“爱”爱的更理智一些。平时,无论女儿做事是成功还是失败,都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女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使孩子逐渐明确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赢得起也输得起。</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一次,我带着女儿在公交站等车,旁边有一个手拄拐杖的老头在捡垃圾。女儿看到后问我:“妈妈,这个爷爷在干什么?”我告诉他,老人在捡垃圾。她又问我:“他捡垃圾干什么?”我说:“老爷爷肚子饿了,但他没有钱,所以捡垃圾换钱买东西吃。”女儿听后,跑过去把手上的一包薯条给了捡垃圾的老人。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了他。公交车来了,我和女儿上了车。女儿仍然踮着脚从车后窗看那位老人,眼里流露出同情的目光。女儿在车上问了我许多她这个年龄无法理解的问题,言语中充满了对老人的关爱之情。</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生活就像是一所大学校,孩子在其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孩子因为小,父母大都只重视在物质满足自己的孩子,却忽视了如何从情感上给孩子以爱抚,同情,体贴和鼓励。家长只注重的孩子的“养”,而忽视的孩子的“教”,这就会导致孩子情感体验缺乏,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出现无知,麻木的状况。但是,只要我们家长有心,生活中的许多具体事例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孩子。像上面的例子,我以一个母亲敏感,从孩子的视角觉察到了一些东西。于是,我乘机将要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的道理溶人了和女儿的交谈之中。女儿用心的听着,似乎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如今,女儿已六岁了,与同龄孩子相比,她更懂得关心别人。平时,会主动打电话去问候乡下得爷爷,奶奶;见我生病了,会端水给我喝;爸爸下班累的躺在穿上,她竟用小拳头给爸爸捶捶背,逗得爸爸直笑.......看到女儿这么关爱他人,我感到特别高兴。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对孩子得爱更应该是注重情感得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爱带来了敏感。没有爱,一个人不可能维持对另一个人得全心关注,也不可能对他得行为有所预期,或者迅速作出反应--就像我们在母女之间发现得那样。以一下母亲得敏感,可以从孩子得视点看到东西;它含有一种移情作用,不过得靠母亲对于自我中心的超越,并且,看来不是每一个母亲都</font>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包括我自己。和着流行歌曲那样的唱“因为爱,所以爱......”就让我们每一个做母亲的“爱”孩子的同<font color="#010101">时,也鼓励孩子去爱别人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分</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