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将一个地方当酒来品尝的话,我愿醉倒在那令人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陕北;如果把一个地方当一本书来阅读,我会肃穆地打开这本承载了无数人热血和记忆的天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陕北我去过多次。驱车自西安北上,渭北高原舒缓而起伏的坡塬,就会像悦耳委婉的歌曲溢满你的车厢。车过宜君,便进入陕北地界,飞入眼帘的便是连绵起伏、纵横交错、形态各异的山峦。车速慢点的时候,看到的是军阵般排列的土山,它们似战马、像巨兽;车速快的时候,感受的是黄绿相间、层林尽染的画卷,耳边仿佛响起高亢而苍凉的民歌,顿时一股浓烈的酒香,充斥了你的肺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陕北的地貌,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感受。就像宋代大诗人苏轼描写庐山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进陕北,当地人描绘:“七沟八梁一面坡,不是爬山就下沟”,连绵起伏的黄色梁峁,会使人感受到岁月的苍凉和大自然的无情,更能体会到陕北人的清苦和无奈。然而,陕北的美就在这令人不可思议的落差之间,聚焦于博大和苍凉之中。</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着茫茫的群山,雄奇的山峦,莽莽苍苍、一望无际,便感受到一种大气和力量,就会体会到匈奴人强悍的呐喊,还有李闯王金戈铁骑的威武,更会体会到红军神旅的滚滚洪流,似有一种力量在蓄势待发,有一种气魄如箭在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上镰刀山,进入榆林靖边,眼前呈现的是大漠孤烟、气势恢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麾下的猎猎军旗、战马嘶鸣的景象,仿佛从耳边响起。用平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驾着飞机,喝着“老榆林”酒,在空中去俯瞰,因为这样一个宏大的景致,不是用一个两个角度可以拍摄和记录的;因为这样一个浸透了万年洪荒冲刷、千年金戈铁马征战的土地,用一次两次的阅读是无法理解和想象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残缺不全的统万城下,看着满眼的沙丘,连绵不绝的草原,自然会感到一股豪雄之气从岁月的谷底升起,刹那间便沸腾了你的热血。是啊,面对塞外陕北,你会觉得是在和一位老将军对话,并深深感到那是我们民族的魂魄所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品味陕北,我们既要体会它的博大和雄劲,又要体会它的苍凉和贫瘠。沟壑纵横、连绵不绝的黄土地,显然不是人类天然的生存居所。饥饿和贫穷、战争和掠夺始终伴随着陕北人的生活。能够走出黄土地,吃饱肚子,穿上新衣服始终是陕北人的梦想和祈望。美国记者斯诺,在零距离接触陕北地貌和陕北人之后,感叹地说:人类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真是奇迹。估计在他的心里,更为称奇的是红军的神奇新生和创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陕北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陕北人的个性特点,我们可以从陕北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化符号来品味。一个是陕北民歌。事实上,陕北民歌和足球一样,是很雄性的一种活动;同时它又和昆曲一样,是很雌性的一种艺术。它,既高亢雄美,又柔美多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歌声,经过岁月的打磨,情感的揉搓,发自肺腑,便有了“悲怆多情的气势”。是用生活的际遇唱出来的生命的最强音。陕北的魅力、陕北人的个性,都渗透在其中。对陕北民歌,缺乏音乐专业知识和地域文化传承的人,不要去刻意品评陕北民歌词曲的优美和婉约,也无须从词曲里了解陕北的风情及历史民俗变化脉络,仅看陕北人唱歌的场景,看陕北人唱歌的表情,你就会理解很多东西。陕北民歌多是在空旷的山梁上,在对面面可以听到声音而看不清楚人模样的沟口桥头,有目的地或者无目的地扯着嗓子唱。如果你有兴趣,便会发现,很多民歌多是创作者在极度贫乏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面对无奈的生活和精神压力奋情而发的杰作。</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5年出差时,在中国石油大学我遇到了一个年轻教授,他反复说到:在中国,他最佩服的作家就是路遥,《平凡的世界》他看了好多遍,他特别钟情于其中的陕北民歌,甚至还为我们哼了几句“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当时,我心里不禁发问:你可知道我们这位著名的歌者,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感情深处的煎熬和痛苦?你更不会知道同样和路遥一起善于歌唱的兄弟几人,相继被同样的病魔折磨,甚至夺去了年轻的生命的悲惨际遇。</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6年夏天,我在陕北一个简陋的土窑洞前见到了路遥的母亲,当我们表示了对她遭遇的同情之后,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坦然地笑了笑,硬拽着我的手,要我进屋喝口水。顿时我的眼眶布满了泪水,我看到的是一张木然中透着坚毅的脸,感受到的是积极而豁达的生存勇气。此刻,我理解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之所以生命不息,之所以一次次孕育了辉煌和不朽的渊源和奥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陕北令人称奇的第二个文化符号是剪纸。同样,我们不能对剪纸从艺术角度做过多的评论,只能从它的作者身份上加以品味。陕北剪纸艺人绝大多数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妇女,上个世纪有一幅后来被称为“孕妇”的作品,在国际上获了大奖,作者巧妙地在妇女的肚子上剜了一剪刀,即刻成了一位活灵活现的孕妇。世界著名艺术家高度评价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艺术三维思维的模式,达到了六维空间的水准,而世界级画家梵高的作品才达到四维空间的水准!然而,我们谁又知道,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六十多岁时还没有出过自己的家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延安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老人跟着老伴骑着毛驴从老家到延安,一辈子没有出过家门的老人,一路上纳闷,原来两山相夹下的天空,在蜿蜒曲折的穿行中不停地变换着几何图形。以至于见到儿子,老人没有先问儿子一家的安危,第一句话便是:你给我说,这世上到底有几个天。惹得儿孙们哈哈大笑。这便是陕北,一个自然天成的艺术圣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陕北的群山褶子里,你可以看到在黄土地上,饱满的红和纯真的白。每逢节日,人们打起锣鼓、扭起秧歌,男女老少穿红着白,欢天喜地,载歌载舞,那种色彩饱满、艳丽而又对比分明,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是少有的,它就像陕北人的个性一样,爱憎分明,嫉恶如仇。</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色彩,陕北男人头上手帕扎的方式更是与众不同,他们将印有三道道蓝的羊肚子毛巾从脑后一包,在额头前面一扎,露出两个小羊角,衬托在陕北人宽大的额头、高挺的鼻子、黝黑的脸庞上,显得格外的洒脱和强悍,腰间再挎个腰鼓,红白相间的羊毛肚子衣服一穿,舞起腰鼓,在满地黄土腾起的尘雾中显得精美而生动。这就是陕北,这就是陕北人,一群坚韧、乐观、豁达、率真的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品味陕北,就应该体会陕北的个性和风格。正像京津的“大气醇和”,江浙的“秀丽聪颖”,川湘的“内敛硬铮”,陕北也有它的品牌,就是“粗犷和豪迈”,兼有“灵睿和洒脱”。体现着多地域、多民族、多宗教、多流派的文化色调和品味。它既有高原文化的浑厚与凝重,又有平原文化的丰润与细腻;既有草原文化的奔放与自由,又有沙漠文化的浩瀚与古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中国版图上看,它既是中原文化的桥头堡,又是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的先遣兵。它既有汉民族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正统与保守,又有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野味和强悍;既有佛教文化的彻悟和空灵,又有道教文化的本位和自然。陕北没有那种根深蒂固的狭隘的地域文化偏见,也就能够以它博大的胸襟接收和包容外来民族和外来文明,并且为之提供了融合新生的空间和土壤。我们可以说陕北的魅力在于坚韧和包容,陕北的魄力在于借鉴和再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望延河之滨的宝塔山,走进元帝国的古战场,看看李自成的故宫,朝拜一下革命旧址,再看看今日的陕北新城。陕北在大汉初年、元朝强盛之时、在明朝末年、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是怎样的一种位置?前哨阵地进攻的剽悍与狂野,指挥中枢的运筹帷幄和调兵遣将的酣畅与洒脱,能源基地的无私和突变,无不以生动的事实,深刻的思想,影响着共和国的发展和变化。</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顾陕北的历史,这里曾经是铁骑纷沓的兵家必争要塞,也是劳动人民创造生活编织梦想的地方。昔日,陕北的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红色政权从这里走向强盛;如今,陕北的煤气油盐供养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我觉得,陕北是一个神圣的地域,陕北更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地方。</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陕北的山水、陕北的人民,带给我们太多的神往和思考。</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品味陕北,我们更需要有更多的爱心来祝福陕北!这,也许是我们应该和可以做到的。</span></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9年于古城西安</span></p><h1> </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荣获陕西省首届网络文学优秀作品。先后被中国范文网、《名人眼中的陕北》、《秦川散文》、《西安日报》、《榆林日报》等刊物采用。</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