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寨考古与避暑记

太行

<p class="ql-block">  2019年已经进入到中伏第五天。</p><p class="ql-block"> 入夏以来,新乡市所在的华北平原大地缺少有效降水,气温“蹭蹭”往上长,持续35-38度高温已经十多天了,高温警报一个接着一个发布下来。</p><p class="ql-block"> 恰逢周末,想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邢主任,在好久之前就曾预约去避暑胜地——轿顶山景区,一直无空闲时间,立即电话联络,一拍即合。午后稍息,趋车直奔山上而去。</p><p class="ql-block"> 近2个小时,到达景区。经景区有关领导关照,允许我们开车上山。穿行在林荫大道上,关掉了车载空调,敞开所有车窗,习习凉风,伴随着清新空气,迎面扑来,暑气顿消。</p><p class="ql-block"> 登盘山路,穿小井洞,上到区间车中转站,眼前豁然开朗起来,轿顶山、铁打寨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i>铁打寨 与 轿顶山</i></p> <p class="ql-block">  掠过轿顶山庄,来到路旁的依林山庄,知道我高中同学韩长录一行数人已在此避暑一周余了,见面寒喧一番,得知客已住满,我们继续前往“乡愁民宿”看看。</p><p class="ql-block"> 说起韩长录,他曾当过西平罗村支书,因对古建筑业颇有研究,改行专作古建筑修缮,现为辉县该行业的领头人,手下有万荣庆一帮人,对古建筑修复造诣很深,接手古建筑工程,修旧如旧,十分了得。</p><p class="ql-block"> 谈笑之间,上辿村的“乡愁民宿”到了。原来,这里我曾经住过多次了。那是20年前的时候,这里就开起了农家乐,因为院子中有一棵老梨树,故取名“梨园居”。只是近几年来的少了,现在,老梨树尚在,生长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堂屋加盖了二层楼,新盖了东楼,东楼二楼上有玻璃围墙式观景休闲庭,院子旁又添建了一座纯木结构敞式餐厅,显得时尚,又临悬崖边而建,敞亮通风,门前新增加了停车场,又改了新名,今非昔比,洋气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主人姓侯,属老本家人,老两口仍在,只是退居为帮手,主事人改为其儿子儿媳了。</p><p class="ql-block"> 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真巧,刚好有客人走过,腾出了一间双人标间,我们入住进来。</p><p class="ql-block"> “乡愁”所在的上辿村在景区各自然村中,位置最高,就在登轿顶山天梯的起始点,地质博物馆的旁边,背靠轿顶山主峰,面向侯兆川,是观日出的绝佳地点。因为高,所以视野开阔,又因为高,临崖通风,所以无蚊少蝇。</p><p class="ql-block"> “乡愁”按景区统一要求与标准,避暑消夏人群,每人每天60元,含三餐,晚上两个素菜,馒头与咸花卷,玉米稀粥。早歺每人一鸡蛋,两个素菜,馒头花卷。中歺或大米烩菜,或捞面条鸡蛋卤,或鸡肉闷饭,管足管饱。更兼卫生良好,被褥不潮,能24小时冲热水澡,洗脸毛巾,牙膏牙刷,电视WiFi(外翻),一应俱全。为中老年退休人群避暑消夏的理想之所。</p><p class="ql-block"> 当然,如果年轻住客想喝好点吃好点,各种精美炒菜,各色小酒也是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况且,南太行山大小景区农家普遍饭菜偏咸,而我坚持每日6克盐的饮食习惯,已有十来年,所以,每到一处,往往需要叮嘱大厨师傅务必减盐少咸,而这里咸淡适中,正合鄙人口味,很是意外!</p><p class="ql-block"> 不过,以上所说,是住下两天之后的体验总结了。</p><p class="ql-block"> 当下,我与邢主任老弟(以后简称邢老弟)放下行李,先洗了个热水澡,到附近的石板坡村了望一番,回来“乡愁”,天色已晚,择席临风,另要了一个蘑菇炒肉,三瓶啤酒,享受着惬意的时光。</p> <h3>  早睡早起,尽早赶到景点,这是我多年形成的旅游习惯。因为,再红火的景点,这时候游客人员最少,是独赏美景的好时间。</h3><h3> 第二天,早餐后,不到8点,我与邢老弟开车来到龙山索道下站,工作人员已早早上岗了。</h3><h3> 8点整,我们第一拨人坐上缆车,向龙山进发。龙山索道,坡度接近45度,且跨度大,最后两塔基座位于两座山峰上,中间悬空高度超200米,到了此段,真如天马行空一般……。大约20分钟,到达上站,缆车突然缓缓而行,我们不慌不忙平稳下得缆车来。这种索道,与别处大不同,每三四个车箱紧紧挨着,可以一次坐上12-18个人,到达上站或下站准备上下人时,行进缓慢下来,人们魚贯上下,过了站,又恢复正常行进的快节奏。不像那些老的索道,每一个缆车车箱相隔较远,一个平均速度行进,到站之时,上下之人匆匆忙忙,唯恐跌倒,又怕动作慢时坐不上去,或下不得来。</h3> <p class="ql-block">  索道上站,旁边有一个休息、观景的大平台。是对铁打寨、轿顶山主峰进行拍照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两个旅线选择,一是向右,下行一百余米,到达北马鞍岭,再顺北马鞍岭山脊登铁打寨,继续到龙碑、轿顶山,歩道下山至博物馆。二是左行,平歩云中天桥,到360度观景台,这是新开辟的“云空星辰”新线路。</p><p class="ql-block"> 我这次来,与轿顶山景区董事长助理张辉女士有约,目的是到铁打寨沿途寻找古生物化石。大约一个月前,我曾到“云空星辰”线路,对沿途有无古生物化石进行了考察,这次特意到铁打寨上看看去,而邢老弟以前去过龙碑与轿顶山,但没有去过铁打寨,更没有去过“云空星辰”新线。商量后决定,我们一同登铁打寨,完成寻找古化石的征程,然后,我徒步下山,邢老弟则返回索道上站,沿新线观看“云空星辰”的美景,再坐返程索道下山。</p><p class="ql-block"> 从龙山索道上站往北马鞍岭下的路上,走出约十几米,就发现路旁有三四块一人多高的巨石,就是藻灰岩。</p><p class="ql-block"> 经查,确定了这里为寒武系张夏组岩层,经查张夏组资料照片,内中有一张“藻灰岩”照片,与我看到的这几块岩石,几乎一模一样,方信这几块巨石,就是“藻灰岩”。就叫“轿顶山藻灰岩”好了。</p> <p class="ql-block"><i>上三图 新发现的轿顶山藻灰岩照片</i></p> <p class="ql-block"><i>山东济南长清区张夏镇张夏组“藻灰岩” (摘自百度网)</i></p> <h3>  龙山,小井村当地人称“雕头山”,因山北侧往北马鞍岭去的山脊上,有一突出山头,颇似一老鹰头,故称为“雕头山”。如果换个角度,从山脚下后庄村望去,该山头又颇似一把水烟袋,故后庄村人又称之为“水烟袋山”。我们来到雕头之时,正值云雾升腾起来,瞬间把我们呑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了我们欣赏“雕头石”的兴致。<br></h3><h3> 雕头为一巨石,呈分页状,恰似一部“石库天书”。邢老弟闻听此言,上前作翻读天书状,给予拍照留念。我戏曰,你学识很渊博,原来你早年读过这本天书呀!</h3> <p class="ql-block"><i>从索道上站观铁打寨与轿顶山全貌</i></p> <p class="ql-block"><i>从龙山前往北马鞍岭、铁打寨之路。</i></p> <p class="ql-block"> <i>雕头石(白云质灰岩)</i></p> <p class="ql-block">  那么,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石库天书”呢?</p><p class="ql-block"> 原来,雕头石,是典型的白云质石灰岩。</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石灰岩与白云岩都为海相沉积岩,均属于碳酸盐岩,二者外观很相似。</p><p class="ql-block"> 石灰岩富含方解石(50%以上)主要组分,常混入泥土、粉砂等杂质,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石灰岩易被水溶蚀,形成峰林与溶洞,称“喀斯特地貌”,比如南方的桂林山水与云南石林。</p><p class="ql-block"> 白云岩富含白云石(50%以上)主要组分,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与碳酸镁。白云岩被水溶蚀风化,表面常有白云石粉和纵横交错的溶沟。</p><p class="ql-block"> 石灰岩与白云岩的区别方法。滴上稀盐酸液,石灰岩剧烈冐泡,而白云岩缓慢地微量发泡(或不发泡)。石灰岩石质软,用刀能刻字(如墓碑石),白云岩石质硬,用刀刻不动(但用铁器可划痕)。石灰岩表面呈灰白色,新鲜断面呈青灰色,白云岩表面多呈白色、灰白色及其它颜色,新鲜断面也呈灰白色,其中的白云石微粒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常把白云岩称之谓“驴皮石”,石灰岩称之谓“小青石”。</p><p class="ql-block"> 世界万物,纯凈者少,混成者多。白云岩中含石灰岩中的方解石成分和其它成分,石灰岩中含白云岩中的白云石成分及泥土成分。</p><p class="ql-block"> 如果石灰岩中的泥土成分达到25%-50%,称为泥质岩(又可细分为粘土岩,泥岩,页岩三种)。</p><p class="ql-block"> 如果石灰岩中的白云石成分达到25%-50%时,称为白云质石灰岩,简称白云质灰岩。 </p><p class="ql-block"> 白云质灰岩的溶解面很不平整,由于白云石的溶解小于方解石的溶解速度,形成凹凸不平的溶解面。 白云质灰岩的岩石,如果孤立地突出,像雕头石这样,五面凌空,在水溶蚀风化作用下,日久天长,不仅顶面呈凹凸不平的溶解面,侧面也形成凹凸不平的溶解面,并且在侧面水平方向上,同时形成了深浅不一的多层溶解面,好似书页状。而每个凹凸不平的溶解面,十分规律。</p><p class="ql-block"> 下面,介绍几种用肉眼观察的方法,对南太行山最常见的石灰岩,白云岩,泥质岩,白云质灰岩,鲕状灰岩以及砾岩、石英砂岩进行识别一番。</p> <p class="ql-block"> <i>石灰岩 </i></p><p class="ql-block"> 经水溶蚀后形成峰林地貌,岩石表面光滑(南方云贵地区,峰林地貌发育典型,如上一图。北方南太行山含白云质的石灰岩所发育的峰林地貌多不典型,如上二图)。位于南太行山最顶层。</p> <p class="ql-block"> <i>白云岩</i></p><p class="ql-block"> 经水溶蚀风化后表面有白云石粉 与 刀砍状纵横交错的溶沟。陵川磨河(红豆杉)大峡谷小壶口瀑布的那一层岩石,应该就是。</p> <p class="ql-block"> <i>泥质岩(又名泥质石灰岩)</i></p><p class="ql-block"> 呈水平页状,由浅海泥土沉积形成 (泥质岩分为粘土岩、泥岩或页岩 。粘土岩,当地人叫白干土,不透水,村民常用之铺在平房的屋顶上,防止雨水渗透)。主要分布于寒武纪馒头组地层,即红色砂岩绝壁层上方的缓坡地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i>白云质灰岩</i></p><p class="ql-block">经水溶蚀风化后,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溶解面,侧面形成书页状(上图为侧面与顶部正面)。主要位于寒武纪张夏组(陡坡)地层。 </p> <p class="ql-block"> <i>鲕状灰岩 </i></p><p class="ql-block">鲕状即魚卵状,含鲕粒超过50% 的一种石灰岩(鲕粒由其核在浅海海浪的推动下滚动形成)。位于寒武纪张夏组中间很薄的一层 ,很好识别。</p> <p class="ql-block"> <i>海生砾岩</i></p><p class="ql-block"> 浅海中近海岸处砾石沉积形成 (如果砾石在陆地低洼处沉积胶结,可形成陆生砾岩)。</p> <p class="ql-block"> <i>石英砂岩</i> </p><p class="ql-block">紫红色水平页状,由滨海区的石英砂沉积而成。厚约上百余米,紫红色石英砂岩绝壁呈水平带状分布在南太行山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i>底砾岩(属水成岩)</i></p><p class="ql-block">位于石英砂岩底部,变质花岗岩层(属火成岩)之上,所以叫底砾岩。</p> <p class="ql-block">  好了,南太行山沉积岩这本“石库天书”,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下到北马鞍岭上,这里有一条千年羊肠古道,向左可下到万仙山景区的北马鞍村,因小道年久失修,已被荒草淹没;向右可下到马鞍根村,是驴友们登铁打寨的小道。</p><p class="ql-block"> 继续登攀,路旁遇到网上盛传的“哑巴柱”,据说为当地一哑巴人所垒,这是早年徒歩攀登铁打寨的标志性地标建筑物,奔着“哑巴柱”走,就一定没错,这里是登铁打寨的唯一古道,“哑巴柱”就成为驴友们心中攀登铁打寨的指路“灯塔”,视之为“圣柱”,在网上传播开来。</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哑巴柱”是仿制重修的,早先的“哑巴柱”又高又细,用碎石片垒成,未用任何粘合剂,棱角分明,堪称艺术品,见者无不惊叹!可惜十几年前当地刮起了一场罕见大风,大树连根拔起,房顶被掀,“哑巴柱”也未幸免于难。当地人在原址上重建“哑巴柱”,虽然建筑方式方法相同,但变粗变低了,逊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 <i>哑巴柱照片</i></p> <p class="ql-block">  顺北马鞍岭继续前行,两侧悬崖峭壁,唯一条山脊,宽不过两米,最窄处仅半米,二十年前,我初次攀爬时,只有原始小道,生怕劲风一吹,跌落崖下。现在,修成了长城状登山大道,安全多了。</p> <p class="ql-block"> <i>上图 北马鞍岭</i></p> <p class="ql-block">  突然,正行进说话间,从侯兆川升腾起的云雾,往铁打寨主峰飞扑而来,瞬间笼罩了山头,其速度之快,超出了想象。</p><p class="ql-block"> 原来,近几十年来,国家通过飞播造林,太行山现已经松树成林,植被茂盛,每年夏秋季,入夜气温下降,冷空气顺山坡下沉,形成下行风,冷热交集,水气凝聚成水珠,挂在山间林草植被之上,第二天上午,太阳升起,照在太行山的东与北两面坡上,雨露顿时升腾成云雾,变热变轻形成上行风,顺山坡爬升,笼罩了山顶。而山峰西侧,则无雾或只有轻云薄雾,同一山峰,东西两侧风景大不同。</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听当地宋守春老人讲过,这一带,早晨漫山起雾现象,只是近一二十年才出现,此前几十年是没有过的,为此他甚感困惑。据我所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当地人生活做饭取暖,都是烧柴草,又值解放后二十年间,社会稳定,人口骤增,各村村民将村周围柴木砍尽,用于生火,草茅割尽,用于沤肥,耕地用牛,生产队养羊,牛羊将山坡上的草叶树芽啃光,拿后庄村为例,人们最后只好上到轿顶山,甚至到华山之上打柴,整个南太行山一度几乎成光山禿岭。没有了森林植被,自然不能涵养水源,留住雨露,晨光再照,当然不能生成遮天蔽日的云雾了。</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交通改善,当地人从山西陵川运来煤炭,解决了生活烧柴取暖问题,近十来年,山区人们纷纷进城买房,当地人口十去六七,加上退耕还林,国家飞播造林,牛羊禁山多年,南太行山森林植被得以迅速恢复,呈现出一派青山绿水的全新景象来。</p><p class="ql-block"> 因此,南太行山各风景区似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建立起来,以其典型的断层地貌,形成以数量众多的大峽谷,险峰峻岭,红崖绝壁,山泉,瀑布,水库,古道,古关隘及人造“挂壁公路”为特征,构成了中国山水旅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其中,焦作云台山,新乡八里沟、宝泉,壶关八泉峽,平顺通天峽诸景区,以“水”著名;新乡辉县万仙山郭亮、天界山回龙,陵川锡崖沟,平顺虹梯关诸景区,以在悬崖绝壁之上修筑了“挂壁公路”(即“绝壁长廊”)天下闻名;陵川黄围山,辉县关山景区,平顺花壶线以“白径古道”“紫霞关”“玉峡关”而著名;新乡天界山关后,壶关,林州又分别以“大峽谷”冠名;辉县轿顶山,沁阳神农山,陵川王莽岭,则以“险峰峻岭”为景区特色。</p><p class="ql-block"> 若论南太行山山川之秀美兼人文历史厚重,当以轿顶山景区为首,而铁打寨和大华山,又恰是轿顶山景区皇冠上的两棵明珠。</p><p class="ql-block"> 如若不信,且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i>  北马鞍岭 中途险峰 </i></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前行,爬上中道悬崖险道,来到一个小平台之上,遙望铁打寨山门,赫然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铁打寨高耸入云,四面悬崖,自古唯有北马鞍岭一条险道相通。</p><p class="ql-block"> 据《宋史》《辉县志》记载,公元1127年前后,太行山抗金义军首领王彦率部将岳飞等七千将士,北渡黄河,在新乡大胜金兵。金兵入侵以来,从未遇到过象样的抵抗,以为这次遇到了宋军主力,急招集五万兵马将王彦军团团围困。岳飞主张拼死一博,王彦认为寡难敌众,突围进驻“共城西山”,“共城”即辉县,“西山”即侯兆川一带太行山。</p><p class="ql-block"> 王彦把指挥部设在铁打寨山顶之上,修筑了寨墙寨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金兵攻打此寨,惊叹“此寨乃铁打一般,如何攻得下?!”,故有“铁打寨”之名。王彦又在山半腰的一个孤立的山头上,修了哨寨,专门为铁打寨通风报信,因哨寨位于后庄村西又名后庄寨。铁打寨与后庄寨又称为王彦军的大小二寨。</p><p class="ql-block"> 王彦率岳飞与金军大战侯兆川,曾在香木河上游筑堤蓄水,待金兵进犯侯兆川,从鹿岭横渡香木河之机,决堤放水,水淹金军,大胜金兵。现在,太头村西仍有岳飞的石头城、牛皮寨遗址,南村镇西北五里处有岳飞部将牛皋的驻地,现叫牛王庙村。</p><p class="ql-block"> 后来,王彦率“八字军”,岳飞率“岳家军”,转战大河南北,都成为抗金名将,名垂千史。</p><p class="ql-block"> 如今,铁打寨山门重修,寨门东西两侧的古寨墙仍保留,寨门内的古岗哨仍保留。</p><p class="ql-block"> 进入寨门,修筑有“精忠书画院”,两进院,石屋石顶,很是别致。这里又成了人们凭吊王彦、岳飞抗金斗争遗址之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 <i>云遮雾锁 铁打寨山门</i></p> <p class="ql-block"> <i>铁打寨西侧的万仙山大峽谷</i></p> <p class="ql-block"> <i>寨门东侧 古寨墙</i></p> <p class="ql-block"> <i>寨门西侧 古寨墙</i></p> <p class="ql-block"> <i>新修的铁打寨山门</i></p> <p class="ql-block"> <i>古岗哨小屋</i></p> <p class="ql-block"> <i>精忠书画院</i></p> <p class="ql-block"><i>王彦的哨寨——后庄寨(小寨) 遗址</i></p> <p class="ql-block"><i>太行义军首领王彦与裨将岳飞像</i></p> <p class="ql-block">  穿过书院,继续沿山脊前行,来到铁打寨极顶,这里海拔1517.1米,新建了览秀阁。</p><p class="ql-block"> 该阁为八角三层,甚是精致壮观。</p><p class="ql-block"> 登上阁顶观景台,只见云雾缭绕,白云飞渡,从山峰之东坡奔腾而上,顺山峰之西坡急墜泄下,大有翻江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p><p class="ql-block"> 忽然,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砸地“拍拍”作响,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唯有此声。我们急忙撤回阁底层,遙望南方龙山“云空星辰”,俯瞰精忠书画院,北望龙碑、轿顶山顶,云卷云舒,时隐时现,真乃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i>铁打寨极顶 览秀阁</i></p> <p class="ql-block"> <i>南望 龙山天桥</i></p> <p class="ql-block"> <i>俯瞰 云中精忠书画院</i></p> <p class="ql-block"> <i>北望 画中龙碑</i></p> <p class="ql-block">  若是平日天气晴朗之时,站在铁打寨览秀阁,可以360度观南太行,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 登上铁打寨,</p><p class="ql-block"> 左手一指万仙山,</p><p class="ql-block"> 右手一指侯兆川,</p><p class="ql-block"> 南连华山、王莽岭,</p><p class="ql-block"> 北接龙碑、轿顶山,</p><p class="ql-block"> 低头不见底,</p><p class="ql-block"> 平视不见物,</p><p class="ql-block"> 举首已上天。</p><p class="ql-block"> 轿顶山景区,是南太行山地质断层造就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龙脉山系。她从北向南依次为:弯刀山峰→轿顶山峰→龙碑峰→铁打寨峰→北马鞍岭→龙山峰(雕头山峰)→南马鞍岭→大华山→岭上胡同为一线,与王莽岭景区观景台对接,似一条苍龙蜿蜒二三十里,两侧悬崖峭壁,峰间狼牙锯齿,诸峰争奇斗艳,峰接岭,岭连峰,群峰巍峨蜿蜒绵亘之势,国内少有,世界罕见。</p><p class="ql-block"> 站在铁打寨览秀阁,东望侯兆川一马平川,田园阡陌,公路纵横,村庄星罗棋布;西看万仙山群峰林立,沟深林密,红崖绝壁系于山腰之间,南坪村、郭亮村及“绝壁长廊”清晰可见,天际一条水平线乃山西黄土高原;往东北瞭望,龙碑峰、轿顶山峰与弯刀山峰组成朝歌龙脉,直指临淇镇与古朝歌(今淇县);朝西南看,龙山、大华山与王莽岭成一线,起伏连绵。不由让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概,今仿北宋-苏轼【题西林壁】诗句赋诗一首 :</p><p class="ql-block"> 横看成岭侧成峰,</p><p class="ql-block"> 远近高低各不同。 </p><p class="ql-block"> 不识轿顶真面目, </p><p class="ql-block"> 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 以之形容轿顶山景区山系,倒是十二分的贴切。</p><p class="ql-block"> 若论站在峰顶360度观天下,首举铁打寨与大华山,然二者相比,又以大华山天柱峰(北峰)为最,铁打寨稍逊色。</p><p class="ql-block"> 现在,轿顶山景区已经成功地开发了轿顶山、铁打寨与龙山,而南马鞍岭与南太行之精华——大华山天柱峰,只是初歩开发,修了简易台阶路,野驴友们常光顾,一般游客行迹罕至。正规开发,景区正在规划筹建中。</p><p class="ql-block"> 待到大华山开发之时,景区档次将更上一层楼。现在,山西王莽岭景区的宣传照片,就有以大华山为背景的,这叫作“山西看的河南景”。</p><p class="ql-block"> 近闻,韩国旅游考察团来轿顶山景区参观考察,也登上了大华山,对轿顶山景区群峰磅礴山势,连声惊叹!自称该国有三四百万登山爱好者,轿顶山将成为他们日后来华登山观光的首选呢! </p> <p class="ql-block"> <i>铁打寨 当前所在的位置</i></p> <p class="ql-block">  <i>铁打寨南望 大华山 与 王莽岭</i></p> <p class="ql-block"><i>铁打寨东北望 龙碑山、轿顶山与侯兆川、香木河(淇河之源)</i></p> <p class="ql-block"><i> 铁打寨西望 郭亮村与“绝壁长廊”</i></p> <p class="ql-block">  <i>铁打寨西望 南马鞍与昆山挂壁公路</i></p> <p class="ql-block">  <i>从龙山观景台南望 大华山雄姿</i></p> <p class="ql-block"><i>  大华山北峰的 天柱石 与 脚丫石</i></p> <p class="ql-block"> <i>航拍 大华山小视频</i></p> <p class="ql-block"> <i>大华山观景台360度观南太行</i></p> <p class="ql-block">   <i>上二图 岭上胡同 </i></p><p class="ql-block"> (大华山远望是一座山,近看实际是两个主峰,由北峰与南峰组成,人们常登的是北峰,上面有天柱石与脚丫石,南峰是孤峰,四面绝壁,无人能攀。两峰顶部相距很近,垂直高度约300米,底部最窄处仅一米。北峰与南峰之间,为北岭上胡同,南峰与王莽岭之间,为南岭上胡同。此二图为北岭上胡同景色)</p> <p class="ql-block"><i>从王莽岭观景台北望 轿顶山山系</i></p> <p class="ql-block"><i>打开百度百科《太行山脉》词条 首图即为大华山照片(从王莽岭观景台角度拍摄)</i></p> <p class="ql-block">  怎么样?我说轿顶山景区山川之美,为南太行山之最,你信了吧!</p><p class="ql-block"> 大华山雄姿作为太行山标志,不仅雄冠南太行,还是太行山的代表呢!</p><p class="ql-block"> 下面,再让读者们尽尽兴,痛快地欣赏一下轿顶山山系的全景图吧!</p> <p class="ql-block">  <i>从侯兆川西望 轿顶山与万仙山 王莽岭 十字岭 4大景区位置一览图(轿顶山山系含弯刀山 轿顶山 铁打寨 龙山 南北马鞍岭 大华山 岭上胡同)</i></p> <p class="ql-block"><i>从平顺县玉峡关花壶线上(小西天口)观南太行山全景(向南方举目所及)</i></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p><p class="ql-block"> 一看时间,差一刻中午12时,雨停。按计划,邢老弟南撤龙山索道上站,观他的“云空星辰”而去,本人北撤下山。商定,邢老弟在北马鞍岭小店进午餐,游览完毕坐索道返回山下,电话通知去车接。本人则下山到驻地吃午饭。互道珍重,挥手而别。</p><p class="ql-block"> 一路之上,来到铁打寨北坡,才见有游客从北侧悬崖下登山而来,快到山顶了。他们个个气喘嘘嘘,汗流夾背,其中还有儿童呢!也有不少半途知难而退的妇孺与老者。</p><p class="ql-block"> 北侧之路,更为险峻。这里自古无路可登攀,景区开发,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一道天梯。若论轿顶山景区山路之险,非此段莫属!</p> <p class="ql-block"> <i>铁打寨北坡 新辟山道</i></p> <p class="ql-block">  <i>铁打寨与龙碑峰之间 “V”形山道</i></p> <p class="ql-block"> <i>回望铁打寨 山路何其险</i></p> <p class="ql-block">  下到铁打寨与龙碑之间的山裂缝处,有一条山间小道,崎险无比,刚刚又下过雨,草深掩路,湿滑难走,但下行20分钟,可直接到悬梯路上,能省去上下龙碑峰之累,又能节省一个多小时时间。心中盘算良久,觉得只要小心,应该问题不大,又受寻找古化石的心愿鼓惑,决心冐险抄小道下山来。</p><p class="ql-block"> 一路下来,一面拨草寻路,一面打草惊蛇,拔去登山杖尖上之帽,露出尖刺来,便于刺入泥石之中,手足并用,“歩歩为营”,那敢有半点疏忽!下到半道,下半身被露水打透,上半身被汗水侵湿,登山鞋内外满是泥土,用“狼狈不堪”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终于平安到达登轿顶山之天梯上端。大概是四品平台处,过此处,往轿顶山而去,一路坦途了。</p> <p class="ql-block"><i>铁打寨与轿顶山悬梯之间的小道(建议一般游客别走)</i></p> <p class="ql-block"> <i>轿顶山悬梯</i></p> <p class="ql-block">  下悬梯,来到玻璃滑道平台处。这里是寒武系张夏组地层与寒武系下统的馒头组地层的接触面,上层张夏组地层为徒坡,下层馒头组地层为缓坡,这是南太行山的标志性地层。这里的张夏组岩层底部含古生物三叶虫化石。</p><p class="ql-block"> 沿途考察过来,铁打寨属于寒武系张夏组地层,上面缺少了奥陶系、二迭纪地层。理论上讲,只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在南太行山,沉积岩各层保存比较完整的区域,海拔一般在1600-1700米,它们都位于太行山大断层的山西一侧,比如陵川黄围山景区。而大断层东侧的南太行山体,呈阶梯状沉入华北平原之下的地槽中,轿顶山山系正好处于大断层的断裂带上,其走向正好与大断裂带平行,由于轿顶山山系呈现为龙脉山系,其顶部岩石极易崩塌,造成沉积岩层不够完整的状况,也在情理之中。</p><p class="ql-block"> 拿陵川黄围山主峰为例,其最上层为石灰岩,包含有奥陶系上马家沟组的花斑石灰岩,本人就是在该层发现了阿门角石化石,其下依次为张夏组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层,寒武系下统馒头组的泥岩、页岩、薄层石灰岩层,最下层为长城系中统上常州沟组的紫红色石英砂岩,沉积岩层保存十分完整。</p><p class="ql-block"> 铁打寨山顶海拔1517米,呈山峰状,只有寒武系张夏组的岩层,缺少了上部的奥陶系岩层,自然就没有阿门角石化石和叠层石了。那么,铁打寨山顶之上的石灰岩层,去了那里呢?</p><p class="ql-block"> 一种可能是,在近2亿年来的太行山不断抬升过程中,其顶部脆性大的石灰岩发生了崩塌,早已墜落谷底随水而去了。第二种可能是,由于陆壳地层断裂滑动,其上的石灰岩层,整体位移到东侧不远处的盘岭愚公洞一带的山上了。本人认为,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大,愚公洞东山上的奥陶系地层中,就发现了古生物化石。与黄围山主峰同属一个地层。</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在距今25亿—2.05亿年前之间的漫长岁月中,共经历了五次大的海陆交替过程,在高达一二千米的沉积岩中,只有三叶虫化石、阿门角石化石和藻灰岩、藻白云岩与叠层石化石,分布在寒武系与奥陶系两个地层中,此外,再无别的古海洋生物化石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考察,发现了藻灰岩,也不虚此行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想在馒头组与张夏组交界面,试着找找三叶虫化石,如能发现更好。因为,曾有陵川双底一带相同地层中,发现过三叶虫化石。</p><p class="ql-block"> 敲打该层碎石有半小时之久,一无所获,饥肠辘辘,只好无功而返了。</p><p class="ql-block"> 轿顶山山系的三叶虫化石,肯定有,但只能等到下次,再来寻找吧!</p> <p class="ql-block"><i>以上为寒武纪形成的地层 距今5-5.7亿年</i></p> <p class="ql-block"><i>上图为双底村小伙儿在红豆杉大峽谷该相同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为古海生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化石。</i></p> <p class="ql-block"><i>上图 轿顶山地质博物馆,现珍藏的太行山本地化石——古海生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阿门角石化石、古海生藻类化石(也叫叠层石,由蓝藻形成,区别于由红藻、绿藻形成的藻灰岩、藻白云岩),踞今4.4-5亿年。发现于盘岭愚公洞旁。</i></p> <h3>  </h3> <p class="ql-block">  业余爱好人人有,爱好各不同。看看,为了寻找小小的古生物化石,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吧!</p><p class="ql-block"> 花30元坐玻璃滑道下山。因为,双小腿开始抽筋,无力歩行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至“乡愁民宿”,下午一点半,休息片刻,进午餐。老板一家人问怎么这时间才下来?怎么一个人回来,同伴儿为啥没有回来?我一一作答。他们闻听从小径下山,颇感意外与惊奇,只有老房主认此小径,年轻的小房主还不知晓呢!</p><p class="ql-block"> 大米烩菜,两大碗,甚为惬意!</p><p class="ql-block"> 冲澡,换衣,睡觉。一觉醒来,下午四点。接到电话,驱车接邢老弟去。暗暗思索,这趟旅程,可把小邢饿的累的不轻!有他的好果子吃了。果不其然,他坐在路旁依林山庄的凳子上等候,一脸疲惫像。不曾想,一碰面,邢老弟大呼“我连续登山八个多小时,还行吧”,仍豪气冲天呢!</p> <p class="ql-block"><i>  老梨树下合影留念</i></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中午时分,我的老同学原河南省豫北监狱教育科长姫美东一行9人,入驻了“乡愁民宿”,这是本人昨晚已经为他们联系好该住处的。晚饭后,邢老弟睡觉休息,我开车与美东夫妻赴土窑凹村的依林山庄,找老同学韩长录玩去。</p><p class="ql-block"> 韩长录领了一帮人,组成了豫剧乐队,在依林山庄消遣唱戏,已经一个星期了。原来,美东会吹笛,美东一到,乐队立刻开始演奏,唱豫剧的女游客轮番上场,“穆桂英掛帅”等一段段唱腔,立马响彻山乡云霄。</p><p class="ql-block"> 住客们围坐了几圈,乐意免费欣赏。</p><p class="ql-block"> 我对唱戏兴趣一般。稍后,独自到轿顶山庄的大院内看看,原来这里人满车满,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轿顶山庄是轿顶山景区最大的宾馆,接待规格高,设施齐全,也是轿顶山景区小赵总的办公场所。院外的平台上,布置了各种健身嚣材,男男女女,正在健身漫谈。崖下沟中就是中湖山庄,灯火灿烂,远望侯兆川及川西走廊后庄村一带,更是灯火一片。</p><p class="ql-block"> 信歩来到抗战时期老党员宋守春故居,他家早二十年前就办起了农家乐,我曾来多次住过,并与宋老前辈彻夜交谈,方知晓我父亲侯文成当年在轿顶山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的许多往事。现在,宋老前辈“走”了几年了,农家乐进行了扩建,西屋盖了二层楼,堂屋变老式旧居为二层楼房,东屋没动,东屋顶上的凉棚上,游客们正在喝酒聊天。轻轻呼唤主人,无人回应,想必主人正忙着什么事去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依林山庄,已近晚十点,拉弦的,吹笛的,唱戏的,兴致不减,只是听客少了许多。一身疲惫慢慢袭上身来。</p><p class="ql-block"> 十点一刻,演唱会结束,韩长录准备了一桌夜餐,我看时间已晚,休息要紧,也顾不得吃了。</p> <p class="ql-block"> <i>中原第一特大玻璃桥</i></p> <p class="ql-block"> <i>南天门 刘秀城门与观景台</i></p> <p class="ql-block"><i>轿顶山地质博物馆 与 红色抗战实物纪念馆</i></p> <p class="ql-block">  第三日一大早,我们二人驱车游览了号称中原第一玻璃桥,登南天门一二三号观景台,参观了轿顶山地质博物馆,又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即红色抗战实物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方知,轿顶山山区,是中共辉县南太行山(侯兆川一带)抗日根据地腹地,是抗日根据地老区和解放区老区。抗战初期,由王云清、李谦恭、赵霖、洪立、牛毅、郭川、侯文成等人在后庄、沙窑一带,开创建立起了辉县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中共辉县县委、区委,县、区政府和地方武装,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篇章。老区人民为抗战斗争与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轿顶山一带的南太行山区人民,历来有抵抗外族侵略的光荣传统。</p><p class="ql-block"> 古代有抗金史,近代有抗日史。</p><p class="ql-block"> 每当想起这些为民族生存而战的民族英雄们,不由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每当看到红色纪念馆内那些参加抗战的老干部老战士一张张刚毅的面孔,就会陷入深思:他们为国为民为党奋斗一生,不惜牺牲生命,为的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再看看眼前在轿顶山景区消夏纳凉,登山健身,载歌载舞,幸福生活着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村民们安居乐业,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发展副业致富,有的盖起了崭新的楼房,办起了农家乐,山区又通上了公路,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已经告别了贫困。</p><p class="ql-block"> 当年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斗为了什么?为了现在的后人们过上了这样幸福自由的美好生活,这难道不正是最标准的答案吗?谁又会说不是呢?</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每一个幸福生活着的人们,应该珍惜幸福来之不易!学习、继承先辈们的革命奋斗精神,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民族独立复兴,人民当家作主,共享文明生活,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以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为主和个人私有制三者相结合的所有制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为了使人民(包括绝大多数的劳动群众)过上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正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社会主义事业,是大爱,她使人类绝大多数人获得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共产主义事业,是博爱,她使人类共同获得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开创出了崭新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正在恢复和继承、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肃贪反腐正在进行时,并永远在路上,一个立党为公的党政干部队伍正在建设重塑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正在企图围堵崛起的东方大国,“贸易战”还在激烈进行中,民族复兴大业,脱贫攻坚事业,护国强军建设,建设成为伟大富强社会主义祖国的宏伟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 事成于勤而败于嬉。</p><p class="ql-block">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事业是最伟大的事业,她的建立与发展是个全新的过程。70年来,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三四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的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我们的基础还不稳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还在艰难探索之中前行着,仍未取得决定性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i>轿顶山观日出</i></p> <p class="ql-block">  一轮朝阳,正从东方升起,她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中国人民创造幸福而美好生活的思想光辉,必将普照中华大地。</p><p class="ql-block">轿顶山又添新景,请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i>新晋高速 轿顶山段 三层高架桥 雄姿</i></p> <p class="ql-block"><i>新晋高速 轿顶山段 小视频 </i></p>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1日,新晋高速公路(从新乡到山西陵川县王莽岭)和范辉高速公路(从范县、鹤壁在轿顶山脚下的新庄村东汇入新晋高速)正式通车,穿过号称世界第一长的韩口螺旋隧道等共10条隧道组成的隧道群和6座特大高架桥,穿绕盘旋轿顶山两圈半,爬高一千余米,使从河南新乡到达山西陵川的行程,由原来的两三个小时缩短为40分钟,成为晋东南与新乡之间一条最便捷通道,中间上范辉高速又可直达鹤壁、范县,沿途又与太行山旅游高速、荷宝高速、京珠澳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同时,为轿顶山景区(铁打寨)增添了无以伦比的壮观新景象和视觉盛宴,使参观者无不惊叹!</p><p class="ql-block">更为轿顶山景区的旅游业打开了方便之门,从国内任何方向上高速公路来到侯兆川的万仙山站下去,沿景观大道10多分钟就可到达轿顶山景区大门,也可继续沿新晋高速直接领略轿顶山“云端天路”洞连桥、桥连洞的壮观景色。</p><p class="ql-block">轿顶山上的金牛寺服务区旁的高速出口已经预留好了,待修好后,可以直接进入轿顶山和万仙山景区腹地了。</p><p class="ql-block"><i>如果你有兴趣,请看本人录制的新晋高速山区段全程视频(32分钟时长),需要点耐心哟。</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