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桂林山水(作者老舍)</h3><h3>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h3><h3>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h3><h3>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h3><h3>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h3><h3> </h3> <h3>Day1:小学课本上学过《桂林山水》,我当年中考时曾报考幼师,记得才艺考试我朗诵的就是这篇老舍先生的散文《桂林山水》。后来我上了一中,没能当上老师。今天十五岁的侄儿也刚好中考毕业,我们带着他做一次毕业旅行。早上8点40分从孝感火车站出发,旅行社订的是卧铺,k字头的绿皮车,好慢。坐了高铁和动车再来坐卧铺,感觉好像是隔了年代。车走了一天,旅途中碰到一对从河北邯郸来的老夫妻,还有一家从北京过来的三口之家,小男孩约摸十岁左右。火车每个小站都停,当又启动时,车身卡兹卡兹晃悠,小男孩说“火车又在抽搐了”,引得一车的大人笑起来。旅途是愉快的,我也抽空读完了小说《熔炉》。</h3> <h3>本次的导游苏阿妹,来自广西北海。她告诉我们这边称呼好朋友为狗肉。</h3> <h3>Day2:传说中的桂林城徽——象山,果然名不虚传。导游说,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到象山,品尝了象山洞藏的桂林美酒,甚是赞叹。其实中国的美景,不用外国元首评价,它也是甲天下之美名远扬。</h3> <h3>看到了邮政打卡所在地,象山主题邮局。</h3> <h3>桂林阳朔,世外桃园。以陶渊明先生《桃花源记》为原型,在燕子山打造的一处盛世美景。</h3> <h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此世外桃园不能没有爱情?</h3> <h3>古东可以攀爬的瀑布,于这样盛夏的暑期,来个亲水之戏,实在是惬意。</h3> <h3>爬完瀑布,坐溜索下山来。听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腾云驾雾的感觉。</h3> <h3>美食美景,并驾齐驱。第二天的夜晚,邂逅一场桂林千古情的观影。</h3> <h3>啤酒鱼,鲜嫩可口,泡上鱼汤可多吃碗米饭。</h3> <h3>晚上赶赴7点半的这场桂林千古情专场演出。由黄巧灵导演的四大千古情之一:丽江千古情、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实景演出,气势恢宏。</h3> <h3>刘三姐,大榕树。阿牛哥,把情定。</h3> <h3>Day3:第三天早上睡了个懒觉 9点半才出发。上午游银子岩。</h3> <h3>经过千万年的生长,才形成这样美轮美奂的绝景。说是游了银子岩,一生不缺钱。</h3> <h3>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美景看不够。风景如画的漓江段面上有48处标志性的景观。其中20元人民币背景图也取自漓江。最为标志性的美景——九马画山堪称奇迹。据说敬爱的周总理,五十年代来漓江,一下子就数出了九匹马。</h3> <h3>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h3><h3> 看着眼前的美景,我心里默诵着少时课文里学过的片段。不知侄儿心里也在默诵没有?人说百闻不如一见,当心中的美景与眼前的实景交相辉映时,那份震撼与激动无与伦比。</h3> <h3>天蓝水清,山奇景美。人在画中,山水包容,其乐无穷。</h3> <h3>Day4:上午回到桂林市区,吃了桂林米粉。去到刘三姐大观园。来了桂林,就要学会对山歌。</h3> <h3>壮族的火盆舞,围成一圈跳起来。</h3> <h3>80岁的壮族阿婆,一头乌发还绣着花。据说是阿婆常用头上的银梳子梳头保养有方,才长寿。</h3> <h3>电影《刘三姐》中是有个地主老财莫老爷的,俺家莫先生来莫府门前认个门。</h3> <h3>日月双塔,是最后的一站。</h3> <h3>日月双塔是相连的,在水下通过甬道连接,从月塔走过水下甬道到日塔,日塔上还安有电梯 。双塔位于桂林市区的中轴线,也是桂林的地脉和灵气所在。相传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回来后藏经所在。</h3> <h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h3><h3>苏导在导游词中应用这句时政名言。</h3> <h3>四天的桂林之旅结束了。桂林山水的印象长存于心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桂林人守着这份大自然的无价馈赠,世代相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