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队的故事

徐新卫

<h1></h1><h1><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167efb"><b> 刑警队的故事</b></font></h1><h1><font color="#010101">题记:</font></h1><font color="#010101">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走出大学门,走进了公安门,来到了新疆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工作。报到的那天人事科的同志见新来一名大学生,很是尊重。征询我希望到那个部门工作,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刑警队。人事科的同志笑了起来,问我为何选择刑侦工作?我慷慨激昂地说:干公安吗!就要侦查破案。实则是我羡慕那一身警服,上白下蓝的警服,闪亮的国徽,鲜红的领章,很是精神威武。当时只有刑警、派出所和交警配发警服,其他部门只有公用警服。人事科的同志说道:我们原打算分配你到秘书科工作。这样吧!我将你的意愿汇报局长,然后答复你。<br></font><font color="#010101">  不久,人事科通知我到刑警队报到。那一年我二十一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刑警队四年多的经历,对一个初入社会的我,可谓是人生的历练,见证了人性的真、善、美、丑,培养了我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了我对错综复杂案件的甄别能力,满足了我破案后的那一份喜悦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刑警队这个团队精神,桀骜不驯的鲜活个性,对事业拼搏和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警四十余年,如今赋闲,每当我回忆刑警队的生活,仍怀念刑警那激情澎湃的岁月。</font> <h1> <b><font color="#167efb">一、黄队候导</font></b></h1><h3> 我们的队长是黄朝栋,指导员侯进明。说来你有些不信,二人性格气质和处事风格俊然不同。黄队中等身材,瘦小赢懦,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温文尔雅,一副文人的气质。处事不紧不慢,有条有理,与想象的刑警队长,魁梧干练并不相符。黄队实际上是一名多年从事侦查工作的老刑警,老谋深算,有着丰富的刑侦破案工作经验。眼镜背后你不知他的喜怒哀乐,慎思谋略。</h3><h3> 候导则是一米九大高个,复转军人,声如洪钟,处事雷厉风行,一副军人做派。更绝的是开会讲话套路颇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以讲两三个小时。属于哪种“刀子嘴”,“能说会道”之人。他批评教育(挖苦)起人来,不近人情,刀刀锋利。而且你只有听他训斥的份,没有丝毫分辨的机会。初次来刑警队办事的人,多以为候导是队长,黄队是指导员呢!</h3><h3> 他们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工作办法点子多。工作要求严厉刻板,通融协调不够,高雅的说法是领导艺术,通俗的讲是缺少“人情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智商有余,情商不足。记得我初次到刑警队工作时,内勤是女同志管峰云。管峰云家有哺乳的小孩,经常有病,她要请假照顾孩子,影响工作。为此常常遭到候导的批评训斥。有好几次我看到管峰云暗自哭泣流泪。不久,管峰云就离开了刑警队,到法院工作了。(管峰云后来任克拉玛依市检察院检察长)。</h3><h3> 一年后,黄队调走,候任队长,再后来居满尚又任我的队长,刑警四年,三任队长。</h3><h3> 我们刑警队的人私下里叫黄队为“眼镜” ,称呼候导为“候大个”。当然只是背地里叫,当着他们面我们是不敢造次的 ,其实黄队和候导早就知道我们给他俩起了绰号。</h3><h3> 在这样的队长和指导员手下做事,自然是小心办案,谨慎处事。当然强将手下无弱兵,我们刑警队在全疆破案名列前茅,也是全局的一面先进旗帜。</h3> <h1> <b><font color="#167efb">二、刑警逸事</font></b></h1><h3></h3><h3> 七十年代,我们全局也就是百十来号人 ,刑警队有十七八个人,最多的时候有二十余人。我们刑警队多是二十几岁小伙姑娘,正是恰青春少年,挥之方遒的年龄,人员组成有复转军人,有基层工厂调来的,有从局里抽调的,多为骨干。那个时代的人对待工作可谓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没有白天黑夜,常常是以队为家,全身心投入到侦查破案中,大家在工作中你追我赶,深怕落后。涌现出许多职业能手,如“反扒窃能手”、“破案能手”、“跟踪能手”、“审讯高手”……等等。</h3><h3> 刑警队同志间爱起诨名绰号,如袁玉敬同志的绰号“袁大头”、吉春和同志的绰号“鸡娃子”、蒋中耀同志的绰号“老蒋”、“蒋中正“(蒋介石),赵德军同志的绰号是“土逼”……等等,至于这些绰号诨名的缘由,无从考证,亦非贬义,我想其中包涵着同志间的和谐关系和爱意吧!</h3><h3> 这里我要讲讲袁玉敬“袁大头”和蒋中耀“老蒋”的故事。</h3> <h3>  <font color="#167efb">先说说“老蒋”抓小偷。</font></h3><h3> “老蒋”湖南人,七八年“老转”(复转军人),八零年调到公安局刑警队工作。“老蒋”一米八的个头,人憨厚朴实,一口湖南老家乡音,口头禅“娘希匹” 。他年长我们几岁,又因他的名字蒋中耀,同蒋中正(蒋介石)相差一字,故而我们尊他为“老蒋”,有时也叫他“蒋中正”。本名蒋中耀反而没有人叫了。</h3><h3> 七八十年代,我们的生活很贫困,物资匮乏。但是,不知何故小偷却很多,扒窃案件时有发生,而且发案率很高。记得有一位犯罪心理家说过:“精神文明越高,物质生活越丰富,犯罪率就越低。”有道是:“仓廪足而知礼仪”,”穷山恶水出刁民。”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那时四类案件高发,既强奸、抢劫、杀人和盗窃。现在这四类案件已经下降了很多。刑警的工作也由打击破案,转变为防范和基础工作,以及信息化数据建设了。</h3><h3> 扒窃案件作案者多为无业游民流浪人员和未成年少年。为打击扒窃案件,刑警队专门成立了反扒窃小组,“老蒋”任反扒窃小组组长,他带领组员,身着便装,混迹于车站,商场。常年的反扒窃,使得“老蒋”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他能够分辨出哪个是小偷,哪个是惯犯,哪个是初犯。在小偷伸手作案时,现场擒获。一年下来破获几十起扒窃案件,现场抓获数十个“小偷”和扒窃犯罪嫌疑人。有利的打击了扒窃案件高发,维护了正常社会秩序和人民的财产安全。由于“老蒋”反扒窃工作突出,局里授予他“反扒窃能手”称号。</h3><h3> “老蒋”后来任克拉玛依区公安分局局长,随着职务的升迁,思想的脱变,一味追求金钱物质,贪图女色享乐,最终触犯了法律。此为后话,暂且不表。</h3> <h3><font color="#167efb"> 再讲讲“袁大头”的故事。</font></h3><h3> “袁大头”,本名袁玉敬,因他的头比较大,姓袁,故而被队友戏称为“袁大头”。他原先在石油部门采油厂工作,后调到公安局刑警队。土生土长新疆克拉玛依人。也许他头大脑容量比常人多,“袁大头”思维敏捷,头脑机灵,处事胆大心细,说话诙谐幽默。虽然是新疆人却能够说一口纯正的河南、四川话。闲暇之余时常用河南,四川方言说一些段子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h3><h3> 审讯河南、四川籍犯罪嫌疑人时,他会用方言审问。为消除犯罪嫌疑人顾虑,时不时穿插一两句河南四川谚语,或当地一些笑话,依次来缓解犯罪嫌疑人紧张和压力。他的审讯,审讯者与被被审讯者人格是平等的,如同谈心。不知不觉中犯罪嫌疑人交待犯罪事实,认罪伏法。遇到狡诈恶徒,他会适时抛出证人、证言和证据,攻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h3><h3> 审讯是一门学科,既要掌握犯罪学,又要懂得犯罪心理学。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来提高审讯艺术。而袁玉敬的审讯艺术,源于刻苦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因而他多次被授予“审讯高手”和“破案能手”。</h3><h3> 袁玉敬还写的一手漂亮汉字,楷书行书,工整娟秀。过去没有电脑的时代,刑警的调查记录、讯问笔录、结案报告、现场图绘制等案宗材料多是人工书写。袁玉敬制作的《讯问笔录》语句流畅,记录详尽,字迹秀美,卷面整洁,如同字帖。</h3><h3> 字如同人的门面,正所谓“见字如面”。写的一手好字,不仅仅有利于工作,更使人对你刮目相看。记得我到刑警队报到那天,指导员侯进明让我写几个字给他看,那时我写的字很难看,从候导表情中明显地感觉他不满意。当时我一脸懵态。自此后,练习写字。现在虽然没有袁玉敬字写的好,但还算工整。现在我们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电脑手机信息化时代。似乎书法已经成为过去,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却倒退了许多。</h3><h3> 袁玉敬后来历任市公安局局长,法院院长和检察院书记。</h3> <h1> <b><font color="#167efb">三、刑警队里的爱情故事</font></b></h1><h3></h3><h3> 那时我们刑警队里除了队长指导员和几位78年复转军人有家室外,我们多为未婚青年,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自然演绎了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h3><h3> 文工团女演员康艳丽调到局里工作,此女子性格开朗活泼,对异性的追求大胆而又热烈。她爱慕我们刑警队的袁玉敬,向其主动表白了她的爱意,却遭到了袁玉敬拒绝,她不是袁玉敬喜欢的类型女性。康艳丽并不气馁,频频送去秋波,通过领导撮合,还写了一封长长的充满柔情爱意的情书。不知何故,情书遗落,被刑警队的同事捡到。一时间,在全局传开,袁玉敬很尴尬,康艳丽却落落大方,向大家公开了她对袁玉敬的追求,并通过局长对袁施加影响。然而,她们未修到前世姻缘,这段爱情只是戈壁滩烤火,一头热。</h3><h3> 刑警队有五名少数民族刑警;阿布拉江,艾比布,伊德列斯,乌拉孜别克和阿孜古丽。当时阿布拉江和乌拉孜别克同志已经成家有妻室。艾比布、伊德列斯和阿孜古丽是未婚青年。她们三人都在部队服过役,先后由人民解放军转业到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刑警队工作。阿孜古丽曾是部队文工团演员,正如她的名字一样人长的像美丽花儿,(维吾尔语,古丽是花,阿孜是稀有,阿孜古丽,汉语翻译过来是“珍贵的花”。)阿孜古丽,窈窕的身段、白净的肌肤,含情脉脉的大眼睛和那笑起来深深的酒窝。引起无数男士的驻足回眸。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阿孜依古丽的到来,犹如仙女下凡来到我们刑警队。给严肃紧张的刑警队带来了愉悦和欢笑。同时也吸引着艾比布和伊德列斯两位英俊青年。</h3><h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艾比布和伊德列斯同时向阿孜古丽发起“爱”的攻击。由于文化素养、经历和性格的不同,两人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艾比布内敛含蓄,在语言和行为上向阿孜古丽传递爱慕之意。伊德列斯则率直坦诚,正面向阿孜古丽发起爱的攻击和追求。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最终他们没有能够成眷属。刑警队的同事们为之感到惋惜。</h3><h3> 爱与被爱是一种幸福,虽然没有姻缘,携手成婚,我们都应该珍惜那一份情感。  </h3> <h3><font color="#333333"> 在刑警队,我也收获了爱情。</font></h3><h3> 一日我们接到报案,一住户人家被盗,我和同事前往现场勘察。被盗的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妇,被盗的财物有一对金戒指,一个金项链和6000多元现金。七十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物。失主的焦虑,急切和期盼是可想而知了。故而,失主的父母及其兄弟姐妹都聚集在失主家。他们很关心案件的侦破。大家七嘴八舌地向我们提供了不少线索。在询问、调查中我注意到一年轻姑娘,面容娇妍,举止典雅,文静贤淑,犹如一朵初开的玫瑰。青春初始的我深深地被她吸引了,爱慕之心喷燃而动。事后了解到那姑娘是失主的妹妹,年芳二十,在石油管理局供职。</h3><h3> 嗣后,在侦破这起案件中,我时常利用调查案件的机会接近姑娘,由初识到相识,由相识到相爱,逐步建立了感情和爱情。最终这名姑娘就成了我的妻子。当然,她姐姐被盗的案件也顺利告破了,否则,她也不会同意她妹妹嫁与我。</h3><h3> 这段邂逅姻缘也成了我们刑警的一段佳话,传播于公安局、刑警队和朋友中。同事们调侃说:什么是“一见钟情”,“英雄救美”,这才是现实版的“一见钟情”,“英雄救美”。我们俩也不避讳,颇感幸福。</h3><h3>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世界很大,时间很快,记得停下来,喝杯茶吧!没有什么,只是月亮等我们。没有什么,只是新茶等故人。没有什么,只是岁月等春风,山河等古今”。岁月的风霜染白了我们的鬓角,青春的身影渐行渐远,然而一颗年轻心却在激情彭拜着。   </h3><h3> 夕阳下,携着老伴的手,听着涛声,漫步于海滨沙滩。黄昏时,披着落日的余晖,畅想着余年的美好的时光。月枝头,鸡鸣犬吠中闲话着流年碎影。朝阳起,一杯热奶,临窗眺望海天一色。月儿圆,几碟小菜,斟一壶老酒,与君共饮于黄昏月下。一回忆那年、那月、那日、那情、那事,那不能够忘记过去时光……。</h3> <h1> <font color="#167efb"> <b> 四、难忘的两次任务</b></font></h1><h3></h3><h3> 1980年我们侦破一起作案三年,采取蒙面、化妆等手段,手持匕首,夜静人稀时实施犯罪的张宏伟。该犯先后作案32起,强奸妇女21人,刺伤女性5人。</h3><h3> 同年6月张宏伟被判处死刑。我接受押赴刑场执行死刑的任务。那个年月案犯执行死刑前,要游街示众。长长的卡车队伍,层层围观的群众,我们押着案犯在大街小巷周游一圈来到刑场。执行枪毙任务是武警战士。当宣布死刑,立即执行的命令后,法医在案犯的后背心脏部位画了一个圈,武警战士朝着画的圈开了枪。也许是武警紧张,也许张宏伟命硬,这一枪并没有致命,摇摇晃晃他似乎要站起来,武警随后又补了一枪,张宏伟才毙命倒下。</h3><h3>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枪毙人,而且近在咫尺。电影中刑场枪毙人的场景真实的再现眼前。枪声、挣扎、毙命、生命终结。目睹此场景我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对于那些被他强奸的女性而言,张宏伟罪该万死,而对于只有二十三岁,青春年华的张宏伟,我又惋惜他短暂的生命。上苍赋予我们美好鲜活的生命,罪恶却把他们打入幽暗污秽的地狱。</h3><h3> 1981年冬,经侦查,逃逸两年多的抢劫杀人嫌疑犯贾一林,潜回河南偃师东石罢村。我奉命和刑警队的同志前去缉拿。</h3><h3> 缉捕的那一天,正赶上贾一林成婚,举办婚礼,贾一林家的院落挤满了村民和宾客。婚礼现场上抓捕,我们一怕引起贾的亲属以及村民的围攻,引发不必要的群体事件,二怕婚礼上不抓,一旦走漏了风声贾一林逃跑。另外处于人性化考虑,婚礼现场缉拿,这个婚宴还怎么进行下去呢!</h3><h3> 经过缜密的研究,我们决定待婚礼结束后实施抓捕。在当地公安局,村支书的配合下,我们在贾一林家四周布置便衣,婚礼现场安排人员严密监控贾一林的一举一动。</h3><h3> 河南的冬天,并不比新疆的冬天暖和多少,寒风湿冷,冻得我们瑟瑟发抖。我们饿着肚子在外面守候了七八个小时。终于婚礼结束,宾客散尽。而此时的贾一林已经是酩酊大醉,还沉浸在美梦之中。</h3><h3> 我们成功的缉捕抢劫杀人嫌疑犯贾一林。此时已经是张灯时分,天空飘来雪花,迎着风雪,我们押着贾一林踏上路程。</h3><h3> 夜幕下,传来几声狗叫,望着远去的村落,我在想新娘如何度过这新婚之夜,鲜红的喜字下,她一定会掩面流下悲伤的泪水……。</h3><h3> 我在刑警队经历的案件和接受的任务不知有多少,之所以对这两次任务记忆犹新,难以忘却。是我对人生的意义,人性、犯罪、悲喜和死亡,有了更深的认识。</h3> <h1><b><font color="#167efb"> 五、照片里的人生</font></b></h1><h3></h3><h3> 一张黑白老照片摆在我面前,那是我们刑警队全体队员四十年前的合影。</h3><h3> 他们是黄朝栋、侯进明、袁玉敬、赵德军、崔树林、孙新科、蒋中耀、吉春和、段跟喜、陆照金、秦天明、杨永胜、阿布拉江、伊得列斯、艾比布、乌拉孜别克、王克明、邢克,金万秀、阿孜古丽和我。二十一人中先后有人因工作和其他原因调离了公安队伍。吾拉孜别克和吉春和英年早逝(病故),杨永胜因公殉职。1980年夏,杨永胜同志受命去一百公里以外独山子区,核查一起案件的线索。那天他搭乘一辆油罐车前往独山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车辆侧翻,杨永胜被甩出车外,不幸罹难。时年25岁。现在我们都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退休颐养天年。</h3><h3> 刑警队是磨炼人意志的地方,也是培养干部的摇篮。刑警出身,走上领导岗位不少,照片中有厅级干部四人,处级八人,以及科级数人。其中有两人担任过市公安局局长(袁玉敬、崔树林),三人任市检察院和法院,检察长,院长,书记(袁玉敬、赵德军、孙新科)。</h3><h3> 人生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不应该以职务的高低衡量人生的成就和价值。但是,对未来的梦想,事业的追求,拼搏和奋斗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奋斗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h3><h3> 大浪淘沙,在追梦的路上,有些人努力奋斗事业有成,有些人碌碌无为,一世无成,更有人禁不住金钱、物质、女色和利益的诱惑,堕落犯罪。照片中有一名厅级领导赵德军,一名处级干部蒋中耀,因为触犯法律,而成为阶下囚。</h3><h3>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看着泛黄的照片,感叹人生的变迁。回忆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葱年华奉献给了公安事业。</h3><h3> 岁月静好,往事越千年,不经感慨万千。起笔书怀,是为感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