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武装三连参加全军野营拉练五十周年

老武

<h3>  1970年11月24日,毛主席发出了“11.24”批示。全文如下:</h3><h3> 林彪同志:此件可阅,我看很好,请你与黄永胜同志商量一下,全军是否利用冬季,实行长途野营训练一次。每个军区(或不分批),每批两个月,实行官兵团结,军民团结,三支两军者不在内。但大、中、小学(高年纪)学生是否可利用寒假也可以实行野营训练一个月。工厂是否可以抽调少数工人(例如四分之一,但生产不能减少)进行野营练习,请与中央各同志一商。</h3><h3> 毛 泽 东</h3><h3> 十一月二十四日</h3><h3> 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的“11.24”批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决定战备值班部队实行长途野营训练,要求每个师临时组建一个拉练团(营的规模),在本师未来的作战区域内进行长途野营拉练,目的是熟悉地形,锻炼部队,检验部队的实战经验和作战能力。拉练是指离开驻地,在长途行军和野营过程中,按实战要求进行训练。</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兵</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三师由18团、20团、21团各派出一个步兵连,19团派出一个机炮连和一个女话务班组成拉练</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拉练团的指挥机关由三师司令部派员组成,三师副参谋长王培均担任团长,拉练团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300部队。</span><br></h3><h3> 武装三连荣幸地被团首长指定代表21团参加拉练,团首长非常重视这次军事行动,命令团司、政、后机关组成“传帮带”领导小组随行,负责<span style="line-height: 1.8;">指挥、协调和落实后勤保障等工作。组长由团作训股长李尚树担任,组员有作训参谋张荣新、军务参谋朱德坤、政治部干事董世明和后勤助理张玉舒。连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00部队211分队,这是武装三连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授予部队番号。</span></h3><h3> 连队在元旦前就进入了有条不紊的准备状态,全连人员进行了调整,任命了新的连领导,重新调整了战斗序列。连队战士们做了体检,防备途中意外,有18名战士因伤病和身体不适应离队,还有近20名战士因各种原因调离连队。连队员额不足,其他武装连队派来观摩陪练的干部战士临时插班补充缺员,全连合计136人,加上“传帮带”小组5人,共计141人。</h3><h3> 拉练时连干部: 连长李清树、指导员牛占海、副连长:宋文刚、副指导员白世勋。</h3><h3> 在正式拉练前,连队进行了行走训练,在各种地形上走了二十多天,每天路程从四十多里地逐步增加到八十里左右。每人负重40斤以内,包括枪支装备14斤,干粮袋里装大米8斤,行李和生活学习用品15斤左右。</h3><h3> 71年2月3日是大年初八,连队正式出发。一共经历38天,步行经过3市6县,行程1200里,当时叫做千里野营拉练,途中穿插各种训练和演习。</h3><h3> 当天早7点多钟,全连分乘四辆敞篷汽车从团司令部门前出发时,团首长悉数相送,预祝战士们出征顺利,凯旋而归。中午到宝清县万隆村午餐,饭后到万金山拜谒珍宝岛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全连指战员在墓前宣誓:继承烈士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晚五点多钟到达双鸭山市安邦公社双盛大队宿营。</h3><h3> 各团参加拉练的连队在这里集结。2月5日集结完毕,第二天5点起床,6点出发,8点拉练团到达集贤县城(福利屯)夹信子大队。三师拉练部队(300部队)在这里举行誓师大会,师首长讲话,鼓励战士们要不畏艰险,胜利完成任务。师宣传队为战士们壮行演出,博得掌声阵阵。会前,师宣传队教战士们学唱歌曲《野营拉练好》,歌词中“顶风冒雪吃大苦,爬山涉水耐大劳”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即将开始的征程中的艰苦意境。</h3><h3> 六百多人的拉练队伍全副武装集中在一起,蔚为壮观。各连排列整齐,精神抖擞,互相拉歌,歌声此起彼伏,互相较劲。不是较量哪个连队唱的好,而是看谁的嗓门儿高,都直着脖子喊歌,比的是气势,暗中较量的是看哪个连队没有掉队的,哪个连队战斗力强。武装三连战士们喜欢唱《铁道兵之歌》:背起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抢,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啊!你要问我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几句歌词形象地表达了当时战士们的生活,一年多来,他们就是一个背包一支枪,从珍宝岛前线到后方,哪里需要到哪里去,这又走向了千里野营拉练的训练场,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武装三连是经过珍宝岛前线艰苦生活磨练的连队,战斗力旺盛,求胜欲望强烈,战士们要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全力以赴,以优益的成绩表现出21团武装连队的强悍。</h3><h3> 千里野营拉练活动主要就是走,从一个宿营地走到另一个宿营地,每天都一样,区别就是有时晚间走,有时白天走。每天行军里程不一样,或多或少。白天行军基本上是早6点吹起床号,每班去两人打饭,饭盆向老乡借。住宿前要弄清楚炊事班所在位置,要不满街找会耽误时间。吃饭动作要快,十几分钟结束,这是基本功,尽量吃饱,剩饭捏成团,放挎包里,预备途中饿了啃。途中渴了吃雪、啃冰。6.30集合,连长宣布行军命令,内容包括行军路线、里程、午饭地点、住宿地、注意事项,然后出发。</h3><h3> 晚间宿营都是以班为单位借住在老乡家,走到哪,住到哪。老乡家大都是东西屋,南北炕,战士们都是住北炕。老乡们把炕烧的都挺热乎,有的老乡在战士们睡着后,还把战士们的衣裤鞋袜烤干爽。老乡家的境况也不相同,好些的在南炕前面挂一个步帘子遮挡,差些的一目了然。火炕上没有褥子,一大家子老少都挨排睡在炕席上,小娃娃拉尿也在上面,也不擦,小狗上炕舔个干净。有时候能看见早起的老乡家人后背上的炕席印儿,据说是穿衣服睡觉,衣服破的快,浪费。</h3><h3> 战士们和老乡相处的都很好,有时要在老乡家住几天,混熟了,就用伙食饭和老乡换粘豆包吃,或用钱买来吃,尝尝鲜,解解馋。每到宿营地,战士们都主动帮老乡干些活,扫院子、挑水、打扫便所是常干的。</h3><h3> </h3><h3> </h3><h3> </h3> <h3>  下图为拉练途中,在佳木斯市刘英俊烈士雕像前合影。</h3> <h3>  每天出发时,战士们对每天的行军里程最为关心,如果宣布为60里以下,都很轻松,60里以上就得攒点劲儿,不定半道会出现什么演习科目,没有力气会跟不上,部队不会因某个战士掉队而停下来等你。正常行军是以每小时8里地速度行进,急行军就跟小跑一样。机枪班的战士负重最多,一挺轻机枪19.5斤,空弹盘每个3.9斤,4个弹盘。正射手扛机枪,副射手背弹盘,互相交换。王继顺、马丕业、修正平、李培林都是机枪兵,都是好体格。</h3><h3> 东北农村到处都是皑皑白雪,战士们或在乡村公路,或在田间小道,或在森林里,或在大雪覆盖的农田里行走,有时也穿过城市。处处白雪反射阳光刺眼,为防雪盲得时常闭眼睛走一会儿,有的在眼睛上贴上彩色糖纸。</h3><h3> 在雪地里行走是门技术,有时雪厚过膝,雪下面田埂高低不平,有时路面光滑如镜,这些都需要脚掌、脚跟、脚尖的着力点分别使劲,防止摔倒。踩在前面的脚窝里走省力些,尽量跟上前面步伐,每个人间距多出一步,后面的人就得小跑一阵子。尖兵最辛苦,在雪地里趟出道来,还得在岔路口、桥梁等地放哨,待部队通过后再撵上去。</h3><h3> 在行军路上,脚底打泡、出汗、摔伤冻伤、掉队是随时会发生的。脚底打泡会使走路付出更大的力气,很痛苦。鞋和袜子是脚接触地面的媒介,很关键。战士大多穿的都是单农田鞋,轻便透气,不停歇的走,感觉不到冻脚。休息或到了住地换上棉鞋,干爽袜子,防止冻伤。走长路不能穿新袜子和新洗的袜子,磨脚。好多战士的袜子从训练时就没洗过,袜底上形成一层脚丫泥,使脚底和袜子的摩擦力减小,不易打泡。长时间不洗,一脱袜子,那个味儿呀!董世明和李大忠脚底打泡了,走路一瘸一拐的。李大忠狠狠心把水泡剪去了,走路更瘸了。</h3><h3> 出汗不可避免,每天睁开眼睛就走,一直到天黑,汗水湿透衣服裤子,冷风一吹,裤子外面结一层白霜,一拍“啪啪”响。有的就把塑料布贴身上再穿衣服,可汗水蒸发不出去,流到裤子里面,也解决不了问题,湿透的衣服象铁板一样贴在身上,冰凉。汗水湿透衣服只有靠自己调理克服。</h3><h3> 天冷路滑容易摔倒,身上负重会造成二次伤害。董珠宝脚下一滑,一个趔趄摔倒了,手着地的时候,横在背包上的步枪滑了下来,枪托砸在右手食指上,疼痛难当,大家劝他退出拉练,他不答应,经处理后,吊着一只胳膊,完成拉练。</h3><h3> 19团那个女话务班,在队伍里很引人注目。长时间的行军累的她们筋疲力尽,步履沉重,很少见她们说话。时常见到她们放下背包,走出队列几步,在雪地上围成一个圈,战士们从边上走过,有的还搭讪,要不要帮忙,遭到白眼训斥。刚开始,战士们不知道是咋回事,后来知道了,她们在方便,帮不上忙。茫茫雪原没有遮挡,她们只好采取这种方法,真是难为了她们。</h3><h3> 通讯员乜德祥和司号员刘振涛每人骑一匹高头大马,枣红色,马精神人骑在上面更精神,跑起来呼呼生风。没几天司号员的马不跑了,病了。司号员把背包、军号,两面黄绿手旗挂在马背上,背着冲锋枪牵着马,走了一路。</h3><h3> 两面手旗是用于旗语联络的,白天行军看到远处其他部队就用旗语联络,通报彼此番号,行进方向等。每个排有两名旗语兵,战士们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旗语。</h3><h3> 连队组织了一个宣传鼓动小组,在风里雪里经常看见组长杨志广带着王滨生、修正平、李玉琳、张成杰站在路边,手里拿付竹板,一边呱哒着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但风大雪大听不清他们在喊些什么。</h3><h3>下图为行军路上,前一为陈玲生</h3> 下图为王滨生在做宣传鼓动。<h3><br></h3> <h3>下图为拉途中访贫问苦,接受阶级教育。站立者为班长吴景利</h3> <h3>下图为部队行军途中捡拾 柴火做饭用,不叨扰百姓。</h3> <h3>  2月25日,凌晨3点起床造饭,4点出发,经七台河城区、八道岗、中午11点到达桃山煤矿,行程60里地。午饭后休息。下午3点集合号声响起,连队集合,清点人数。连长宣布行军里程120里,演习科目长途奔袭。在行军路上,战士们喜欢的演习科目是防空,只要躺在地上,枪口对准天空就可以了,借机休息一会儿。最不喜欢的是追击和长途奔袭。上午已经走了60里,还有120里地,命令在明早7点以前走完全程,到达目的地。按每小时8里的行军速度,需要15个小时。</h3><h3> 出发不久,天就黑了下来,天上飘着雪花,全团各连紧紧地跟在一起,速度很快。前面的队伍要控制速度,后面的连队匆匆往前赶,很快队伍就乱了,各连队战士混在了一起,各个汗水湿透衣裤。队伍很快进入林区,山路更难走了。上坡时越走腰弯的越低,长时间的行军,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稍有点隐疾,这时候就会累出病来。</h3><h3> 平时夜行军时,晚上六、七点钟也该开饭了,今天已经过了饭口,还没见炊事班的影子。肚子开始咕噜,饥饿的滋味上来了。队伍的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10点多钟,看见炊事班的战士在路边招手,大家都饿疯了,赶紧吃饭。有其他连队的战士从边上路过,就用毛巾兜一下子米饭往嘴里添,太饿了,没人会制止他们,在战时见面分一半是规矩。打听一下,这里距离目的地还有大半路程。</h3><h3> 吃完饭,稍作休息,继续赶路。不能休息时间长了,浑身湿透,会感冒。下半夜,一路飘飘洒洒的雪花变成了鹅毛大雪,刮起了大烟泡。能见度极低,几米外就看不到人。大风刮的人透不过气来,只能侧身扛着风走。慢慢的困倦、疲劳、饥饿一并袭来。路边开始有躺在雪地里起不来的战士了。</h3><h3> 那个女步话班的几名战士在路边站着,表情紧张,显得无助的神情看着地上。一位女战士在地上躺着,闭着眼睛,任凭翻滚的雪花落在身上、脸上,一动不动,不知是死是活。大家默默地从边上走过去,无能为力,只能愿她能站起来,继续赶路。</h3><h3> 白世俊也耗尽了力气,趴在雪堆上不起来,嘴里嘟囔着:太累了,实在走不动了,打死也不走了。李芳斯等几个战士把他拽起来,拖着走,不能扔下他不管,风雪严寒会冻坏他。</h3><h3> 这时候,大家都已经耗尽了力气,全靠毅力在支撑了,两条腿象木棍一样僵硬,只是机械地迈步,浑身每一块肌肉、骨头都酸痛,连话都懒得说,腮帮子都疼,大脑反应迟钝。</h3><h3> 天亮了,四辆卡车从队伍中隆隆驶过,这是团收容队的车。从车后被风卷起来的篷布缝隙中看到,里面坐满了人,最后一辆车上,坐的是话务班的女战士们,她们茫然的望着路两边行走的战士,目光呆滞。</h3><h3> 早7点连队全体人员按时到达目的地——兵团32团团部(北兴农场场部)。战士们累得连解下背包的力气也没有了,就那么背着背包躺在雪地上,等待分配驻地。一会儿,来了一位女兵,操着一口蹩脚的南方口音告诉战士们:你们连的驻地在12连,离这里还有2里地。战士们听了谁都不起来,太累了,那位女兵拉拉这个,拽拽那个,连队领导也频频劝导,战士们才慢腾腾的爬起来,慢腾腾的迈动脚步,实在走不动了。</h3><h3> 最后2里地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驻地32团12连。12连给预备了早饭,每人啃了两个窝头,那窝头是凉的,比拳头大,拇指大一个眼,硬的象钢盔,战士们都饿疯了,不管不顾,就着咸菜,啃窝头喝稀粥,全连吃了300多个窝头,看得接待连队的炊事员直发愣,说:他们连队300人就餐,吃150个窝头,我们140人吃300多个窝头,没准备那么多,为应急把剩窝头都拿出来了,所以大多都是凉的。吃完饭,分配完宿舍,倒头就睡,一气睡了一天一夜。他们连续走了180里地,实在太累了。</h3><h3> 3月5日,全团拉练结束,300部队进行了总结,武装三连是唯一一个没有掉队和因伤病退出的连队,受到表扬。拉练团就地解散,各个连队走上回家路。</h3><h3> 武装三连又走了7天,回到了21团团部。司令部门前的路两边,挤满了欢迎的人群,武装三连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h3><h3><b> 武装三连千里野营拉练行程一览</b></h3><h3> 1971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八:早7点多,全连乘坐4辆敞篷汽车从团部出发,中午到宝清县万隆村午餐;饭后到万金山拜谒珍宝岛反修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全连指战员墓前宣誓;晚到双鸭山安邦公社双盛大队宿营。(全天车行400余里)</h3><h3> 2月4日:班排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帮助老乡打扫卫生,缸满院净。</h3><h3> 2月5日:上午,天天读、政治学习,待命;下午,各班自己准备晚餐;晚上,全连先忆苦后联欢。</h3><h3> 2月6日:早5点起床早饭,6点出发,8点到达集贤县城(福利屯)西北夹信子大队,三师拉练部队(300部队)举行誓师大会,师首长讲话、师宣传队壮行演出后,全团拉练从这里开始。经过精神屯到笔架山镇午餐;下午经笔架山农场七分场到集贤县新立屯宿营,晚上各班总结讲评。(80余里)</h3><h3> 2月7日:上午经太原村、太阳屯到太平镇午餐;下午经民乐、龙胜到桦川县永胜公社德庆大队宿营。(60余里)</h3><h3> 2月8日:全连休整,前一天德庆大队办公室失火烧毁,参加义务劳动,帮助维修,晚上全连大会,请当地贫农蔡大爷讲家史,班务会讨论。</h3><h3> 2月9日:上午经双合大队到佳木斯前进区31居民委午餐;下午经过佳木斯城区、西郊三合、四合,到红旗公社福山大队宿营。(80余里)</h3><h3> 2月10日:上午,全连班长会,班排讲用;下午,各排代表在全连讲用。</h3><h3> 2月11日:参观刘英俊烈士纪念馆,观看三合中学宣传队文艺演出;下午拉练到四合大队。(10余里)</h3><h3> 2月12日:早拉练(6里),上午请老贫农刘长胜做忆苦思甜报告;下午班忆、查;晚上全连点名。 </h3><h3> 2月13日:上午途径猴石山,进行抢占高地突击演习,敖其公社午餐;下午经永安、兴川一路拾柴到佳木斯西郊大来公社双龙大队宿营。(55里)</h3><h3> 2月14日:上午走山路,军事演习,西高峰午休;下午经高源到依兰县愚公公社宝泉大队宿营。(65里)</h3><h3> 2月15日:上午助民劳动刨粪;下午全连两忆三查动员大会;晚上军民联欢。</h3><h3> 2月16日:上午天天读,班讨论如何开展两忆三查;下午由愚公公社贫代会委员李和同志作忆苦报告;晚各班包饺子。</h3><h3> 2月17日:上午班忆苦;下午全连声讨大会,武装游行;晚看电影《海岸》。</h3><h3> 2月18日:到东山参观抗联青年战士的幼丘坟,进行阶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下午宋大娘忆苦。</h3><h3> 2月19日:上午四零火箭筒班介绍经验,班讨论找差距;下午全连控诉批判大会;晚上联欢。</h3><h3> 2月20日:经先锋、东杨树到桦南县土龙镇午休:下午经宏胜、合力、西袁家,全连分别在大胜大队和高家屯宿营。(70余里)</h3><h3> 2月21日:上午经大桦木岗午休;下午拉练路上军事演习;晚到电报大队宿营。(50余里)</h3><h3> 2月22日:上午班三查(查思想、查团结、查作风);下午休息;晚饭后夜间强行军,经德胜、恒太、双合……。(80余里)</h3><h3> 2月23日:早到勃利县吉兴公社永兴大队宿营,白天休息,晚上联欢会。</h3><h3> 2月24日:上午经杏树到姜家午餐;下午经三合、抢肯、龙头到勃利县青山公社博信大队宿营。(70余里)</h3><h3> 2月25日:凌晨3点起床造饭,4点出发,经七台河城区、八道岗到桃山煤矿(60余里),午饭后休息,3点多后夜行军,长途奔袭,经八里围子、团山……气温零下35度,刮大烟泡……。</h3><h3> 2月26日:经一夜长途奔袭于8.30到达32团12连(120余里,最后2里地走了一个多小时),全天休息。</h3><h3> 2月27日:休息,整理内务,整理个人总结材料,晚班长会,各班班务会。</h3><h3> 2月28日上午班组织个人拉练总结;下午排活动,各班总结汇报。</h3><h3> 3月1日:上午全连大会,各排进行拉练总结汇报、讲用、班讨论消化;下午个人写拉练总结、讲用稿。</h3><h3> 3月2日:各排推选代表参加讲用,继续整理个人总结和讲用稿,上交。</h3><h3> 3月3日:全天军训,练习射击、刺杀、投弹,为拉练团各个连队之间的对抗演习做准备,晚上诉苦大会。此时传来19团作训参谋窦鸿雁和后勤助理张可胜上山打猎,窦参谋被张助理误当猎物射杀的300部队通报,要求各连严格控制武器弹药和人员外出。</h3><h3> 3月4日:上午休息,下午军训。</h3><h3> 3月5日:参加300部队长途拉练总结讲用大会。</h3><h3> 3月6日:全连军事演习,实弹打靶,由于出了窦参谋事故,连队之间的对抗演习取消了。晚上联欢会。</h3><h3> 3月7日:全天穿林海过雪原,晚8点到峦峰林场宿营,走上回家路。(100余里)</h3><h3> 3月8日:上午经千山到青龙山午休;下午经小城子、太平到勇进大队宿营。(90余里)</h3><h3> 3月9日休整。</h3><h3> 3月10日:经灯塔、曙光到朝阳公社午餐;下午到20团5营营部宿营。(80余里)</h3><h3> 3月11日:上午沿着宝饶公路快速行进,中午到20团四营营部(钢铁镇)午餐;下午过蛤蟆通河进入21团境内,夜宿2营18连。(85里)</h3><h3> 3月12日:上午10点半到达团部司令部门口,行程25里。从小清河桥头到司令部门口站满了欢迎的人群,武装三连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晚在工副业营礼堂召开欢迎凯旋大会,看电影《白毛女》。</h3><h3> </h3><h3><br></h3><h3><b> 纪念武装三连参加全军野营拉练五十周年</b></h3><h3><b> 祝愿武装三连的老战士们健康长寿</b></h3><h5><b> </b><b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b></h5><h1><b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 </b></h1><h3><b><u><br></u></b></h3><h3><b> </b></h3><h3> </h3><h3> 2019年7月28日</h3><h3> 背景音乐: 老兵你要走</h3> <h3>下图为拉练途中留影</h3> <h3>下图为吴景利班和房东合影</h3> <h3>下图为拉练途中留影</h3> <h3>下图为拉练途中吃中午饭</h3> <h3>  拉练过程中,战士们经历了许多磨练,这些磨练使武装三连的战斗力更加凶悍,这些磨练也成为这个连队战士们成长的基础锻炼。</h3><h3><b> </b></h3><h3><b> </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