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小时的感动

一如既往

<h3>今天上午9点钟来到了一直想参观的梅园新村纪念馆。前来参观的有是组织参观的,有是自行前往的;有成人,有小朋友;有本地人,有外地人。 纪念馆是一座二层现代建筑,庭院中正对大门立着周恩来总理的全身铜像,表情沉着、坚定、机智、从容,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革命家风度。</h3> <h3>正如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回忆录》中写到的“中国的首席代表是周恩来,他是一位才思横溢,具有罕见的风度和魅力的人。”</h3> <h3>陈列馆一楼展厅中间是一块大型汉白玉浮雕,上面刻着代表团成员和工作人员群像,画面呈“S”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二楼展陈列当年中共支持和发展爱国民主运动的照片和史料。</h3> <h3>踏着先辈们的足迹,走进了梅园新村十七号、三十号、三十五号,这便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公原址。十七号是代表团对外办事机构,有外事组、新闻组、军事组、妇女组及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等。三十号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办公和住宿的地方。三十五号为董必武和李维汉等住地。叶剑英也在此住过。这就是抗战后,在内战爆发的危急时刻,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毅然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1946年5月3日到南京继续与国民党进行停战和谈的地方。</h3> <h3>一个半小时的参观,留给我的感动是:周恩来总理不惧艰难的革命精神。展览生动再现了周恩来总理的“初心”和“使命”。周恩来总理在10个月的时间里,与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推迟了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在国民党心脏里环境险恶,他冒着极大的危险去工作,奋不顾身带领中共代表团不懈战斗,表现出的那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是当代一些人所不及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