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组】培训学习小记第九天“从经验到技术,从心法到手法”

小鱼

<h3>  学习到第九天了,骄阳似火,非常想念家人了,但学习仍在继续。</h3> <h3>  今天给我们授课的是深圳市龙岗区微课培训与开发中心负责雷斌。授课主题是《从经验到技术》。</h3><h3> 雷老师先区分培训与教育、演讲的区别。培训主要是缺什么,给什么,无须讲究体系的完整性,这是与教育最大的区别。演讲是以演讲者为中心,靠的是语言渲染来感动他人。培训则是以学员为中心,基于学员的问题,通过技术培训,使学员发生行为的改变。由此可见评价一个好的培训,主要是看有没有好的技术,让学员发生行为改变。</h3><h3> 雷老师特别擅长通过分析现象,找到问题本质。课堂上,雷老师和大家一起分析了为什么老医生特别受人欢迎,而老教师却不讨人喜欢呢?原来医生一直关注于技术,不断学习。而很多老师习惯了舒适区的生活,不愿踏入学习区,导致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看来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成为卓越的老师,不被时代淘汰。</h3><h3> </h3><h3> </h3><h3> </h3> <h3>  技术是培训课程的核心。经验是默会的知识,技术是明言的知识,我们要把隐性的经验,转化成显形的技术,因为技术是可以复制,可以传播的。技术是什么?方法、流程、工具、标准。</h3> <h3>  如何把自己隐性的经验转化成显性的技术呢?这就是要学会萃取经验。</h3><h3> 雷老师现场模拟了我们评课、上课时的场景,真实的表演让大家清楚地看到实际教学时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如何改变,这就得找到最佳实践,也就是找到在一件事上做得最好的经验,再通过“两法”来进行萃取。两法包括心法和手法,心法:理念原则;手法:技术操作。“心法”的经验貌似可以学,但其实很难,操作性不强,没有画面感。所以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手法”,才能让其他人学习和复制。<br></h3> <h3>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有了“手法”培训的效果,雷老师现场做教师如何控场的培训。提出控场的秘诀是:站门口,环视,拍拍肩。看似简单的几个字,但确实是有了可操作性,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老师都可以照着雷老师的秘诀去做,减轻紧张感,达到很好的控场效果。这才是真正好的培训,让学员有了可操作的标准,行为得以改变。</h3> <h3>  今天的培训真实让人茅塞顿开,回想我们原来经常做的教学培训和各种经验分享,大多都是“心法”的经验,虽然很好,可对其他老师来说,操作性不强,很难指导教学行为的改变,怪不得效果欠佳。以后,再做类似的培训,一定要把萃取的经验形成技术操作性强的“手法”,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