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缅甸是东南亚一个农业国,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其形状就像一块钻石,自然资源丰富,民族众多,达158个,远远多于我国的56个民族。</h3> <h3>地图上的缅甸</h3> <h3>机上俯瞰伊洛瓦底江</h3> <h3>曼德勒机场大门</h3> <h3>曼德勒纯静的天空</h3> <h3>诱人的香蕉</h3> <h3>缅甸富贵人家</h3> <h3>奉佛之花</h3> <h3>卷烟叶的小女孩</h3> <h3>缅甸扫帚</h3> <h3>海滨木巴戟</h3> <h3>牛角瓜</h3> <h3>红花楹</h3> <h3>沙漠玫瑰</h3> <h3>僧侣剃度</h3><h3>缅甸是一个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街头巷尾,乡村路旁,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纱、手持黑钵的僧侣。缅甸有僧侣10几万,仅仰光、曼德勒就有2万多,平均每300人中便有一个;僧人的社会地位也高,连军人政府都要对他们敬畏三分。</h3><h3>在缅甸,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修行一段时间,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时间为7天至一年、几年,甚至终生。男子做剃度,目的是使佛教事业后继有人,这是一件积德的事情。剃度一般有3种形式:一家一户丶几家几户联合、政府部门街道学校或集市组织。举行剃度仪式的前一天下午,要举行盛大的游行仪式,给将要剃度的孩子戴上王冠,穿上王服,肩披彩色绶带,骑上高头大马。有人给牵马,有人撑金伞,队伍浩浩荡荡。一队打着佛教旗帜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姑娘走在队伍的前面,接着依次是载有吉祥大鼓的车、骑在大象背上顶盖金伞的三藏经保护神、手持僧用八宝器的剃度小孩子的父母、手捧槟榔盒和花盒的姑娘、缀满准备布施给僧侣的各种日用品的如意树等。晚上一般要请来剧团唱戏,通宵达旦。正式举行剃度的当天上午,要在鼓乐的伴奏下乘专车到大金塔转一圈,再进寺庙给孩子剃发,穿袈裟,听戒规,然后布施斋饭。第三天,家长们要集合在一起,请法师在临时搭起的彩棚里诵经。家长跪坐在地上,手里拿着小壶或水,一边听经一边把杯里或壶里的水一滴滴地倒于盘中或地上进行“分福”,意思是给孩子做剃度所积的功德不可自己独享,要大家分享。</h3> <h3>蒲甘偶遇僧侣</h3> <h3>化缘路上</h3> <h3>苦修参悟</h3> <h3>友好</h3> <h3>千僧齐餐</h3><h3>僧人的社会地位也高,连军人政府都要对他们敬畏三分。缅甸的僧侣一天只吃2餐,分别是凌晨4点和上午10点,不再进食主食,最多喝点水之类的东东,符合早期佛教过午不食的规定。</h3><h3>由于寺庙没有自己的财产,没有自己的钱财,也没有自己的粮食,一天2顿主要以托钵求斋,乞化为食。由于乞食,就沒办法讲究吃什么,一般情况下,化缘得到什么就吃什么,所以什么鸡鸭鱼肉、水果蔬菜、茶水饮料荤素杂菜,什么都有。</h3><h3>如果出外化缘的,还需赤脚。据说,缅甸人的宗教信仰里觉得鞋是一种比较污浊的东西;且每天只能去7家化缘,超出则是不允许的。</h3><h3>在缅甸,有一个著名的看僧侣吃饭的地方一一马哈伽纳扬僧院,它位于乌本桥头,虽然建设时间较晚,却是缅甸最大的僧院,犹如一所僧人大学,拥有近2000名僧人,年龄从12岁的小沙弥到65岁的大住持。</h3><h3>每天上午10:15,佛学院准时敲钟,和尚们分列两队,安静而有序地接受信众的施舍,整个过程,持续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先由院中高僧带头诵念,然后开始分餐而食,整个过程,大家都默默地双手捧着手中的钵,静静地等待进餐,全程听不到任何交流说话的声音,更没有人烦燥抱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佛教信徒的包容宁静之心。</h3> <h3>游客期盼</h3> <h3>寺中高僧,主持斋饭前诵经。</h3> <h3>静静地等待</h3> <h3>白色深红色分别代表</h3> <h3>一步一脚印,步步皆向莲</h3> <h3>布施心态</h3><h3>值得一提的是,临来之前,导游吩咐大家准备一些糖果之类的小吃好布施,所以我也准备了一大把糖。但是当我拿出糖果,准备给经过身边的小沙弥时,发现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惊喜感激,而是一种淡然,甚至不愿意,以至于根本不走近游人。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他们不接受食物本身呢,还是不接受外国人的布施心态呢。这一路走来,从地陪导游(来自中国四川)口中出现得最多的就是"贫穷"两个字,貌似这里的所有人都是需要可怜和施舍的。我瞬间明白了,穷有穷的幸福和尊严,富有富的心酸和哀愁,更何况这些和尚中其实并不乏家境富裕之人,这一点,从他们那养尊处优的皮肤都可以看出。所以个人觉得,国人出游到东南亚佛教国家,大可不必以沾沾自喜的大国富人心理去拯救任何人。</h3><h3>在这一点上,个人认为,缅甸人是富有的,是值得学习的。在佛教思想的长期影响下,缅甸人是乐善好施的,施舍已成为缅甸人的一种习惯。他们的施舍,不讲究物品的贵重,注重的是心甘情愿。缅甸有句俗话:“心诚的人施舍一个像榕树籽一样小的东西可以得到像榕树那样大的报答;心不诚的人即使施舍榕树一样大的东西,也只能积下榕树籽那样小的功德。”在他们的观念中,如果能在炎热的夏天向过路人施舍一杯清凉洁净的水,则是一件很积德的事:在自家门口,在市内公共汽车站,在公园,在佛塔,总放有盛满清水的水罐和水杯,供过路人饮用;数以万计的佛塔和数不清的寺庙是人们捐款修建;全国32万僧尼的斋饭、袈裟和日用品是教徒布施;就连市内公共汽车的凉棚、公园里供游人小憩的亭子和石凳也都是教徒捐钱修起。</h3> <h3>拈花一笑</h3> <h3>集体化缘</h3> <h3>晨间布施</h3> <h3>有序化缘</h3> <h3>尼姑化缘</h3> <h3>万塔之城</h3><h3>缅甸人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捐钱修佛塔。他们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临死时把全部积蓄捐献出来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这也造就了万塔之城一一蒲甘。</h3><h3>古城蒲甘,面积25平方公里面积,世界三大佛教古迹之一,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七层浮屠齐名。在这里,处处可见大、小不一的佛塔矗立在街头巷尾。真可谓:“出门见佛塔,步步遇菩萨”。据统计,自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达万余座,故蒲甘也被称为“万塔之城”。数百年来,虽历经战火兵灾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余座。这些佛塔建筑,无论是造型、结构方面,还是用料、装饰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蒲甘佛塔的结构大体分为塔基、坛台、钟座、复钵、莲座、蕉苍、宝伞、风标、钻球九大部分,设计者围绕这些基本的结构,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多变的手法,使建成的佛塔姿态万千,变幻无穷,没有雷同之感。佛塔外形也是千姿百态,方形、圆形、扁形、条形……等等,有的像宫殿,有的似城堡,有的如石窟,加之不同的颜色,显得典雅庄重,明快爽目,奇趣可爱。塔顶的华盖上悬挂着铜铃、银铃,微风吹动,发出清脆的响声,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狂风大作,响声似雷,宛如千军万马出征。在这些佛塔中,最大的高60多米,沿塔内甬道拾级而上,站在顶端,可以饱览“万塔之城”的壮观景象。塔内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卧,千姿百态,形象各异;他们有的顶天立地、高约数丈,有的精巧纤纤、高不盈余;这些佛像表情逼真细腻,惟妙惟肖。这些佛塔内的浮雕壁画,更是技艺精湛,独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誉为“宗教艺术荟萃”、“东方佛教艺术的宝库</h3> <h3>佛光普照金蒲甘</h3> <h3>主动要求拍照的女孩</h3> <h3>塔群趐楚</h3><h3>在万塔群中,瑞喜宫塔(Shwezigon</h3><h3>ShwezigonPaya,又称瑞紫光塔、瑞西光塔</h3><h3>Paya)最为有名,它不仅是缅甸最著名的四大佛塔之一,也是蒲甘塔群中最大且唯一用石头建造的佛塔。瑞喜宫塔是蒲甘初期佛塔的典型代表,塔顶高耸,带各种装饰,塔周围有无数小塔和亭台,令人眼花缭乱。对佛教徒来说,此佛塔最特殊且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关于佛塔的传说,塔中供奉着当时斯里兰卡国王送给阿诺雅陀国王的佛牙和由印度传来的一件佛陀额饰,瑞西贡佛塔高四十公尺,造形十分特殊,和泰国的皇宫建筑有几分神似。</h3> <h3>瑞喜光芒</h3> <h3>阿南达寺</h3><h3>阿南达寺坐落在OldBagan古城墙的东面,寺名来自于佛陀的声闻弟子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它是蒲甘第一座大庙,也是至今最优雅美丽的佛教建筑,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筑,孟族式样的建筑同时带有北印度的风格,反应了蒲甘早期寺庙向中期演变的过程。寺内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高9.5米,被公认为蒲甘最庄严美丽的佛像。</h3><h3>其中南北两尊是原始遗留下来的,而东西两尊损于火灾,后于18世纪重建。南面的大佛最叹为观止,当你远看佛像时,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蔼,但是当你走到大佛的脚下再抬头,法相却变得庄严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h3> <h3>翡翠之塔</h3><h3>据说是全球唯一一座由翡翠搭建而成的佛塔。2012建成,由一对虔诚的缅族人乌搜乃和他的妻子AyeAyeKhaing,把他们储存了25年的玉石建造了宝塔,花了2年的时间,价值连城,非常奢华,据说这座佛塔用到1500吨翡翠,耗资70多亿缅币,刷新了世界纪录。</h3> <h3>还未进斐翠塔,一片绿意映入眼帘</h3> <h3>金色宫殿柚木寺</h3><h3>曼得勒最古老的僧院,用267根名贵柚木柱子建成,曾是金色辉煌的宫殿,但年代久后,经过风吹日晒,金色已慢慢掉卸,只剩下黑色的漆,木雕层层叠叠,立体感很強。整个建築每个角落都綴滿了繁复的纹饰和人物雕塑,使这座存在了150多年的寺庙成为木构建築的经典。</h3> <h3>曼德勒皇宫</h3><h3>位于古城内正中央,原为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皇宫,四方形木结构建筑,宫内大大小小共有104座庙宇,建筑以红色、金色为主,远观耀眼夺目、金碧辉煌,近看雕廊画柱、精美绝伦。</h3><h3>整个皇宫都由缅甸特有的珍贵树种——柚木建成,耐腐蚀、不易裂。不幸的是,如此宏伟壮观的皇宫在二战中被毁,缅甸政府于1989年进行了重建,现在已经部分恢复了历史的胜景。皇宫有两个游人必去的打卡地一一瞭望塔和博物馆。瞭望塔高三十三米,一百二十一级旋梯,上面可以鸟瞰整个皇宫及曼德勒市景。博物馆则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缅甸历史的地方。因参团之故,时间太短,无法前往参观。</h3> <h3>山达穆尼佛塔</h3><h3>坐落在曼德勒山脚下,中央是一座很大的金塔,对应的,旁边还有一座小的金塔。而周围四个方向,满目而去,都是洁白如雪的白塔。每个塔上的铃铛随着风叮当作响。整个布局,四个方向基本对称,如同一个延绵的白色方阵,极力壮观。</h3> <h3>乌本桥观日落</h3><h3>乌本桥又被称为百年柚木大桥和情人桥,世界最美日落观赏地之一,游人必来的网红打卡地。生在佛教国度的缅甸人把它看成是婚姻和家庭的精神图腾,被缅甸本地人称为"爱情桥"。长达1200米,桥墩、桥梁、铺桥的木板都是用柚木,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仍然由于时间原因,也是仓促打卡,来不及观看日出与日落。此行最大遗憾就是,既没看到万塔之城的日出日落,也没见识到霞光万丈的乌本桥之浪漫,或许这会成为我二次缅甸之行的缘由吧!</h3> <h3>快乐组合</h3><h3>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假期中的教师并不难,此次缅甸之行就是这样,新偶然看到瑶的清单广告,临时邀约燕、云及其小孩,七人快乐家庭组合就此形成。有担当的家长新,温顺的云,能干的燕,活泼的达达,懂事的阳阳,都为此行添色助力,从而使此行其乐融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