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孩子放暑假了,我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她终于同意和我们夫妻二人一起去旅游。白驹过隙,她都20岁了,这还是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报团出门旅游,心里不免有些小酸涩,组成小家25年了,先生总是工作不得脱身,这次承蒙他应了下来,我抓紧协调自己的工作,做一系列准备,出发之前已筋疲力竭,为后来的高原反应埋下隐患。</h3><h3>2019.7.19迈出了川西大环线之旅。</h3> <h3>作为一个忧心忡忡性格的人,身体底子薄又不常出门,准备东西很繁琐,孩子笑话我,这是要搬家吗?又怕先生数落,我偷偷摸摸收拾东西塞满箱子。吃穿不提了,看看这药,图片上还不全呢,消炎的,感冒的,发烧的,头痛的,疥肿的,腹泻的,助消化的,胃痛的,牙疼的,败火的,跌打损伤膏药,眼药水,差点痔疮膏和烫伤膏也带去,结果同团旅友还真有犯痔疮的,老公吃火锅烫了一下手,百密一疏,最关键的晕车药没带,还就晕车最厉害。准备的没用上,没准备的又需要,生活就是这样的出牌高手,出其不意就甩出一张牌,你只能接着,尽量拆招吧。</h3> <h3>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成都,对这个城市我早就心生向往,赵雷的一首《成都,成都》让它更具浪漫和人气,自带网红特质的四川话又自成魅力。成都,我来了。</h3> <h3>可惜我们在这个城市只逗留半天,它只是我们行程的出发落脚点。无奈蜻蜓点水,匆匆而过。中午11点半到了酒店放下行李,来不及歇息,扑进了路边的一个“老八肥肠粉店”,吃客当地人居多,生意红红火火。汤粉酸辣爽滑,肥肠香而不腻,饭毕汗出,神清气爽,辣椒素一定有令人兴奋和愉悦的功效吧,不然四川的麻辣火锅怎么会风靡各地呢?</h3> <h3>搭成地铁来到天府广场,那里最吸引我的就是四川省美术馆,高38米,据说是横卧的如意造型,时尚现代美观!它与广场周边的四川科技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博物馆、锦城艺术宫、天府大剧院等文化场馆形成“文化聚集区”。毗邻人民公园,体育场,还有各大商场,天府广场也是商业娱乐休闲中心。尽显城市的文明华丽气派,也有点傲娇浮躁的成分。<br></h3> <h3>美术馆街边的雕塑吸引了我,雕塑是一个城市无声的名片。</h3> <h3>惭愧自己才疏学浅、言拙词穷,只能借用一段话来抒发情感。“优秀的雕塑作品,犹如凝练隽永的诗作耐人寻味,唤起人们的思索和遐想,使人从有限静止的形象中,感受到变化的过程和丰富的内容。”(戚廷贵、刘坤媛:《美学》)</h3> <h3>觉得这尊雕塑有种神秘、佛教的美感,我想进一步了解内涵,可惜暂时没查到。</h3> <h3>想起小时候家里烧煤时的破烟囱皮,竟然变成曼妙的姑娘,这就是化腐朽变神奇的雕塑魅力。</h3> <h3>来到人民公园,休闲纳凉的人很多,喝茶、聊天、打麻将、掏耳朵的,划船、唱戏的,好不热闹。公园里有个保路纪念碑和川军出入抗日雕像,但愿人们悠哉乐哉时能不忘历史,岁月静好是多少人浴血奋战换来的…</h3> <h3>人都推荐,来到成都是不能不来宽窄巷子走一走的,我欣然前往。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但我的图片是网上搜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拥挤,使我无法拍摄建筑群,也无法享受相传的宽巷子的“闲生活”和窄巷子的“慢生活”,但还是入乡还俗的点了串串儿、辣粉、熏肉、猪脑…等来品尝,但对于那个兔头我不敢下口的。</h3> <h3>有点味道吧</h3> <h3>锦里据说也是必去一处,赶到那里已华灯初上,街道的红灯笼一溜亮起,有点香艳魅惑的味道,更多传统喜庆的感觉。夜幕使锦里人气更旺,更具市井的烟火气,传统特色节目“变脸”也在一场场的上演。我是老了吧,直想逃离这纷杂热闹。</h3> <h3>大红灯笼挂起来</h3> <h3>火锅是必吃的了,搜了搜人气旺的火锅店都要排队,据说时间长的要等2个小时,我们只好听从的哥师傅的建议,让他把我们拉到一个火锅店,但愿他是良心推荐。我们去的是一个叫“乞丐火锅店”的地儿,食材新鲜,锅底丰富,味道还行,但蘸料品种少,有一盘脱骨鸭掌,压根就没脱骨嘛,咬不动嘛,害我白花钱,本着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我自认点菜经验不足,也没理论。</h3> <h3>还到了“转转会”品尝了几样川菜,价格多出家乡1/4,味道平平,也许我们去的馆子不够正宗?宫保鸡丁还不错,他家的大麦茶也是真好喝。(此处图文不符,没拍那里的照片)</h3> <h3>但回味起成都印象,我还是对不具代表性的美术馆更喜欢,在那里徜徉,心情更静更愉悦。</h3> <h3>再看一眼</h3> <h3>对视</h3> <h3>凝视</h3> <h3>第二日清晨,坐上大巴往西出发,颠簸辛苦是无疑的,但对于从小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来说,车窗外一座座连绵不绝的青山,一道道盘山公路,还有波涛汌涌的河流,就是旅途中的风景,一路走一路看就是一种感受,赶到目的地并不是旅游的最终目标。美中不足的是那几日基本是小雨天,我又晕车,没有在标志性的地方拍照片,也许介绍起来不详细精准了。</h3> <h3>第一个景区应该是四姑娘山的双桥沟,很可惜那天下着小雨,云雾蒙蒙的,很多景致无法展现出她本来的魅力,但也能想象出晴天丽日时会衬托的她多美丽,当时打着伞,拍照不方便,我略遗憾,先生一直安慰,这也是另外一种体验,也很好,谢谢他不是那种抱怨泄气的猪队友。</h3> <h3>好在最后上车时雨停了,拍了几张绿意荡漾的美景。</h3> <h3>画中人</h3> <h3>像不像三个树妖婆?</h3> <h3>午饭是针对我们游客设置的吧,并不是纯当地口味,除了品尝了酥油茶和青稞酒,真心不好喝,其他菜口味很不错。</h3> <h3>太阳伟大,驱散了云雾,饭后绽放出我最爱的蓝天白云!甲居藏寨被映衬的美丽动人。</h3> <h3>掩映在绿树中的藏寨如童话般美丽</h3> <h3>蓝,绿,白,不同层次深浅,只有大自然才有这样的绝妙手笔</h3> <h3>就问你美不美?!</h3> <h3>梦幻田园</h3> <h3>我想要翅膀,我想飞上蓝天</h3> <h3>以为就你想,我心里也想</h3> <h3>来个文艺范</h3> <h3>我在拍照片谁在拍我?我在看风景谁在看我?当然只有自己孩子啦</h3> <h3>晚上入住的地方记不清哪了,我高反了,头晕恶心,不能进食,说话如同蚊子,手发冷头发热,一动不想动,想给酒店借体温表测一下,回复去70里地之外的卫生院,并且无车可打,除非病重可以叫救护车,车费自理,应该很不便宜。孩子和先生担心不已,我强做镇静混乱吃了两片退烧药,昏沉沉的睡着了。第二天“缓醒”过来了,继续出发!</h3> <h3>没记错的话,这是塔公寺景区,海拔3752,先生竟然不顾导游劝说(高原上是不宜活动的),往山顶来了个80米冲刺,上去之后心如鼓敲,胸闷气短。我记着高反的教训,一改平时风一样的步伐,像古时闺秀一般,莲步轻挪,坚持爬上山顶</h3> <h3>这里面有我熟悉的背影</h3> <h3>凹个帅气的造型</h3> <h3>我欲乘风追云</h3> <h3>他人骑马上来,每人120元。我们选择了步行,我和孩子窃喜,好像我们意外得了360元。</h3> <h3></h3><h3>卡子拉山,因海拔较高,主要是高山草甸。</h3> <h3>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上,先生竟然在这做了20个俯卧撑和30个深蹲,l服了you</h3> <h3>我起来蹲下照了几张小花,开始头晕,到车上就吐了,还是高反。</h3> <h3>云朵遮住了山顶</h3> <h3>兔山,真的很形象,两只尖耳朵竖起来,放大看,你能找得到吗?</h3> <h3>太晕了,已经不能下车,隔着车窗拍下经过的海子山</h3> <h3>玛尼谷里好多刻着藏文的石头</h3> <h3>石边一束亮色</h3> <h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我对稻城亚丁心生向往的,终于到了。这里的街道商业化已初具规模,一家家的酒店华灯亮彩,迎接着一车车游客,共同侵食着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h3> <h3>进了景区,观光车一个小时才到达落绒牛场,一派世外桃源的优美</h3> <h3>动人的色彩,温柔了心</h3> <h3>闲散自在</h3> <h3>白龙马?</h3> <h3>绿意盎然</h3> <h3>路边一群鸡,大家兴奋的拥过去拍照,有个游客说,人家鸡会想:“看这群人傻的,连只鸡也没见过,大惊小怪的”。</h3> <h3>但从洛绒牛场到五色海的山顶,还要爬10.6公里的山路,又是海拔4700余米,很有挑战性。孩子和先生勇敢的出发了。我选择先骑一半路的马,剩下的一半路马匹上不去了,我再自己爬。</h3> <h3>在这之前,先生不放心已经高反的我,为我备了9罐氧气,4瓶高原黄金水(忽悠性强),我比他和孩子多花了千元,实在惭愧,也很是温暖他俩对我的照顾不计金钱。他为我拍下吸氧的狼狈样。</h3> <h3>牛奶海不该是白色的吗?我怀疑来到了翡翠海</h3> <h3>这真是五色海?那四色呢?阴天没有光照的原因?</h3> <h3>我也写累了,大家也看烦了吧,文字图片都简练着来吧。归途中的木雅圣地。</h3> <h3>这里是文成公主进藏的第一站</h3> <h3>在木雅圣地转转经筒</h3> <h3>康定,康定,唱首情歌吧:“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吆…”</h3> <h3>这里的山路十八弯</h3> <h3>美丽壮观的川藏第一桥,全桥长1411米,主桥长1100米,祖国桥梁设计的又一骄傲</h3> <h3>大渡河水!!!</h3> <h3>勇夺泸定桥!</h3> <h3>泸定桥的图片是从对面这个庙宇拍的</h3> <h3>庙宇一角</h3> <h3>“给你说,这个踩着小狮子的是母狮”</h3><h3>“不用你说,谁不知道啊”</h3> <h3>驶过壮观的高架桥</h3> <h3>偶遇藏香猪,有点小萌</h3> <h3>这里要着重说一下,折多山位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特此留念。</h3> <h3>一路牦牛好多,远远的的黑点,点缀在葱绿的高原,很好看。也有近处的直接跑到公路上</h3> <h3>诗和远方真的很好,带上家人和朋友也来趟川西大环形吧</h3> <h3>继续回返成都,使劲盯着窗外,我要把这风景看个够</h3> <h3>六天之行,翻过重重高山,也许会有高原反应和晕车的不适,但对我来说,一切都值得,因为我不止看到远方的风景,最珍贵的回忆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感受到的亲情,温暖和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