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远去,风范永存 ——谨以此文缅怀121师己经故去(牺牲、逝世)的第1至第13任师长(从杜光华到郑志杰)

云山月

<h1>第一任师长<font color="#010101"><b style="">杜光华</b>烈士,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牺牲的高</font>级指挥员。原名杜永海,1915年出生,四川阆中人,1931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四方面军机枪手、连长、八路军115师营长、副团长、胶东军区14团(361团前身)团长,1945年9月率部渡海到东北,年底任东北人民自卫军第2纵1 支队(121师前身)支队长。1946年1月,第1支队改为第10旅,7月改称第10师,杜光华任旅(师)长。</h1> <h1>10月底新开岭战役打响,战至11月2日,敌我双方成胶着状态,关键时刻,杜光华令师作战科副科长段然到28团(361团前身)组织战斗,带头冲锋中段然牺牲,28团部队勇猛冲击,一举攻下敌核心阵地老爷岭,国军“千里驹”25师随即崩溃,全师覆灭。</h1> <h1>这年底,关乎东北我军命运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打响。10师与兄弟部队一道挺进敌后,坚持南满斗争。1947年2月22日,在三保临江作战的前沿阵地571高地(吉林省通化市),正在指挥作战的杜光华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2岁。</h1> <h1>杜师长牺牲时,他的女儿杜东征刚刚两岁,儿子杜永念则是在他牺牲后两个月出生。经罗荣桓“撮合”,杜光华妻子陈玲改嫁1纵2师(38军113师前身)师长贺东生。贺东生是湖南攸县人,著名战将,在山东战场上就与杜光华是并肩作战的好战友,曾言:最服罗荣桓,最怕林彪。说罗批评人不慌不忙不温不火,一句一句讲给你听,讲得你心服口服。林打仗行,但他不理人、不说话,你弄不懂他在想什么。</h1> <h1>洞房花烛之夜,陈玲怀抱两岁之女与刚出世两月之子,对贺将军曰:“拖累你了。”将军曰:“杜师长的骨肉,就是我的骨肉。你放心吧!”自此,将军待一子一女胜如己出。贺东生后任38军军长、广东省军区司令员,1998年在长沙病逝,享年87岁。</h1><h1> 吉林通化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杜光华,将同心镇改名为光华镇。2017年杜师长牺牲70年之际,通化市进行了隆重的公祭活动,有诗赞曰:<b style=""><font color="#010101">“半生戎马卫国家,逐寇扬威百战多。三保临江君远去,七十年后万人歌。”</font></b></h1> <h1>第二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蔡正国</font></b>烈士, 1909年生,江西永新县人,1932年参加红军。历任红3军团排长、连长、八路军115师教导团团长、胶东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4纵11师(122师前身)师长,杜光华牺牲后调任10师师长,1948年10月,指挥全师在塔山阻击战中,与兄弟部队一道,苦战6昼夜,抗住了敌11个师的轮番进攻,保障了我军全歼锦州之敌的重大胜利。锻造出“塔山守备英雄团”(361团)、“桥头堡连”(361团2连)等英雄集体。1948年11月,全军统一编制番号,10师正式改称第121师,蔡正国率全师参加平津战役,进驻、警备北平,在西宛机场光荣接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首长的检阅。1949年5月升任第40军副军长,率部打过长江,参加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海南岛战役等。</h1> <h1>1950年10月19日率部入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副军长、50军副军长、代军长。</h1> <h1>1953年4月12日晚9时,50军指挥所遭敌机轰炸,蔡正国和他身后的作战处处长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蔡军长年仅44岁。消息传到国内,毛泽东喃喃道:<b style=""><font color="#010101">“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font></b></h1> <h1>当时人们从蔡正国的上衣里找到一封他头天写给妻子张波的信:自己在朝鲜前线一切都好,部队打的都是胜仗,让妻子不要挂念,等这次战役过去,他就请假回来看她和儿子。这封信成了蔡正国的遗书。2017年8月,蔡正国将军的儿子蔡小东和夫人马晓丽写了一篇《阅读父亲》的文章,如泣如诉,许多人为之泪奔。2019年7月16日《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中以<font color="#010101"><b style="">“蔡正国:戎马一生,英勇捐躯”</b>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font></h1> <h1>第三任师长<font color="#010101"><b style="">左 叶</b>,</font>原名左宝玉、左翼、左岳、左卒,1910年生,江西永新人,1927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四方面军排长、红8军团侦察科长、四方面军团长、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40军119师师长等,1949年5月至1950年10月任121师师长,率部队南下,参加了解放广西、广东历次作战,特别是以较小代价解放南澳岛、南澎岛,为我军登岛作战提供了经验,受到上级表彰。后历任41军副军长、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国家农业部机关党委书记、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农业部顾问等职,1992年7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h1> <h1>第四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卢燕秋</font></b>,原名卢福三,1912年生,湖北黄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四方面军排长、连长、东北野战军4纵12师(123师前身)副师长、52军154师师长等,1950年10月至1952年7月任121师师长,率部驻守粤东海防。后任41军参谋长、15军副军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同年10月病逝,享年52岁。</h1> <h1>卢燕秋儿子卢源泉,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任41军侦察处参谋,多次出境侦察,表现勇敢,不幸触雷负重伤,双目失明,他的未婚妻郭毅飞不离不弃,《解放军报》以“爱情的凯歌”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h1> <h1>第五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韩复东</font></b>,原名韩玉富,1917年生,辽宁黑山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冀中军区司令部股长、东北野战军4纵12师35团(123师368团前身)团长、10师(121师)副师长等,1952年9月至1955年2月任121师师长。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后历任总参训练总监部体育局局长、国家体委登山司司长、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解放军体委主任、总参军训部副部长(享受副兵团待遇)等职,是我军体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98年1月25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0岁。</h1> <h1>第六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王鸿荣</font></b>,原名王龙化,1916年生,陕西醴泉人,1932年参加红军。历任红26军骑兵团排长、359旅骑兵连连长、骑兵大队大队长、江汉军区团长、广西宜山分区副司令员、公安第11师师长等,1955年2月至1962年7月任121师师长。率部长期驻守粤东、粤北,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后历任41军副军长、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2001年8月29日在广州病逝,享年85岁。</h1> <h1>第七任师<font color="#010101">长<b style="">江雪山</b></font>,1920年生,山东掖县(现莱州)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胶东军区排长、连长、营长,东北野战军4纵12师34团(367团前身)副团长、团长、123师参谋长、师长等。“塔山阻击战”中任367团副团长,身先士卒,为完成阻击任务做出重要贡献。1962年7月至1965年2月任121师师长,组织部队参加1962年全军大比武,取得优异成绩,培养了许多军事训练尖子。后历任41军副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2002年10月15日在广州病逝,享年82岁。</h1> <h1>第八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张序登</font></b>,1925年生,山东荣成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胶东军区排长、干事、东北野战军11师32团(122师365团前身)指导员、122师作战科副科长、41军侦察处长、122师参谋长、121师副师长等,1965年3月至1968年5月任121师师长,“文革”初期奉命率121师赴江西赣州、吉安地区“支左”,有效稳定了地方局势,受到周总理表扬。随即升任41军副军长、军长,任军长时43岁是全军最年轻的军长,也是41军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军长,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9个主力军军长之一,指挥41军胜利完成高平战役北集团所担负的主攻任务。战后调任广西军区司令员,1981年组织指挥闻名中外的法卡山作战,取得完胜。1983年升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后任军区纪委书记。2007年7月4日在广州病逝,享年82岁。</h1> <h1>第九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于海学</font></b>,1925年生,山东文登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胶东军区排长、参谋、362团作训股长、营长、41军作训处副处长、处长、121师副师长等,1968年5月至1970年6月任121师师长,率部从粤北调驻广西贵县(今贵港),后任41军副军长、湖南省军区顾问,2014年2月7日在湖南长沙病逝,享年89岁。</h1> <h1>第十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郑文水</font></b>,1926年生,山东乳山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胶东军区战士、东北野战军10师(121师)警卫营排长、连长、363团副团长、361团团长、121师副师长等,1970年6月到1979年5月任121师师长长达九年,率部从贵县调驻桂林,是第一批全军战备值班师。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与周开源政委一道率全师官兵英勇作战,胜利完成最为艰巨复杂的战役穿插任务。战后任41军副军长、顾问,2007年4月24日在广西桂林病逝,享年81岁。</h1> <h1>第十一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郭 庆</font></b>,1932年生,辽宁丹东人,1947年参军。历任122师宣传队员、367团排长、连长、营长、368团副团长、团长、123师副师长等,1979年6月至1983年5月任121师师长。八十年代初在361团探索科学练兵,经验做法在全军宣传推广。受到时任总政主任余秋里表彰,1983年越级提拔为军长。后任广州军区司令部正军职调研员。2012年11月22日在广州病逝,享年80岁。</h1> <h1>第十二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洪祥友</font></b>,1943年生,广东普宁人,1961年参军。历任363团排长、参谋、师作训科参谋、363团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1983年5月至1986年8月任师长,期间部队整编,军队忍耐,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部队在艰难中前进。1986年调任广西梧州市军分区司令员,1991年拟转业,待安置期间患重病,2016年10月24日在广东汕头病逝,享年73岁。</h1> <h1>第十三任师长<b style=""><font color="#010101">郑志杰</font></b>,1940年生,广东饶平人,1959年参军。历任369团排长、参谋、股长、副参谋长、参谋长,368团副团长、团长,1979年率全团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在龙邦、茶灵方向独立作战,胜利完成牵制佯动任务。战后升任广西独立师(133师)副师长,后历任边防1师师长、133师师长、边防3师师长、121师师长,是平职调动最多的师长。1988年5月在工作岗位上病逝,年仅48岁。</h1> <h1>&nbsp; &nbsp; &nbsp;上述13位师长中,5位老红军、5位老八路、1位解放战争老兵、2位解放后入伍;任121师师长时间平均3年另2个月;平均寿长70岁。</h1> <h1></h1><h1> 121师于2013年底撤师改旅,分编为121山地步兵旅和122轻型机步旅,高鹏、杨勇分别任121旅旅长、122旅旅长。“末代”师长(第22任)祝传生是一名“七零后”干部,两年后提拔为原14集团军副军长,是当时全军最年轻的副军职指挥员之一。</h1><h1> 2017年121山步旅改编为121空中突击旅,隶属驻昆明的南部战区陆军第75集团军,从驻扎了41年的桂北重镇桂林南下,进驻边境重地崇左,镇守祖国南大门。现任旅长易长欣大校。</h1><br> <h1>  建军92周年来临之际,祝战友们节日快乐,生活幸福! 向所有为121师和所有为我军建设付出过牺牲奉献的官兵致敬!</h1><h1>&nbsp; &nbsp; 老兵不死,只会凋谢!</h1><br><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第20任师长 盖龙云 </h1><h1> 2019年7月27日于广州</h1><br>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