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爱丁堡,1323年建市,1437-1707年成为苏格兰首都。这座城市紧邻英格兰,历史上常与来自英格兰的威胁进行战斗。不少爱国者甚至至今仍不愿苏格兰加入联合王国,仍想恢复独立。2014年还搞过一次独立公投,结果反对独立的选民仅以55%对45%获胜,可见联合王国的裂痕还是蛮大的。苏格兰人尊重自给自足的精神,自立心极强!推荐看95版的“勇敢的心”大概就能了解一点历史上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历史渊源。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结合,起始于1603年,当时原本的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继位成为英格兰王,世称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James I of England),并且将原本属于他名下的苏格兰王国与英格兰合并成为共主联邦,组成了王权形式上的一个王国。</h3> <h3>晨曦中的爱丁堡古堡</h3> <h3> 詹姆士六世成为两个王国的共同国王后便举家迁往伦敦。直到1707年的《联合法案》通过,苏格兰的议会也解散了,才真正成为一个国家。爱丁堡也改为苏格兰首府的称谓了。其实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娘家就在苏格兰的格拉姆斯城堡,在那里出生长大。英王室的传承及血缘关系纷繁复杂我是说不清的,总之联姻在中世纪的欧洲包括英国曾是最重要的政治手段。就民族感情看联合王国是缺乏和谐及稳定基础的。因为从古至今苏格兰都是抗争者的角色,英格兰总是强势的一方。</h3> <h3>爱丁堡古城堡</h3> <h3>苏格兰皇室徽章</h3> <h3>藏宝室</h3> <h3>国宝三件套,其实还有斯昆石共4件。因不许拍照,就借用图片吧</h3> <h3>玛丽女王在古堡这间屋里生下了儿子。即后来一统英国的詹姆斯。</h3> <h3>城堡的超级大炮</h3> <h3> 爱丁堡的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分新旧两部分城区,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城里有世界著名的爱丁堡城堡。新城是18世纪末期基本按乔治亚设计风格建造起来的。但古香古色的建筑及创新的规划思想一度影响到整个欧洲,从古城堡到荷里路德宫的皇家一英里大道将新旧城区完美地结合起来。看这座城市的建筑,无处不在地透露出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铅云下的街区会让你有回到中世纪的错觉。晨曦给建筑物涂抹了一层虚幻的金色,原本黝黑斑驳的墙体现出了不真实的华彩。</h3> <h3>晨曦中的爱丁堡</h3> <h3>司格特纪念塔</h3> <h3>纪念塔的真面目</h3> <h3>古希腊式建筑的美术馆</h3> <h3>行政机构</h3> <h3>皇家一英里起点</h3> <h3>皇家一英里终点</h3> <h3>中途</h3> <h3>其它街道</h3> <h3>狭窄的街道落差很大</h3> <h3> 荷里路德宫自16世纪以来一直是苏格兰国王和女王的主要居所,后几经部分损毁,再建,得以保留至现在的样子。从20世纪20年代起,被指定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的正式住所,并成为定期举行皇家仪式和活动的场所。从古至今这所宫殿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绕不过的就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执政时发生的那些是是非非。</h3> <h3>在这里执政过的历届国王,玛丽居中。</h3> <h3>王宫内不许拍照,仅得玛丽卧室一张。</h3> <h3>王宫里废弃的修道院</h3> <h3>王宫花园</h3> <h3>漂亮的草坪也是花园的组成部分</h3> <h3>王室用器</h3> <h3>街头艺人</h3> <h3>教堂都挺忙</h3> <h3>看来宾的装束,新郎是印度人</h3> <h3>威士忌品鉴中心</h3> <h3>爱丁堡大学转了几处。</h3> <h3>这么大的草坪连着就是两块</h3> <h3>也是边界不清的大学</h3> <h3> 玛丽·斯图亚特(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出生6天就继位苏格兰王位。后送法国王宫抚育成长,琴棋书画,宫廷礼仪,悉数精通。16岁成为法国王后。因法国王早逝,她又不愿与太后宫斗,19岁回苏格兰亲政女王职。举手投足高贵,优雅,据说身高近1.8米,在当时妇女平均身高不足1.6米的英国,鹤立鸡群般的存在,被誉为英国最漂亮的女人。然而,敢恨敢爱的性格铸就了女王的悲剧人生。只能说有王命却无王道也。经历了法兰西王后,苏格兰女王两段荣耀时光后,在25岁时却因情感问题引起宫中多起谋杀案,导致众叛亲离,最终被迫逃去英格兰避难,从此走上了不归路。</h3> <h3> 原本打算投奔英格兰执政的女王伊丽莎白都铎。两人是姑与侄女关系,素日里通信依姐妹相称极尽甜言蜜语,却终生未能谋面。按当时的血统论玛丽更有资格继位英格兰王位,这就犯了大忌;加上宗教派系的斗争,天主教也确有让玛丽(虔诚的天主教徒)取代伊丽莎白以打击新教的想法和行动,所以玛丽来到英格兰犹如在伊丽莎白身边埋了颗定时炸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玛丽屡次求见未果,却被软禁了19年,最后还送上了断头台。这其中的爱恨情仇,政治纠缠此不赘述了。在行刑前几日,伊丽莎白还提醒玛丽:“只要放弃天主教即可免死”,但遭拒绝。玛丽是经判决砍头的国王!这在“王”大于法的中世纪欧洲尚属首例,由此便开启了国王上断头台的一幕幕悲剧。这是伊丽莎白女王始料未及的结果。</h3> <h3> 最感人的当属玛丽在即将失去生命的前夜,她明白了,只有自己悲壮的死,才是光荣的开始!全世界的天主教徒,以及罗马教廷,都将铭记她作为一位伟大殉道者的死去,她的一举一动都将载入史册。同时,也是对与她斗争了二十几年的伊丽莎白的最后抗争,她做到了!苏格兰女王用自己一生学习的优雅姿态和从容淡定的王者风度,以天主教徒去天堂见“主”的心态,上演了十六世纪最震撼的赴死演出,使断头台变成了人生落幕的舞台。45岁的玛丽女王走了。香消玉损总是最能触及人心的软处。无论是她的臣民或是敌人全部选择了静默,原谅了她生前的事事非非;天主教会更是视女王为虔诚信徒的楷模,几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h3> <h3> 在这场两个女王的斗争中,现实主义的丽莎白赢得了江山,浪漫主义的玛丽赢得了人心。只是诗人,作家等文艺工作者却永远记住了浪漫主义,同时也并未苛求伊丽莎白的所作所为。转看她的对手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大英帝国的强盛牺牲了个人的婚姻幸福,终身未嫁(史称童贞女王),专心国事,以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功绩使英格兰从欧洲二流小国跃升至后来的日不落帝国。至今英格兰民调显示英格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还是伊丽莎白一世。两位女王无谓成败之分,由于伊丽莎白未婚无后,临终将王位传给玛丽的儿子詹姆士(苏格兰称六世,英格兰称一世),终归“母以子贵”,玛丽的陵墓也迁入西敏寺的皇家教堂,与伊丽莎白一世分列两侧殿首席,相隔不足20米。真应了那句话:“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有意思的是苏格兰人几年前还为谁是伊丽莎白一世的事打官司。他们认为16世纪的伊丽莎白仅是英格兰的女王,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才是联合王国真正的一世女王。虽经高法驳回,由此也可看出苏格兰人的心态。是否与几百年前玛丽女王的事有关?也未可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