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了,《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是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研究它。书里面的三闾大学就是钱先生任教的国立师范学院,国立师范学院当时就在原安化县的蓝田镇光明山,解放以后这里就是涟源一中的校址。这个应该是公认的。</h3><h3> 而涟源一中是解放后成立的,那么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搬到溆浦以后,到涟源一中成立之前的这几年,这个光明山在干什么呢?不可能就这么空着吧?</h3> <h3> 答案是有的,那空出来的几年其实是湖南省立十五中学在这里办学。</h3><h3> 我收藏的这两本赵长连在湖南省立十五中学的日记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3年前找出一本,就去百度溯源,结果那时没有找到关于湖南省立十五中的任何信息,但日记中可以看出这个学校就在蓝田,就在光明山。遗憾的是第一本日记让给上海的一位老乡了。</h3><h3> 后面的这本是近几天找出来的,我仔细的看完了,这本应该比第一本晚,有明确的年份,就是1949年1月15日到1949年8月11日止。而地址,就是那个国立师范学院的原址。</h3><h3> 于是又去百度,终于找到了“娄底历史上的今天今天,1946年8月1日”。</h3> <h3>1946年的今天,湖南省教育厅在蓝田光明山原国立师范学院旧址创办省立第十五中学。</h3><h3> 省立十五中是现在涟源一中的前身。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学解散,流亡各省的学生回乡就学,省教育厅为收容这批学生及青年复员军人,用光明山抗战时国立师范学院留下的旧房屋成立了省立十五中。校长由省任命,面向全省招生。因为重点放在收容原有学生,所以第一期高、初中均没有招一年一期新生,其它年级是视学生多少设立班次,计收高中7个班,初中7个班,学生共达703人,教职员工50余人。8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书育人成绩斐然。</h3><h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安化县人民政府接管,保持原校名,属湖南省教育厅领导。1952年,更名为涟源县第一中学,仍属省管。1957年,改为县管中学。1978年,学校被定为地、县重点中学,1980年被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1987年涟源县改市,学校更名为涟源市第一中学。2004年8月,省教育厅统一规定牌名改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该校还是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全国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建校50余年,共输送初、高中毕业生3万多人。恢复高考以来,该校共向各类高校输送合格新生9000多人。</h3> <h3> 第一本虽然让给别人了,但幸亏还保留了部分图片。这本日记本的第一篇日记注明“四月六号,星期二,(农历二月二月二十七日)”,整个本子都没有出现年份,原来没有去查,今天特意查了,应该是1948年无疑。</h3> <h3> 这一天的日记有开头是这样的句子:“我的日记在湘西开始的……”,说明赵长连原来在湘西读书。湘西当时最著名的学校是国立八中,是1938年从安徽芜湖敌占区迁到湘西来的,本部在吉首所里,当时共有11所分校,除了湘西各地,还有四川东部也有分校。国立八中到抗战胜利以后的第二年,即1946年,正式解散。</h3><h3> 这篇日记中接着又说“……但曾经间(断)过,自进本校高中起才写了一页又一页,记完一本再一本,这本已经是第五本了……”从这两本日记的进度看,一年基本上是写两本,所以我可以判断,赵长连是1946年初中毕业以后(1947年也有可能,高中三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可以肯定)进入湖南省立十五中学的。</h3><h3> 假如我们断定赵长连是从国立八中过来的,那么期间我们的朱镕基总理那时也正好在湘西的国立八中读书,只不过总理读的是高中,而赵读的是初中,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交集。</h3><h3> </h3> <h3> 我们一般认为朱镕基总理是1944年_1946年在湘西花垣读书的。他自己也曾经回忆,我当时在新化的楚怡工业学校年高中一年级(总理在长沙广益中学初中毕业以后,曾经在楚怡中学读过书。楚怡中学和楚怡工业学校等都是新化人陈润霖创办的,但查了不少资料,时间上有不少冲突),随后,国立八中在新化招生,我经考试转学到了国立八中。</h3><h3><br></h3><h3> 不过在查找资料的时候,人民网和青年网都说总理在洞口读的国立八中。姑且不说洞口的十一中后来有没有与国立八中合并,但总理没有在邵阳地区读过书,却说肯定无误的。</h3> <h3>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赵长连是邵东人,与百度百科的赵长连是同一个人。只是不知道他的东西怎么流出来了。</h3><h3> 百度中,赵长连1953年湖南大学毕业,那么他应该是1949年考上湖大的,而日记中的赵长连恰好也是1949年高中毕业。</h3> <h3> 不管怎么样,这两本日记本记录的不光是赵长连的个人事件,还能反映出当时蓝田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军事情况,政治环境;最重要的是能够从另外一个方向反映湖南、特别是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蓝田的教育状况;也能给研究湖南师大历史,以及研究《围城》的爱好者提供一些线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