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新时代的文艺轻骑兵

甘之如饴

<h3>  有这么一群人,不管山高路远,他们总是跋山涉水,风雨兼程。</h3><h3> 有这么一群人,不畏严寒酷暑,他们总是挥洒汗水,努力奔跑。</h3><h3> 有这么一群人,无论刮风下雨,他们总是撸起袖子,负重前行。</h3><h3> 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努力创作无数接地气、传的开、留的下的优秀文艺作品,为老百姓送去党的关怀,为人民带来欢乐。他们就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唱响新时代赞歌的文艺轻骑兵!</h3> <h3>  作为一支扎根在基层的文艺团队,我们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我馆近年来创作出了一大批真正属于新县人民自己的优秀文艺作品:如提炼新县红色文化精髓的作品《歌唱红土地》,唱出了老区人民饮水资源,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的坚定情怀。又如助力乡村振兴的村歌,《美丽的新西河》、《田铺人家》、《梦里老家丁李湾》、《打儿窝一首幸福歌》等等,村庄的发展,家乡的河山都成了作者笔下最美的歌词,一首村歌一个故事,悠扬的曲调配上贴切的歌词,犹如山间徐徐清风,乡愁直达人心。再如由中国小康委主任罗雨作词,新县文化馆原馆长陈世松作曲的歌曲《让世界看到中国乡村的幸福笑脸》,2018年通过全国乡村春晚的平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一经传唱就走出了新县,辐射全国,歌颂新农村新农民,唱出了农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唱出了农民求知、求美、求乐的追求和向往。<br></h3> <h3>  歌从那山上来,歌从那地下摘,有了这些接地气、顺民意、贴民心的文艺作品,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些作品已连续四年应邀进京参加全国乡村春晚录制,新县红色文艺轻骑兵们用优美的唱腔和舒展的舞姿抒发着山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用原汁原味的“乡村格调”和浓郁深厚的“山水深情”让嘉宾朋友们品尝着一道道“乡村盛宴”。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专家组的充分肯定。</h3> <h3>  对于我们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来说,最好的舞台永远在基层,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是我们的舞台,每一个村文化服务中心、乡村文化广场才是我们演出的主阵地。小分队积极奔赴农村,将宣讲十九大精神与脱贫攻坚、送文化下乡相结合,传递脱贫攻坚好声音,走乡入村开展文艺巡演,一天一小演,两天一大演,演员们没有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一天跨越两个乡镇,一台流动舞台车,一车演出设备,走哪儿带哪儿,真正把精神食粮送到群众家门口,送到群众的心坎上。</h3><h3>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树荫下是村民们的避暑胜地,那么大树下就自然成为了我们的优质舞台。有时遇上气温过高,加上沿途山路崎岖,一路颠簸,许多演员晕车、中暑,仅管演出条件再简陋,环境再恶劣,只要舞台上音乐响起,就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演员们立即进入演出状态,像一个战士,拥有冲破一切困难的力量。</h3><h3> 寒冬腊月,偶尔遇上雨天、雪天、气温接近零度的天气,为了不让村民们扑空,活动如期举行,脱下羽绒服的演员们穿着薄薄的舞衣,冻得瑟瑟发抖依然展示着最专业的水准,一首首欢快的歌曲,一支支优美的舞蹈,为寒冷、偏僻的山村增添了春色,带来了暖意。许多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拿着手机全程拍照、录像。也有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遗憾没能赶回来观看演出,活动结束了村民们还久久不愿意离开,村民们齐齐感叹着:这是咱村里一年来最热闹的一天了,你们有时间一定要常来呀!</h3> <h3>  几年来,几百场次的慰问演出,我们几乎走遍了新县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每当看到观众一道道期待的目光、一次次热情的掌声我们深感做为一位文艺轻骑兵的自豪与骄傲。我们内心笃定: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决不能辜负他们!</h3><h3> 抒人民情怀,演人民生活,是我们的追求和价值所在,作为新时代的文艺轻骑兵,我们必须担负起文化工作的新使命,当好群众文化的组织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革命文化的弘扬者,为助力老区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