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学习进入第八天了,酷暑难耐,但学习仍在继续。今天给我们授课的是全国模范教师,省特级教师,国培专家黄丽君,讲座主题《引领教师幸福成长——我对工作坊研修的思与行》。</h3> <h3> 黄老师功力深厚,观点明确。上课直接出示了自己设计的一份工作坊研修方案,结合方案,边看边讲解,让大家对工作坊有了一定的了解。<br></h3><h3> 工作坊研修是一个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且让参与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如何付诸实践,以及在行动后如何反思改进。</h3><h3> 由此可见,这种方式大家并不陌生,我们每周的集体备课,学科的教研活动,送教下乡,听评课等都是工作坊研修方式。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不是依靠传递而获得,必须由学习主体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和对话主动地有意义地建构。<br></h3> <h3> 听了黄老师的课,不仅对如何开展工作坊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以后教研工作的思路。把要让研修坊的工作成为学校工作常态,成为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h3> <h3> 下午给我们授课的是南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国培专家王文荣。授课主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评价》。</h3> <h3> 王老师讲课生动幽默,直达观点。也是从课例开始,出示一份横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活动方案。带领大家研读方案,讨论交流,找出方案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让我们明白送教下乡不是展示课,而是要帮老师解决问题,解决老师实际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h3> <h3> 在修订教学目标学习中,王老师又出示一份教学目标,让大家一起帮忙修改,在讨论交流中,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可检测,有结果。这样才能判断学生学习事项是否支持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送教下乡,不光只是去听老师的课,应更重视对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只有做好课前保障,才能保障学生的学。</h3><h3> </h3><h3> <br></h3> <h3> 除此以外,还要学会观察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任务的完成。王老师要求我们现场给课例中的语文课堂设计任务单,通过亲自参与,大家明白了陈述学习任务时必须要有名称或主题;确定好人员分工;设置所有的活动要有规定时间;描述任务完成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描述检测与评估方式;描述教学组织形式(个人、双人、小组、全班);描述执行任务的过程与方法。
在磨课研课中,不要只是帮着改老师的教案,改任务单,更重要的是把标准告诉老师,把策略和方法教给老师,有了工具和方法,老师才能学着自己往上靠。</h3><h3> 我们在教学中,也是一样,要交给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生能做的事尽量让学生去做,让孩子真正学会学习。<br></h3> <h3> 这节课最大的感悟:有了体验,才会感受,有了感受,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改变,有了改变,才会成长!<br></h3> <h3> 最后,要特别感谢这次研修家园的家人们,昨天身体不适,收到了无数关心和问候,让我心里满是感激和幸福。</h3><h3> 感恩有你们,不用面朝大海,也能春暖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