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7月20日11:00,我们乘坐的大旅游车抵达丰宁南大桥环岛。全体队员去附近的农贸市场采买扎营需要的物资,中午饭在附近的餐馆自己解决。安排好住宿后,我听说附近有一家口碑较好的小餐馆“老孟羊杂汤”于是打车前往。</h3> <h3>很不起眼的一个小门脸,曾在2017年度被评为“丰宁好味道*一等奖”。我点了一小份羊杂套餐,一碗羊杂汤和一个大烧饼,20元。羊杂切成细条,处理的很干净,口味咸淡合适。烧饼只吃了半个,剩下的半个打包带走。</h3> <h3>12:00队员们陆续归队。成箱的矿泉水整齐地码放在旅游车后门的台阶上。大家买了切好的羊肉片,油盐等各种调味,还有大西瓜,桃子等水果。洗好的蔬菜装在大塑料袋子里。丰富的物资不禁让人畅想今晚的丰盛晚餐。</h3><h3>从南大桥开车由112国道进入山区。途中四道营国道北侧有一个景点“天下第一松”,古松九龙松值得一看,20年前我曾经来过。下一次活动,团队可以顺路看看。</h3> <h3>1个半小时后到达麻线沟,转山队下车。这次活动由安一队和转山队2个队组成,每个队都是20多人。安一队是休闲队,在美人溪畔扎营;转山队是重装队,在海拔2000多米的黄粱山顶扎营。</h3> <h3>转山队每人一个大包,带着帐篷、睡袋、食物和水,贺队拎了拎,大包重达40多斤。其中一个队员还带了专业的三脚架,打算拍摄今夜黄粱山顶的星轨。</h3> <h3><font color="#010101"> 🍀“胖肚子山”在哪?</font></h3> <h3>重装队进山了,大车调头返回美人溪扎营。途径兆茨榆沟,车停,贺队说不扎营的可以徒步去胖肚子山,18:30返回营地。R先生、小静和我,我们三人今晚住县城宾馆,于是结成小分队。</h3> <h3>过了小桥,就进入兆茨榆村。小溪里有一群大白鹅,有的翅膀上点着红点、有的脖子上涂着棕色,“嘎嘎嘎”地叫着、欢快地追逐嘻水;几只小土狗见到陌生人进村,冲我们仨“汪汪汪”的狂吠;小溪里,妇女赤脚坐在石头上浣洗衣服;大树下几位老大爷在唠嗑。</h3><h3>“大爷,胖肚子山在哪啊?”“远着呢,要走一天呢!”大爷手指一个方向。我们仨决定只往前走两小时,回程也两小时,这样正好坐上18:30回县城的车。</h3> <h3>走了一个小时左右,来到一片开阔的草地,十几头牛在吃草。我和小静有些胆怯,怕牛袭击我们。我俩套上深色的外套、脱下鲜艳的帽子,紧紧跟在R先生身后。小牛看到我们走近,远远地跑开,母牛警惕地盯着我们。</h3> <h3>好不容易绕过这群牛,前边又有一个更大的牛场,围栏里的牛更多。这种惊心动魄的感受实在是让人不舒服,我们仨决定不往前走了,R先生提议爬上旁边的石海休息、喝茶。</h3><h3>返回途中,遇到牛场主人,他说这个牛场有四十几头牛,牛不顶人,牛接近你,可能希望你给它撒点盐。他每隔5~8天就来撒把盐。他陪我们走了一会,说,“我带你们回村吧!”我们谢过他,说就是来走路的。</h3> <h3> 🍀美人溪畔野餐</h3> <h3>18:30我们准时到达营地,一顶顶鲜艳的帐篷让人心情大好。云飘大厨已经把菜都炒好装盘:五花肉炒蒜苗、豇豆,油炸花生米、老醋拌黄瓜,贺队正在烧水准备红油火锅涮羊肉。还有红酒、啤酒,大西瓜。嘿嘿,回来就吃,有福之人!</h3> <h3>图片来源:贺队</h3> <h3>图片来源:贺队</h3> <h3>图片来源:老张</h3> <h3>图片来源:老张</h3> <h3>小视频来源:桥</h3> <h3> 🍀7月21日 徒步黄粱</h3> <h3>大车不好调头,垫了根圆木头才驶上水泥路,时间耽搁一个小时。</h3> <h3>昨天扎营的队友有5人继续在营地休闲,其余20名队友徒步穿越。车开到兆茨榆,我们钻过铁丝网,进入森林中。这片树林人迹罕至,山林里弥漫着浓郁的各种植物的复合味道,不禁贪婪的深呼吸。</h3><h3>清晨的露珠还没褪去,草地上都是露水,很快,裤脚和鞋子表面就湿了。</h3><h3>刚进入树林时还是人工种的松林,走入密林深处,成片的白桦林,浓荫蔽日,石头上、树干上都长着碧绿、灰绿的苔藓。</h3> <h3>走到半山腰,密集的灌木遮挡了曾经的小路,前队踩出了一条大道,顺着伏草,左拐右拐,之字上下,气息都不匀了,总算到了山顶。可是一看,还有上山的路,手台联系贺队,还得继续爬升,上梁。</h3> <h3>走出树林,眼前一亮,一座突兀的巨石山峰屹立在梁上。</h3> <h3>山梁上视野开阔,连绵不绝的山梁葱郁秀美。西北方向就是黄粱尖。今天天气真好,朵朵白云像棉花糖飘在湛蓝的天空中。正午的太阳火辣辣,让人感到灼热。山上的风真大,送来阵阵凉爽,虽然很热但是并不出汗。</h3> <h3>匆匆吃了几口,沿着车辙印,继续前行。牛粪真多呀!</h3><h3>那是金莲花吗?一朵朵金黄的小花点缀着碧绿的草甸,在风中摇曳。牛粪附近的金莲花格外多、开得也格外灿烂!</h3> <h3>手台里传来贺队的指令,第二个山坡走密林,绕过山坡。树林里的牛和马真多,鞍部的一大片地方寸草不生,裸露着红色土壤。鞍部附近有一大片野玫瑰林,开花的时节一定很美!</h3> <h3>图片来源:小伙伴</h3> <h3>驻足观望,面前山峦秀美、山顶轮廓浑圆柔和,绵延不绝的曲线像滚动的波浪涌向天边。天上的白云像一朵朵棉花又像一片片飞絮。山体随着白云的流动或明或暗、变幻莫测。山坡上的几名驴友像小蚂蚁一样缓慢蠕动。</h3> <h3>还没到顶,收队老张冲我挥手,示意我斜切过去。真遗憾,没站在山顶看看更远的风景。</h3> <h3>坐在山坡上,来时的道路清晰可见。看着远处,麻线沟、兆茨榆沟尽收眼底。要是躺在山上看看绿色、看看流动的云就好了!</h3> <h3>图片来源:楚天</h3> <h3>下山,然后是最后一个爬升-铁塔。走近树林,一股浓烈的牲畜的气味袭来,定睛一看,一大群牛在树林里吃草,还是小心一些吧,我没带盐。我悄悄走到山坡的另一侧,从山后横切到铁塔,远远看到收队老张孤独的身影。</h3><h3>队友们都不见了,手台联系贺队,贺队又返回接我俩。</h3> <h3>我们仨走密林下山,密林里有很多野杏树,果实累累,黄澄澄的,外形与新疆的哈密杏相似。摘一颗嚼一嚼,又酸又涩。榛子也很多,不过还青青涩涩,没有成熟。</h3><h3>根本没有路,凭着感觉,对照着卫星地图,就当是探路了。灌木交错着把曾经的羊肠小道封得严严实实,我们得双手扒拉开树杈。费心劳神,艰难前行,有几次差点走到断崖。<br></h3> <h3>三人下到大路,一位慈祥的老妈妈从红顶房子走出来,远远地迎接我们。走进红顶别墅,居中的位置围合着蓝色皮沙发,中间是方形大茶几;几张大圆桌靠墙壁摆放,墙壁上挂着名人来访的照片。我认识的名人有:潘石屹、王宝强。</h3><h3>大妈热情地招呼贺队、老张和我吃西瓜。说已经招待我们三波队友了,切了两个20斤重的大西瓜呢,还打开一盒酸奶让大家喝。老妈妈姓孙,今年76岁了,这是她二儿子的野山猪基地。平时猪就在山坡上闲逛,吃饭时一吹哨,野猪们就跑回来吃饭。养猪场的猪一般3-4个月出栏,孙大妈家的猪要12个月或14个月出栏。他家只给猪喂玉米和谷糠等天然食物,山猪肉40元1斤。</h3><h3>看到我和桥狼狈的样子,大妈的外孙女小薛主动说,一会儿,她开车回县城,可以拉我俩到三道口集合地。</h3><h3>坐上小薛的车,很快就到了四道口,看到重装队员坐在树下休息,我俩下车和他们汇合。</h3><h3>古道热肠的孙大妈为此次徒步黄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不知以后还能否相见,只有深深祝福,惟愿老人家笑口常开、健康长寿!</h3> <h3>有人说,如果不住宾馆休息不好,就不能来黄粱徒步了;有人说,如果不扎营休闲,这次活动也不想参加了;还有人说,就是要重装拉练,自虐一下;还有人憧憬野营的浪漫,可是没有装备,贺队又去户外店租来专业装备。大家被照顾的妥妥帖帖的,心愿都得到了充分满足。特别是两队合车后,车费还由原计划的160元降为120元。</h3><h3>贺队无私地组织大家出行活动,云飘做好了10个人的饭菜,非亲非故的孙大妈更将无私的爱带给我们!</h3><h3>美好的景色值得反复回味,感动的情感令人难以忘怀,心灵被触动的感受恐怕今后再难遇到……</h3><h3><br></h3><h3>感谢、感慨、感动、感恩!</h3> <h3><br></h3><h3>想吃散养山猪肉吗?孙大妈家联系方式</h3><h3><br></h3><h3>丰宁弘农谷牧业有限公司</h3><h3>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十七道沟村四道沟</h3><h3>孙喜国:1331328916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