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农商银行克井支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观引沁济蟒渠,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实践教育活动

灵感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2019年07月24日,济源农商银行克井支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观引沁济蟒渠,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实践教育活动。</font></h3> <h3>&nbsp; &nbsp; 引沁济蟒工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济源、孟县(今孟州市)两县人民自力更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的伟大创举。引沁总干渠从1965年12月一期工程开工至1975年一期扩建工程竣工,整整奋斗了10年时间。这条"人工天河"是继林州红旗渠之后创建的又一个大型灌溉工程,是河南省山区水利发展史上又一伟大丰碑。<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20世纪60年代,由济、孟两县十万民工组成的建设大军在党的领导下,在太行山腹地,在黄河北岸,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引沁济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了“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勇创一流”的引沁精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该工程跨越300多个山头、200多条河流、凿通修建66个隧洞(总长16000多米),建造了403座桥涵洞,建成了总长达120公里、可通水23个流量的"引沁济蟒"大渠。这条"人工天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干、支、斗渠总长近2000公里,灌区面积达40万亩。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工地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郭俊,在120米长的“火烧皮”隧洞施工时,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出洞;“英雄炮手”宋玉温,仅在唬魂潭会战中就13次攀登悬崖进行除险爆破;还有纵身跳崖拔出瞎炮导火线的李新乐,用身体挡住炮位自己却身负重伤的李兴富,以及“凿洞能手”李宗儒,“硬骨头”李泽文,“铁姑娘”牛淑清、卫玉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正是凭借着这股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闯劲和韧劲,愚公后人像传说中他们的祖先一样,以“寒暑易节,挖山不止”的精神,战严寒、斗酷暑,涉险滩、破难题,最终穿山越岭,修成了一条福泽50余万人的生命之渠。</font></h3> <h3>  今天,济源农商银行克井支行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观引沁济蟒渠实践教育活动,为全体党员弘扬引沁精神,创新引沁精神,发展引沁精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br></h3><h3><br></h3> 支部书记讲解引沁济蟒工程历史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一段难以忘却的纪念:从济源8个公社挑选的上万名精干民工,攀悬崖、登绝壁,挥镐锹、抡铁锤,用勤劳的双手,在“上依绝壁、下临深渊”的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开创了“重新安排河山”的伟大壮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如果说,愚公移山精神是融入济源人民灵魂深处的精神血脉的话,那么,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的引沁济蟒工程,就如同城市的血脉一般,滋润着玉川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在工业发展、农业灌溉、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近日,我们再次深入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引沁济蟒工程,触摸着渠壁上刀劈斧凿留下的印迹,仿佛看到了当年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壮观场面,仿佛听到了人民群众征服自然的铮铮誓言。</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