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殊:脱贫攻坚这些年……

婉儿

<h3><b><i>  这里,是“房前屋后一亩茶”的始发地;这里,是脱贫攻坚的“桥头堡”!自这里,中办精神辐射方圆1835公里生机勃发的土地!透过方洼看光山,透过文殊看光山,风景这边独好!</i></b></h3> <h1>  空山新雨后,碧空纤尘不染,落日的余晖泼洒在文殊乡方洼村一汪汪池塘、一畦畦茶树和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民居上;悠长的召唤声中,一群群麻鸭快活地游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一眼望不到边的荷田间,荷叶颤巍巍地托起晶莹的水珠,映衬出莲花的不胜娇羞,有袅娜地开着的,也有羞怯地打着朵。</h1><h3></h3><h1> “看!这片太空莲也是我村的集体产业”,方洼村第一书记徐开春指着眼前盛放的荷田。前年村里从江浙地区移栽过来300亩的太空莲,起初还担忧水土不适,如今长势喜人!沿着整洁的乡道,两侧目所能及皆是绿的滴翠、红的旖旎!<br><h1> 五福新村广场上,一对年轻的夫妻正带着儿子打球,嬉戏声飘过水面,混同着黄昏的虫鸣与蛙叫,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夏日乡村安居图。“这附近原有五个水塘,村民爱把水塘称作“湖”,就以此为易地扶贫安居点取名五湖新村,县委刘勇书记来参观后,根据当地人的口音(“h””f”不分),将其更名为“五福新村”,取其吉祥之意!”徐书记一边介绍一边不时地同来此散步的村民打招呼。围绕新村广场,几十栋在建的乡村民居已初具规模,未来这里将会是方洼村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心、村民们安居乐业的福地。<br> 四年前,位于文殊乡东南部的方洼村,在光山县360个行政村里一直籍籍无名,如今前来参观、学习、游玩的络绎不绝。同样,位于光山县中部的文殊乡,既没有北部乡镇毗邻国道的交通优势,也没有南部乡镇坐拥大别山的钟灵毓秀。当时乡内只有一条县道,两条乡道;农作物是传统的单季水稻栽植,星星点点疏于管理的老旧茶园,三三两两不成规模的畜牧养殖,无规划、无规模、无特色,成为文殊乡产业最大的特色。村里缺少致富能人,<br> “大多数的村子都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安排搞活儿光靠吆喝可不行,没人愿听啊!”该乡分管产业的副乡长代修玲感慨道。产业的滞后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村两委班子的软弱涣散又反过来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这仿佛就是个无解的恶性循环。<br> 2015年底,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了,中办派来了第一批挂职干部进驻文殊乡方洼村,一时间文殊乡成为光山县关注的焦点。这既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一场千难万险的挑战。被置于聚光灯下,干得好与不好全县人民一目了然!<br><br></h1><h1> <b><u>打通致富路,密织幸福网</u></b><br> “交通是真便利,去城里买卖东西也就二十分钟,到村部办事一抬腿就到!”Ⅹ018县道两旁绿树葱茸、屋舍俨然,坑塘星罗棋布。东岳村村民向正梅家就位于路南侧,干净舒适的四合院落,院前房后的空地被篱笆围起来种上各式蔬菜和各色花卉。正值盛夏,花儿开得正娇艳,尺把长的豇豆挂满藤架。向正梅家是2017年退出的脱贫户。趁着政策好,交通便利,夫妇俩流转了一百多亩水田种上有机稻,养了300多只麻鸭,平时跑车拉货,一年下来赚个5、6万元不成问题。<br> “过去X018县道还没开通,从南王岗到槐店的万河大桥也没架,沿线的村民办事进个城还得靠摆渡;猪山圈、东岳、方洼一带的村委干部到乡里开个会得走个把钟头!”沿路村民常玲感叹道。常玲目前拥有双重“身份”,一重是村“两委”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后备干部;同时,她还是诚信油茶公司的“大总管”,负责公司茶叶油茶展厅的日常接待、电商运营以及工人工资的统计和结算。短短两三年,常玲从抬不起头的贫困户变成双方争抢的“香饽饽”!<br> 2017年,在中办挂职干部和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下,X018县道全线贯通,东部连接213省道,自东向西贯穿文殊乡南王岗、东岳、猪山圈等行政村,与光南路相接,同闸晏路、光南路、文北路、文河路共同构成文殊乡交通大动脉。围绕这几条线路,文殊乡因地制宜,全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光南路沿线陈棚村桃李、西瓜等小杂果种植,文北路邹棚、朱畈村鱼虾养殖、西瓜种植,文河路沈堂、王榜的油茶茶叶种植,X018县道南王岗、东岳村特色小镇、传统古村落乡村旅游,闸晏路沿线梁棚、杜槐、壮山、花山等村肉牛、黑山羊、麻鸭养殖以及花山寨红二十五军长征决策地红色旅游等产业。同时,以各条道路沿线的大中型农林企业为依托,成立了独具特色的“三区三支”产业格局:以诚信公司为主,辐射周边猪山圈、王堂、陈棚等村特色油茶、茶叶、苗木花卉特色种植产业示范区;以南王岗村为主,辐射周边东岳、杜槐、花山等4个村的集乡村振兴、传统古村落、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传统游览区和以金合欢林茶专业合作社、壮山牧业专业合作社为主,辐射杜槐、壮山等村的特色养殖区。并以示范区为基础分别成立党支部加强引导,织就了一张纵横交错的产业富民之网。据不完全统计,自脱贫攻坚以来,全乡共修筑道路220公里,其中县道42公里,通村路28公里,通组路110公里,生产路40公里,真正实现了道路修到哪里,产业强到哪里,群众富到哪里。<br><br></h1><h1><b><u>建强党组织,保障发力源</u></b><br> 在文殊乡22个村街的村部大院,一块块绘声绘色的党建文化墙绘、一幅幅大型党建宣传牌、党建宣传标语不时映入眼帘,形成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2015年秋,中办派来了第一批挂职干部进驻文殊乡方洼村结对帮扶,他们同县派驻的第一书记一起,吃住在村,以身作则。从建强基层组织入手,摸清底子,将有较高威信的致富能手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建立严格细致的规章制度,配套完善了各项职能分工,将旗帜树起来、把党徽带起来,通过强班子、建阵地、亮身份,村班子人心齐、干劲足,战斗力明显增强,干群关系由过去的“平时见面不搭理,办起事来不信任”变成“干部是亲人,办事都到村,见面打招呼,号召齐响应”。中办和各定点帮扶单位带来的先进的党建经验使文殊乡各村街方洼村党员群众面貌焕然一新,进而辐射带动了文殊乡其他21个村街,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熠熠生辉。<br> “大叔,低保金月底才能打卡,您再等等!!”便民服务大厅里,村服务人员耐心地向群众答疑解惑;村“两委干部”干部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四方景家庭农场党支部办公室里,75岁的老党员陈良新正在给年轻党员上党课,会议形式开放自由,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工作、谈心得、谈下步打算。陈良新是该农场党支部的常客,被支部特聘为“客座教授”,每个月都来支部会议室为年轻的党员们上党课。基层组织“红色引擎”有力推动着文殊乡脱贫攻坚及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虽是一名普通农村青年,但这并不妨碍我学习先进的思想、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返乡青年李意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李意,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了方洼村,帮助村子管理经营村集体产业项目。返乡之初,李意惊喜于村子的巨变;融入后,又感动于村“两委”班子的勠力同心;在村第一书记徐开春的引导下,他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方洼村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像李意这样要求进步的有志青年在文殊乡很多。党组织就像磁石,将那些有才华、有志向为家乡建设出心出力的年轻人凝聚在周围,成为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力之源。<br><br></h1><h1><b><u>选准“领头羊”,撬动一个乡</u></b><br> 2018年夏,在全县脱贫攻坚视频调度会上,东岳村民杨长太以脱贫户和带贫户双重身份作了一篇“人要懂感恩、人要讲奉献”的发言,鼓舞了一大批贫困户和帮扶人,为正处于攻城拔寨期的文殊乡脱贫树立了标杆。昔日的贫困户,如今的“大明星”,杨长太的脱贫攻坚“三级跳”为当地人所乐道。“我们帮扶的不仅仅是杨长太,而是将他作为一个支点,撬起东岳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现东岳村第一书记贾巍说。既是党员又是贫困户、之前经历了创业起伏、积累了不少经验的杨长太成为撬起东岳村产业发展的支点。2015年,在第一任第一书记的鼓励帮助下,杨长太成立了四方景家庭农场,流转了几百亩荒地种植销路紧俏的苗木花卉。当年销售15万,贫困帽成功甩掉。随着合作社的逐步壮大,吸纳了数百名周边村民就近务工。2016年,第二任第一书记给他输入了品牌发展理念,指导合作社成功申领了“三品一标”,产品从此有了市场准入证。2018年,第三任第一书记指导成立了以四方景家庭农场为龙头的“东岳村产业联盟”,并将四方景家庭农场确定为集团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至此,在产供销方面,四方景家庭农场有了质的转变,“四方景”不再是杨长太一人的“四方景”,而是东岳村全体村民的“四方景”。同样是2015年,原经营一家企业、当地小有名气的“抓钱手”李信远临危受命,被组织上任命为方洼村支部书记,和有着同样经历的村主任吴开华搭班,在中办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的指引协助下,开启了方洼村美丽嬗变之路;人才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乡村没有能人,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文殊乡大力实施农村致富能人培育计划,念好“选、育、扶、靠”四字诀,不断发挥乡村能人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杨长太、李信远等一批乡村能人“头羊效应”的带动下,文殊乡共发展新型经营主体125家,其中龙头企业2个,家庭农场8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涉农企业23个,其中示范工程49个,带动1776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全乡7个贫困村在2018年底全部脱贫出列。<br><br></h1><h1><b><u>树好新风尚,成果大家享</u></b><br> “一条条乡间公路四通八达,处处青山绿水,空气怡人;家家白墙黛瓦,门前花红柳绿,塘满鸭肥;人人安居乐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劲十足……”俨然是人人神往的“桃花源”!这是《人民网》上曾刊载过的题为“河南光山:东岳村文明新风扑面来”的文章,而东岳村,就位于文殊乡境内! “无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文殊乡多措并举,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不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从2014年至今,文殊乡通过移风易俗、送文化下村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文明乡风徐徐吹遍该乡123平方公里的土地。<br> 无论是从2015年连续至今举办的西瓜节,还是“红白理事会千人签名”活动,或是节假日举办的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以及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参入的乡村春晚活动,群众们都乐在其中,“文明之星”“道德之星”“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及“双星”创建活动如火如荼,比一比,评一评,将模范人物、脱贫之星、乡贤的事迹“上报上墙上红榜”广泛宣传,把乡风文明搬到群众中间,把礼仪观念引到群众中间,把文化活动送到群众中间,把健康的价值观植根到群众中间。<br> 走在文殊乡村口巷尾、田间地头,聚众赌博的少了,唱歌跳舞的多了;大吃大喝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虐待公婆的少了,孝顺儿媳多了;坐等靠要的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br> “以前人情礼节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有了红白理事章程,我可以安心地用省下的钱买良种,购肥料,建茶园,为村里产业振兴甩开膀子加油干。”<br>“看到人家披红戴花上红榜,自个灰头土脸上黑榜,不好瞧嘞!”“现在,村部安装了“大喇叭”、组建了微信群,村中大小事务公开透明,人人都可参与”村民们自豪地说道。<br>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有残疾,不能为村里发展做贡献了,如果能将自己的心声唱出来,就是死也没啥遗憾了!”2019年3月18日,文殊乡78岁高龄的残疾老人管周基在村志愿者服务队的帮助下来到东岳村村委会,通过村“大喇叭”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同时,这也是全村人的心声!<br><br></h1><h1> “人说脱贫攻坚战是脱‘皮’攻坚战,我觉得脱贫攻坚就是脱胎换骨”战!县政协副主席、文殊乡党委书记李奎如是说。在将近四年的鏖战中,磨砺了一大批党员干部,使他们从一个个送送文件、填填报表的机关“小年轻”,蜕变为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发展领路人。四年的鏖战,解放了多年来农民狭隘的小农意识,使他们从埋头苦干、盲目发展蜕变为抱团发展,用科学技术武装大脑的新时代农民,使那些吃了今天没明天的懒汉蜕变为脱贫路上的急先锋。四年的鏖战使冷漠疏离的上下级关系蜕变为水乳交融的鱼水情深。四年间,中办历任挂职干部在这片红军战斗过的热土上洒下了汗水,播种了希望,他们栽下的茶苗已化为缕缕茶香飘进了千家万户;他们种下的树苗已长成大树为过路村民留下荫凉;他们关心过的娃娃已考上大学;他们并肩作战过的战友正沿着既定的目标向乡村振兴进发。</h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