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文化苦旅》心得《二》

一蓑烟雨

<h3> 经典传承,我也有责</h3><h3> 高一 11班 张韶旸</h3><h3> 读完了《文化苦旅》,让人感触最深的,是文化的历经劫数,却又百折不挠。回首望去,中华文化,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走过民族五千年的盛衰兴亡,强权、战争、天灾、人祸,看似脆弱不堪的文化,却终如老子笔下的水,以天下之至柔,攻天下之至强,并延续至今!</h3><h3>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宁古塔》这一章。翻开这一章,第一段就让人惊诧,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的土地,承载了那么多黑暗的所在。在作者眼中,连一丝甘甜也会使他倍感惊讶。中国历朝历代中,清朝文字狱的出现,想来原因不过有二:一则,处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二来尚处奴隶社会的满清,一只脚踏入中华文化繁盛的圣殿,必然会感到自己的浅薄无知,心理上的自卑只能用暴力来掩饰。既然不能理解,那就毁坏。再者,一种惯有的奴隶社会的思维模式还没有改变,被征服者只能是奴隶,生杀予夺,只是一句话的事儿。不怕犯上,敢于直谏的传统文臣,在他们眼中,怎么看都是碍眼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摧残自然不可避免了。一场文化的浩劫降临在知识分子头上,但面临灾难,知识分子却没有束手就擒。苦难如一张网,滤去了偏见,却留下了真诚的友谊。这些文人手中接过前辈文化的火炬,在绝望中寻求希望,不放弃一丝发光发热的机会,启迪文明。哪怕艰难困苦,却在苦难中依然不悔初衷,在边疆蛮荒、在灾难中重建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文化的重生便是如此,犹如火之灰烬,纵然熄灭,但在一片黯淡中却仍有勃勃生机。</h3><h3> 更大的困难是《废井冷眼》中一个繁盛文明毁灭,以个人苦难提笔写文明的盛衰兴亡,把文化所遭的劫难,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一场熊熊烈火,让文明走过的繁华历史,一夜之间,只剩几方废石,一口冷井。文化所承受的苦难,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了。但是文化却拥有无数人殚精竭力的保护而得以存续千年。</h3><h3> 在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历史烟云背后,有无数人为了文化,耗尽毕生心血。在敦煌,翻译陈万里先生领着目不识丁的村民捍卫了民族和国家的尊严,还有在苏东坡被诬陷之时,无数官员的沉默,他们的身上体现了无数普通人对文化的认同与支持。毕竟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在人民中保存文化长久生存的根基与土壤,文化才有如源头活水,长久奔流不息,存续千年,薪火相传。</h3><h3> 但从这个角度看,范钦悲壮地把文化作为家族世代相传的神圣使命背后,是一个旧时代的冷漠与悲哀,是普通人对文化缺乏认同感的事实。</h3><h3> 文化要真正繁荣昌盛,必须有无数为之奉献毕生心血的人。康熙皇帝纵然学贯中西却没有大力推倡西学,一个后继乏人的文化必然油尽灯枯,所以清朝渐渐走向了固步自封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中华文化则不然,越过千年风云,早已与脚下这片土地,与这个民族建立起深厚的纽带,这才是他能够存续千年,经历劫数却终能凤凰涅磐,愈发繁盛的原因。</h3><h3> 蓦然回首,现在的我们可以再为这棵文化大树做些什么呢?</h3> <h3> 读《文化苦旅》有感</h3><h3> 高一11班 郝佳荣</h3><h3> 翻开《文化苦旅》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戴着墨镜,意气风发的中年大叔,这便是余秋雨给我的第一印象。此时的我还不知道这本书,这个人将给予我对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乃至当今社会全新的看法与感受。谁能想到,在这个潇洒的人的背后,竟埋藏着许多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辱骂、污蔑、排挤,而他却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开始了自己的文化苦旅,同时也是人生苦旅。 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辞藻并不华丽。像他自己在杭州宣言里说的:“杭州的美丽已被历代文人倾注了太多的描写词汇。就是世间一切大美必然遇到的悲剧,人们总以为大美也可被描写,因此总让他们沉陷在一大堆词汇之间。而这些词汇同样可以描写小美、中美、平庸之美,勉强之美,夸饰之美。这情景就像一位世界等级的歌唱家被无数嘈杂的歌喉包围。”从这段话中,我们不能提取到一个信息:杭州的美丽,乃至之后余秋雨先生去到的一些文化之地的美丽,已经不能用世间的词汇来形容。而正是因为他的不形容,让我们感受到了杭州的大美。体会到了他对于“大美”的尊重,对于文化的尊重。作者在这段话中运用的比喻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他对于杭州陷在一大堆庸俗词汇中的无奈。作者辞藻不华丽,语言生动形象,拟人、比喻等修辞恰到好处。使人更加理解他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如《黄州突围》中:“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这段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苏轼被贬后的处境与当时的社会形象。“大酱缸”讽刺了当时的社会,也给予了苏轼这个伟大诗人以同情。余秋雨先生也在此处表达了自己的“苦”。他可以在历史长河中徜,他可以用笔书写下苏轼被贬的过程,可他却仅仅只是旁观者。他无法改变什么,他无法改变历史,无法改变奸险小人对苏轼的诬蔑,对文化的摧残。“苏东坡在游街,整个民族在丢人。”这一句不仅说明了苏轼在中华民族的重要地位,更体现出一种无力感。就是“我知道整个民族在丢人,我却无力挽回”的苦涩之感,这种苦涩之感我在本书中处处可以感受得到。而我竟也不知不觉的被感染上了这种苦涩之感。</h3><h3> 当然,这种苦涩并不只针对生态文化以及苏轼,还有“社会文化”。像作者在《巴金百年》中提到“一个重要作家的离去,是一种已经泛化了的社会目光的关闭,也是一种已经被习惯了的情感方式的中断,这种失落不可挽回。”这不仅表达出他对巴金先生在文坛地位的认可,更是对他社会地位的肯定。而巴金的离去,让余秋雨先生有了另外一种苦涩,对于“社会目光关闭”,“情感再次中断”的苦涩。 对于余秋雨先生来说,巴金在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可是,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老者,却被一个时代一再诽谤、打压,余秋雨感到苦啊!那扇“我的记忆中的深秋夕阳下的大门,一次次被歹徒撞开”时的无能为力,以及“为一个卧病在床的百岁老人遭受攻击时文化舆论界居然毫无表情”时的深感羞愧…… 总而言之,余秋雨先生对于文化遭到摧残却无能为力的苦,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担忧,在文中处处可见。而这些苦也引发了我保护文化的责任感,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华文化。像余秋雨先生说的:“在所有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只有中华文明。” 虽未亲眼看到过这些遗址,可我在与余秋雨先生一起经历了一次“文化苦旅”后,心中的震撼已溢于言表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使人惊讶、震撼,我为生在中华大地而骄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