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圣地红烛 争做最美教师

李星星

<h3><font color="#ed2308" style="">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携一程山水,带一颗初心,永远行走在寻梦路上。</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教育感言</font></h3> <h1><b><font color="#167efb">本期教师</font></b></h1> <h3>  杨小林,毕业于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一级教师。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工作上积极上进,生活中乐观进取。在同事眼中,热情、开朗,朝气蓬勃;在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神采奕奕。从教17年来,她大胆创新,不断实践, 用激情教书,用大爱育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常年在教学的第一线,能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勤于钻研,成绩突出。2013-2019年先后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备课组长;2017年被县教育局授予“师德标兵”称号;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获奖,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h3> <h3>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认认真真教书,全心全意育人。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考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引导为主导,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她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民主、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使同学们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爱上了语文这门学科!</h3> <h3>  作为备课组长,她力求从备课、上课、作业、教研等各个环节上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智慧,深入钻研教材;坚持听课制度,互相汲取营养、充实自己,并定期在教研活动中针对常规课、拓展课进行研讨;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是一支敬业的队伍,虚心学习、教风优良;也是一个快乐的集体,热爱生活,在母语教学的精神乐园里诗意地栖居;采撷清凉的水花滋润干涸的心灵,让生命绽放出诗意,让人生绽放出馨香。小课题,大互研,我们在路上。</h3> <h3>  她积极参与县、校的各项教研活动,工作认真负责。曾多次主持参与了省市级课题研究,并获得优秀实验员称号。2017年在杂文月刊《教育世界》上,她撰写的论文《论学生如何自主评改作文》荣获二等奖。她始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有机会就外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为自己充电,为学生做好引路人!</h3> <h3>  她明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常常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在校、县、市级举办的各类征文比赛等活动中,她所带的学生均载誉而归,其中高紫玉、杨珊儿同学在全市文学创作大赛中荣获中学组一等奖。</h3> <h3>  <font color="#b04fbb">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也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败的心灵也能清醒;教师的爱是融融东风,即使冰冻了的情感也会融化。”</font></h3><h3> “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她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探讨。”但她对学生的严也是出了名的,作业、家庭作业有布置就有落实。每天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第二天必考。对于后进生,本着从不放弃的原则,耐心说服,坚持循循诱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消除心理阴霾。相信每个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h3><h3> 胡榕同学性格孤僻,胆小怯懦,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在了解了该同学的家庭状况后,多次家访,确立教育结对帮扶,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课上鼓励孩子积极发言,课后帮助孩子夯实基础。多次把孩子叫到办公室给她辅导作文,指导语文答题技巧并与她谈心。一年多来在杨老师的鼓励下,胡榕同学课堂上能积极发言,课后敢于与同学交流,还主动承担起了语文小组长职责。</h3> <h3><font color="#167efb"><b>精心辅导一对一</b></font></h3> <h3>  她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无悔的青春。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就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h3> <h3>文稿:杨小林</h3><h3>照片:杨小林</h3><h3>编辑:李星星</h3><h3>审核:刘京华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