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九十载,感恩母校拳拳心

沧海一粟

<p class="ql-block">我的母校西安铁一中,今年是她90岁华诞。若是90岁的耄耋老人会颤颤巍巍、蹒跚而隅,而我的母校却焕发着青春。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省重点中学,如今她令人瞩目的高考升学率在陕西省炙手可热。</p> <p class="ql-block">1961年8月底踏进西安铁一中的大门,在初中六四级、高中六七级就读,在校七年多正值青春年华,伴随着老师答疑解惑,多科知识的滋养,享受文体活动凝聚的集体荣誉感,还有夏、秋收的放飞心情,当然也有后期的迷茫、无助和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是特殊的六届中学生,不管哪一级,最后获得一个共同“老三届”称号。1968年底~1969年初,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老三届人全部离开了母校。</p>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回顾1999年母校70华诞校庆时</font></b></h1> <h3></h3><h3>在母校70华诞的1999年,我和几位老同学参加了校庆,看到从全国各地,包括海外的老校友,一个个精神矍铄地从五湖四海天涯海角集合在母校大操场。</h3><h3><br></h3><h3>(在70年校庆大会主席台前合影)</h3> <h3></h3><h3>当时的校友会会长王景瑞老师上台讲话,从语言组织、到精神面貌都体现着老扶轮人的气度不凡。</h3><h3><br></h3><h3>(在母校教学楼前合影)<br></h3> <h3></h3><h3>也就是那一次校庆,让我对母校的历史有个初步了解。</h3><h3><br></h3><h3>(同窗五人)<br></h3> <h3><br></h3><h3>母校原来叫“扶轮中学”,1929年在郑州创建,全名“铁道部部立郑州扶轮中学校”;</h3><h3><br></h3><h3>【和郑象烈老师(右三)后来的副校长合影】</h3> <h3><br></h3><h3>日本鬼子侵华战争,华北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为保存教育实力,保持教育的连续不间断,母校1938年搬迁到汉中,时间不长又迁至褒城张寨。1941年更名为“交通部部立扶轮中学”。</h3><h3><br></h3><h3>(同窗与校友)</h3> <h3><br></h3><h3>母校颠沛流离,1942年从褒城张寨搬迁到蔡家坡龙泉寺;1982年因宝鸡峡引渭渠工程学校搬离下山。蔡家坡铁中还在,但40年驻扎龙泉寺的历史结束了。解放后,母校的名字是“蔡家坡铁路职工子弟中学”。<br></h3><h3><br></h3><h3>(与郑校长在母校校园)</h3> <h3><br></h3><h3>1951年,蔡家坡铁中高中部迁到西安北郊,名为“西安铁中”。</h3> <h3><br></h3><h3>1958年西安铁路局成立,西安铁中从北郊搬至南郊友谊东路(原铁六局铁中的位置)。直到1962~1963年间,在北郊原铁中旧址成立了铁二中,母校更名为“西安铁一中”。</h3> <h3><br></h3><h3>原来一直认为蔡家坡铁中就是原来的扶轮中学。也难怪,扶轮中学在蔡家坡龙泉寺就长达40年,扶轮中学的历史在蔡家坡有着重重的一笔。</h3><h3>解放前后,陇海铁路、宝成铁路上有太多太多蔡家坡毕业的学子,他们永记、感恩蔡家坡铁中的教育深情,并且在铁路系统各个部门忠于职守,奉献着青春和毕生力量。</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蔡家坡铁中的“麦客”著《飞奔吧!永远的扶轮——为西安铁一中90周年校庆而作》,材料丰富,饱含对母校和恩师的热爱,引发无数蔡家坡铁中校友和其他网友的热议。</p><p class="ql-block">我西安的发小“山花lin”参与评论,述说了父亲为扶轮中学教育和西迁蔡家坡呕心沥血的艰难历程,也述说了家中几代人与扶轮、与西安铁中、铁一中无尽的渊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花lin的评论截屏</p> <h3><br></h3><h3>她们家一直随扶轮中学的搬迁而流动。1941年家从汉中褒城搬到蔡家坡。</h3><h3><br></h3><h3>出生于1943年、1946年、1947年,出生在蔡家坡窑洞里的林家姐弟三人,1999年扶轮中学70年校庆时回蔡家坡,在“扶轮亭”~【扶轮中学纪念碑】前合影:</h3> <h3><br></h3><h3>这张照片是在汉中褒城出生的林家大姐,2015年与两个弟弟同赴蔡家坡,和当年老房东家的儿子合影。</h3><h3>1949年离别,没想到房东家的儿子记忆犹新,他们激动共叙扶轮在蔡家坡的记事。</h3> <h3><br></h3><h3>母校庆典大会上,铁一中的合唱队、舞蹈队、军乐团、民乐团……给老校友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展现了青春活力和艺术风采。</h3><h3><br></h3><h3>庆典大会后,校友们分赴郑州、汉中、褒城、蔡家坡、西安诸校,不同年龄段的校友在不同的老校址,纷纷寻找着自己青春岁月的影子。<br></h3><h3><br></h3><h3>一位乐友曾在蔡家坡车站就职,参加过扶轮中学校庆的接待工作,他说“当千余名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回来、从事各行各业的学子们齐聚龙泉寺的时候,那相拥而泣的场面着实感人!”</h3><h3><br></h3><h3>扶轮中学是铁路系统、也是教育界的骄傲。母校一路走来桃李满天下,人才济济遍五洲。</h3><h3>九十华诞,体现着多少代教书育人的心血和千百万学子的赤心!</h3><h3>九十华诞,还有校友前往扶轮中学最早的郑州老校址吗?恐怕前往汉中的校友也寥寥无几了。人有情,岁月无情……<br></h3> <h3></h3><h3>(70年校庆大会后,辛文华团支书召集大家就餐)<br></h3> <h3><br></h3><h3>光阴似箭,后浪推前浪。一届又一届的老、少校友互不相识,只有凝结在心中的母校情结相知、相通而相聚。</h3><h3>一拨又一拨的校友越来越老,学校却越来越年轻,学校里永远是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伫立在学校大门内外,西安铁一中原貌荡然无存,学校的模样只能刻在我们的心版上……</h3><h3><br></h3><h3>~~~~~~~~~~~~~~~~~~~~~~~~~~~~</h3>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忆1961年秋~1964年秋</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初中悠悠岁月篇</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记忆中的母校模样</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3>以中学生的身份走进铁一中,感到一切都那么新鲜一一<br></h3><h3><br></h3><h3>踏上宽阔的台阶步入大门,工字型的四层教学楼矗立在圆形的大花坛背后。穿过教学楼,绕过花坛曲径,上台阶是一排篮球场;再往南是好大的一个足球场,足球场周边是标准的400米跑道。</h3><h3><br></h3><h3>大操场的东侧、学校的东南方位是大餐厅。前面一大排平房,东2/3部分是初中部、西1/3部分是高中部,大厅里摆满了整整齐齐的长型餐桌。后排东是大厨房,西是教职员工餐厅。</h3><h3><br></h3><h3>餐厅北,坐东朝西是一排平房图书馆。</h3><h3><br></h3><h3>教学楼的东侧是寝室区,男生住在东楼,女生住在南楼。南楼背后一条路,通往学校的(东)后门。</h3><h3>进寝室首次见暖气。自此以后住校7年多,始终对它熟视无睹;年年冬天盖一床被子很暖和,好像本该如此。待我离开铁一中,插队农村、就职于企业,才知道我的母校设备条件超前,我们从13岁开始就享受到冬季暖气的待遇了。</h3><h3><br></h3><h3>教学楼的西侧原来是一片空地,后来总务部门组织学生开发成了苹果园。</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教改的步伐从未停止过</font></h1> <h3>从西安七个铁小考进铁一中的七个班,大部分是住校生,只有铁五小少部分走读生。后来得知我们这一级正在进行教育改革试验,1--4班是5年制教材,5--7班是6年制教材。</h3><h3>初二年级教材统一了。始终不知道教育部门为何进行了教改试验而没有进行到底?</h3><h3>经历了文革,经历了对知识崇尚程度的沉沉浮浮,到了今天,教育改革越发任重而道远。</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初六四级七班的班主任</font></h1> <h3>初一我们的班主任是张汝霖老师,教语文。时间不长,因年纪大身体原因换成战维平老师。战老师教政治,能独唱,常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上台。</h3><h3><br></h3><h3>1962年“三八”节在兴庆公园合影,后排左一是战老师,右一是高年级辅导员马秀英</h3> <h3><br></h3><h3>从初二开始,赵心泰老师担任班主任,教体育。他每天晚自习都要到班上来,看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情况,看班上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要求我们写周记,一本本阅读后都给予详实的文字批语。</h3><h3>赵老师有严格的教学和班务管理办法,课余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和顽皮同学交朋友。两年中我们改变了学校"乱班"的面貌。</h3> <h3><br></h3><h3>新学期开学,教室后面的墙壁上一直有“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平凡的事”的剪纸大字。这一段警示语,对我们的一生都有帮助。</h3> <h3><br></h3><h3>同学们忘不了,有一度每逢星期六,赵老师就给大家买好了电影票,晚饭后他和副班主任介心老师一人带男生队,一人带女生队,一起走向儿童电影院或者红光电影院,看那一场一毛钱的电影。晚上八、九点钟电影散场,他们再带队回校。这件事给年少的我们留下美好的记忆。</h3><h3><br></h3><h3>介心老师教语文,不知哪一年他调到了渭南铁中。他爱好并一直钻研航天航模,成为有名的科技老人。<br></h3><h3><br></h3><h3>1964年7月班干部和老师合影,前排中是班主任赵老师,前排右是副班主任介老师</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好歌曲层出不穷</font></h1> <h3>国民经济好转,1962~1964年有太多的好电影好歌剧连同插曲深入人心。每天午饭后(夏天午休除外)、晚饭后,大家到教室里写作业,边写边哼唱。有同学起头,一会儿唱“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一会儿是“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一会儿唱“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一会儿又是“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教室里汇成大合唱,此起彼伏。</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步行,步行……</font></h1> <h3></h3><h3>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住校生分别从西安北郊的明宫东西村、铁路东西村,西闸口的公房(天字、地字、丁字、元字、特字)、私房、自强路、东郊胡家庙、西安西站,或者城里的街、巷、路、坊走向南郊铁一中,常在暮色苍茫中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上晚自习,开始新一周的学习生活。</h3><h3><br></h3><h3>每周六天基础课教育。通常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然后自习写作业,或者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政治学习、打扫卫生、体育比赛和劳动。</h3><h3>当年遵循“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劳动的项目很多。</h3><h3>每周六下午放学、就餐,然后背上小书包,到班主任那里签署出门证,值周生验证后走出校门,步行回家。</h3><h3><br></h3><h3>(男生从左至右:前排连运良、李有才、王泽喜;后排李建军、康长安)</h3> <h3><br></h3><h3>多少个周末,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一条几乎不变的路线往往复复,磨出了我们脚底板的茧子,练出了腿力特别能走路。</h3><h3>每年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下乡劳动到长安县、西安市郊区,从来没有坐过车,步行是学生的常态。</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难忘的国庆游行</font></h1> <h3>铁一中每年担任西安市国庆游行的“少年儿童仪仗队”,学校内大小鼓、釵、军乐号等样样齐全,组织起举旗、护旗、乐队和手持气球的少年儿童游行队伍。</h3><h3><br></h3><h3>(男生从左至右:前排连运良、曾庆居</h3><h3>后排王泽喜、吕玉明)</h3> <h3><br></h3><h3>我班的李玲个子高、倍儿直,正步走得好,被选出做护旗手。1962年她和高年级的陈馥生护旗,1963年和低一级的傅春玲护旗,非常气派。</h3> <h3><br></h3><h3>我参加了国庆游行在队伍里打釵———</h3><h3>10月1日穿上白衬衣,蓝裙子,一大早集合略作化妆,走向新城广场东集合地点。激动的时刻是通过主席台时要拿出应有的姿态。当天虽然很累,但心情非常好。</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自然灾害时期记忆拾零:</font></h1> <h3>我们上初一初二时,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但是学校的伙食办得好,每天三毛钱的伙食费,一日三餐,六天中餐不重样。女生每天一斤主食定量,男生每天一斤一两,男生肯定不够吃,女生也尚欠。</h3><h3>如果定量不够吃,可以买机动票。用机动票买的是发糕———包谷面掺一点白面、红小豆,用圆台型的模子扣出来的,味道好。虽然是杂粮,大家都愿意买来吃。</h3><h3><br></h3><h3>男生:靳润河、王泽喜、康长安</h3> <h3><br></h3><h3>当时班上有个“省馍”的风气。很多同学平时舍不得吃,积攒到星期六背馍回家。大部分女生如此,有些男生也这样。这是一个难熬的过程,尤其晚上熄灯以后,床上的馍香味不断地钻进鼻腔。</h3> <h3><br></h3><h3>大家正在长身体却粮食不足,同学们偏偏又想着省馍不按定量吃饭,实属不应该。</h3><h3></h3><h3>这就是当年的孩子,记挂着家里的困难,想着父母和兄弟姊妹,宁愿饿着肚子……</h3><h3>这是一段让人想起就心酸的记忆。</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要求进步,争取入团</font></h1> <h3>初二时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长安县斗门公社参加秋收劳动,我和蒋惠筠、李莉安等同学被留下。总务处刘宝忠主任安排我们开挖苹果园,劳动强度很大,手上磨出了血泡。</h3><h3><br></h3><h3>当时蒋惠筠已经入团,我和李莉安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教室写了入团申请书,郑重其事地交给蒋惠筠转交团支部,好像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作业展览,争相练字</font></h1> <h3>学校每年举办作业展览,我对三班的王宝云、张儒贞的作业印象深刻,字写得漂亮,作业本整体洁净;我班蔣惠筠是参展第一份。那时把字看做自己的门面,没有字帖就把她们的字当做范本,激励自己,争相练字。</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初中毕业</font></h1> <h3>初中毕业,是继续上高中,还是上中专、技校、师范和职业学校?一个大黑板写不下的学校名称供我们选择。然后考试、毕业,各奔新的学校。</h3><h3><br></h3><h3>初中毕业全体师生合影</h3><h3>第二排是任课老师和校长,第三排右一是班主任赵老师</h3> <h3><br></h3><h3>重拾初中三年的特殊经历,单纯、幼稚、困苦而无忧无虑……</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初中同窗聚会片段</font></h1> <h3>2012年9月29日同窗和赵老师聚会在西安</h3> <h3><br></h3><h3>2012年10月13日初中同窗到渭南看望介心老师</h3> <h3><br></h3><h3>2012年10月20日初中同窗在宝鸡</h3> <h3><br></h3><h3>2013年4月13日初中同窗在宝鸡</h3> <h3><br></h3><h3>2013年9月29日初中同窗在宝鸡</h3> <h3><br></h3><h3>2018年4月8日初中同窗和赵老师在西安</h3> <h3></h3><h1>~~~~~~~~~~~~~~~~~~~~~~~~</h1><h3><br></h3><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忆1964年秋~1966年夏</b><br></h1><h1><font color="#ed2308"><b>高中悠悠岁月篇</b></font></h1> <h3>大部分初中本校生,再加上从蔡家坡铁中、宝鸡铁中、临潼铁中选拔出来的尖子生,汇集成高一年级的四个班。<br></h3><h3>我们一班的班主任恰是初中的赵心泰老师;高二的班主任是孙玉林老师,教历史。孙老师是扶轮中学的老教师。</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留恋1964年9月~1966年6月</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高中知识的课堂</font></h1> <h3><br></h3><h3>在校7年多,上课5年多,可贵的黄金5年!<br></h3><h3>每晨天没大亮,教室里一片朗朗读书声。早上脑子清醒,大家投入时间最多的是念俄语。5年多的学习,没有留住那些变格,我把学到的俄语单词、句子全部还给了老师。</h3> <h3></h3><h3>早上念语文的也不在少数,美文朗朗上口。</h3><h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童年生活、生命光鲜的自然涌动;悲愤、激昂,对敌人的憎恨、揭露和鞭笞,最容易与作者的感情相融而起伏,对鲁迅的硬骨头精神敬佩之至!</h3><h3><br></h3><h3>(兴庆公园小照)</h3><h3><br></h3> <h3><br></h3><h3>文字的魅力潜移默化</h3><h3><br></h3><h3>高中每周六课后办黑板报,收稿、排版、初次接触文字的编辑。乔全忠画报头,插图勾画;板书最多的是宋玉梅、钱洪亭等同学。</h3><h3>曾任广播通讯员,平时没怎么投稿。运动会田径场上,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激励我一篇接一篇即时报道。过后《前哨报》统计公布我班稿件100多篇,排名第二。当时的投稿只管数量,无暇质量,反正拾到篮里都是菜。</h3><h3>语文是基础,对所有功课的学习、理解和钻研,它是工具。下农村、到企业,用的最多的是文字和文章。</h3> <h3><br></h3><h3>想起刘友文老师讲平面几何清晰,解题、求证板书整洁;</h3><h3>忘不了王树林老师教数学,鄂省口音“老格,巴巴”;</h3><h3>顾世基老师一板一眼简洁的教学方式、讲课风格,让我们记住了二次三项式、韦达定理……;</h3><h3>肖爱兰老师教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那些定义在自学考试微积分的试题中都用上了;</h3><h3><br></h3><h3>郑象烈老师和杨静乐老师1964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教立体几何和物理。年轻老师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课余,郑老师给我们班写过隶书字体的报头,杨老师在文艺汇演前给我班女生教过上海方言的《什么鸡(机)?》节目。</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政治学习经常化</font></h1> <h3>每周都有学校和团支部安排的政治学习时间,旨在如何学好毛主席著作。从学习廖初江的《为革命而学》、徐寅生的《如何打乒乓球》,到学习南京大学周晓阳如何带着阶级感情学习毛主席著作……</h3> <h3><br></h3><h3>1965年11月27日,学校大操场集合了8000多人,包括西安地区各个铁中、铁小的师生,听巴西归来的九英雄之一的张宝山讲他们在巴西与敌英勇斗争的事迹。</h3> <h3><br></h3><h3>学习英雄王杰和《王杰日记》,团支部组织座谈会、诗歌朗诵会,学校组织文艺晚会;</h3><h3>1966年7月16日,出现了欧阳海式的英雄刘英俊,又掀起学习刘英俊的高潮;</h3><h3>学习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长篇报告文学介绍好书记的事迹,感动了我们……</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加强战备,忆苦思甜</font></h1> <h3>那两年美帝频频侵犯我领空、领海,我国先后提出了400多次严重警告。形势严峻,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对内对外方针。</h3><h3>同时,学校和班级多次组织忆苦思甜大会,请机务段苦大仇深的老工人讲苦难史,还有周围同学的家史,牢记阶级仇、民族恨,培养青年学生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丰富的文体活动</font></h1> <h3>每天早上全校师生在大操场做广播体操,有特长的同学在各个校队训练。当时学校有各种球类、武术、田径等校队。</h3><h3>学校足球、尤其篮球赛事不断———班与班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外单位之间,隔三差五就在下午第三、四节课或者晚饭后进行比赛。</h3><h3>学校男篮上场最多的是王慕陶老师(教生物)、翟强老师(教语文)、赵心泰老师(教体育)、张清海老师(教体育)、吴东成(教代数)等老师。<br></h3> <h3><br></h3><h3>我班男生有一支较强的篮球队伍,辛文华、马錦生、陈泽宏、靳润河、赵家庆等同学。比赛期间总有女生端着脸盆和茶缸水,为上场同学加油助威。</h3><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成立班女子篮球队</font></h1> <h3>王果行是学校篮球队的,刚上高中在班上组织了一支十几人的女篮队,大家积极性很高,还兑钱订做了湖蓝色运动服。<br></h3><h3>队长严格要求,每天坚持训练。晴天篮球场上练三步跨栏、运球、传球,在沙坑里练弹跳,雨天教学楼里爬楼梯。记得1965年放寒假的当天早上我们都没有放弃训练。</h3><h3><br></h3><h3>但是,比赛时还是基础好的王果行、宋玉梅、钱洪亭、张宝霞、薛贵明等同学上场,要提高其他同学的水平,谈何容易。要知道前四人还是我班运动会接力赛的参赛选手。</h3><h3><br></h3><h3>(临潼小照)</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参加国防体育项目</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我们称之为“陆海空”)</font></h1> <h3>江芃、王淑琴参加射击队,常见她们趴在垫子上左手托砖,周日去靶场实弹射击。二班的李英勇还获得了国家二级射击运动员的称号,王淑琴是国家三级射击运动员。</h3><h3><br></h3><h3>李英勇、王淑琴国家二级、三级射击运动员证书<br></h3> <h3><br></h3><h3>钱洪亭和靳润河参加了舢板荡桨队。他们平时训练是俯卧撑,周日去公园湖中荡舟。靳润河他们男子队还曾经获得西安市舢板荡桨第二名。<br></h3><h3><br></h3><h3>游泳、温淑香和我参加跳伞队。有一位不苟言笑严厉的队长,游泳是辅导员。我们平时训练是双手举起从高台上往下跳,练习缓冲着地,不定时地到东郊跳伞塔跳伞,很有挑战性。</h3><h3><br></h3><h3>李建军和二班的刘铁军等同学参加航、海模队活动,成绩显著,并多次参加市上中学生比赛。</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毛主席的“七三”指示</font></h1> <h3>1965年10月,毛主席下达了“七三”指示,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规定每天上课和自习时间不能超过八个课时,其余时间学生自由支配。</h3><h3>平心而论,当时真没有感到学习有负担和压力。在“七三”指示还没有充分贯彻执行的时候文革开始了,不上课,彻底没压力了。</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全校演大型历史史诗《东方红》</font></h1> <h3>1965年全校总动员演《东方红》,旨在打一场革命历史教育的人民战争。并宣传《东方红》是铁一中的保留节目,要一代一代传下去。</h3><h3>我班分配了两个节目——</h3><h3>男生集中在《雪山草地》一场,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艰难行进,刘福厚饰演老红军,将初二一班的徐清华饰演的小红军提起背上……</h3><h3>女生集中在《翻身解放》傣族舞那一场,徐清馨领舞,一招一式引人注目。</h3><h3>可惜东方红只演了三场就停止了。六五级初、高中毕业班把他们的节目传下来,我们班又学了《北方吹来十月的风》。</h3><h3>演《东方红》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想起代景禄音乐老师的付出和辛劳,统筹安排,成功演出,代老师功不可没。</h3><h3><br></h3><h3>(临潼小照)</h3> <h3><br></h3><h3>我班钱洪亭和江芃在合唱队,钱洪亭独唱《在松花江上》,还有乔全忠在乐队拉板胡。</h3> <h3><br></h3><h3>四楼是学校的音乐教室,除了轮流上大课,课余代老师给每班教歌组的同学教歌,让大家学到更多的歌曲。于是每天早饭后和课前就是各班见缝插针学歌的时间,记得《长征组歌》就是1965年间在班上学的。</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别开生面的元旦晚会</font></h1> <h3>每年的12月31日下午,同学们开始布置教室,描画黑板。桌子围成一圈,摆上花生和糖果。</h3><h3>晚饭后校长广播新年祝辞,而后各班在教室表演节目,校级节目在各班巡演。每一个节目刚结束就被截走,二楼、三楼走廊上各班互拉、各教室互演,一直热闹到新年钟声响、欢呼雀跃高潮起。</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难忘的夏秋收劳动</font></h1> <h3>我们每年下乡劳动,参加一年两季的夏收、秋收。夏收在学校附近,秋收走的比较远,到灞桥区、长安县、眉县等地的公社生产队。<br></h3><h3>把夏秋收作为脱胎换骨、思想改造的好机会,干活不惜力。</h3><h3><br></h3><h3>(临潼小照:兵谏亭)</h3> <h3><br></h3><h3>印象较深的是1965年秋收,到灞桥公社务一大队劳动。白天劳动,晚上喝汤(晚饭俗称)以后,男生给社员放幻灯片。有一天晚上应要求连续放了五个片子,《北京十大建筑》《英雄大寨人》……社员们兴致很高。</h3><h3><br></h3><h3>秋收即将结束,大队领导组织社员和我们联欢,男生演了《五个炊事兵》、《毛主席语录牌》,社员连连叫好再演。这是我们班的保留节目,辛文华、钱运适、马錦生、李建军、刘福厚等同学的表演颇受欢迎。</h3><h3>女生表演了《丰收舞》。这是刚上高一时,赵老师拿来一本有《丰收舞》图解的杂志,徐清馨琢磨,编导……群策群力,虽然是半成品,在钱洪亭“太阳哎,一出吆……”的独唱声中,我们手舞镰刀出场了。</h3><h3>演出间隙,我们拉社员的节目,他们很大方,一拉就上,有唱有跳,热闹非常。</h3><h3><br></h3><h3>(校园小照)</h3> <h3><br></h3><h3>1966年秋收到眉县小法仪公社,是我们下乡最远的一个地方。坐火车在常兴火车站下车,还要搭船过渭河到桥南。</h3><h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五人是从二队转过来的。一队本来没分配学生,队长写大字报强烈要求。白天劳动,晚上和社员一起学习。好在我们五人中有唱歌跳舞拔尖的史而立、徐清馨,劳动间隙和雨天教歌教舞,十几天和社员相处融洽,离开时依依不舍。</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赴临潼拉练</font></h1> <h3>李副校长是老红军,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背着行李拉练步行到临潼。一路上以军事姿态传话、卧倒隐蔽,接近临潼县的时候,李校长一声令下“跑步走”,已经疲劳的我们感觉后来只是机械地迈腿,一路跑下来真是累惨了,到驻地发现脚上都打了泡!</h3><h3><br></h3><h3>(校园小照)</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向往新疆</font></h1> <h3>1965年秋参观“西北五省农业展览”,为教学需要,先后两次参观新疆馆、兵团馆。好几个讲解员都是初64级的,与我们同龄,特别能聊的来。过后她们之中三人到学校来玩,离别西安前又来道别。第二次校方很重视,班主任孙老师主持召开了座谈、联欢会,双方都表演了节目。她们介绍了当年响应党的号召,冲破家庭阻力、无视父母的眼泪离开天津奔赴新疆的过程,特别触动我们,佩服她们的精神。</h3><h3><br></h3><h3>(校园小照)</h3> <h3><br></h3><h3>“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对毕业生的宣传要旨。接触建设兵团讲解员以后,对新疆心向往之。</h3> <h3><br></h3><h3>后来,我和同窗沈励给新疆建设兵团农建一师、二师、十一师写信,迫切要求赴新疆参加祖国建设。之后接到两封格式回函,告知要服从组织分配,不接纳个人要求的支边青年。<br><br></h3><h3>~~~~~~~~~~~~~~~~~~~~~~~~~~~</h3> <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1966夏~1968冬风雨兼程篇</font></b></h1> <h3></h3><h3>1966年6月17日推迟高考的通知下达以后,文革冲击校园,串联,没有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没有了师道尊严。在史无前例中,校长、老师都受苦了……<br></h3><h3><br></h3><h3>学校成立革委会后,1968年6月在校门口合影,中间是“西安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革命委员会”校牌</h3> <h3><br></h3><h3>一次次地呼吁“复课闹革命”没有实现连续上课,我和钱洪亭、沈励先后在寝室相伴,度过了一段读书、练字的日子。</h3><h3>在复课闹革命的间隙,两年内和同学结伴,长征赴延安,下厂劳动锻炼,两次登华山,接触社会增长见识。</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步行赴革命圣地延安</font></h1> <h3>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我们一行八人学习革命先烈,打着红旗,背着行囊 ,在1966年12月下旬出发,徒步到革命圣地延安。</h3><h3>虽然我们的革命意志不是那么坚定,走到泾阳就累的喘不过来气,把行李从庄里火车站托运回来了。但十一天时间,350公里的路程,用我们的双脚丈量了。最多的一天走了100华里,少的有30~40里地,平均60多里。</h3><h3><br></h3><h3>行进途中,看见农民在地里干活,我们表演节目;到住处也不失时机做好宣传。</h3><h3>经常是摸黑进了村子,村委会有人接待,轮流派饭领我们到农民家。农民睡得早,但她们会立即起床点火开灶,让我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虽大多是包谷糁子、调萝卜丝儿,但每每想起来都很温暖。</h3> <h3><br></h3><h3>远远地看见灰灰的冰面路,走进延安看见了宝塔山,想起了贺敬之的《回延安》———</h3><h3>“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h3><h3><br></h3><h3>红色教育在四八烈士陵园<br></h3> <h3><br></h3><h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天早上走在延河畔,好想在宝塔山背景下拍张照片,但河道里排着前后望不到头的长队,尤其延河的川道风吹在脸上像被针刺,只得作罢。</h3> <h3><br></h3><h3>追思张思德烈士,铭记《为人民服务》</h3> <h3><br></h3><h3>在枣园毛主席故居前留影</h3> <h3><br></h3><h3>被安排坐敞篷卡车回西安,经受了如小学语文课本上“红鼻子弟弟”风钻彻骨的寒冷。</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下厂劳动</font></h1> <h3>回西安后,我们长征队的女生都去了国棉三厂,在细纱车间跟着师傅三班倒。下厂劳动白班、中班都感觉正常,后夜班起床接班太困难,上班的几个钟头瞌睡实在难熬。还有纺织车间棉絮污染的问题,深深体会到纺织工人常年劳作的辛苦。</h3><h3>不久就是1967年的春节了,忘不了江芃同窗带着各种水果陪我在宿舍度过的那个除夕夜。</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两次上华山</font></h1> <h3>第一次,1967年8月15日,和孟莉、米静梅,二班的魏德荣四人夜间从东站坐敞篷货车去华山。隔壁车上的人吃车上托运的西瓜,我们提意见,遭遇了一场噼里啪啦撂过来的西瓜皮。货车到华山不敢下车,到孟源下车再折回华山。</h3><h3>领略了华山百尺峡、千尺幢的陡峭,苍龙背的险峻,在西峰上披着被子看日出。在中峰,孟莉要下“鹞子翻身”,被我们坚决制止,说俯瞰一下赵匡胤的“下棋亭”足矣。现在提起来这事孟莉还心存遗憾。</h3><h3><br></h3><h3>孟莉、我、米静梅1969年2月在古凤州合影,可惜没有魏德荣的照片。</h3> <h3><br></h3><h3>第二次1968年夏,和魏宗秀老师、王果行、钱洪亭、王淑琴、张宝霞等及校女篮球队的胡蔼荣等同学一共12人,晚上睡在西峰气象站一个大炕上,翻身都要统一行动。第二天我们躺在“劈山救母”的大石上晒太阳,都睡着了。<br></h3><h3>可惜两次游华山没有一张照片。第二次坐货车不顺,王果行把包丢了,丢了相机,否则也会留下一些倩影。</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解放军进驻学校</font></h1> <h3>1967年11月2日,解放军进驻学校,敦促学校、班级大联合。各年级各班成连、排编制,我们高二一班是二连一排。</h3><h3><br></h3><h3>军训中和解放军排长合影</h3> <h3><br></h3><h3>和解放军排长在学校大操场拍照,背景是教学楼</h3> <h3><br></h3><h3>1967年12月14日,欢送解放军排长回部队合影</h3> <h1><font color="#ed2308"><br>同窗几年,终有一别</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r>1968年1月16日合影</font></h1> <h3><br></h3><h3>1968年7月16日合影</h3> <h3><br></h3><h3>曾记否?</h3>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离校分别后同窗聚会集锦</font></h1> <h3>下乡插队后的1970年春节正月,同窗聚会于西安兴庆公园。</h3> <h3><br></h3><h3>1972年元旦西安小聚</h3> <h3><br></h3><h3>1974年春天西安小聚</h3> <h3><br></h3><h3>1989年10月2日</h3><h3>“高六七级一班首届同学联谊会”</h3> <h3><br></h3><h3>到会同窗32人合影</h3> <h3><br></h3><h3>和班主任赵心泰老师合影</h3> <h3><br></h3><h3>和时任郑校长合影</h3> <h3><br></h3><h3>到会女生合影</h3> <h3><br></h3><h3>1997年5月3日年级聚会——</h3><h3>高六七级四个班因毕业30周年而聚会,到会师生合影。</h3> <h3><br></h3><h3>高六七级一班师生合影</h3> <h3><br></h3><h3>本校、本级初六四级七班同窗和赵老师合影</h3> <h3><br></h3><h3>1961年考入本校的铁二小学同学合影</h3> <h3><br></h3><h3>1999年校庆日的下午,看望同窗刘福厚</h3> <h3><br></h3><h3>70年校庆后的次周,同赴临潼看望同窗薛贵明</h3> <h3><br></h3><h3>2001年10月20日同窗19人聚会在西安</h3> <h3></h3><h3><br></h3><h3>外地同窗是班上的友谊大使,他(她)们回陕探亲,给同学们相聚的机会。同窗之缘50载,同窗之谊连绵不断!</h3><h3><br></h3><h3>李建军回陕探亲———</h3><h3><br></h3><h3>1998年同窗在宝鸡</h3> <h3><br></h3><h3>同窗和赵老师在高冠</h3> <h3><br></h3><h3>同窗在汉城湖遗址公园</h3> <h3><br></h3><h3>同窗在西安</h3> <h3><br></h3><h3>2019年同窗在西安</h3> <h3></h3><h3><br></h3><h3>2014年钱洪亭提议同窗聚会,我们的主题是:同窗相识50年。</h3><h3><br></h3><h3>2014年9月13日同窗24人在西安参加“50年同学会”</h3> <h3></h3><h3>钱洪亭回陕探亲———</h3><h3><br></h3><h3>1993年同窗在宝鸡</h3><h3><br></h3> <h3><br></h3><h3>同窗在西安</h3> <h3><br></h3><h3>2007年3月,和宋玉梅、钱洪亭到成都社会福利院看望同窗沈励</h3> <h3><br></h3><h3>2011年9月同窗聚会在西安</h3> <h3><br></h3><h3>看望同窗温淑香</h3> <h3><br></h3><h3>2016年同窗在西安</h3> <h3><br></h3><h3>2017年同窗在西安</h3> <h3><br></h3><h3>2018年同窗在西安</h3> <h3><br></h3><h3>2019年同窗在西安</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适逢祖国70华诞,金秋时节忆起在母校的岁岁年年,感恩母校,感恩母校给了我知识,也给了我做人的道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植入心中,一生都无法忘记。</p><p class="ql-block">我为九十年“扶轮”精神所感动,为曾是西安铁一中的学子而骄傲!</p><p class="ql-block">为母校90华诞呈上拙文,只为感恩表达拳拳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昨日重现》的音乐声中,感谢高中同窗钱运适、初中同窗王泽喜和二班的赵大章提供的部分老照片;感谢王果行50多年前给我们拍的那些135和120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