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午,老牛在群里发了张照片,如同一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使得沉寂了多日的同学群忽然热闹起来,也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三十年前……</h3> <h3>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邯郸师专的食堂里,我们这群所谓的“天之骄子”们,就是凭着这张窄小的硬塑料卡片去填饱肚子的。当时的餐票有三种,黄色的卡片为粗粮票,主要用来吃玉米面卷子和喝玉米粥;红色的卡片为细粮票,用来买白面馒头;还有一种蓝色的是菜票。</h3><h3> 那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吃饭还需要用粮票。记得去师专上学的前一天,父亲赶着驴车,拉着几袋小麦,带着我到四、五里远的褚庄粮站,用麦子换了一些河北省地方粮票。上学的当天,父亲塞给我二、三十块钱,我背上母亲精心做的新铺盖,叫上邻村的一位同学,便踏上了去往邯郸的公共汽车,开始了两年的师范生活。</h3> <h3> 初到邯郸师专,一切都很茫然。好在有上一届老乡们的热情接待,他们跑前跑后,帮我们找宿舍、领完床单被罩后,又带我们去食堂排队,用手中的现金和粮票去换成或红、或黄、或蓝的饭票,从此,我们便与这些“小卡片们”结了缘。</h3><h3> 当年,同学们根据地域差异,都自发地成立了自己的“老乡会”。我们县小,在师专上学的人少,上下两届加一块不过二十来人,所以大家格外亲切。报到当天的午饭,上一届的老乡们自掏腰包,排队为我们打来了饭菜,虽是“粗茶淡饭”——馒头和咸菜,但在师兄师姐们的热情劝说下,我们这群新生都吃了个“嘴光肚圆”。晚饭后,他们又带着我们到附近的“建工俱乐部”看了场电影,算是为我们接风。电影的名字和内容早已忘记,但一天中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h3> <h3> 师专的食堂,实际上是个多功能厅,兼有会场和剧院的功能,占地约五、六亩的样子,面东背西,墙体由蓝砖和混凝土垒砌而成,屋顶为钢架结构。它的内部布局比较简单,最西边有一个主席台,供领导讲话或师生们演出使用。北边是食堂师傳们做饭和卖饭的场所。其余便是空旷的水泥地,平时,学生们三五人蹲成一圈在此吃饭;集会时,大家列队在这里听报告或看演出。</h3><h3> 那时候,师专的学生虽然不多,但受场地限制,卖饭的窗口也很少,每次打饭时队伍都排成了长龙,经常出现加塞插队现象,因拥挤被热汤热饭烫伤的现象时有发生。后来,我们发现在大食堂的北边,有一处专为回民学生开设的小食堂,于是便常常冒充回民去那里打饭,因此减去了不少麻烦。</h3> <h3> 八十年代末,为改善大学生生活,国家给师专学生每人每月发放三块五的肉食补贴。我们宿舍的“老大”是班里的生活委员,每到发补贴时,他会把我们的钱扣下来。傍晚,哥五个揣着这珍贵的十七块五毛钱,从师专后门出去,到北边的“小吃一条街”,找个小饭馆,点几个小菜,来瓶丛台白,觥筹交错,侃着大山,一会儿,桌上便如风卷残云,酒和菜被一扫而光。最后,每人再来一碗刀削面,酒足饭饱,晕晕乎乎就回我们住的204宿舍啦!</h3> <h3> 今年是我们从邯郸师专毕业三十周年,原计划搞个联谊会,师生们在一块聚一聚,喝杯小酒,畅叙一下友谊,但由于特殊原因,可能难以如愿。正如老牛在群里所言:今年聚不成了,发张旧饭票分享一下,网上一起怀怀旧吧!</h3> <h3> 一张小小的饭票,引发了无限的遐思,大概是上了年岁的缘故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