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说走就走,我们去淮北市啦。</h3><h3> 受周敏同学的邀请,我和夏大鸣带着家属一路向北,去阔别多年生活学习过的地方。</h3><h3> 心中有牵挂,今天终于成行,淮北我们来了。</h3> <h3> 一离开就三十八年,虽然毛主席老人家说过:“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但走时青春年少我们,再次回来时都已白了头。</h3> <h3> 一路上我们都在回忆,电校的模样、同学的趣事、各有千秋的老师们,还有淮北的苹果、梨、葡萄和石榴(这些果子当时在淮北非常便宜,大家都能的吃起)。我们还一起想到渠沟的小烧饼,其实它做的很一般但我们仨都忘不掉它的味道。</h3> <h3> 想想当年我们从江南到淮北上学,兜兜转转都要走两天,交通不便一学期只有等放假才能回家,看到附近的同学经常回去都羡慕的不得了。如今从马鞍山车行四个半小时就可以到淮北市了。淮北市就在眼前大家都伸长脖子到处张望,首先看到的是大片水域,不知名的大湖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楼台亭阁忽隐忽现,玉带桥一座又一座,仿佛到了江南水乡。城市道路宽敞整洁,两旁绿树成荫。在我们一惊一乍的轻呼声中车就到了老周淮北儿子家的小区大门口。周敏夫人小马和儿子安安都在路边迎接我们。</h3> <h3> 到酒店安顿好后,中午参加了老周同学家孙女的周岁宴。吃饭前还举行抓周活动,小汤圆到底抓了啥咧?不能说要保密。</h3> <h3> 老周也难得一见小汤圆,抱着小孙女笑的好开心。</h3> <h3> 这是幸福一家人。</h3><h3> 特别是小汤圆乖巧可爱,总是笑嘻嘻的还不认生。她还喜欢杨爷爷抱她,老杨很得意。我们这些爷爷奶奶们都一直夸她像个小精灵。</h3> <h3> 晚上受淮北电厂同学们邀请在鹅仔煲酒店聚餐。</h3> <h3>这是参加聚餐的同学们</h3> <h3> 蒋志刚同学说:我代表淮北的同学们热烈欢迎马鞍山同学和家属们到淮北来,如今淮北变化很大也越来越美了,希望你们常来走走看看。</h3> <h3>倒酒计量,先走四个,干杯!</h3> <h3> 有同学在群里发图片, 就有同学说怎么没看见马鞍山的同学喝酒呀,还说淮北王强同学是假牙。哈哈,走一个给群里的同学们看看,好大事呀。</h3> <h3> 老周夫妇 和美女同学刘姐姐合影</h3> <h3> 淮北大酒店里菜味道也做得很好吃,菜的品像精致,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大家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席间老周说马超同学怎么没来呀,淮北同学说他回老家亳州定居了。王西才同学就提议大家去亳州看他,得到老周和大家的一致拥护。</h3><h3> </h3> <h3> 饭后王强和周庆春同学带我们到当年的一马路溜溜,他们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是电厂家属区那个地方是307宿舍;这是市人民医院,那是淮北一中;这个位置是当年上海餐厅,那个位置是当年回民饭店;这个金鹰商场就是当年的淮海商场位置,那个位置是买水果的农贸市场。我们问他们答,从一马路走到二马路,他俩和我们一起回忆起记忆中的一点一滴。</h3><h3> </h3> <h3>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我们赶到集合地点。王西才同学老家也是亳州的,他提议早餐赶到亳州请大家吃牛肉馍和麻糊,这是《舌尖上的中国2》推荐的美食。在河南永城上错了高速路口,走了一段冤枉路到亳州有点晚,但我们还是吃到了亳州名小吃。</h3> <h3> 牛肉馍味道很好,模色泽金黄、外脆里嫩,荡漾着扑鼻的香味,好吃!谢谢王西才同学让我们吃到如此美味的好东西。</h3> <h3> 麻糊,也很不错,有浓浓的北方特色。</h3> <h3> 大家吃的好开心,陪同我们一起到亳州的淮北同学有王西才、王强、刘红云和周庆春。</h3><h3> 95年我也曾经来过这里,参加省电力局统计学习班和年会,参观了花戏楼、曹操运兵道还有华祖庵和药材市场。那时亳州古色古香,老建筑给我留下了难忘记忆。可惜如今老街是仿古街了,都是王怀忠的错。<br></h3> <h3> 饭后马超赶到了,他先陪我们去花戏楼。这是清时期山陕会馆。</h3> <h3>古戏台</h3> <h3>关公</h3> <h3>书院</h3> <h3>接着又去了曹操运兵道。</h3> <h3>大家结伴</h3> <h3>穿越时光隧道</h3> <h3>来到了1800年前地方</h3> <h3> 最后到马超同学家看看。马超同学退出江湖隐居在亳州城郊,身体还不错,他告诉大家只是再也不能大碗喝酒了。和马大嫂住在高墙大院三层小洋楼里,养花、养鱼还养了一群鸟,过着惬意的日子。儿子一家也在亳州工作,有一对可爱孙女和孙子。</h3> <h3> 在电校读书时马同学是学生会主席,是班上的老大哥。周同学和一批小伙伴都喜欢跟在他后面跑,大家还戏称他是儿童团长。如今他俩在一起老周还是乖的如同小弟一般。邹同学在群里说:这画面估计是在听马超的训话吧😄。</h3> <h3>俩老乡同学也在一起话话家常。</h3> <h3> 马同学还告诉大家亳州万亩芍药园离他家只有2里路,明年花季的时候希望大家再来一起赏花。</h3> <h3> 中午马超同学好酒好菜招待同学们,谢谢马大哥同学一家热情款待。</h3> <h3> 饭后大家依依话别,回来王强调整了回去的路线,一个半小时后顺利到达淮北市。</h3><h3><br></h3> <h3> 时间还早淮北同学带我们去淮北电校看看,现在电校已改为大唐发电公司职工培训基地。过去的建筑只有男生宿舍还在。大家拍照留念。</h3> <h3> 夏大鸣同学带着美女太太也来一张。</h3><h3> 老杨也不知跑哪去了,他96年也在这里参加了为期四个多月的高级工培训,为以后从技师到高级技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淮北电校也有一份感情,这些年由于工作上的事他也多次踏上淮北这片土地。</h3><h3> 原来他也在寻找记忆中的电校,在到处拍拍拍。</h3> <h3> 当年在电校生活很艰苦,虽然学校发合计十多元饭菜票还加4元现金,但学校伙食很不好,早晚都是大馍只有中午有米饭和肉类的菜,日常主菜是粉丝萝卜和粉丝大白菜,我们都变的很能吃。夏同学今天现场和太太说:有次实在忍不住了就在男生宿舍后面,捧着吃饭的大瓷缸默默的流泪到很久。我的感觉又何尝不是如此。学校在郊区渠沟村村里唯一能买到吃的就是小烧饼。为了改善伙食大家周末就结伴走很多路到市区,一般喜欢去回民饭店吃大油条喝羊汤和油茶,男同学条件好些的就去上海餐厅喝酒。记得79年的冬天淮北特别寒冷,最低温度降到零下17℃到19℃,水龙头都不能关池边结有厚厚的冰。我都有要被冻死的感觉,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了,课也停了大家都在被窝里坐着,我们南方来的同学都长了很多冻疮。但淮北电校文艺活动开展的很好,记得当年夏同学和张爱民同学讲的相声把我们肚子都笑疼了,还有淮北同学敲花鼓和三句半都很难忘。电校日子有苦有乐真的是一言难尽啦。</h3><h3> 毕业后大家都基本是分到全省各个电厂。改革开放中国电力也是一个大发展时期,我们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大家都过上安稳不错的生活。所以有老话说:先苦不算苦,后苦苦断肠。</h3><h3> 谢谢你,淮北电校!</h3> <h3> 夕阳西下时,我们离开了电校,谢绝了淮北同学再次请吃饭的邀请,天太热你们真的已经很辛苦了。</h3><h3> 在车上老夏激动的在群里说:今天淮北天气很热,但比不上淮北的同学热情热。谢谢同学们给我们带来回家的感觉。</h3><h3> 是呀, 人的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你记住了哪些的事,是和谁在一起,又是如何铭记的。谢谢陪伴我们一起度过这个愉快周末的同学们!</h3> <h3> 晚上老夏请客,我们入乡随俗喝着美味伏羊汤吃着油炸知了猴,啤酒下肚心满意足。老周儿子也来和我们话别,谢谢你小安安。</h3> <h3> 星期一离开淮北前去相山公园看看,这里也曾经留下过我们青春的足迹。陶子和老杨兴致也很高。</h3> <h3> 吃过早饭去相山。</h3> <h3> 相山公园是当时淮北市唯一休闲去处。大家说这里留个影是必须的。</h3> <h3> 走在公园绿树成荫大道上,我们似乎变得意气风发。</h3> <h3> 相山庙(现在叫显通寺)到了,每人交了十元香火钱,进去找找过去的影子。</h3> <h3>大门楼是古老的</h3> <h3>房子也是古迹</h3> <h3> 这四棵几百年老柏树我们也曾经见过。</h3> <h3>陶子淡定的看着我们仨……</h3> <h3> 这里是块风水宝地,相山庙它始建于西晋年间。如今香火旺了,宝殿也气势恢宏!我们祈祷佛祖保佑淮北及天下安康。</h3> <h3> 这颗六百多年的大树它一定见证淮北历史沧桑,当年这个大门楼上弹痕累累我们很是惊讶。</h3><h3> 新中国诞生,经过历年发展淮北得以旧貌换新颜。</h3> <h3> </h3> <h3> 坐在这里和陶子一起展望未来,希望淮北越来越美好,中国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h3> <h3> 真的要离开了,同学们2021年再见!再次谢谢你们!希望你们也到马鞍山来玩。</h3> <h3> 途中在符离集吃午饭后顺利回到马鞍山。在此也要感谢老周同学及全家热情款待!</h3><h3> 淮北之行将铭记于心。</h3> <h3>后记:旅行日期2019年7月20~22日。</h3><h3> 这次出行信息量太大,孩子们又要回来了,时间紧写的太匆匆,不到之处请同学批评指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