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2年,我在一次听课中,有幸见到了于永正先生,并得到了一本有先生亲笔签名的大作――《于永正与五重教学法》,对这本书一直珍爱有嘉,时断时续地看着。直到2018年,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工作室的成员,任务与自我成长的动力驱动,使我再次拜读了这本书。感觉这本书字字珠玑,就象遇到了股新鲜的空气,让人精神焕发,活力倍增。许多教学上的结被解开了,心里也敞亮了许多。</h3><h3>于永正先生教了近四十年的书,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h3><h3>一、重情趣――随风潜入夜</h3><h3>语文教学应该是情意浓浓、起伏跌宕、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或默默无语地沉思,或张扬个性地进行口语辩争,或奋笔疾书,或催人泪下,或开怀大笑等等。以至达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欲达到上述最佳效果的直接因素,是于先生期望语文教师要做到: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三是对课堂(上课)有情。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要把握好教材、读懂教材,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思想和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切实做到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 并茂,决不罢休。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永正先生教育教学的座右铭之一。 先把“重情趣”摆在“五重教法”的首位,可见先生对其教学中“情趣”的重视程度,他认为情”字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三是对上课有情。先生关爱每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他从不用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 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所以,于永正先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想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 我们为什么生气、 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h3><h3>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休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要把握好教材、读懂教材,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思想和感情 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切实做到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永正先生教育教学的座右铭之一。</h3><h3>先生认为,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在他的课堂上,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把自己的责任定位于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播、是鼓舞、是激励,在他走进课堂之前,就准备了一百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头上。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人海,而是溪流。</h3><h3>说到语文教学的“趣”字,先生认为,绝不是凭着课件,教具、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来体现,而是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沉入文宁之中寻“趣”,教学设计要有新异性。另外一点,先生强调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教师强有力的助手,它能是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体。</h3><h3>二、重感悟――润物细无声</h3><h3>所谓感悟?先生认为,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怎么悟呢?个字:读,一边读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 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h3><h3>先生在这一部分的讲述中着重讲解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体现一个“读”字的。于永正先生备课先备读,拿到一篇课文他总是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一 直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告出吾心心”为止。在教学中,于老是怎么做的呢?</h3><h3>二、重感悟――润物细无声</h3><h3>所谓感悟?先生认为,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怎么悟呢?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h3><h3>先生在这一部分的讲述中着重讲解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体现一个“读”字的。于永正先生备课先备读,拿到一篇课文他总是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一直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心”为止。在教学中,于老是怎么做的呢?</h3><h3>1、备课先备“读"。于先生备课时第一要务就是把文本“反复读, 正确读,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达到将静态的文字”读成“动态的文本”,直至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2、上课抓好三件事。第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于老师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主要是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等。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h3><h3>在微观上探究。于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于老师认为“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要抓</h3><h3>准“要害”,切不可课课背面、面而俱到。</h3><h3>三、重积累――温故而知新</h3><h3>孔子日: ~温故而知新。于老师谈到积累时认为:“不仅是语言的积器,还有生活的积器和感受的积器。这三者缺少了年何一点,都学不</h3><h3>好语文。“那么于老师是怎样做到三个积累的呢?首先是语言的积累。一是要重视读和青, 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二是要重视课外阅读。</h3><h3> 实验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课本的4. 5倍时,才有可能 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视什么,学生便会有什么。三是坚持做读书笔记,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其次是生活和感受的积累。家长、学校应给孩子提供对大自然、社会更多地接触和更多地活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农村的孩子会爬树、会游泳、会划船的也少了。由于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半富,再加上书读得也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也少得很。建议城乡孩子互相结对子,多联系,多活动,就能给金色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所以于老师认为: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点, 就必须如古人所云温故而知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h3><h3> 四、重迁移举――隅而以三隅反</h3><h3> 迁移就是举-反三,就是运用。美国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我国教育始祖孔子提出“举隅而以三隅反”的理 论,强调的也是一个“用"字,实际上就是举反三、 触类旁通。于永正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1、读的迁移。关于“读的迁移”,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一定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2、 写的迁移。在读的基础上重视写的训练,加强读写结合。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实际上就是由读到写的迁移。于先生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段对话, 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书面回答课后的问答题,“小练笔”等等。</h3><h3>五、重习惯――好习惯受用生</h3><h3>先生所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最人的成功。</h3><h3>学生的学习习惯只要是指:爱读书报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而运用语言的习惯则要靠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养成。</h3><h3>先生还特别重视“身教”他常把自己买的书带到学校里读,故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落在讲台上让学生看。</h3><h3>人们常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受用一生。</h3><h3>一口气读完先生的“五重教学法”,对先生的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的态度,对语文教学认识的深刻性以及鞭辟入里地剖析语文教学的种种现象等等,惊叹不已。掩卷深思,为什么先生会对语文教学能够如此高瞻远瞩,他既能跳出语文教学纵览全局,又能出神入化的融入其中,归根结底,我想还是缘J对语文教学的挚爱,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吧。由此我想,我们做老师的,也只有象于永正先生那样心中藏着一个大大的“爱”字,爱自己的教学,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爱辐射到周围每个人,就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