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h3>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秦汉时期刘邦的重要谋臣,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世称“谋圣”,封“留候”。</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张良长相:</h3><h3>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筴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h3></font></h3><h3 style="color: rgb(1, 1, 1);">意思就是:张良男生女相,如同富人家漂亮的女子一般。用现代的话说,张良是一个“小鲜肉”。</h3><h3><font color="#010101"></font></h3> <h3>张良出生的时间,史书上没有记载。据专家考证,约为公元前250年—252年之间。<br>张良出身于贵族。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h3><h3>至张良,韩国国势衰落,亡失于秦,张良也失去了继承父业的机会,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将仇恨集中于反秦斗争中。</h3> <h3>张良刺秦王:</h3><h3>为报国恨家仇,张良悉散家财,访求刺客。后得一力士,制铁椎重百二十斤(约合今制五十斤)。秦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京东游。张良趁机与力士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结果误中副车,不得不急速而逃。 张良椎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br></h3><h3>《史记》载:“良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以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而在《秦始皇本纪》中则是这么说的:“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br></h3><h3>对于张良刺秦,诗人李白曾有诗感慨之:</h3><h3>子房未虎啸,</h3><h3>破产不为家。</h3><h3>沧海得壮士,</h3><h3>椎秦博浪沙。</h3><h3>宋人胡宏也为此赞叹不已:</h3><h3>壮哉博浪沙,</h3><h3>一击震天下。</h3><h3>明人陈仁锡更是赞张良此举令“宇宙生色!”这种评价,在当时来说,并不过分,应当说是符合史实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张良于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后,秦始皇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可见秦始皇何其震怒!简直就把张良当成了大秦帝国的头号恐怖分子。<br></h3> <h3>张良拾履:</h3><h3>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果,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虽刺杀失败,但张良凭借博浪沙事件一举成名。时年张良31岁左右。<br></h3><h3>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载:<br>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br>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br>译文:<br>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遇到一个大力士,打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地方袭击秦始皇,失误击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力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因为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躲藏起来。<br>张良曾经闲暇时到下邳桥上悠闲地漫步游玩,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自把他的鞋丢落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很惊讶,想殴打他。因为他已年老,便勉强忍耐,下去捡来了鞋子。老人说:“给我穿上鞋!”张良业已替他捡了鞋子,就低跪着给他穿上。老人以脚接受,笑着离去了。张良特别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走去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与我在这里相会。”张良因此感觉老人很怪异,跪下说:“嗯。”五天后拂晓时候,张良前去。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来会面。”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后到,为什么?”老人离开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随着便走了,没有别的话语,从此没有再见到这位老人。张良天明时看那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br></h3><div>十三年后,张良跟随汉高祖刘邦路过济北,果然看见谷城山下有块黄石,于是把黄石运回住所,很好地把它供奉起来。张良死后,与黄石葬在了一起。家人每次上坟祭奠张良,都要连黄石一起祭奠。<br></div><h3>这个故事在《史记》中用了较大篇幅,但在偏于正史的《资治通鉴》中没有记载。</h3><h3><b></b></h3> <h3><font color="#010101"><h3>黄石老人:</h3><h3>授张良兵书的老人叫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曲阳人,秦汉时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与鬼谷子齐名。</h3><h3>黄石公婴儿时被弃于黄山,谓之黄公。他隐居黄山著书立说,留下《太公兵法》(兵书)、《黄石公略》和《雕刻天书》。</h3><h3>他把《太公兵法》、《黄石公略》传给张良,把《雕刻天书》传给曲阳的宋天昊、杨艺源二位弟子,才使曲阳人学会了雕刻,后来曲阳县成为“雕刻之乡”,闻名于天下。</h3><h3>《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h3></font></h3> <h3>关于黄石公的传说:<br>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姓魏名辙。</h3><h3>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秦始皇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策马离开朝廷。秦始皇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但立足未稳,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骊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h3><h3><br></h3><h3>另,关于黄石公的一切都是出自张良之口,而张良说这些是为了凸显他手中两本绝世秘籍的珍贵性,所以黄石公的真伪也受到了许多后人的质疑。</h3> <h3>张良起义:</h3><h3>陈胜起义反秦后,天下起义的队伍数不胜数。张良也拉起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但人马缺乏难成大事,张良打算投靠势力较大的景驹。在投靠的路上偶遇刘邦。张良与刘邦一见如故,张良将所学《太公兵法》讲给刘邦,刘邦欣然接受,而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却不能领悟。</h3><h3>张良感慨:“沛公殆天授”。意思就是:刘邦是上天赐予的聪明,是一般人根本赶不上的。张良后来还说过:“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所以,张良从此便死心塌地的跟随了刘邦。<br></h3><h3>而刘邦对张良的尊重和言听计从,更加巩固了君臣之间的关系。每当大事争论不下或者出现危机的时候,他总是要听取张良的意见。如留宿秦宫,樊哙劝谏刘邦不听,张良说了就有用。鸿门宴前,多数人劝刘邦不要赴宴,张良却劝说刘邦赴宴,刘邦最终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先见项伯,后赴宴会,最终化解了危机。在定都问题上,刘敬提出定都关中,多数人希望定都洛阳,张良说刘敬的建议是对的,刘邦就采纳了刘敬的建议。</h3><h3>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封赏一事上。刘邦让张良在天下最富饶的齐国自选三万户作为封邑,而战功赫赫的曹参不过封赏万户,排名第一的萧何是在增加封邑后才过万户。张良一次封赏就是三万户,这是何等荣耀。但张良只肯要一万户,并且把封地选在第一次追随刘邦的留地以示纪念,刘邦封张良为留侯。</h3> <h3>张良跟随刘邦后的主要贡献:</h3><h3>一、张良师刘邦,讲《太公兵法》,讲用兵、用人之道。</h3><h3>二、张良跟随沛公刘邦,作为军师出谋划策,打下了韩地的十多座县城,击破秦将杨熊的军队,并攻克宛城,西进武关。三、攻打峣关时,张良根据峣关守将是商贩出身,容易被利益打动的特点,建议刘邦用财物去贿赂秦将,结果秦将果然背叛秦国,投靠了刘邦。</h3><h3>四、面对秦国叛将提出联合进攻咸阳的想法,张良说叛将不可靠,士兵们不一定听从,如果不听从就危险了。不如趁他们现在懈怠,直接消灭他们。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结果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h3><h3>五、进入咸阳后,刘邦被咸阳宫中的财物所迷惑,想要留在咸阳不出。张良劝刘邦还军霸上,不要贪恋财物,刘邦便还军霸上。</h3><h3>六、项羽到达鸿门之后,项梁向张良通风报信,张良让刘邦和项梁结为儿女亲家,并通过项梁向项羽解释,躲过了鸿门宴上的必杀之局。</h3><h3>七、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在去往汉中的道路上,张良建议他烧掉栈道,以让项羽放松警惕。</h3><h3>八、张良到汉项羽面前说,刘邦并没有什么威胁,也没有野心。齐国田荣和彭越却是心腹大患,吸引项羽的注意力,刘邦才有了平定三秦,争雄天下的机会。</h3><h3>九、刘邦在彭城被项羽击败后,张良建议要用利益拉拢彭越、英布、韩信三将。有他们三人的帮助,一定可以击败项羽,刘邦按照张良的谋划,三个人在后来楚汉之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h3><h3>十、汉高祖三年,项羽把刘邦紧紧包围在荥阳,刘邦十分忧虑,就想采纳郦食其的办法封六国后人为王。张良阻止了这种愚蠢的行为,说如果封他们,不仅不会增强自己的实力,反而会加速自己的灭亡,让刘邦打消了这一念头。</h3><h3>十一、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张良建议刘邦用封王割地的方式拉拢韩信,终于让韩信甘心情愿为刘邦所驱使,在垓下一战杀死项羽。</h3><h3>十二、汉统一天下后,刘邦分封功臣,很多没有被封的人想图谋不轨,张良建议刘邦封自己最记恨的雍齿为侯,以安大家之心。刘邦按照张良的办法做,所有的人都说连雍齿都被封侯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于是人心安稳。</h3><h3>十三、张良支持刘敬将国都定在关中的说法,并引经据典分析利弊,刘邦听后终于下定决心定都关中。</h3><h3>十四、为了巩固太子刘盈的地位,张良给吕后建议找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见到商山四皓之后,认为太子羽翼已丰,就放弃了废长立幼的念头。正史的记载也会有很多疏漏之处,修史的目的就是去伪存真,但修史的过程会按照作者的判断,去掉很多民间传说和野史中不实的记载。谋圣张良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待于我们每一个渴望提升自己的人去挖掘和发现。<br></h3> <h3>张良晚年:</h3><h3>刘邦迁都洛阳后,张良杜绝门庭,不问政事,专心修道。每日静坐,饭不吃,利用身体中气息的运转维持生命,仙风道骨一般。</h3><h3>不知道哪个神仙道士给卖给张良一堆药,张良每日就吃这些东西,说是能延年益寿。(其实,张良最终因误食丹药,汞中毒而死。)<br></h3><h3>有人问张良为何不入朝为官,帮助刘邦治理天下。张良回答说我富有过,也穷过,刘邦封一万户侯爵于我,现在衣食无忧。目前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远离世俗纷争,追随赤松子先生,遨游世界之外。<br></h3><h3>张良不图名利,从台前隐居到幕后,退出了权力场。晚年信奉黄老之道,修身养性,不贪恋权势,使其终得善果,寿终正寝。<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而与其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一个靠自污免除牢狱之灾,一个被杀。</h3> <p>历史对张良的评价:</p><p>1、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br></p><p>2、陈平: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br></p><p>3、司马迁: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筴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br>4、《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br>扬雄: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聩。<br>5、班固:闻张良之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故孔子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学者多疑于鬼神,如良受书老父,亦异矣。高祖数离困厄,良常有力,岂可谓非天乎! 赫赫钭军,受兵黄石,规图胜负,不出帷幄。命惠瞻仰,安全正朔,国师是封,光荣旧宅。<br></p><p>6、冯衍:张良以五世相韩,椎秦始皇博浪之中,勇冠乎贲、育,名高乎泰山。<br>7、诸葛亮: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br>8、刘邵: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br></p><p>9、裴松之: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br>10、陆机:文成作师,通幽洞冥。永言配命,因心则灵。穷神观化,望影揣情。鬼无隐谋,物无遁形。武关是辟,鸿门是宁。随难荥阳,即谋下邑。销印废,推齐劝立。运筹固陵,定策东袭。三王从风,五侯允集。霸楚实丧,皇汉凯入。怡颜高览,弥翼凤戢。托迹黄、老,辞世却粒。 <br>11、傅亮:张子房道亚黄中,照邻殆庶,风云玄感,蔚为帝师,夷项定汉,大拯横流,固以参轨伊望,冠德如仁。<br>12、苏轼曾在《留侯论》中,称颂张良有“盖世之才”。<br></p> <h3>张学良取名:</h3><h3>1901年,东北王张作霖喜得贵子,为了让孩子长大后有出息,<br>清末重臣冯麟阁给取名“张学良”,意思是要他长大后像张良一样,足智多谋,成就伟业。后来,吴佩孚在拜访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时,听到张学良的名字就赞叹道:“名字不错,能学张良,志向不小,也有学问。”接着他问张作霖:“爱子有无别号?”张作霖说:“没有,仁兄能否给起一个?”吴佩孚捻了捻胡须说:“张良乃汉朝的谋士、大臣,臣者,卿也。依我看,别号就叫汉卿吧!”就这样,张学良就有了别号“张汉卿”。</h3> <h3>张良之死:</h3><h3>惠帝元年,张良病死,谥号文成侯,终得善终。<br></h3><h3>张良的卒年,《史记》记为高后二年,《汉书》记为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此处存疑。<br>由于张良的晚年活动鲜为人知,以至被人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而张良死后究竟葬于何处,也成为千古之谜。<br>关于张良的墓地,人们曾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三义寨乡曹辛庄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确有一座张良墓,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周围古柏环绕,郁郁葱葱,似有一定来历。又据传说,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张良便托病隐居于东昏县(今河南兰考)西南的白云山,死后就葬于该地。后世的戏曲、小说也有相似描写,说张良纳还冠盖,辞朝学道,刘邦追至白云山,张良幻化而去,从此不知下落。可见这种看法是有所依据的。<br>建国以后,张良墓侧尚存张良庙,有山门3间,大殿3间,东西厢房各4间,呈四合院布局。庙内外共有石碑6通,墓区内有柏树209棵,杨树16棵。在“文革”期间,庙宇被拆除,石碑全被砸。三棵杨树被砍伐做在桌椅。后来拆除庙宇的建筑材料在三义建了一所中学。1978年在修筑陇海铁路复线时又占去墓北边茔地400平方米,砍伐柏树12棵,今剩有柏树197棵,杨树13棵。据对最大的柏树年轮考察,树龄约有230年左右。<br>也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徐州沛县。据唐代《括地志》记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又载:“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当初刘邦封侯的时候,曾许诺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但张良以在留城与刘邦首次相见为理由,要求封给他留。既然封地在留,死后葬于留城附近,应属合情合理的事情。这一看法以唐代文献为依据,且与史实较接近,也有一定说服力。<br>还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当地山水奇丽、林木清幽,是著名的风景区。据《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时隐时现。”《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核以史实,张良确实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了“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综合上述记载,说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岩山,隐居学道,死后即葬于该地,并不是不可能的。<br>此外,位于微山县微山岛西南部微山南麓也有张良墓,在微子墓南1.5公里处。墓下方上圆,红黄粘土加鹅卵石块筑成,夯土层次清晰,高15米,长宽各100米。墓前有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题“汉留侯张良墓”,高1.7米,宽0.9米,厚0.16米。墓东侧原有张良祠,“文化大革命”中拆除。<br>与张良墓一样,张良庙也是为纪念张良而建。据说,最早的张良庙是由张良的10世玄孙汉中王张鲁所建,历经1700年,原址已无从考察。而今的张良庙位于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相传张良激流勇退后,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风格,在此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庙”。<br>张良庙有6大院,150余间殿宇,总面积14200余平方米,为陕西大型祠庙之一。总的布局是院院相连,亭阁星罗。庙内现存摩崖石碑100多块,木匾50多面,木、石刻对联30多副。<br>张良庙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终年云霭缭绕,颇有仙家灵气,它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现在已是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h3> <p>张良以其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豁达出世的思想和行为,为世人所称道。刘邦对张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评价,也成为千古经典之赞誉。</p><p>张良用他的一生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正如张良庙的一副对联所书:“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