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五七干校”,旧址探访记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所特殊历史时期由国务院外交部在吕梁建立的特殊学校;一所坐落宝峰山脚下位于信义归化大山深处的封闭式学校;一个原汁原味反映当年集体艰苦奋斗生活遗存的实物见证;一个彰显吕梁最高学府国家干部学习劳动改造的时代缩影。这所著名的学校,就是吕梁市离石区的“五七干校”,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六六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 题 记</span></p> <p class="ql-block">早听说离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干校”旧址,也曾经在离石工作过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了解之。己亥之年,盛夏时节,笔者随吕梁市古代文化研究会和吕梁市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考察团一行30余人走进全国特色小镇·信义,走近著名的“五七干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离石“五七干校”旧址,坐落于小东川宝峰山脚下,位于信义镇归化村塔则沟自然村内。始建于1966年,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缘于它是国务院外交部当时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闭式教育场所,也是国家机关在吕梁地区设立的最高学府。当年,有几百名外交部的干部在此学习,除此还从事养殖、种植等生产活动。从1966年—1972年,先后有1000余名外交工作人员在此学习、生活和劳动,从而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国际活动家和驻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吴建民、徐敦信、张德广、杨福昌等外交领导人。原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也曾在此学习过,原外交部副部长罗贵波曾到此视察过。“五七干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当地老百姓俗称“六六学校”。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后期,随着外交部工作的恢复和扩展,学员陆续被派往国外。1972年底,“五七干校”被撤销,移交给当时的吕梁地委党校使用,后又移交给离石区管理。2011年,离石区政府把“五七干校”列为区重点保护文物。如今,“五七干校”旧址,成为国务院外交部当年集体艰苦奋斗的唯一一处真实见证场所,其原汁原味的见证实物、生活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文革时期一个典型的时代缩影。</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回望“五七干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七干校”,虽然过去50</span>余年了,但它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典型的时代缩影。</p><p class="ql-block">所谓“五七干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干部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总后勤部上报的《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之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后被称之为“五七指示”。在这一封信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毛泽东还要求学校缩短学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让“资产阶级统治”学校。这个“五七指示”精神,反映了毛泽东要在全国每个基层单位开展“批判资产阶级”的思想。当时,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9周年》,对“五七指示”作了进一步阐述及推广。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率先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此后,大批”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离石“五七干校”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新生事物。“五七干校”,由此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定的名词。</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豫、赣、鄂、辽、吉、黑等18个省共创办了106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10多万名下放干部、3万家属和5千名知识青年。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人民日报》刊发社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求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干部和专家教授。随着大批学员们的返城,“五七干校”也渐趋冷清衰落,但谁也不敢贸然撤销,仍有一批人滞留在此。当时,全国大多数地方把“五七干校”当作让干部轮流去劳动、学习一段时间的场所。当全国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评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评《水浒》”运动时,各地的“五七干校”就成了开办应景学习班的场所。学校一般只有看守房舍和农具的留守人员。直到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正式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各地才陆续宣告正式撤销。从此,“五七干校”从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陆续消失,成为一段永久的难忘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五七干校”的成立,当时主要是为了“反修防修”。因为毛泽东认为苏联党已变质,赫鲁晓夫是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分析发现,苏联的干部是不劳动的,高高在上,脱离人民;苏联干部的子女也是特殊的,苏联的党员干部要由干部子女来当。从国内来看,许多干部从来不劳动,搞特殊化。穿得干干净净,吃得好好的,还看不起工人、农民,有的搞瞎指挥,甚至打骂群众。为此,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干部搞特殊化,脱离劳动,脱离人民,是产生修正主义的重要根源。为此,1963年5月,毛泽东在对《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的批语中写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员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1964年12月,毛泽东在又一批语中写道:“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须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教运动绝对不能依靠他们。”所以,毛泽东对干部参加劳动,感到更为迫切了。正当此时,1966年5月2日,林彪给毛泽东寄来了一份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毛泽东肯定了报告中提出的五条做法和总的想法,但又考虑不能仅限于军队生产的范围,由军队搞生产,联想到办一种“大学校”的问题。这种“大学校”,各行各业都要办。在“大学校”里,可以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生产,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五七指示”。</p> <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发表“五·七”指示10周年之际,1976年5月7日,邮电部还发行了一套纪念“五·七”干校邮票。编号为J9,全套共三枚,第一枚是认真读书,第二枚是生产劳动,第三枚是插队锻炼。这邮票上反映的“读书、劳动、锻炼”六个字,高度涵盖了“五七干校”的核心意义。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走近“五七干校”</b></p><p class="ql-block">走近“五七干校”旧址,笔者目睹着一排排破旧不堪的房屋,漫步在一处处杂草丛生的院落,边观赏边回忆,边品读边感悟,睹物思人品史,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据有了解,全国106所“五七干校”,一般都选址在地形偏远而贫穷的农村大山深处,去干校的人员被称为“学员”。在这里,无论你的资历深浅、品级大小,所有人都叫“五七战士”。离石“五七干校”旧址,就选择在今信义镇归化村的塔则沟自然村内,坐落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山沟里。综观“五七干校”旧址,沿着东西向的一天大山沟,背依黄土大山,面向宝峰山,依山而建,建筑坐北向南,总占地约100余亩,建筑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有125孔砖劵窑洞,虽建筑陈旧破落,但错落有致,除主建外,还有大小饭厅、图书楼、篮球场、车库、发电站等,最为显眼而富有气派的建筑,单属一长排上下二层44孔砖劵窑洞,主要是供外交部官员住宿学习使用,大门为铁门,东西耳房山墙上书“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语录,并有毛泽东主席题字及毛泽东主席军装头像。</p> <p class="ql-block">离石“五七干校”旧址,地处小东川河南岸台地上。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植被有黄蒿、青芥等。野生动物有野兔、野鸡、山猪等。塔则沟村现有人口60余人,高姓居多,还有刘姓等。村民以务农为生,当地农作物有玉米、谷子、豆类等。村际公路沿村南经过。村内有五道庙,每年农历五月三十日为传统庙会。2002年,由小神头乡撤销划归信义镇管辖。2003年,塔则沟自然村并归化行政村。</p> <p class="ql-block">离石“五七干校”,是文革期间在吕梁山区设立的一所备战基地,是周恩来总理为储备培养和造就国家外交人才而设立的。前国家外交部副部长、山西省省长罗贵波将军,抗战时期曾在这里领导游击战争,反抗日寇侵略。从“五七干校”建设到建成以至撤走,前后近8个年头。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这里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岁月,保存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国际活动家和驻外大使,可以说这里是国家外交部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建国以来国家机关在吕梁山区设立的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机构,他们在离石期间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对离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五七干校”遗址加以很好保护修复、提升打造、学习传承,让更多的人走进信义,走近“五七干校”,了解过去历史,认知感悟,意义十分重大。</p> <p class="ql-block">走近“五七干校”旧址,我既了解了它的过往历史,又了解特定时期国家干部在此劳动锻炼、艰苦创业、勤奋学习、积极生活的真实情况,从中汲取了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可谓接受了一次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课。</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感悟五七干效校</b></p><p class="ql-block">参观归来,我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翻阅陈旧历史照片,看着照片上老干部们用过的旧衣服、旧毯子,积尘多年的粗瓷碗、旧军用水壶,旧农具,老式的拖拉机、插秧机、打字机等。再听听当地老人讲述“五七干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深感钦佩,深受教育,由此也深刻地体会到当年的老干部在吕梁大山深处,梁峁沟岔,十年九旱贫瘠的土地上,能够克服困难,艰苦学习,艰辛劳作,经受锻炼,难能可贵。特别是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了自己聪明才智,挥洒了辛勤汗水。回忆过往,想想当下,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其实,人在适度的物质满足情况下,最大的乐趣就是为社会、为企业、为他人做更多有意义的实事,更好地体现人生的价值。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更应该培养艰苦朴素的美德,树立自强不息的进取心,强化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精力放在增长知识,提升技能上来,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来,时刻保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把拥有的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工作当中,永葆党的先进性,学习传承“五七战士”身上体现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热情,热爱生活、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离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的“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43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