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离开305整整30年。30年来,未曾写过305的只言片语,虽然她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305是一个很远很长的故事,但她又很近,近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br> 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那天,我走进了徐州师范学院(现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女生公寓楼305,从此,8个姐妹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先容我一一赘述。<br> 老大姓石,我们总喊她“石头”。石头爱诗,读诗赏词其乐无穷,还加入了中文系诗人云集的“春潮诗社”。当时正流行朦胧诗,舒婷、北岛、顾城等一众人是我们膜拜的大佬。石头常常意气风发地吟诵到现在都耳熟能详的那些或愤懑或迷惘或怀疑或对抗的诗句,让我们这些有点叛逆有点激情理想的八十年代大学生兴奋不已。<br> 老二名芳,因我俩走得很近,长得也有点像,又同姓刘,同学戏称我俩“二刘”。芳酷爱唱歌,参加了学校声乐训练班,常在宿舍里练声“二月里来好风光”,或者练习开口音“花开花落”,于是我们集体跟她学“花开花落”。芳的发音圆润动听,曾到广播电台朗诵舒婷诗歌,引得大家阵阵艳羡。<br> 老三萍是辽宁人,说话温柔好听,浓浓的东北味,我老学她“哪疙瘩”“咋整啊”。我笑她说话东北大舌头,她笑我南方人发音咬牙切齿。萍心地善良,喜爱各种动植物,爱读散文,经常迷恋在汪曾祺笔下的花鸟鱼虫、旧闻掌故和生活趣事中,常随手写下心得感悟 。<br> 老四姓曹,我们喊她“老曹”。老曹长发及腰,眼睛很大,一双眸子明亮深邃,顾盼生辉,有印度美女的绰约。老曹家在皖南,说话有很浓的南方口音,喜欢看各种国外小说,对《简爱》情有独钟,记得晚上“卧谈会”时,常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简爱和牢(罗)切斯特的精彩对白。<br> 老五秀是河北人,心灵手巧,织的一手好毛衣,我班女生织毛衣大抵都是跟她学的。四年中,秀跑步健身从未间断,每天我们还在梦中时,她已经锻炼回来了。每年秀都要从老家带回小米、红枣,我们找来一口锅,一架小炉子,就偷偷地在宿舍熬起粥来,有时还炒上几个小菜。有秀在,我们就不愁没吃的。<br> 老六及,也是河北人,我们有时喊她“老及”,有时喊她“鬼子六”,老及也会得意地跟我们说她祖上及姓的来历渊源。老及不爱动,但遇事爱憎分明,评说是非曲直时慷慨激昂,痴迷于《红楼梦》和张爱玲,读书到动情处,悲欣交集,物我两忘,总是老七帮她带饭回来,催她快快回到烟火人间。<br> 老七静,我们唤她“静哥哥”,因了金庸小说里黄蓉对郭靖的称呼。静哥哥白皙高挑,温柔娴静,长得酷似山口百惠,追求者众。静哥哥住我下铺,我有时懒的爬上铺,就会挤着她一起躺下,偶尔生病无力,她也就让我睡在她床上。老七其实就比我大一个多月,却做事沉稳,柔中带刚。<br> 最后要说的老八就是我了,我仗着岁数小,在她们面前爱撒娇,出门总要拉着个姐姐陪着,她们就用北方话给我起了个外号“小粘”。她们把我当小屁孩,又都很照顾我。几年前,我们终于建了微信群qq群,聊起当年往事,我惊讶竟然许多都不知晓,她们说当时你小,你不懂!<br> 恕我拙笔不能一一说尽姐妹往事。大一时,8个姐妹一起看电影,一起去游泳,一起去野炊,一起熬过徐州冬天冻到骨子里的冷,一起感受热到桌子发烫的酷暑,我们有着统一的代号“305行动”,谁都不能缺。每晚“卧谈会”谈兴甚浓,聊小说人物,聊班级和友班的帅哥,想象着琼瑶笔下恂恂儒雅的何慕天与心目中男友的形象,聊南北各方的烧菜方式,名曰“精神会餐”。但凡有好吃的一起分享,有好用的一起推介,盥洗室里齐声把张行的歌一首首唱过来,自我得意,陶醉无比,倒也无忧无虑快活了好长一段时间。随着岁月流逝,大家逐渐有了自己的世界,305行动也渐渐缺少了动力。静哥哥最早恋爱,萍有了老赵,秀有了大杨,只有每天的“卧谈会”始终如一。女生的世界细腻敏感,有过别扭,有过拌嘴,但毕业分别之前却都握手言欢,浮云散尽。毕业送别那几天,随着一个个的远离,我们每天都在火车站哭成一片。<br> 作为徐师人(我们始终习惯成母校为“徐师”),进校前几乎没有不恨恨的,不知怎就到了苏北这犄角旮旯的学校,但毕业后几乎没有不留恋的。正因地处苏鲁交界,学生南北交融,兼容并蓄,学校风气淳朴,教师功底厚实,中文系老师尤其灿若星辰,我们有幸受教于徐放鸣、杨亦鸣、张仲谋、李时人、王维甦、王海龙、朱宏恢、吴汝煜、徐荣街先生,等等等等。<br> 四年大学熏陶,305的标签刻上了善良、宽容、乐观、淡泊。毕业头几年,大家留有家庭地址,偶有书信往来,随着结婚生子,几度搬迁,一度断了书信。千禧年前后有了网络有了手机,几经辗转,联系重又恢复,及至qq微信井喷之时,更是感觉天涯若比邻。我们在微信上看着彼此孩子的成长,了解工作的得实和生活的琐碎。8个姐妹居然都还坚守着教育事业,即便老二远在异国他乡,还从事着中外文化交流和汉语教学工作,萍直到现在还笔耕不辍,教书之余莳花弄草并悉心记录生活的琐琐碎碎、育人的点点滴滴,让人感觉这世界的烟火气竟是如此美妙,没有辱没师范中文系的名号。前两年,萍在还在微信上发起了一日背一首诗的新305行动,以防老年痴呆。<br> 毕业30年之际,好多同学都想聚聚,无奈有各种原因无法统一相聚,于是我们305一合计,就宿舍小范围聚聚吧。老大因家事无法成行,老二远在国外,老四在外出游,老六凤体欠佳,于是我们剩下的四人说走就走,加上当年到我们宿舍来得最勤的“荣誉室友”冰梅,5朵金花就速速聚在了云(yūn)龙(lōng)山(sǎn)云(yūn)龙(lōng)湖(hū)。年过半百的岁数都兴奋雀跃忘乎所以,膝盖不痛了,腰不酸了,宿舍聚会竟有灵丹妙药手到病除之功效。虽然可能少了些大范围聚会的仪式感和热闹感,但更多了些姐妹乐淘淘的亲近感和无拘无束感,兴奋之余,相互还要不停地提醒,千万别做人们口诛笔伐的“中国大妈”。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宾馆里,5朵金花重又开始“话聊”,听每个人诉说生活家事和喜怒哀乐,听静哥哥坎坷的婚姻故事,我不由掩面而泣,冰梅也泪如雨下,姐妹不住抽泣,泪水是为她如今幸福的归宿,也为我们各自遭遇的伤心过往,更为中年以后的坚忍坚强和未来从容不迫的优雅老去。<br> 在老校区寻访记忆时,2002年回校看到的西风残照也景象不再,新添了许多现代建筑,唯一不变的就是承载了知识进阶重任的图书馆,难不成要变成文物了?我们力图再现1989和2002年的影像,冰梅倾力上演模仿秀,成为“最佳替补”。期间遭遇保安警惕问话,当得知我们是毕业30年的校友时,立即热情招呼。我们感慨,这就是我们心心念念、一直引以为自豪的朴实徐师人啊,讲究!</h1><h3></h3><h1></h1><h3></h3> <h3>初见面的喜悦</h3> <h3>手语:我们是305</h3> <h3>掩饰不住的兴奋</h3> <h3>校门校名几经更换</h3> <h3>打卡是必须滴</h3> <h3>数理楼前的大道依旧</h3> <h3>当年的报刊栏还在</h3> <h3>教室前再留个影</h3> <h3>当年教室门口</h3> <h3>玩疯了的“大妈”</h3> <h3>1989,2002,2019,清瘦形容似旧否?</h3> <h3>女生公寓楼</h3> <h3>快变成文物的图书馆</h3> <h3>最老的食堂</h3> <h3>男生宿舍</h3> <h3>到云龙山了</h3> <h3>各种大妈秀</h3> <h3>云龙湖边</h3> <h3>对抗炎热的武器</h3> <h3>怎能错过地道的徐州美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