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科——横断山中的静谧家园

孤帆远影G

<h3>奉科镇,地处丽江市玉龙县最北端,南接玉龙县宝山乡,西临香格里拉县三坝、洛吉乡,北靠凉山州木里县俄亚乡,东与宁蒗县拉伯乡隔江相望。全镇西、北、东三面为金沙江所环绕,中部是直入云天的美鲁各古雪峰,以纳西族为主的多民族就在雪山下的金沙江畔台地、沟壑繁衍生息。</h3> <h3>离开丽江城,车行一百六十余公里便到了羊子脑壳,这是一个雪山环绕的彝族村寨。公路盘曲而上,不多时便翻上了太子关山梁,这就进入了奉科镇。过去,这里未通公路,莽莽森林间山岩嶙峋,镇上通往外地的唯一通道就是嵌在刀削斧劈的太子关绝壁上的羊肠小道,纵是本地山民,若非逢着大事,否则不敢轻易踏上这条命悬一线的山道。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爬上了太子关山梁,越过一道道沟壑、穿过一片片密林,通向小镇奉科。从此,山民们不须再憨厚地倾听外来客人描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h3> <h3>过了太子关隘口,就到了花花地草场。这儿海拔在三千八百米左右,伫立在草甸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眼前的一座座危峰兀立的山崖,幻想着那四千五百多米的雪峰近在咫尺,该去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美,不过要攀爬到崖端,恐不是一时三刻能到的。花花地的美,不只在雪崖,云雾中有它的朦胧,初阳下有它的风采:草甸并不是很宽广,而是沿着山势,柔美地向四面伸展,其间要么卧几块巨石,要么匍匐着几丛野花,要么屹立着几株古老的冷杉。羊群在草甸上流动,牦牛静立在杜鹃花林里,不时地咀嚼着……此刻,我回到了十多年前,和几个老同事从联合大沟蜿蜒而上,在这儿野炊的情境中。树富春树大爹拄着木棍在山林间采集药材;习志诚习大哥搭好了几块石头,正看看锣锅是否刚好吻合;和仕军大哥,和明亮大爹蹲在冰冷清冽的山溪边,清洗着各种食材;而我有点不像话,庸懒地躺在一块大石上,凝望着云影间山崖那斑驳的纹理,冥想着一个个奇丽的梦!</h3> <h3>沿着公路继续向前,由阿利恒顺着山势向下,几个大弯后,就到了增够,这是一个三四十户左右的彝族村落,海拔近三千米,离镇上其它村落都较远。村子座落在雪山山腰,四面俱是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林间,一片片由木栅栏围成的田地里,洋芋花开得格外灿烂。身披察尔瓦的彝族老人,叼着长长的烟斗,赶着羊群漫步在夕阳里。增够背靠雪山,山中特产极其丰富,各种药材、虫草、菌类、竹笋等依着时令,悄然生长在村后的雪山里。依稀记得,十年前一个夏日,我同当地村民卢永智先生到村后山沟里采集羊肚菌,进山越远,林木愈茂盛,岩石愈发黑突兀,溪水潺潺,一朵朵大大小小的羊肚菌就在溪边潮湿的地上钻出来,菌菇藏在厚厚的枯枝落叶中,大多只露出一小块,颜色与落叶相近,若未经卢先生指点,我就是把菌菇踩碎在脚下也不会找到它们。最终收获颇丰,但我采到的却可以忽略不计了。入山越深,山石越狰狞,山上竹丛凌乱,估计已到了熊出没的地方,此时已无心赏景,让卢先生不再前行,原路折返。十年已过,那心惊胆颤的感觉犹在,但更惦念的是那责根山中丰富的特产,什么时侯,还能回去看一看?</h3> <h3>离增够不远,是近年来随梨园电站开发而新兴起来的小集市——白草坪。白草坪,地处垭口,美鲁各古雪山北坡从这里直跌到金沙江边的梨园大峡谷,极目远眺,西望晶莹的香格里拉洛吉白莲果雪山,北方依稀可见稻城亚丁三怙主雪峰,向东可见宁蒗拉伯群山。白草坪,巴掌大的地方,却是梨园、木西土电站、跨江公路等国家工程项目进场的中转站、休息站,亦成为了当地村民与商贩进行特产交易的重要物资集散地。</h3><h3>由白草坪开始,进入了绵长的下坡路,一直到金沙江边。奉科镇的村落太多散布在金沙江边的台地上,白草坪以北,观音岩以南的梨园村,是奉科村委会下辖的村落,该村由两个村民小组组成,随着金沙江一库八级工程之梨园电站的开发,梨园村因地制宜,村民就近务工,全村经济先于全镇得到迅速地发展。梨园之名,也与当地漫山遍野的高山雪梨、苹果、核桃大有关联,从黑山脚到观音岩,绵延在公路边的,是一片片姹紫嫣红的果木花海,是一路芬芳。</h3> <h3>金沙江自南向北,绕过观音岩,就来到了海罗、奉科村。站在余科山顶,整个海罗、奉科村景尽收眼底,近五个村民小组,从山顶到江畔,如一颗颗珍珠,一户户人家散布在金沙江大湾子之南的大山坳里。隔江相望,是一块被金沙江环绕的巨大山原,这便是木里县俄亚乡的四川坪子。奉科、海罗是上奉科片区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地处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盛产黄果,苦中带甜;火腿,油而不腻,丽江市场上的生态火腿、生态鸡,多产自这里。多年前,我曾数次去海罗村赵振伟老师家中拜访,那越嚼越香的火腿、自制酒曲并浸入“岩及”的麦子酒,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的火烧猪,如今我还不时在想,何时,略备薄礼,再去拜访拜访?</h3> <h3>一路向北,就到了春头——三江口,古称“鸡鸣三省五县”之地,站在玉龙县最北端的春头村,东望宁蒗、北看木里,再远些,还能望见稻城山岭、西观香格里拉雪山。一个平凡的村落,在人心中,却是个不平凡的所在。金沙江自丽江石鼓由南向北,奔流了两百余里,在这里接纳了源自川西理塘高原的水洛河(也有称无量河),随即陡然南下,从奉科镇西部流过,又从东部向南而去,围着奉科绕了大半个圈子,一步三回头,是怎样神奇的一个地方,让金沙姑娘如此缱绻留恋?这应该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曾经有个同事兼老乡,和银根先生,他来到了这儿,就扎根在了这儿,十余年青春无悔,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h3> <h3>南下即到岩布大峡谷,穿过峡谷,就到了达增克。江水变得平缓,江面上,湛建成先生的小船不知是否还在,这小船一头系在达增村,一头系在托甸村,几度岁月几度春秋,载过了多少过往的乡邻。在巍峨的骆驼峰下,一匹匹骡马在山坡上来回驮水,三面临江,生活却为水而愁,梯田上身着摩梭长裙、躬身劳作的妇人,不时望望天空,期盼老天多降几场甘霖。若遇风调雨顺,达增确是个物产丰饶的好地方,黄果、柑橙、石榴、芭蕉、西瓜,许多亚热带水果在这里生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达增克的人民,热情好客,曾几何时,我与一名老师(和玉龙先生)曾在这片热土上执教了一年。那时校园虽说有菜地,干旱时节,很难种好几棵菜,到山外去买食材也极不方便。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小孩,隔三岔五,你拿几个洋芋,我拿几个鸡蛋,你拿一小块腊肉,我拿几棵白菜……一年下来,我们几乎没买过肉,买过菜,一次次强忍着泪水,从稚嫩的小手中接过山民的馈赠。学校近旁有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每隔几天,便给我们抱来几棵白菜,或是几个鸡蛋,我很难与她交流,常以手示意,让她别再送了,老人却一直送到我们离开这里。达增克,最珍贵的不是坡上的果子,不是江里的鱼虾,不是村里人家的山珍佳酿,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这一份份热情,一份份无私。</h3><h3>达增往南,是黄明村,其景象风俗同奉科、达增相近,大山下,金沙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h3> <h3>过了色利罗,色看,美古地,就到了下奉科,善美、奉联两个村委会与宁蒗县拉伯乡拉伯村委会隔江相对。若走公路,由丽江而来,过了花花地,公路在阿利恒分岔,向北是上奉科,向东随山势蜿蜒而下,便是善美和奉联(镇政府驻地)。这一段公路从海拔三千八百米的山岭,直接跌落到海拔一千五百米的江边,山顶到江边直线距离不到五千米。一路上,细细数来,须经过七八十个大弯,须经过高山气候、温带、亚热带多个垂直气候区,车行云端,眼前大江大山气势磅礴,江山如此多娇!善美、奉联是奉科镇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与别的村落,民户四处散落不同,因地势相对开阔,资源相对集中,村落农户也相对密集,聚拢。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房舍大多都是单层三间正房、两三间厢房,或是小平房,正房和厢房间,是一小块场坝,场坝下方是一排土掌房,以泥夯筑而成,顶部夹着木头,也用土夯实。土掌房主要用来圈养家畜家禽,房顶可晾晒粮食。也有一些人家没有围墙,没有大门,这完全得益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优良民风民俗。这里是史上“元跨革囊”的所在地,忽必烈渡口遗址至今引得多少人前来追思,遥想这一段历史。这里也留存了纳西族许多古老文化,许多古典民谣、礼仪、舞乐在丽江坝已经失传,在奉科、俄亚一隅却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随着阿海电站截流和拉奉大桥的开通,泸沽湖乃至大香格里拉环线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了奉科,为奉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村民积极更新发展观念,发展生态养殖,种植产业,奉科火腿,奉科土鸡,花椒,黄果,药材等特色产品已经良好稳定地走向更宽广的市场,村民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好。</h3> <h3>从镇政府驻地往南,翻过大放牛垭口,就到了柳青村。据说现在已开通了奉柳公路,我从心底为当地人民感到庆幸,先前,从柳青到镇上,要走近三个小时的危险山道,现在二十来分钟就到了。在公路未通时,柳青,一直是奉科镇自然条件最恶劣的村落,山高谷深,道路崎岖,而如今,它将成为镇上景观最美的地方。柳青往南,是险峻异常的太子关大峡谷,太子关山岭如一列列直指天空的长矛,壁立千仞,其间林木森森,怪石突兀,岩溶巨洞,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太子关和拉伯大山两山相对耸立,金沙江就在巨大的山崖下流过,坐在船中,驶近峡谷,在惊叹山河壮美的同时,面对着好似要倾倒下来的巨岩,令人心生敬畏。以前,柳青偏安一隅,现在,金沙通航,太子关古道重开,横断山中隐匿得最深的美景,将逐渐为世人所知,为之惊叹,为之敬畏!</h3> <h3>奉科,一片热土,景观别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奉科,深藏在横断山中的一个小镇,哪怕山路蜿蜒,道途艰险,我心中总装着这个静谧的家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