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书法第二阶段学习总结

薛莲

<h3> 青莲书法第二阶段的学习开始了。“温故而知新”,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总结回顾第一阶段学会的内容。</h3><h3> 横有几种,竖有几种,撇的笔法,捺的笔法……等等。左尖横,短横,长横;垂露竖,悬针竖;平撇,斜撇,竖撇;平捺,斜捺……这些专用名词,已经深植于心,不再陌生。</h3> <h3>  “四点底”的写法是个难点,左点、竖点、挑点、右点,每一个点的写法都不相同。</h3><h3> 贺老师的书法课有一个特点,就是:习字必先明理,先把道理讲明白了,孩子们写起来才知道为什么这么写,才能真正掌握。</h3> <h3> 还是练习点的写法,“心”字的三点也是难点,字形也不容易写好看。不信的话,您不妨写一个清笔的“心”字,和孩子们写的比一比。</h3> <h3> “采”的偏旁是“爪字头”,三个点的笔意相连,互相照应。看看孩子们写得多么好!</h3> <h3> 课间了,魏宇轩的才艺展示是二胡。看他两眼放光,炯炯有神;看他低眉凝视,沉醉其中,你完全想象不出,他是一个多么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坏小子。</h3> <h3> 著名主持人苗航嘉,用纯正普通话,浑厚男中音,为大家朗诵。大方!有派头!</h3> <h3> 开始学习偏旁部首了,讲“穿插”,讲“避让”,讲“参差错落”。还是从“明理”入手,让孩子们真正理解:这个字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怎么把它写得更好看,秘诀是什么。</h3> <h3>  “四”字笔画虽少,但写起来并不容易。老师讲了又讲,孩子们用了将近两节大课,才算勉强过关。仍需认真揣摩,多加练习。</h3> <h3> “顿笔”“起行收”,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能体现出来。</h3> <h3> 贺老师利用周末写的书法作品。或精细,或古朴,无论章法还是笔法,都是那么完美。</h3> <h3>  薛老师是语文老师,业余爱好画画。能够静下心来,学画工笔画的人实在不太多了。</h3><h3> 不为别的,只为喜欢。</h3><h3> 这一幅是临摹的宋画《果熟来禽图》,比较经典的。自己比较满意的一幅。</h3> <h3>  这一幅是《枇杷绣羽图》,也是临摹的宋画。</h3> <h3> 作业班的高义成同学,写字写到发疯,放学了都不走,仍在奋笔疾书。好感动!</h3> <h3> 爱劳动的小孩最美丽!</h3> <h3> 毛笔班的孩子们,每人获赠一枚印章。写毛笔字,写作品,不能没有印章。借此机会,给孩子们讲一讲关于印章的有关知识。“名章”“闲章”“公章”,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印在什么地方。</h3><h3> 哇!知识还真不少!</h3> <h3>  看孩子们认真的样子,渴望知识的小眼神!</h3> <h3> 语言的交流。</h3> <h3>  眼神的交流,心灵的共鸣!</h3> <h3> 互相观摩,也是学习方法的一种。</h3><h3> 心要静,手要稳。</h3> <h3> 专注地观察。</h3> <h3>  王若菲是个非常有天赋的小孩儿,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h3> <h3>  杨子涵静得像潭水。不学书法都亏了。</h3> <h3> 书生气质崔珈福,自带一种仙风道骨。</h3> <h3>  侯堡译笔画最有力,自尊心强,为了一个字写不好,竟然哭到哄不下来。</h3> <h3>  我当小老师,也来讲讲课。</h3> <h3>状态最佳时。</h3> <h3> 每天的历史故事,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讲三皇五帝,秦皇汉武;讲红颜祸水,民族融合;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讲乱世英雄,儒墨道法。</h3><h3> 今天讲的是:刘邦的妻子们。吕雉,戚夫人,薄夫人。</h3> <h3> 认真负责的贺老师,不让一个掉队。不完成任务,绝不收兵。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直到过午。</h3> <h3>  路佳宁在给奶奶讲笔法,“起行收,起行收”!</h3> <h3>  “走之”这个偏旁最难写好,上课没有做到完美,回家了,接着练。</h3><h3> 侯云翔,你真棒!</h3> <h3>  来,听听《赛马》这一段!</h3> <h3>  苗航嘉,就是喜欢你的范儿!</h3> <h3>  薛老师,怪不得孩子们喜欢你,这故事讲得也太生动了!</h3> <h3>  孩子们正在练作品,争取课程结束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