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中学高六六届29班毕业51年邯郸聚会

宜凡

<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16日,大名中学高六六届29班同学毕业51年后聚会在新校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15日,大名第一中学高六六届29班同学在校门口拍的毕业照。全班36名同学仅有27人拍照,不知为什么九名男生没有拍照。照片浓浓的文革氛围,校门口竖立巨幅毛主席去安源画像,上面是“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横幅标语,两面是毛主席语录。左右是竖条的大幅标语——“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和“毛主席热爱我热爱,毛主席支持我支持”。在那“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大环境下,照片的正中央坐的是门房敲上下课铃的老邓师傅。学校的领导和教我们的老师没一人拍照,他们都被打倒靠边站了。这幅照片作为“文革”时期的典型代表,足可以进博物馆了。</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觉得自己欠老师们一个谢谢和再见!</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无论我在哪里,无论命运怎样,我都对教过我的老师充满深切的感激——不能设想没有老师,我怎知天为何高,草为何绿……没有老师的教导,我的人生又会怎样?</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许多新发明,新行业,也淘汰了不少旧东西,旧职业。然而,人类将永远需要教师,是教师把一个个目不识丁的顽童,培养造就成满腹经纶的栋梁之才。没有教师就没有科学家,没有作家,没有将军……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教师无教育,才不能养,民不能强,国不能盛!</p><p class="ql-block"> 我带着深厚的感恩之情,祝福我们的老师们——杨曼雯,张宗敏,刘志仁,李登伍,王立昌,陈廷谋,陈耀光等一切健在的老师健康长寿,平安快乐!</p> <h3>  我班已有九名同学去世,我仅找到六位同学的照片,下排左起田凤海,范广恩,陈长群;上排左起刘书忱,牛珍,徐秉治。其中刘书忱和牛珍的照片是我从他们与同学的合影里抠出来的。孟繁荣的照片我从咱班的毕业照上抠了一张很模糊的小照片,可不知道怎的就是传不到美篇里。</h3><h3> 去世的同学中牛珍,陈长群和徐秉治是我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大家从十二三岁起同学七八年,可以说我们一起长大,有许多共同的故事。</h3><h3> 牛珍和陈长群大我两岁,他们像两个大哥哥。“文革”开始时,学校出现了“打老师,斗学生”现象,我对此极为不满。写了一篇言辞犀利的文章,准备写成大字报。之前我征求陈长群的意见,他建议我不要写。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否则我将成为众矢之的后果不堪设想。我永远感谢你,老同学!</h3><h3> 从毕业至今从未见过的陈长群一直在家务农,一生土里刨食养育四个儿女,可以想象日子过得很艰辛。班长李酉生和窦国旗曾于2015年5月到他家找陈长群,得知他已去世五年,如此算他已去世近十年了。天堂里有思念没有劳作,老同学陈长群可以安息了……</h3><h3> 牛珍写得一手好字,性格随和厚道,瘦高个儿。 97年我到邯郸时,刚过五十的牛珍就步履蹒跚,老态龙钟,患有肝炎和高血压。我们这代人仿佛没有轻松浪漫的青年,一下就到了如牛负重的中年。我和春香坐冯秀山的车去大名时,他伏在车窗口像个大哥哥似的小声问:“钱够不?需要的话我有。”在他眼里我也许仍是个梳着小辫儿的小女孩儿。2001年11月年仅55岁的牛珍就抛下了幼子病妻匆匆走了……</h3><h3> 徐秉治素来很瘦,说话慢且幽默,他说他与我是小学同学,那他就是我最老最老的老同学了。2015年12月我曾与徐秉治电话聊了近一小时,谈到想请他帮忙找物理陈廷谋老师的电话号码,第三天他就电话告知我陈老师的电话号码。他说自己住了一次医院,体重不足80斤了。我的心“咯噔”一下,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没敢细问。不想一个多月后就从廷芳处听到了他去世的消息。老父亲仍健在的徐秉治就走了,他该有多不舍啊……</h3><h3> 我想如果让国土资源局的孟繁荣再活一次,他决不会再贪不义之财,一定会觉得能与家人在一起,粗茶淡饭布衣草鞋也是最幸福的……</h3><h3> 不写了, 想到他们我就很难过。这些老同学如有灵在天,知道除了家人还有同学们怀念他们,应该感到欣慰的。</h3><h3> </h3> <h3>汤广群是位很优秀的学生,学习刻苦,各科成绩都很棒,我尤其佩服她作文写得快。我们这些学理科的同学大都不善写作文,我更是眼高手低,自己觉得不理想就交不出去,经常是老师该讲评上周作文了我还没“努”出来。可汤广群则可在两节课内交卷,而且书写工整。她说:“管它好坏呢,腾出时间做数学题。”其实她才思敏捷,总要言之成文才能交差吧。</h3><h3> 汤广群性格开朗直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家被她打理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97年10月我去邯郸时群热心地组织同学们聚会。后来她还多次与我通信,她的字娟秀工整。我也曾多次与她通话长聊,她很开心的样子,研学易经,辅导孙女,与郑荣贵旅游。真想不到她突然就走了?这位漂亮的老同学就没了,汤广群一生好强,可命运不济,遇人不淑,儿女不肖,心力交瘁透支了她的健康。如果十年前我们能聚会就能见到她了!足见人生除了健康应该斤斤计较外,其他事都不必太过认真。同学们保重身体啊,开心平安好好活!</h3> <h3>珍贵的老照片。</h3> <p class="ql-block">左起李国全,李酉生,牛珍。</p> <h3>1968年2月欢送王海顺和雷震光荣入伍时拍的照片,照片是如何拍的,是谁提议在校门口拍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已不记得了。很高兴51年后又从班长李酉生处拿到这张照片,照片画面是模糊的,可仍依稀能分辨出同学的模样,可惜老同学雷震已经不在了。</h3> <h3>六十年代流行拍这样侧身的照片,照片上的我们是那样的年轻。当我们徜徉在回忆中时,无奈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已成为一张张昏黄的老照片。</h3> <p class="ql-block">1972年的我。</p> <p class="ql-block">1980年暑假我带女儿到邯郸看同学,回西安时在火车站李国全给拍的。后排男生左起是徐秉治,冯秀山,牛珍,张兰亭;前排左起张春香,我和张兰亭的妻子李淑梅,我女儿站在张春香前面。珍贵的照片,谢谢李国全。</p> <p class="ql-block">春香又找到了一张老照片,一定是我当时给她寄去的。我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她还保存得这么好。谢谢细心的春香姐!</p><p class="ql-block"> 她说是1992年11月拍的,冯秀山到西安出差与我和郑齐仁在大雁塔旁拍的,那时男生都穿中山服,我则是宽大的尼外套。</p> <h3>1997年8月汤广群到西安出差,在西安交大与郑齐仁的夫人杨老师的合影,如今再想和汤广群合影已是不可能的事了。</h3> <h3>1997年10月我到邯郸,春香陪我到大名。我带了个海鸥相机,不知道是谁帮忙拍的,留下了珍贵的照片。</h3> <h3>当时的校门也很美,只是没拍全,人的腿都是半截。胶卷拍摄有照片就不错了,有时一卷胶卷都报废了。</h3> <p class="ql-block">1997年我与张春香到魏县与兰梅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不知道是请那位给拍的,拍得不太清晰而且色彩偏蓝,我把它变成黑白照也许会好点,97年胶卷相机拍照只要有影就知足了。照片后排左起是刘书忱,史炳申和范顺(毕业后改名为范国强)。</p> <h3>照片上的我与兰梅的差距好像比现在小,是兰梅又长高了呢还是我缩了。我知道自己身高缩了五六公分,体重增加了二十多斤,兰梅仍然是那么苗条。</h3> <h3>97年10月份在邯郸,二十二年前的我们。屈指算来那时的我们也都是五十岁上下的人了,可如今看看,觉得好年轻啊!(谢谢凤芝找到了这张照片。)</h3> <h3>1997年10月我到邯郸时与在邯的老同学的合影。其中牛珍,范广恩,徐秉治和汤广群四位老同学已经去世了……</h3> <h3>2010年春节邯郸的女同学在凤芝家聚会,那时大家的头发都是黑黑的,好年轻啊!如十年前我们班聚会就能见到汤广群和徐秉治了。</h3> <p class="ql-block">每酝酿了几个月的老同学邯郸聚会终于成行了,坐上高铁向邯郸出发!每小时305公里的速度也没觉得有多快!运行平稳,三个半小时就可以到邯郸了。</p> <h3>此次聚会邯郸组委会的张兰亭,张廷芳和郑荣贵,做了大量细致琐碎的工作,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h3> <h3>接到李金爱啊!令人欣喜的消息,五十一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就要见面了,太高兴了!</h3> <h3>连孩子们都为我们51后的聚会高兴,春香的女儿在朋友圈里为我们祝福。谢谢你!我们圈里的朋友们也会为我们老同学毕业51年后的聚会而鼓掌的。👏👏👏</h3> <h3>早到的同学在酒店大厅的照片,看他们笑得多开心!</h3> <h3>班长李酉生。</h3> <h3>田兆江7月11日晚近11点发到班群里的信息,他说:“……错过了这次机会会后悔终生的……”这条信息看得我眼含热泪。基于田兆江的身体状况,开始同学们并没有通知他。一直关注班群的田兆江,最后做出了参加聚会的决定,真有点“舍命陪君子”的悲壮。7月14日上午,田兆江抱病由老伴陪同孙子开车从武安准时赶来参加聚会。老同学你能来真好!见到你真高兴!</h3> <h3>抱病由武安来参加聚会的田兆江,虽然说话和行动有点慢,精神状况却很好。</h3><h3> 学时的田兆江多才多艺,小提琴,手风琴,杨琴,二胡无所不能;能识五线谱,如若不是“文革”准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文革”时期唱革命歌曲,田兆江负责选歌和指挥,同学中不少人会识谱,其他人大多识半谱,一首新歌几分钟就学会。开会拉歌时,我们班从来不唱旧歌,总是赢得一片喝彩!</h3><h3> 这次聚会老同学田兆江能来参加,51年后我们班又演唱了一首最最精彩的“大合唱”!</h3> <h3>真如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中所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老同学相见不相识了,分别时二十多岁的花样年华,再见时有人的孙子都二十多岁了。蒋洪元耳背得与人交流都不太顺畅,王泽民都是老奶奶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啊……</h3> <h3>我们在春香家的留影。</h3> <h3>唤醒忘却的记忆,追回曾经熟悉,相见时那声惊叫,拥抱,握手,却是五十年多的距离,看似简单的邀聚,却是难再的期许……</h3> <h3>田兆江的老伴与魏喜云在说悄悄话。</h3> <h3>照片左侧是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陈治安,是我的初高中老同学。他见到老同学有个口头禅:“到北京给我打电话!”于是这便成了我们班的保留经典话语,同学们分别时都会把这句话赠与老同学:“到XX(自己的居住地)给我打电话!”比如我就要强调说:“到西安给我打电话!”是的,收到同学打来电话该是多么幸福和开心的事啊! </h3> <h3>魏喜云和李金爱促膝谈心。</h3> <h3>老同学聚会分外开心!</h3> <p class="ql-block">照片三人中间的是李民江,聚会时他只第一天与大家见了见面,后来据说他老伴在邯郸住院就没参加聚会活动,我好像都没来得及与他说一句话。学时白白净净的李民江几十年生活的磨练如今已经没了学时的丝毫样子。听班长说2024年春李民江已经去世了。</p> <h3>在校时好像没和刘遵政说过几句话,那时他很高,需仰起头看他,此次聚会觉得他仿佛低了不少……毕业后他闯关东,在东北吉林等地生活了二十多年,老伴十年前就去世了,现在安阳儿子家看孙子。唉~老三届同学的坎坷人生……</h3> <h3>唤醒忘却的记忆,追回曾经熟悉,相见时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h3> <h3>参加聚会的全体成员,十九位老同学。再加上大名的任焕中,张其堂和冯秀山,邯郸的李凤芝夫妇,共计见到24位老同学。另有西安的郑齐仁家中有95岁卧床不起的老母亲,王泽民换了髋关节不能自理不能来外,仅有胡国富因事没来。班里27名同学中见到24名,真棒!</h3> <h3>换个角度再拍一张。</h3> <h3>班长李酉生的讲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适逢国富民安的盛世,网络发达交通便捷,大家身体健康,很高兴大家能来聚会。愿老同学保重身体,期待下次再见!(很可惜我没从开头录,老了没反应过来。)</h3> <h3>承德的李金爱为了同学们接站时能快速认出她,特意穿了件“承德避暑山庄”的白体恤。一贯吃苦耐劳的她现在仍办了个幼儿园,事务繁忙,仅在邯郸住了一天就回承德去了。五十多年没见面的金爱来去匆匆,仿佛都没看清楚她。但愿老同学不要太累太辛苦了,多休息,多保重!下次聚会再见!</h3> <h3>李金爱和陪她来邯郸的外孙女。</h3> <h3>郑荣贵天生一副好嗓子,这首《我们这一辈》仿佛是为我们老三届写的: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下乡吃苦耐劳,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这一代人不仅与祖国同命运,更不堪回首的遇上了文化大革命……</h3> <h3>十九位老同学怎么成十八个了呢?哦~少了李民江。</h3> <h3>七位老同学两位俏夫人。前排左一是田兆江的老伴,右一是张兰亭的夫人。</h3><h3> 班里女生没一人烫头染发,更别说化妆了,一生素面朝天的我们虽一头花发,仍一如学时的朴素自然……</h3> <h3>四朵姐妹花。</h3> <h3>拍照时还要接电话,李金爱所长的事务太繁忙了!</h3> <h3>老同学聚会大家乐得合不拢嘴!只是我的站姿不雅,可惜拍照时没人提醒,否则这该是幅多么精彩的照片啊!也只好这样了。</h3> <h3>七月十四日下午同学们游览了丛台公园,学步桥后,张兰亭请大家到家里吃晚饭,不仅有美食还有浓浓的同学情。此次聚会张兰亭举家倾情服务,夫人树梅全程陪同。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h3> <h3>愿魏喜云老同学永远梦想成真!</h3> <h3>老同学窦国旗和刘遵政。</h3> <h3>老同学聚会乐得合不拢嘴了!😄😄哈哈!</h3><h3><br></h3> <h3>七月十五日下午,邯郸的初中同学刘庆斌到酒店,我们四个魏县中学的老同学抽空小聚也快乐满满。</h3> <h3>右起刘庆斌,张兰梅,我和陈治安,四位魏县中学的老同学。</h3> <h3>七月十六日大家乘车到大名看母校,大名的北城门,城门洞好像比印象中的小了许多。</h3> <h3>大名北门外合影。</h3><h3>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魏县与大名合县,我家在大名时土城墙外还有护城河,河里有小鱼。我曾在护城河里洗衣服,脚丫子泡到河里就有小鱼来咬脚趾头。如今虽没有了护城河,城墙修复得很好,也是旅游的一大亮点。</h3> <h3>  我们班共有十名女生,汤广群走了,剩九人。本想此次聚会一定要见见五十多年从未谋面的王泽民,很遗憾她做了换髋关节的手术,生活不能自理;春香家里离不开,李凤芝恰好不舒服;李金爱办的幼儿园事务繁忙又提前回承德了。女生就仅剩我们五个可以到大名去看母校了……<br></h3> <h3>高大威武的大槐树,五六十年过去了,它也累得卧了下来,成“卧龙槐”了。</h3> <h3>张廷芳和侯老师夫妇。</h3> <h3>天主教堂的《建堂碑记》。</h3> <h3>这张照片是我从网上下载的,上面安放白色圣母玛利亚的位置原来是一尊漂亮的铜制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的塑像。也许是没有了原来铜像的图案,现在的塑像显得小气了许多。如留能照原样再塑造一尊雕塑就完美了。</h3> <h3>大名城里的天主教堂远近闻名,1959-61年魏县与大名合县我家迁到大名,就租住在教堂西侧的民房。那时教堂是电影院,我经常去看电影,不记得它的穹顶是那么美。教堂的大钟每一刻报时一次,声音洪亮,好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如今大钟已坏了,报时需人敲。我想如果请高级修理工类似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理师认真修理,说不定大钟会修好的。</h3><h3> 教堂的尖顶上有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的铜像,文革时造反派把它拉了下来,地上砸出个大坑。铜像美极了,足有两米多高。不知道怎的我恰好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幕,造反派还从教堂里搬出来许多画有圣经故事的画板。如今的教堂尖上安放了一尊汉白玉的圣母玛利亚,原来的铜像一定被融成铜锭了。文革时期不知有多少的珍贵文物惨遭破坏……</h3> <h3>大名中学简介。</h3> <h3>学校的新教学楼。</h3> <h3>大名中学现存的唯一旧建筑,学时是老师们的宿舍楼,张宗敏和王立昌老师就住在楼的一层。</h3> <h3>大名中学现存的唯一旧建筑,学时是老师们的宿舍楼。走在这幢仅存的老建筑旁,才有了点回母校的味道。</h3> <h3>我在一楼楼梯的杂物旁意外发现了这座铁钟,也许就是我们上学时老邓师傅敲上下课铃用的钟,它应该陈列到校史馆。</h3> <h3>学校的旧楼旁合个影,这才是回到了母校。只有我们才会觉得这座旧楼格外亲切,这儿有许许多多温馨的回忆……也许下次再来这座小楼也不复存在了。</h3> <h3>老同学任焕忠发到班群里的照片,唯恐大家不认识自己发过来近照,最真挚的同学情,令人感动。</h3> <h3>老同学任焕忠风趣幽默,性格随和开朗,外号“老猫🐱”,我曾问过他:“大家为什么叫你老猫啊?”他反问道:“你没看到我长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吗?”任焕忠是班里的文艺骨干,说相声演活报剧活灵活现。他是班里唯一的回民,每逢学校吃大肉,班里打来开水,总有人提醒说:“让老猫先舀!”大家都很喜欢他。如今的老猫大眼睛依旧,长得壮实了许多,越来越像个穆斯林了,我想应该叫他“穆罕默德·老猫”。</h3><h3> 任焕忠待人诚挚大方豪气,凡有同学到大名他必请客。记得97年我和春香到大名,他请我俩和张其堂,冯秀山吃饭,其中油炸“老蛄蛹”是我此生吃的最难忘的特色菜。人们也许吃过“油炸蝎子”和“油炸蚕蛹”,我想只有到了河北大名才能吃到“油炸老蛄蛹”吧。</h3><h3> </h3><h3><br></h3> <p class="ql-block">拍视频时又忘了把手机横过来,致使图像成了个竖条条。</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22日班长在群里发消息说:接任焕忠老伴短信称任焕忠已经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真的很难受……老猫是成功的企业家,为人低调待人热情处事大度,每有同学到大名他必然盛情款待。没听说他身体有病怎么突然就走了呢?我们班已有十位同学去世了,大家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合十][合十][合十]</p> <h3> 外地的朋友们也许不知道什么是“老蛄蛹”,就是还未退掉蝉蜕的蝉,它还会很慢地爬行。学名叫“金蝉”,也有地方叫“知了猴”,不是有“金蝉脱壳”的成语吗,河北方言叫“老蛄蛹”。我小时候经常捉来老蛄蛹扣在碗里,蝉会慢慢地从老蛄蛹背上裂开的口中蜕出来。起先是泛黄的浅绿色,再变成嫩绿色,最后变成黑色会飞的蝉。孩子们经常用火烤着吃蝉头上的那块瘦肉,大人说可以治积食。儿时的故事再也不可复制了。<br></h3> <h3>饭后同学们一起去看望冯秀山,张其堂高血压中风后走路有点吃力,下车后我陪他慢慢走到冯秀山家。老同学冯秀山脑梗后行动不便,可语言表达正常,气色也不错。家里装修呈传统风格,实木雕花家具。我调侃说,冯秀山的家像“地主”。愿老同学冯秀山早日康复,下次聚会再见!(照片第二排右二是冯秀山漂亮的老伴。)</h3> <h3>张兰亭为同学们毕业五十一年后聚会写的诗。</h3> <h3>此次聚会没能参加的同学,西安交大的郑齐仁,邯郸的胡国富,李国全,李凤芝,魏县的王泽民五位同学。承德的李金爱因家里办的幼儿园事务繁忙,仅在邯郸待了一天就匆忙回去了。</h3><h3> 七月一半是离别,一半是相聚。老同学缘始与遇见,情长与相知,眷恋于离别,喜于相聚。在这个不平凡的七月,咱们都做到了,期盼下次再相聚!</h3><h3> 张兰亭把同学聚会时在大名一中和冯秀山家的照片邮寄给了王泽民,并在电话上把每位同学向她做了细细的介绍,王泽民也仿佛见到了同学们。 </h3><h3> 感谢邯郸聚会组委会的贴心服务!感谢班长李酉生提供的同学们的照片!谢谢你们了!</h3> <h3>十六号下午我与张兰梅一同到魏县,我想看看儿时就读的学校——魏县第一完小和魏县中学。然而看到的是面目全非的新学校,昔日一排排平房教室和宿舍,操场和我们曾烈日下拔蒜薹的菜地,均已无影无踪。魏县中学变成所纯初中的魏县四中,看到的只是在旧址上新建的学校,那所自己魂牵梦萦的母校早已不复存在了……</h3><h3> 我想这也许是游子和远嫁的女儿共同的感受,多年后的故乡已变成了陌生的他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切都在变,只有自己对往事的记忆是永恒的。</h3><h3> 别了,我的母校!</h3><h3> 别了,魏县——我的第二故乡!</h3> <h3>七月十七日,老同学范顺派女婿开车送我和兰梅,看母校游“魏祠”,谢谢老同学的盛情款待!</h3><h3> 魏祠公园有湖有水,绿化和布局都很好,是个规模不小很美的公园,可以与西安的一些公园相媲美,也许不是节假日和周末游人很少。</h3> <h3>我与兰梅一起游魏县“魏祠”。</h3> <h3>7月16日晚在魏县酒店,我又与王泽民聊了好长时间,想去看看她,这也是我到魏县的原因之一。可她卧床不起,全靠老伴服侍。烈日炎炎,我不好去添乱了。泽民祝你早日康复!但愿不久的将来能见到你……</h3> <p class="ql-block">八月初张兰梅从北京到西安旅游,七日兰梅和郑齐仁我们仨老同学又聚会了。在钟楼旁的同盛祥吃西安的羊肉泡馍后拍照留念,看后面的钟楼有多美!</p> <h3>与老同学游大唐芙蓉园,看大唐不夜城的夜景,虽烈日炎炎可快乐满满。出门才知西安游客太多了,大唐不夜城游人摩肩接踵,堪比春节时的观灯,连张照片都拍不成。</h3> <h3>大雁塔前拍的照片,到处都是人,本来大雁塔夜晚的中国红投影是很美的,可后面却站着个拍照的人,大煞风景!郑齐仁上衣的阴影就是前面拍照人投上的阴影,前后左右全是拍照的人,再不抓拍,连这样的照片也拍不下来了,凑合着看吧。</h3> <h3>此次邯郸之行收获颇丰。29班的同学见到了二十四名,五十一年的重逢令人难忘;见到了发小李淑莲,淑英姐和她们九十三岁的妈妈。令人欣喜地看到像妈妈似的阿姨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见到了网友张胜女,王丽凤和初中同学刘庆斌梁凤娥夫妇,旧友和新知喜相聚;受到老同学李慧卿和刘庆斌夫妇无微不至的盛情款待,每天都沉浸在浓浓的朋友关爱之中,幸福之至!同学聚会,朋友相聚其乐无穷,期待再相聚!</h3> <h3>此篇的照片容量仍有余量,于是添加了三张邯郸朋友们的照片。与朋友们聊天拍照其乐无穷!</h3> <p class="ql-block">戴帽子的美女是大名一中我们同级32班的李慧卿。</p> <p class="ql-block">  十天的邯郸之行,三天的同学聚会圆满结束。我仍沉浸在同学重逢的喜悦里,聚会时同学们召之即来,到处是喜悦的脸,友谊的手;到处是奔放的热情,忘我的沉醉;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五十多年前在学校时也没有如此开心过。</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品尝了人生酸甜苦辣,经历了事故沉浮世态炎凉之后,才真正体会到那经过艰苦岁月的洗礼,不是手足胜似手足的同学情谊,多么值得我们用整个人生去回忆,去咀嚼,去收藏。</p><p class="ql-block"> 我们高六六届学生,由于“文革”空前绝后地读了五年高中;也由于“文革”我们的高中生活又平添了许多不平凡,不寻常的内涵和经历。每位同学都有好故事,都能写出好文章。</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当年灿烂如花的小姑娘,激情似火的小伙子,经过五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历尽世事沧桑的历练,如今都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老人了。如今同学们的相处与交往,已无须计较收入多少与职位高低;不用攀比丈夫英俊能干与妻子漂亮贤惠;勿论子女优劣与家庭贫富;另一番返璞归真,无欲无尘的忘我情景,一如学时我们的两小无猜……</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的一生不管境遇如何,只要自己觉得活得漂亮,活得伟岸活得对己对人,对社会问心无愧,我们就活出了一种精神,一种品味,一种至真至诚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愿同学们保重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再见同学们!再见大名中学!再见邯郸!</p><p class="ql-block"> </p> <h3>  朋友在邯郸龙湖公园给我拍的,没有参照物我也仿佛亭亭玉立了!“马到成功”的扇子一定要拿着,是不是有点自恋啊,没人夸只好自我陶醉了!</h3><h3> 朋友们,老同学们到西安给我打电话呦!</h3><h3> 到每一个有老同学的地方都要打电话呦!</h3>

老同学

同学

照片

聚会

邯郸

大名

魏县

秀山

我们

牛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