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那些日子,我近乎痴迷地关注着巴以局势、黎以战况,因为我的小儿在以色列。 </h3><h3>2004年7月,小儿被派往我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工作。以中时差大约六小时。临行前,大儿代表全家去北京为其弟弟送行。回来说,他一遍一遍地嘱咐弟弟了,要他事事小心谨慎,凡事不可莽撞,一定注意安全,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来。兄弟俩相差七岁,哥哥如此嘱咐弟弟,也算有长兄风范。</h3><h3>一般情况下,我们和小儿在网上联系。信号不好的时候,往往在msn和skype上来回地折腾。信号比较好的时候才可以视频,大都用语音,有时候只能靠打字。</h3> <h3>他离家不久的一个周末,我们正吃晚饭,座机电话铃响,我急忙接起来,听筒里传来惶惶的一声“妈——”,我赶紧开机,联网后,他仍然带着喘吁吁的声调说,他正在擦晾台窗户,阳光明晃晃地照着,突然一个飞行物撞在玻璃上,吓了他一跳,缓过神来才看清是一只小鸟儿。它晕了吧,扑楞着翅膀飞走了……我“噢”了一声,他不再往下说,但是我明白,他下意识地以为那一撞是什么。他一时不知道要把这小小的一惊释放到哪里,于是想起了父母,想起了家。有父母的家是可以承载所有重荷的人生港湾。</h3><h3>那年他27岁,但在妈妈心里他还是个孩子。</h3><h3>他的住房有200多平米,窗外有好几棵果树,有的他叫不上名来,鸟儿经常到果树上啄果子吃。还有几棵核桃树,树枝伸到晾台上,有的几乎可以伸到房间里。核桃成熟的时候,他站在晾台上就可以采摘。核桃皮很薄,用手一拍就开。小鸟经常到树上啄食核桃。那小小的喙,啄下一颗果,叼在嘴里,找个合适的地方放下,千辛万苦地啄开,吃完了,左右摆动着脑袋,擦擦嘴巴,啪唧拉下一摊屎,飞走了……<br></h3><h3>他佩服以色列某些方面的发达,欣赏那里周围的环境,专心致力于他热爱的工作,可是从网上聊天时的话语里还是能觉出他思念故国家园的殷殷之情。</h3><h3><br></h3> <h3>此前他说过,使馆是一个办公地点,下属各处都租房散住。他工作的武官处距离使馆比较远,他和同事们的住地也很分散,需要自己做饭。他会简单地炒菜,正儿八经地做饭却需要从头学起。时常打电话问我关于吃的问题,比如:家里的油饼是怎么烙的,怎样調饺子馅儿,和好的面怎么算发起来,面粉可不可以直接炒……</h3><h3>以色列时有人体爆炸发生。问他,他总说,远着哩,没事。有一次,媒体报道已经很详细了,再三盘问,他才说,那次爆炸发生在一个露天市场,距离大使馆约有两公里。事后同事们议论,前两天某某去那里买过鸡蛋,某某去买过芹菜……</h3><h3>以色列是个经济发达的战乱国。他常常描述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好,绿色植被面积多么辽阔,花草多么茂盛,灌溉系统多么完善……我对那些优越条件一概不感兴趣,我只关心他的安全和工作生活情况。</h3><h3> </h3> <h3>终日里心意悬悬,有时候难免痴人说梦话,长叹他不该到那个战乱国去。其实,他是军人,去与不去,哪里由得他个人呢!他则说,这已经很好了,不来以色列要是去马其顿呢,那边的工作人员有的得了皮肤病,竟然查不出原因来。如果在巴勒斯坦呢?那边,一天之内最多发生过四十多起爆炸。有一次,使馆办公室的几个人开车出去,一颗子弹从车后壁进入,从副驾座上人的两腿之间穿过!谁知道什么人开的枪啊,军人还是强盗?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他一再强调,以色列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用不着那么担心。</h3><h3>让我们欣慰的是,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顺利,甚至有精力去当地夜校学习希伯来文。</h3> <h3>黎以冲突骤起并迅速升级,他每天下班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机上网,为的是向我们报个平安。他说,驻黎巴嫩使馆的工作人员承受的风险更大,从他工作的使馆阳台上就能看到炮火的滚滚硝烟。以色列的袭击定位比较准,一般不会殃及使馆;真主党用的喀秋莎火箭弹,落地后不马上爆炸,左右跳动,然后才炸响。提到防护措施,他说,这些国家的建筑物在修建的时候就做了战时准备,每套房子都有一间防空室,就是人们常说的掩体,这个房间特别牢固,窗户很小,有两块铁板,拉来拉去,用以开关。房门用防爆材料制成,一旦有情况,人可以立刻进入防空室。他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和泰然。他已经适应了那里的一切,再不为鸟儿的一撞而受惊。</h3><h3>关于战事、关于工作、关于他的吃饭情况,我问得比较多的时候,一旦接触到他不便回答的问题,就大谈他种的牵牛花爬了多长的蔓,开了几朵花,大谈他周围的鸟儿们如何鸣叫不休。“现在我最头疼的是鸟叫,那些鸟儿个头不大,叫声却很嘹亮,不过你别担心,只要它们不在我窗台上大合唱,我就仍然呼呼大睡。”</h3><h3>他报喜不报忧,粉饰着那里的太平。可是,骤然间,一切都改变了!</h3> <h3>2006年7月26日,杜照宇!</h3><h3>电视播报:当地时间7月25日 ,以色列轰炸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位于黎南部的一处观察站,造成一名中国观察员在内的多名人员不幸遇难……我立刻上网,查了个明白。</h3><h3> 我的心一下坠入了无底深渊,更加担心起他的处境来,此时我还不知道遇难的烈士跟我的小儿有什么关系。</h3><h3>杜照宇, 2005年12月, 被派往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执行维和任务,在黎巴嫩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h3><h3>2006年7月26日零时30分(当地时间7月25日晚7时30分),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南部希亚姆镇进行空袭,杜照宇所在的联合国观察哨所遭袭,杜照宇不幸遇难。同时遇难的还有来自芬兰、奥地利、加拿大的3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事件发生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及安理会谴责以色列暴行。——这是当日媒体播出的内容。</h3><h3>那天,小儿在网上挂了一句话:“今天不能通话了,很忙。”我焦躁不安,小儿媳从北京打来电话,说儿子让她给我们电话,他那里凌晨出了惨案,他去处理事情去了,让我们不要担心。到底情况如何,他没有细说。</h3> <h3>7月27日,我固执地挂在msn上等电话,他总算上网了,刚说了没两句,听到他那边电话铃响,说有事,不说了,他要到使馆去,然后回武官处……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心里似乎踏实了一点儿。</h3><h3>我把msn和skype都开着,等他。后来才知道,杜照宇的遇难对他的打击有多大。</h3><h3>小儿曾就读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杜照宇比他高三级,同系、同专业,入校不久就结识了这位学长,校友;同是山东人,老乡;硕士还没毕业被借调到总参工作,和杜照宇在同一个办公室,同事。在校时,他曾经接杜照宇的班做家教,教过同一个学生。小儿媳硕士毕业前,曾到杜照宇妻子所在的办公室实习。就这样,杜照宇烈士的遇难牵动了我们全家人的心!大儿夫妇俩回来,进门就问“弟弟那里怎么样了?”大儿见我们终日郁郁,曾不止一次地建议说:“要不然就想法去一趟吧,你和爸爸这么担着心,还不如去一趟,看看他,会放心些……”我说不去,去了,反而给他增加负担。他是军人,该做的事他必须做,该承担的风险也必须承担,这就是军人的使命!</h3> <h3>我们全家为这一桩天边大事,寝食难安。</h3><h3>那些日子,电脑几乎全天开着,8月2日,我一直挂在网上,终于来了……他说,他参与了杜照宇遇难后的所有善后事宜,包括跟随以色列搜救部队前往废墟哨所,搜寻烈士遗体以及遗体处理。联合国以及其他三国人员要求对杜照宇的遗体进行解剖,以免事后以色列方不承认烈士们是因战争而遇难。其他三位他国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已经找不到完整的遗体。 </h3><h3>小儿发来照片:2006年8月1日,他和他的战友一起送烈士灵柩登机回国。</h3> <h3>那是怎样的一段经历啊!字,码到这里,我的五脏六腑似乎被什么东西抽紧,泪眼模糊,手指不能准确地敲到键盘上的字母了……我无法重述小儿讲过的一切。<br></h3><h3>痛惜烈士的年轻生命,替杜照宇的父母妻儿难过担心。我们老俩念叨着:世间最让人痛心不已的便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的父母妻儿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哪?!事发后,小儿媳曾去看望杜照宇的爱人,儿媳说,任何话语任何行动都安慰不了一个失去丈夫的女性,同时令人心疼的还有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h3> <h3>好多天,小儿每次电话都慨叹杜照宇逝去的生命。校友、老乡、同事,朋友,那么年轻,那么活蹦乱跳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叫人怎么承受得了!我们从视频上看到小儿异常消瘦,劝他,他说:“我心里非常非常难过,真想大哭一场,可就是哭不出来,一滴眼泪也没有……一口饭也咽不下去。还得工作啊,好多事还得去做啊,没办法,只好直着脖子灌牛奶……腰带又空出一截……”他稍稍拉了一下腰带,似乎意识到什么,连忙放手,岔开话题,说他怎样做了米饭,怎样开始好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h3><h3>我俩常常枯坐无语。电视开着,可是谁也不看,就让电视机在那里嚷嚷着,一旦有了世界新闻或者军事新闻,就聚精会神地仔细观看,然后讨论一番。自己都觉得好笑,我们什么时候关注过这类节目呢,如今倒成了军迷、军事爱好者了,不就是因为有个儿子在那边嘛!小儿媳每每来电话总是安慰我们,说倒霉的事情会有,但是发生概率很小,别太担心……其实她的担心不会比我们少。</h3> <h3>8月7日,媒体报道,以色列那边局势更加紧张,黎巴嫩投放火箭弹,炸死炸伤以军士兵十人,还有平民丧生。</h3><h3>8月8日,以色列打下黎巴嫩一架无人机。轰炸了黎巴嫩的一个村庄,40多人丧生。——我们每天关注着那边的战事,与小儿通话时往往说得很具体,比他知道的还详尽,此后他便主动事先向我们报告,在某地发生了爆炸,要么是在公交车上,要么是在集市上……然后加一句,都在远处,电视上看到了也别担心。</h3><h3>有一天夜晚,窗外风狂雨骤,我疲乏困倦得厉害,却怎么也睡不着,强迫自己躺着不动,努力闭着眼睛,什么也不想……忽然住房坍塌,楼板开裂、倾斜,一双男子的大脚丫在我头顶上晃来晃去……一会儿又有盗贼入门,持枪抢劫的架势……我抱起床上的孩子赤脚就往外跑,边跑边喊,快来人啊……我被自己的喊声惊醒了,原来是一场噩梦!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场噩梦般的战争啊!</h3><h3>8月14日,网上通话,小儿说,那边战事停了,我们也该歇歇了……妈和爸也歇歇心吧!</h3><h3>其实哪里消停得了!</h3> <h3>后来,再后来,小儿媳决定去以色列。她暂时放弃自己上好的工作、比较优渥的生活条件,停薪留职,去那个遥远的国度当随军家属去了。到以色列的第二天她就来电话说,她煮了排骨,做了发面肉馅饼,他一气儿就吃了三个……</h3><h3>每年,赴黎巴嫩的维和部队官兵,以及驻黎巴嫩使馆工作人员都到英雄遇难的希亚姆镇,祭奠为和平事业英勇献身的杜照宇烈士。</h3><h3>我天天祈盼!翘首天涯,祈盼,盼孩子们早日归来,更盼天下太平!</h3><h3>四年后,小儿任期期满,夫妇俩平安回国。</h3><h3> </h3> <h3>在国内,人们的工作无论多么繁忙,多么劳累,却是真正的平安岁月,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我们中国更安全。</h3><h3>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军人们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盾牌,时时刻刻在罩着我们,我们才有安稳幸福的生活!</h3><h3> </h3> <p>文中图片大都为那几年小儿发来的,其中两幅由本人本地拍摄。</p><p>码于2019年建军节前(此文简写版曾见于当地晚报)。</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9nitxkp?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网文:军人杜照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