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在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呼吁北京居民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这便是“垃圾分类”的问世。</h3><h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物资匮乏的日子渐行渐远,垃圾分类的也随之被人们淡忘了一段时日。不过,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与物质生活的持续丰富与改善,越来越多的固体废弃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于城市与城郊,“垃圾围城”难题日益凸显,不仅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污染,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h3> <h3>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民生大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群众工作,更是引领全社会迈入时尚新生活的重要推手和转型契机。“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孩子作为祖国的未来,更有必要学会“垃圾分类”。</h3> <h3> 7月19日上午,金华市环城小学召开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进全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学垃圾分类 做婺城潮人”——2019环小垃圾分类联合宣讲家访活动正式启动!五(2)葵花中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由同学们担任主持人,每户召开垃圾分类家庭会议,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付诸行动。瞧!葵花中队的这个会开得多热闹!</h3> <h3>1.理论学习,巩固垃圾分类知识。</h3><h3>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其实蕴藏着很多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家长和孩子们从零开始学习“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一起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自己做好垃圾的分类。</h3> <h3>2.寓教于乐,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游戏。</h3><h3>通过互动小游戏,增加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热情和认识,学习分类小知识,寓教于乐。还有些垃圾不知道怎么分类,玩了两盘游戏都知道了。看着孩子们玩得开心,家长们也跟着一起行动起来,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垃圾分类。</h3> <h3>3.强化记忆,开展垃圾分类知识问答。<br></h3><h3>“果皮、树叶易腐烂,扔绿色桶,可以做肥料;塑料瓶、废纸可回用,扔蓝色桶.......”同学家长们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了解垃圾分类的方式和意义,妙趣横生!</h3><h3><br></h3><h3></h3> <h3>4.联系实践,实行垃圾分类知识考核。</h3><h3>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针对家里现有的垃圾进行分类,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h3><h3></h3> <h3> 各家庭会议结束后,同学们明白了作为祖国的未来,更有必要学会“垃圾分类”,在动手中,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收获乐趣。</h3><h3> 大家纷纷写下了心得体会……<br></h3><h3> <font color="#167efb"> </font></h3>